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直排輪滑 Aggressive inline skating
特技直排輪滑(英文稱之為Aggressive inline skating、簡稱rollerblading、 blading、 skating或者rolling)是直排輪滑運動項目的一個分支,主要側重於展現作為極限運動的各種技巧。 特技直排輪滑鞋經過特殊修改,以適應grind和跳躍動作。 一般在街道障礙物或滑板公園進行此項活動。
從輪滑鞋第二和第三輪(H-Block)之間的突出間隙,可以從一般休閒或速滑鞋中快速認出特技直排輪滑鞋,這種設計允許垂直於輪子方向做grind的動作。 被稱為「Sole plate」或「Soul Plate」的靴底上的硬塑料表面允許平行grind於輪子的方向, 從而誕生了特技直排輪滑選手所熟知的各種grind技巧,靴子或輪子在任何表面上都可以滑動。 特技直排輪滑鞋通常比傳統的直排輪滑鞋小得多。 小尺寸在grind某個物體時的風險較小,所以在做grinding動作時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此外,輪子為扁平化設計,以適應躍起高處至落地的衝擊力。
特技直排輪滑的發展簡史
早在1980年,明尼蘇達州的一群冰球運動員正在尋找一種在夏季練習的方法。Scott和Brennan Olson組建了Rollerblade,Inc.公司,銷售帶有四個聚氨酯輪子的溜冰鞋,這些輪子直線排列在襯墊底部。1988年,Rollerblade推出了第一款特技直排輪滑鞋,即Rollerblade Lightning TRS。
Rollerblade Lightning TRS
特技直排輪滑最終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展成為一項有正式舉辦方的體育項目。1994年,Rick Stark和Mark Billik兩位發小在南加州的海灘上推出了首個系列賽。這項活動被稱為國家直排輪滑系列賽,被稱為NISS,受到世界各地的特技直排輪滑選手的推崇。
Taco Bell(塔可鍾,世界級墨西哥式連鎖餐飲品牌)以15萬美元的贊助費用冠名NISS,成為他們的公司Anywhere Sports Productions的合作夥伴,並推出了六個系列賽事。 Chris Edwards和Arlo Eisenberg是1994年系列賽的最終冠軍。 NISS在洛杉磯、紐約、羅馬和巴西舉辦的賽事持續了5年。 NISS是首個將特技直排輪滑項目推送至電視臺播放,曾與ESPN 1994年的系列合作,後來將比賽系列推送給PRIME TICKET-Fox Sports。
特技直排輪滑協會(ASA)由一批特技直排輪滑運動員於1995年籌建,作為制定競賽和裝備規則的制高點。在1995年第一屆ESPN X-Games這項運動被納為比賽項目,其中包括U型管賽和街式比賽。
在90年代末達這項運動的受歡迎程度到達了它的巔峰,以特技直排輪滑為的主題迪士尼電影《Brink!》廣為流傳,進一步的推廣了該項目。
由Arlo Eisenberg和其他幾位著名選手所主導的「Senate」輪滑品牌在20世紀90年代非常受歡迎。
由企業家/輪滑傳奇人物Brian Shima,Jon Julio和Kato Mateu創立的World Rolling Series(WRS)得到所有輪滑品牌大公司的支持,將最優秀的輪滑選手、賽事主辦方、硬體零售商和滑板公園等各種資源整合在一起,旨在「創造行業間更密切的關係,提高整體意識,並為特技直排輪滑設立更高的標準。」WRS世界巡迴賽始於2009年,在法國、荷蘭、英國、西班牙、阿根廷、澳大利亞和美國舉辦了10場專業比賽。 目前WRS每年舉辦業餘賽和職業賽的總場數超過了100場,賽事規模等級從1星至5星廣泛分布在全球的20多個國家。
2005年,ESPN X-Games取消了特技直排輪滑項目,但亞洲X-Games依然保留。其他極限運動大型比賽如LG Action Sports比賽、Fise則繼續開展特技直排輪滑項目,其中有些賽事與WRS有關聯有些則沒有。
目前特技直排輪滑鞋製造商包括Remz,USD,Them Skates,Razors,Rollerblade,K2,Roces,Seba和Trigger等。
街式在街式玩法中(也稱作freestyle),通過運用日常生活環境中存在的特點來展現技巧。這囊括輪滑滑手grind手扶手和混凝土壁架、跳樓梯、從堤岸上滑下來,並且通常將常規街道上的任何東西變成障礙物、坡道或grind軌道。創造力通常被視為街式玩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滑手能夠發明或創造在特定獨特環境中的技巧,而不是在滑板公園和U型管等標準的道具上走常規的技巧路線。
滑板公園滑板公園玩法指的是在各種私人和社區滑板公園中展現技巧。 這種風格不同於街式玩法,因為滑板公園的特殊構造是專為特技直排輪滑滑手設計的,例如在坡道的頂部(coping)。 滑板公園玩法注重於特技直排輪滑的技術層面,滑手可以做的各種花式技巧,並鼓勵提倡將技巧組合、混合在一起。 在不同障礙物上以流暢自然連接在一起的一系列技巧被稱為line。 滑板公園通常採用四分之一管道和半管道,彎曲坡道以及其他城市環境中不常見的坡道組合。 一個質量上乘的滑板公園有更好的線路 - 使滑手更容易展現技巧。 滑手在遊玩優秀的滑板公園時能夠感受到良好舒適的節奏。
Vert(U型管)Vert是特技直排輪滑的另一門學科。 它主要包括空中技巧,例如旋轉和grind技巧。 在這種類型的滑手中,最著名的選手有安床兄弟、Taig Khris等等。
Chris Edwards Chocolate 特技直排輪滑鞋。 這是一個較舊的型號,它使用grind plates而不是H-block。
特技直排輪滑鞋專門設計得比普通直排輪滑鞋更加堅韌、強勁,因為滑手所做的特技和技巧對輪滑鞋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一雙典型的特技直排輪滑鞋由許多不同的部分組成。
部分
定義
Cuff
踝部支撐袖口,可調節帶
Shell
由高強度塑料製成的靴子,圍繞並保護腳部
Liner
柔軟的內靴
Buckle
袖口鎖扣系統
Shock Absorber
柔軟的樹脂部件放置在襯墊下,吸收著陸的衝擊力
Soul plate
靴子外底的扁平硬塑料板。現今款式有可更換的soul plates
Negative soul plate
靴子內底的扁平硬塑料板
Frame
用於車輪的硬塑料底盤。 UFS - Universal Frame System是統一類型的框架有著平頂區域,適用於現今所有特技直排輪滑鞋
Backslide plate
一個與soul plate齊平的grinding區域,靠近靴子的中間,用於在靴子上grinding
Grind Post
內輪之間框架上的區域,扣住障礙物和grind
Wheels
兩到四個帶軸承的聚氨酯輪
Anti-rocker wheels
兩個較小直徑的塑料內輪放置在框架中間。安裝之後有助於在粗糙表面上grind並防止卡在樓梯上
通常,每個部件都是可更換的,並且某些製造商提供的部件已經分成單獨的部分,因此滑手可以只替換特定的磨損區域。
Frames特技直排輪滑鞋的底盤,稱為框架,螺栓固定在輪滑鞋的底部。滑手在為此目的而設計的框架上實現grind動作。有時他們將外框架水平地放置在軌道或壁架表面上來做出topside grinds。
框架設計有幾種不同的變化。最初一個輪滑鞋在每個鞋上有四個輪子,中間輪之間有一個間隙,在那裡用一個叫做H-block的塑料插件來進行grind動作。在較早的時期,稱為grind plate的塑料板是在兩個中間輪的外側而不是H-block上附接到框架。這使得普通的休閒輪滑鞋可以改裝成特技直排輪滑鞋,這也是當時推動開發出獨立特技直排輪滑鞋的原因。在具有H-block的特技直排輪滑鞋上,grind plate可用於增加H-block的壽命。但隨著框架製造商開始製造可拆卸的H-block,grind plate不再受歡迎。隨著這項運動的發展,輪滑鞋公司開始製造更加硬和小尺寸的車輪,以便於grind。其中最小尺寸的輪子被稱為anti-rockers,並取代了兩個中間輪。
日前,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現代框架:flat, anti-rocker, 和 freestyle。如上所述,flat意味著每個輪滑鞋有四個輪子。還有另一種變體稱為Hi-Lo配置。這意味著它有很大的外輪,但內輪很小,很容易grind。內輪的輪軸更靠近地面,所以車輪都接觸地面。
如上所述,anti-rocker是最流行的設置。 freestyle車架沒有內輪,為滑手提供了大量的空間用於grind。 另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設置,稱為tri-rocker,意味著每個滑板有三個輪子。 剩下的軸孔留空或用anti-rocker wheel代替。 這結合了flat(快速轉動和輕鬆轉動)的優點與anti-rocker/freestyle(易於grind)的優點。
框架公司Create Originals使得tri-rocker的框架作為產品實現。
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框架製造商引入了Universal Frame System(UFS),以便滑手輕鬆定製他們的輪滑鞋。 通過允許用戶在不同公司的框架之間互換,這推動了特技直排輪滑鞋的定製化。時至今日,所有主流的框架和輪滑製造商都支持UFS。
Wheels現代特技直排輪滑的滑輪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和迭代。 主要材料聚氨酯(通常簡稱為聚氨酯)的發展歸功于于聚合物工業的進步。 硬度和抓地力之間的平衡是最佳滑輪的關鍵。 特技直排輪滑的滑輪通常在54到72毫米之間,而anti-rocker wheel的尺寸在40到47毫米之間。
Anti-rocker wheels兩個高密度聚氨酯或塑料滑輪,介於40和47mm之間,取代中間的兩個滑輪。該名稱源於flat(rocker)設置的性質,在凹面或凸面上「rock」(變得不穩定)。通過減少輪滑鞋與地面接觸點的數量,移除原本的中心輪消除了不穩定性。在框架上只有兩個滑輪可以確保輪滑鞋的前後重量分配為50/50。一些滑手更喜歡用一個anti-rocker(稱為tri-rocker)替換內輪。anti-rocker使得滑手能夠以相對較高的直徑grind障礙物。這些輪子不同於上述提到的尺寸稍大的輪子,使滑手能夠以其他方式接近障礙物。這取決於靴子尺寸/樣式,框架尺寸/樣式和輪滑鞋尺寸/樣式。雖然較大的輪子在它們之間留下較小的間隙,但較小的anti-rocker使邊緣的表面更靠近框架。同時,中心輪之間增加的空間允許整個輪滑鞋更加向前傾斜,以在邊緣上方具有更中心的位置。較低的摩擦係數比較軟的車輪滑動得更快,因此它可以毫無困難地停留在障礙物的水平表面上,從而在grind時允許靴子/滑手去實現之前所講到的角度/位置。這是在某些障礙物上使用某些框架/flat(rocker)組合可能無法實現的角度。根據他們計劃滑行的地形以及他們希望滑行的方式,滑冰者可以自行決定使用anti-rocker的配置。anti-rocker裝置的一個缺點是使用了會造成一定的失速,因為四個承載輪被移除了一部分,並且分配給每個剩餘接觸地面的輪子承受的重量有所增加。
End.↓↓↓ 相關閱讀,點擊直達 ↓↓↓
【活動預告】RollerBlade回歸!2019深極協第一場開波!
【人物標杆】"髒辮 + AILS (特技直排輪滑)+傳承者"= 張 馳(Franky)
攜您聆聽極限運動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