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報考人數290萬;
20考研報考人數341萬;
21考研預計報考人數450萬。
隨著考研報考人數連年飆升,競爭的壓力也越發加大,除了分數外,院校的選擇也逐漸成為左右考研成功率的重要因素(類似於高報的重要性)。
院校選的好,低分也能上名校。
今天,我就告訴大家一個萬能公式,考研擇校就看這5個標準,相信一定能讓報考院校還沒定下來的同學有所啟發。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在線調查
上圖是中國教育在線對考研學生考研動機的一項調查,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出,「提升就業和從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大多數考研學子選擇考研的第一大原因。
熱門院校、當地知名度高的院校、本專業實力強勁的院校,在就業時會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
離家距離:
正所謂「父母在,不遠行。」
對於考研的同學們來說,父母已經不再年輕,那麼你讀研的院校離家的距離就很重要。
如果特別遠的院校,一年都很難回來一次,更不要說當家裡有事的時候了。
所以我覺得自己讀研的院校真的不易太遠。
甚至在本省找一所排名靠前的院校或專業實力強的院校也是不錯的選擇。
就業距離:
如果是對畢業後工作地點有規劃的同學,考研院校最好選在你想去的公司所在省份排名靠前的院校。
因為很多公司對本省份的實力院校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而報考非全日制的同學,要選擇離自己工作單位近或交通便利的院校,要不然真的會很不方便。
學科實力強的院校,會給你提供更好的平臺、更專業的導師、更優質的硬體設備。
並且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接觸的是前沿信息,這在日後就業發展或繼續深造都是決定性的優勢!
好的獎助學金政策,可以讓你在讀研期間省不少的錢。
所以大家在選擇院校時可以在招生簡章中查詢一下院校的獎助學金政策。
有出國交流意向的同學,在報考時要多留意院校的國際交流渠道。
例如:
華中科技大學院校簡介中寫到,目前已與世界上41個國家和地區的246所高校和機構開展友好合作。
就業+院校距離+學科實力+獎助學金+國際交流渠道!這就是各位研友們在擇校時必須要考慮的5個擇校標準。
如果大家還有哪些擇校標準,也歡迎寫在留意去,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