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炒基蛋
2020年是非常魔幻的一年,總覺得總結能寫的東西會很多,但提筆之後卻不知從何說起。
從指數的角度看,2020年是絕對的牛市了。
上證指數漲13.87%
上證50指數18.85%
滬深300指數漲27.21%
深證指數漲38.73%
科創板漲39.3%
創業板漲64.96%,全球漲幅第一。
各類基金的表現:
普通股票型基金61.28%
偏股混合型基金58.79%
指數型基金32.41%
主動權益基金47.60%
2020年全年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100%的基金有84隻。
各類基金的前十也列一下吧。
偏股基金前十
指數基金前十
QDII基金前十
農銀匯理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三隻基金包攬偏股基金前三,漲幅最多的農銀工業4.0混合2020年漲166.56%。
特地看了一下2019年冠軍基金經理的業績,廣發雙擎升級混合A年度漲幅66.15%、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年度漲幅77.63%、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A年度漲幅74.32%,表現依舊亮眼!當絕大部分人,喊著「冠軍基金魔咒」時,這一次卻被打臉了。
關於要不要追冠軍基金,本質上是看未來市場風格的延續性,很明顯2020年延續了2019年成長科技類行情。
關於投資最深的一點
少折騰。尤其是基金投資,如果今年年初開始投資,無論指數基金還是主動權益基金,只要堅持到年底,相信都有不錯的收益。
2020年,滬深300指數漲27.21%,主動權益基金47.60%,這個指標為參考線。看看自己基金的收益能不能跑贏這倆指標。
關於未來投資
現在主流的基金公司等機構觀點:降低2021年的預期收益,全年可能會呈現出先高后低的走勢。簡單的邏輯就是,市場漲了兩年了,未來一年也該跌跌了。總體偏謹慎。
預期出奇的一致,反而不太會按照預期走。關於未來一年,我倒是沒有那麼謹慎。
長期看多,結構市場下主動基金和優勢行業仍有機會。上面這個觀點與我之前有略微差距,大概方向一致:結構行情下主動基金大有可為,除此之外增加「優勢行業」。未來一年也會增加對主題行業基金的關注度。
無論未來一年行情如何,投資就是要做最壞的打算。漲得多,自然好;跌得多,也有心理準備和應對策略,這就夠了。
關於其他市場
港股市場,恒生指數全年跌3.40%。但一些主動管理的滬港深基金,收益也不差。除了港股估值窪地,還有就是一些稀缺的網際網路、科技類企業。這樣不少優秀基金經理,也會增加港股配置。
關於基金組合
2020年我的「357組合」業績:
【三花聚頂】穩健固收+組合:年漲8.20%
【五氣朝元】偏股主動基金組合:年漲40.83%
【七星薈聚】指數輪動組合:年漲32.89%
平時提到「5」比較多,後面也會多提提另外兩個組合。
最後說說2020年自己的收益。
目前權益類總體倉位70%左右,投資的形式:A股、港美股、基金。權重比較大的是基金和港美股打新,這也是今年收益的主要來源。大致統計了一下各個帳戶的收益情況:
粗略計算了一下,今年的收益約34.7%。年初定了10%的目標,沒想到...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所有未來,皆是可期。
2021年,繼續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