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一個重大的日子,國家頒布:擺攤不納入市容考核標準。
一時間風起雲湧。
夜經濟、擺地攤,被推向風口浪尖,各種商機(怪相)層出不窮。就連和擺地攤相關聯的概念股,也跟隨著地攤經濟暴漲。
五菱汽車,一度暴漲126%
總理點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稱其為:人間的煙火,中國的生機。
更甚至有城管爆出:「我在XX城管工作,今天我們領到了任務,每個隊員要發展3個地攤。我是組長要以身作則,發展5個。」
遙想夜市當年,經濟發展了,大力整治。疫情過後,談笑間……
憤青又有素材了。我相信微博上,各路平臺上,應該會出現各種嘲諷的聲音。當初大刀闊斧、不顧死活整改,扭頭間又求著擺攤……
有時候我也想跟著抱怨一下,但我們是創業者,我們是商人。我們需要的是在趨勢中尋找商機,抱怨只會讓我們失去機會。
時代號召我們去擺地攤,(如果沒什麼其他事情),我們就去擺吧。
擺地攤和做新媒體運營也類似。
選品=選題,吆喝=標題黨,物品擺放=排版,客流=流量,接受CCTV採訪=提升品牌曝光,客戶看一眼=瀏覽量,客戶買單=讚賞……
擺地攤最核心3點:
1、地段。
首先,建議選擇流動性較強的地方,例如天橋、商業街,人群不停在流動,流量更充足些。
其次,選擇某一類人群更集中的地方,例如學校門口、工地、商場門口,賣的產品與客戶更對口、更精準。
最後,建議生意漸漸下滑時,隔斷時間換一個地方,每一個地方的人流量有限。
2、選品。
初級策略,跟隨同行。
剛開始幹新領域,自己不要有太多想法,這個階段的想法,大多數都有認知偏差。在周圍市場調研一下,看看其他人賣什麼火爆,跟隨即可。
中級策略,微小創新。
實踐過後,會有些許新的心得,在此基礎上、邏輯上,進行進一步微創新。
高級策略,隨心所欲。
懂得了地攤選品裡面的邏輯,哪些好賣、哪些不好賣了如指掌,進而總結裡面的規律,按照總結出來的經驗進行選品。
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3、吆喝。
吆喝看似簡單,門道其實不少。和營銷策略一樣,看似不經意間的吆喝,裡面其實充滿了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