陳霸先當皇帝 國號就叫「陳」(組圖)

2020-12-18 網易新聞

  三國曹魏時,

陳姓

人比較活躍,效力曹魏政權的陳姓人最多,如陳群、陳泰、陳琳、陳矯、陳登、陳宮等。在蜀漢政權中,也有不少陳姓人,如陳震、陳祗、陳式、陳壽等。西晉末年,中原戰亂連綿,中原大族和百姓紛紛渡江南逃,移居到江南各地。其中,有陳姓人進入福建。陳姓與林、黃、鄭、詹、丘、何、胡姓人,是中原移民中最早進入福建者,《閩書》中稱為「衣冠始入閩者八族」。到南朝時,陳姓成為閩中四大姓之一。

  潁川

陳氏

的分支吳興陳氏,在南北朝時非常興盛,以陳霸先為代表的吳興陳氏家族,建立了陳朝。自西周陳國被滅後,陳霸先是陳胡公媯滿子孫中第一個再次稱帝的人,陳朝也是中國朝代名與皇帝姓氏重合的唯一一個朝代。陳朝被隋朝滅亡後,皇族宗室播遷到全國各地,其中包括四川。

  陳寔孫子,陳群創立九品中正制

  陳群是潁川陳氏始祖陳寔的孫子、陳紀的兒子,成語「難兄難弟」中的爭論者之一。陳群還是個小娃娃時,陳寔就認為他前途不可限量。

  陳群早年被豫州刺史劉備徵辟為豫州別駕(刺史的佐官)。建安3年(198),曹操徵召陳群為司空西曹掾屬。陳群向曹操推薦了廣陵人陳矯、丹陽人戴幹,曹操都加以任用,這兩人都成為一代名臣,大家都很認同陳群的知人善舉。

  建安18年(213),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陳群遷任為御史中丞,後來轉任侍中,領丞相東西曹掾。建安25年(220),曹操病逝,曹丕即位為魏王,封陳群為昌武亭侯,出任尚書。

  陳群建制了九品中正制,將地方士人按才能分定九等,上報政府,按等選用,成為歷史上著名的選官制度。

  黃初7年(226),曹丕病危,陳群與曹真、司馬懿等受詔輔政。曹叡即位後,陳群進封為潁陰侯,又升任司空,錄尚書事。

  太和3年(229),陳群與劉劭等刪約舊法,制定新律。在漢朝《九章律》的基礎上,制定了《魏律》18篇,改具律為刑名,列在篇首,開歷代法典首列名例篇的先河,並在律中首次規定了八議。

  青龍4年(236)年底,陳群去世,諡號「靖侯」。正始4年(243),陳群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陳群死後,兒子陳泰繼嗣潁陰侯爵位,後升任司空,位列「三公」。

  在曹操手下,還有一個響噹噹的陳姓名人陳琳。陳琳是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漢靈帝時,陳琳是國舅、大將軍何進的主簿。何進死後,陳琳為避難,投靠了袁紹。

  建安5年(200),袁紹與曹操爆發官渡之戰,陳琳寫了《為袁紹檄豫州文》,痛斥曹操。曹操當時正患頭風病,讀了陳琳寫的檄文後,驚出一身冷汗,頭風病馬上就痊癒了。

  袁紹敗後,陳琳歸附曹操。曹操非常愛惜陳琳的文才,對他的作品,經常不能增減一個字。建安22年(217),在一次大疫中,陳琳不幸染疾去世。

  潁川陳氏陳諶的兒子陳忠,也就是「難兄難弟」成語故事中與陳群爭論的陳孝先,他這一支系也是人才輩出,子孫後代在曹魏、兩晉都有位列高官者。

  南充陳壽,寫下著名的《三國志》

  在三國時蜀漢政權中,也有不少陳姓人,如陳震、陳祗、陳式、陳壽等。

  陳震,荊州南陽郡(今河南南陽市)人。在成都武侯祠內,有14尊蜀漢文臣塑像,陳震排在第八位。

  劉備在做荊州牧時,陳震出任從事職務。劉備進入益州後,陳震出任蜀郡北部都尉。因郡名更改,任汶山太守,後轉任犍為太守。建興3年(225),陳震入朝出任尚書。兩年後,諸葛亮率軍北伐,陳震升任尚書令。

  建興7年(229),孫權稱帝,蜀漢任命陳震為衛尉,派他前往祝賀孫權登基。陳震與孫權在武昌升壇歃盟宣誓,與蜀漢二分天下。回蜀後,陳震被封為城陽亭侯。建興13年(235),陳震去世,兒子陳濟承襲爵位。

  陳祗,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平輿縣境內)人,蜀漢大司徒許靖哥哥的外孫。陳祗自幼父母雙亡,在許靖家中長大。

  陳祗相貌威武,擅長多種技藝,還懂得一些旁門左道,受到蜀漢重臣費禕的賞識。延熙9年(246),陳祗出任侍中,與宦官黃皓互為表裡,使得黃皓有機會參與政事。

  延熙14年(251),陳祗以侍中兼守尚書令,被加封為鎮軍將軍,在朝中的權力實際上超過了姜維。景耀元年(258),陳祗去世。劉禪傷心得很,一提到他就痛哭流涕,追諡陳祗為「忠侯」。

  陳式是蜀漢中期的一員大將,在軍中地位低於魏延、吳班、高翔,但比其他人高。陳式在劉備時代是一個基層指揮官,在諸葛亮時代成長為被重用的大將。

  陳壽,巴西郡安漢縣(今南充市)人。有的書籍記載說他是陳式的兒子,其實這是繆傳。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馬謖被殺後,受到牽連受罰,在陳壽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陳壽自幼刻苦好學,拜同郡人譙周為師,研習《尚書》《三傳》,精通《史記》《漢書》,文章以富麗著稱。陳壽主要在姜維手下做事。因黃皓專橫弄權,陳壽不願依附,多次被貶謫。

  鹹寧4年(278),陳壽出任治書侍御史,因母親去世離職。太康元年(280),西晉滅掉東吳,統一天下。陳壽撰寫完成65篇的《三國志》,受到時人稱讚,認為陳壽善於敘寫史事,有良史才幹。

  幾年後,陳壽被任命為太子中庶子,但他沒去上任。元康7年(297),陳壽病逝,享年65歲。陳壽的主要著作是《三國志》,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明朝初期小說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根據《三國志》演變而來的。

  吳興陳氏,陳霸先稱帝建立陳朝

  潁川陳氏陳寔的裔孫一直在潁川定居,遵循祖德,安定家業。到西晉末年,陳寔第8代、陳諶支系後裔陳世達(陳達),跟隨司馬睿南下,先後出任江州刺史、長城縣令,把家從潁川郡遷到吳興郡長城縣(今浙江長興縣)下若裡。

  陳世達說:「此地山川秀麗,子孫必鍾其靈。」同時,陳寔大兒子陳紀的一支後裔,也從潁川郡遷到吳興郡,吳興成為潁川陳氏南遷的第一大聚居地。吳興陳氏,在陳姓譜牒中,被稱為陳氏長城世系。

  吳興陳氏經過200多年繁衍生息,到南北朝時,陳世達當年說的話應驗了。陳霸先,字興國,陳世達第11代後裔。陳霸先的父親陳文贊有3個兒子,大兒子陳談先,二兒子陳霸先,三兒子陳休先,都比較有名氣。

  陳霸先幼時好讀兵書,打魚練武,興趣廣泛。長大後,陳霸先到南京做管油庫的小庫吏。

  機緣巧合,陳霸先碰到梁武帝的侄子、新喻侯蕭映,到蕭映府上做傳令使。蕭映到廣州當刺史,陳霸先跟隨到了廣州,後出任西江督護、高要(今廣東肇慶市高要區)太守,開始獨自打拼。

  大同10年(544),蕭映病亡。陳霸先憑藉戰功,逐漸掌握了大權。太清2年(548),東魏降將侯景反梁,史稱侯景之亂。大寶3年(552),陳霸先與王僧辯等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開始掌控梁朝政權。在政權爭奪中,陳霸先殺死王僧辯。

  太平2年(557),梁敬帝蕭方智禪位給陳霸先,南梁滅亡。陳霸先稱帝,建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市),改元永定,國號陳,是為陳武帝,史稱南朝陳。

  永定3年(559),陳霸先病逝,諡號為「武皇帝」,廟號高祖。陳朝滅亡後,王僧辨的兒子王頒,糾集其父舊部,夜掘陳霸先陵墓,破棺焚屍,把骨灰倒在池塘中,叫上千人喝掉,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件。

  陳霸先死後,陳國沒有皇嗣,只好讓皇侄陳蒨接任皇位,是為陳世祖。

  陳蒨陳頊,都是較有作為的皇帝

  陳蒨是陳霸先哥哥陳談先(又名陳道譚)的大兒子。陳談先在梁朝時為東宮直閣將軍,侯景之亂時,陳談先不幸戰死。陳談先有陳蒨、陳頊兩個兒子。陳蒨少年時沉穩機敏,有膽識,有氣度,人長得帥,又研讀經史,舉止大方高雅,深得陳霸先喜歡。

  陳霸先稱帝後,封陳蒨為臨川郡王。陳霸先去世,陳蒨繼承帝位。陳蒨對江南割據一方的豪強儘量施以懷柔、籠絡,任命其為所據州郡的長官。對仍反叛的豪強,陳蒨用了5年時間一一平滅,江南再次統一。

  天康元年(566),陳蒨去世,時年45歲,是南朝歷代皇帝中難得一見的賢明君主。陳蒨在位時,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使江南經濟得到一定恢復。陳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比較強盛。

  陳蒨有13個兒子,他死後,皇太子陳伯茂繼位,是為陳廢帝。光大2年(568),陳頊以陳伯宗個性軟弱、難以當大任為由發動政變,廢黜陳伯宗,自立為帝,是為陳宣帝,改年號為太建。

  陳頊,年少時寬厚大度,富於才略。成年後,容貌俊美,身材高大魁梧,手垂過膝,有勇力,擅長騎射。

  太建5年(573),陳頊討伐北齊,奪取大片土地。4年後,陳頊聽說北周滅了北齊,乘機爭奪淮北地區,再次北伐,結果失敗。太建14年(582),陳頊去世,終年53歲。陳頊在位期間,興修水利,開墾荒地,鼓勵農民生產,社會經濟得到一定恢復與發展,國家安定,政治清明。

  陳頊子女眾多,有42個(一說39個)兒子,5個女兒。其中,始興王陳叔陵,一生最大愛好是盜墓,陳國首都建康附近的古墓,只要被他發現,就必然會遭殃。陳叔陵盜挖的古墓葬中,有很多是名人墓葬,其中包括東晉名臣謝安的陵墓。

  宜都王陳叔明,身材魁梧,長得像美女一般漂亮,舉止寬和,敦尚名節,謹遵法度。陳叔明支系以孝義傳家,開創了中國有名的江州義門陳。後人尊奉他為義門陳氏一世祖或義門發源祖。

  義陽王陳叔達,容貌舉止出眾,頗有才學。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後,陳叔達為唐朝效力。在李世民與兄弟之間的爭鬥中,陳叔達多次站在李世民一邊勸說李淵,得到李淵的信任。

  有一次,李淵宴請群臣,席上有葡萄。陳叔達拿了一串葡萄卻沒吃,李淵很是奇怪,問是怎麼回事。陳叔達說:「我的母親患有口乾病,想吃葡萄卻吃不到,我想拿回家給她吃。」李淵聽後,熱淚長流,想起了已經死去的母親:「你還有母親可以送食物啊……」

  陳朝滅亡,皇族宗室播遷到各地

  陳頊死後,他的大兒子陳叔寶繼位,是為陳後主,是陳朝最後一個皇帝。陳頊駕崩後,陳叔寶在靈柩前大哭。陳叔陵一直想篡位,趁機用磨好的刀子朝陳叔寶頸子砍去,但沒造成致命傷害。陳叔寶派大將蕭摩訶討伐陳叔陵,陳叔陵被殺。

  陳叔寶在位時,正是隋文帝楊堅開國之初。開皇8年(588)底,楊堅下詔歷數陳叔寶20宗罪,散寫詔書20萬份,遍諭江外。然後派出大軍分道直取江南。

  此時的陳叔寶深居高閣,整日裡花天酒地,不聞外事。隋軍入侵的消息傳來,陳叔寶仍奏樂侑酒,賦詩不輟,全然沒意識到亡國危險正在臨近。

  隋軍攻入陳朝都城建康,陳叔寶投降,陳朝宣告滅亡。陳叔寶被押送到長安,後到洛陽居住。仁壽4年(604),陳叔寶在投降16年後,在洛陽病死,終年52歲,葬在洛陽北邙山。

  陳叔寶寵幸貴妃張麗華,張麗華幹預朝政,以致於陳朝不知有陳叔寶,但知有張麗華。陳叔寶喜愛詩文,生前寫了許多著名詩歌,後人編成《陳後主集》,流傳至今。

  陳叔寶的兒女也很多,有22個兒子、4個女兒。

  陳朝雖然只歷經5代皇帝,存在33年,但奠定了陳氏在江南的基礎。陳蒨、陳頊、陳叔寶3任皇帝兒子眾多,大部分都被授予王位。陳朝滅亡後,又大多被遷往長安,後被發配到西北地區,可以說基本上沒受到隋朝的迫害。

  隋煬帝因寵幸陳叔寶的女兒陳婤,把陳氏皇族成員都召回長安,根據才幹進行任用,有的留在朝廷,大部分被任命到各地出任太守、縣令等職務。陳氏皇族成員中,不少人在四川任職。隋煬帝此舉,無形中為陳朝皇族遍布天下打下了基礎,是陳姓人面向全國的又一次大遷徙和大拓展。

  南北朝時期,除陳霸先家族外,陳姓人中較為有名的還有梁朝將領陳慶之、陳伯之,南齊名將陳顯達,北魏大臣陳建等。 華西都市報記者黃勇/特别致謝/

  本期陳姓的採訪和資料提供,得到了四川陳姓研究者陳順祥先生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陳朝開國皇帝一代英主陳霸先身世源流
    古代正史對他青少年時有這樣的評價:倜儻大度,志度弘遠,不理家產,「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又稱陳霸先「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到陳霸先時,陳達在長興的子孫經過十世繁衍,已蔚然成為人數眾多的大家族,但南北朝門閥制度盛行,長興的陳家,仍屬寒門。
  • 古代唯一用自己姓氏作國號的皇帝,現成南方大姓,是你的姓嗎?
    韋莊曾經說過: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為田橫國號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建立了政權之後,很多執權者最先考慮的事情就是要改國號,這是標誌著一個執權者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一個標誌。而我國歷史當中有一位皇帝,被稱之為是古代最懶的皇帝。
  • 社會最為混亂的時期,這位皇帝用姓當國號,成功捍衛了漢人的臉面
    承聖四年 (555)九月 ,陳霸先自京口突襲建康 ,誅殺屈事北齊的王僧辯 ,掌握了梁廷實權。王琳和陳霸先之間的權力之爭遂不可避免。最混亂的歷史時期,王琳聯結北齊王琳獻款於西魏、殘梁 ,此舉目的在於營造良好的外交環境 ,以減小外來阻力 ,集中精力壯大實力。
  • 如果能重來,你會選擇做哪位皇帝?我選擇陳叔寶
    話說當皇帝真是個好差事,整個天下就是自己的。但是,很多人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卻不知道它的前一句是「王事靡盬,憂我父母」,後一句是「四牡彭彭,王事傍傍」。能力即責任,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一刻也不能懈怠。
  • 【漲知識】皇帝的小名: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質樸親民的小名
    從朝代來看,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的戰亂年間,皇帝最愛起小名,社會相對穩定的宋、明、清等朝皇帝的小名最少。 ,就有二十位皇帝起有小名。 歷史上,以「某某奴」為小名的皇帝還有很多,建立十六國之一冉魏的冉閔,以植物為名,小字棘奴。 隋太祖楊忠,重疊了兩個奴字,乾脆以「奴奴」為小名。 唐高宗李治,以鳥類為名,小名雉奴。
  • 重慶境內發現的唯一龍袍:或是大夏國皇帝遺物
    入檔理由  熟悉重慶歷史的人都知道,重慶歷史上曾經做過三次國都:巴國國都、大夏國國都和國民政府陪都。明玉珍就是大夏國建國皇帝。  金庸先生所著《倚天屠龍記》為廣大武俠迷所熟知,張無忌等眾多明教英雄肝膽相照的故事膾炙人口。歷史上,明玉珍是明教中一位英雄。
  • 黨睦高、初、小學(含孝通)退休教師組圖 看看有沒有你老師?
    前20期各鄉鎮鄉村教師組圖,可點標題下藍字關注本公眾號,回復「鄉鎮名+老師」查看。如「高陽老師」、「罕井老師」、「興鎮老師」、「坡頭老師」、「陳莊老師」、「東陳老師」、「荊姚老師」、「罕中老師」、「礦中老師」、「三合老師」、「蒲中老師」、「堯中老師」、「龍池老師」、「鈐餌老師」、「上王老師」、「孫鎮老師」、「翔村老師」、「甜水井老師」、「龍陽老師」、「永豐老師」、「洛濱老師」查看。
  • 潮汕第一大姓「陳」,它都有哪些故事!姓陳的朋友都看看!
    陳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是那位既風流又無能的陳後主陳叔寶,陳朝就亡在他手裡。陳叔寶有個弟弟陳叔明,封宣王。陳朝滅亡後,有子孫避難到福建仙遊。陳叔明的兒子陳兼傳至第七代,已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除了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陳留,避居陳留郡;二是陳湣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或潁川;三是遷居固始,源於陳湣公次子陳溫之後陳璉,其後因無子,便以穎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穎川陳氏。
  • 中國皇帝順序,太全了,值得收藏 !
    向您推薦個免費訂閱熱門公眾號YFF88899,每日除了有精彩文章給大家閱讀還有提供時下時尚男女服飾信息。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 金正恩視察在建「大同江」號餐廳遊船(組圖)
    金正恩視察在建「大同江」號餐廳遊船(組圖) 原標題 [金正恩視察在建的「大同江」號餐廳遊船【高清】(組圖)]
  • 中東歐16國特色商品亮相寧波(高清組圖)
    原標題:中東歐16國特色商品亮相寧波(高清組圖)精美的波蘭瓷器和琥珀飾品、美味的捷克啤酒、芳香四溢的保加利亞玫瑰精油、原汁原味的阿爾巴尼亞橄欖油、匈牙利「國酒」託卡伊等質量一流、性價比高的商品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本屆投資貿易博覽會將持續至12日。在接下來的幾天,不論是大型採購商還是普通寧波市民都可以來到寧波國際會展中心體驗獨具魅力的中東歐風情。
  • 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原來真相是這樣的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康熙來告訴你真相清朝時距我們最近的古代史與近代史,從公元1616年到1912年,擁有了267年的歷史,歷位12個皇帝。這段清朝的故事是眾多導演的心頭好,動不動就上演這清朝劇一般的劇情。
  • 揭開末代皇帝傅儀偽滿州國皇宮的面紗
    滿皇宮博物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光復北路5號,前身是民國時期的吉黑榷運局官署,總佔地25.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包括緝熙樓、勤民樓、同德殿等偽滿宮廷原狀陳列50個,大型基本陳列2個,專題展覽3個,舉辦臨時展覽33個,中國國內巡展17個,出國展覽11個。
  • 10米近戰無敵:中美俄多國霰彈槍PK(組圖)
    美國溫徹斯特1897霰彈槍,出自槍械大師白朗寧之手,是一支採用外部擊錘和5發管狀彈倉的泵動霰彈槍,它有12號和16號兩種口徑,有多種不同長度的槍管。  美國溫徹斯特1897霰彈槍,出自槍械大師白朗寧之手,是一支採用外部擊錘和5發管狀彈倉的泵動霰彈槍,它有12號和16號兩種口徑,有多種不同長度的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