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不用餵?別盲目迷信母乳,坑了娃

2020-12-19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

這句話就是告訴寶媽們:產後不用著急給寶寶餵別的東西,就讓寶寶吸奶,吸不吸得出來都別擔心,寶寶自帶三天口糧餓不著。

01

我生完二寶的時候,同病房的寶媽害苦寶寶

她是順轉剖,回到病房的時候體力不支,特別虛弱。她的寶寶哭的聲音明顯是餓了,婆婆要衝奶粉,她不讓,說要給孩子餵奶,讓老公把寶寶抱到她身邊,她側身躺著喂,但是寶寶吸了幾口又開始哭,她說必須要寶寶吃上初乳,不能餵奶粉,不然孩子不吃母乳了。

這段時間內,寶寶頻繁哭鬧,堅持到二天下午的時候,護士檢查發現寶寶低血糖了,住了監護室。

醫生過來問這位寶媽是怎麼餵孩子的,她說只讓孩子吸奶,醫生說她糊塗:「雖然初乳很重要,但是孩子餓的厲害了,該餵奶粉也得餵啊。你這前三天不容易下奶,難道你打算讓孩子餓三天?

被醫生這麼一說,她竟然哭了。

02

「寶寶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從哪兒來?

其實「口糧」就是指寶寶胃裡殘存的一些羊水,會有飽腹感,以及孕晚期在媽媽肚子裡囤積的脂肪,囤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出生時不會很餓。

但是,每個寶寶囤積的不一定都夠自身消耗,而且不一定每位新媽媽的乳腺都能確保通暢,甚至有些寶媽乳頭凹陷,給寶寶吃奶造成困難。有些寶寶又比較懶,吸不出來就只會急的哭,這時候再不餵奶,寶寶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了。

新生兒餵奶不及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①血糖下降

就像我前面說的當時同病房的那位寶媽一樣,餵奶不及時,導致寶寶血糖下降。

②黃疸難消退

不少寶寶一出生黃疸值就偏高,肝功能發育不完善,無法及時將膽紅素代謝掉。

通常醫生就會告訴你,對付這種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寶寶多吃多排洩。

但是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餵奶,寶寶不排洩,黃疸就難以消退。

③寶媽焦慮,更難下奶

雖說寶寶的吮吸可以儘早讓媽媽下奶,但是寶寶如果一直吸不出,餓得哭鬧不止,寶媽也會因為寶寶的哭鬧而焦慮,感到自責與不安,情緒不穩定,反而更不利於下奶。

03

不盲目迷信「母乳」

初乳的重要性,相信不少寶媽都做過功課。

產後72小時內的奶水,都算作初乳,量少、顏色發黃、比較濃稠,僅憑擠奶是難以擠出來的,但是寶寶特有的吮吸技巧,可以吸出來。初乳營養含量高,對增強寶寶抵抗力有著關鍵的作用。

但是由於比較難吸,還需要寶寶多多吮吸。

不過如果寶寶餓得一直哭,那就需要考慮餵奶粉了,不要盲目迷信母乳而讓寶寶的身體出現問題。

餵養奶粉的方式要注意。

●使用軟勺餵配方奶

由於為了不讓寶寶產生乳頭錯覺,給寶寶餵奶粉時可以使用軟勺喂,而不是用奶瓶,防止寶寶混淆媽媽的奶頭和奶瓶上的奶嘴。

這種方法也是被醫生們所提倡的,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因習慣了奶瓶而不吃媽媽的奶的情況出現。

●一次不要餵太多

可以少餵寶寶一些,因為新生兒的胃本來就不大,所以不要餵太飽,這樣寶寶才會有想要吮吸的欲望,還是應該讓寶寶多吸母乳,這樣媽媽儘快下奶。

除此以外,寶媽還需要注意漲奶的問題。

●待產包裡備一個電動吸奶器

通常產後第三天的時候,寶媽可能會經歷一次生理性漲奶,不少寶媽扛過了生產的痛苦,卻忍不了漲奶痛,所以,如果寶寶在睡覺,不能及時吸母乳,那就用吸奶器吸一吸,電動的要比手動的好用些,但一定要適合自己的胸型。

在醫院的那幾天,如果晚上睡前寶寶沒有醒來,那就用吸奶器吸一吸,不少寶媽可能在半夜出現漲奶,胸硬的像石頭,睡著覺都能被痛醒,所以,吸奶很重要。

以上是我個人經驗,不然半夜漲奶又沒有吸奶器的時候真的很痛苦,別說老公吸,因為成年人的口腔和寶寶不一樣,通常是幫不上什麼忙的。

●如果三天還沒有開奶,或者漲奶嚴重,可求助催乳師

如果三天了還沒有開奶,就有必要請催乳師幫忙,看看是不是乳腺不通,可以幫忙疏通乳腺,利於下奶。

●確保乳腺疏通後,再酌情飲用下奶湯

乳腺不通暢的情況下飲用下奶湯的話,很容易造成堵奶漲奶,所以,一定要保證乳腺通暢後,看乳量決定是否需要喝下奶湯。

喝過下奶湯後,還是應該保證讓寶寶多吮吸。

母乳雖是寶寶最好的口糧,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寶媽不下奶或者什麼原因導致寶寶不能及時吃上母乳的,該餵奶粉的時候就不要猶豫,這樣才能確保新生兒的健康。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不用餵?別盲目迷信母乳,坑的是娃
    文|福林媽咪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 這句話就是告訴寶媽們:產後不用著急給寶寶餵別的東西,就讓寶寶吸奶,吸不吸得出來都別擔心,寶寶自帶三天口糧餓不著。
  • 剛出生的寶寶不用餵?「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害苦了多少新生兒
    很多地方流傳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認為新生兒不需要餵奶。小傢伙剛剛離開媽媽的身體,胃裡可能還殘留一些羊水,身體裡也有一部分的脂肪存儲,以備不時之需。然而,當寶寶表現出餓了,甚至開始哇哇大哭,媽媽們還不趕快奶起來,可就讓寶寶受苦了。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不用餵?醫生的解釋令很多媽媽愧疚不已!
    老話常說"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意思就是:寶寶出生前三天裡,即便媽媽沒有奶,也不需要餵其他的東西,等三天後下奶了再餵娃。但蓓康僖小純想說,新生兒餓了不喂,這真的是在坑娃。寶媽趕緊讓寶爸去衝奶粉,卻被婆婆阻攔,婆婆說:"孩子生下來自帶三天口糧,餓不著,餵點水就可以了。"寶媽一聽,怒道:"難道寶寶還要餓上三天嗎?真是太糊塗了。"正好碰到前來查房的醫生,醫生了解情況後,無奈道"新生兒應該按需餵養,餓了就得喂!不要盲目聽信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寶爸反映過來,趕緊給寶寶餵了配方奶。
  • 娃出生三天就被餓進ICU,「自帶三天口糧」害慘多少新手爸媽?
    因為她把剛出生三天的娃,生生餓進ICU,差點小命就沒了。君君在孕期,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其中就包括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什麼是「自帶三天口糧」呢?就是說新生兒剛出生前三天,自身攜帶一定的能量,能滿足三天的代謝需求。不特意餵奶粉,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在開奶過程中會被餓到。很快,孩子出生了。
  • 寶寶「自帶三天口糧」,剛出生不用餵?這個偽科學還要禍害多少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一個說法說,寶寶出生之後自帶三天乾糧。意思是在新生兒出生的三天內,可以不用餵奶,只適當的補充水分即可。謠言害死人,不能再信了在過去,生活水平比較低,能吃飽肚子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談不上營養和搭配。
  • 新生兒出生自帶口糧,三天不用吃東西?寶媽別因無知「坑」了娃
    長期以來,關於「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老人保持著過去的老觀念,認為產婦三天後開奶,產婦開奶以後再餵也不遲。也有的老人不忍心看著新生兒不停地哭,早早要求給寶寶餵水或者餵奶粉,甚至有人認為,餵奶太晚會導致新生兒嚴重黃疸。
  • 新生兒自帶口糧,三天不用餵吃的?過來人告訴你新生兒餵養真相
    長期以來,關於「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的老人保持著過去的老觀念,認為產婦三天後開奶,產婦開奶以後再餵也不遲。也有的老人不忍心看著新生兒不停地哭,早早要求給寶寶餵水或者餵奶粉,甚至有人認為,餵奶太晚會導致新生兒嚴重黃疸。事實上,這些「自以為」都有問題,都有誤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新生兒餵養的相關知識。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寶寶出生先喝奶還先喝水,父母早知道
    文/愛學習的小饅頭 有句老話說「新生兒出生自帶三天口糧。不用餵奶也餓不死」。 吳姐剛生完寶寶後,就發現自己沒有奶水,想給寶寶餵點奶粉時,家裡的老人卻說:剛生的娃娃都會自帶三天口糧的,前三天餓不壞的!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寶寶出生先喝奶還先喝水,父母早知道
    文/璇璇說育兒有句老話說「新生兒出生自帶三天口糧。不用餵奶也餓不死」。吳姐剛生完寶寶後,就發現自己沒有奶水,想給寶寶餵點奶粉時,家裡的老人卻說:剛生的娃娃都會自帶三天口糧的,前三天餓不壞的!沒有過多吃食的寶寶,雖然吃不到幾口奶,但卻沒餓的哭喊,一來二去就被人們誤認為是「新生兒自己有吃食」。等到三天以後,媽媽的母乳開始增加,孩子也會開始大量吸食乳汁,時間一長,就給人們造成了「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假象。
  • 「寶寶自帶3天口糧」,剛出生不用餵?這個偽科學還要禍害多少人
    母乳的珍貴性在於不僅營養非常豐富全面,而且乾淨衛生,沒有任何一點汙染,更重要的是特別符合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於是越來越多的媽媽願意母乳餵養。不過作為新手媽媽,很多人都會存在一種誤區,那就是寶寶自帶三天口糧,出生不用喂,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說法科學嗎?
    ▎為何坊間有「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這個說法  其實,這個說法跟以前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的關係。即便肉眼看到的奶水沒那麼多,但是新生兒需要的奶水其實也就是幾毫升而已,所以是足夠餵飽新生兒的,這個不用擔心。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喝奶OR喝水,你選擇對了嗎?
    汪汪只好讓家人給孩子衝奶粉,誰知道婆婆竟然衝到前面說:剛出生的新生兒,都自帶三天口糧,即使什麼都不吃,也沒有關係。初為人母的汪汪,自然不肯聽信婆婆的話語,奈何自己動不了,沒有給孩子餵水和奶粉,當護士轉天過來檢查孩子身體時,發現孩子竟然有低血糖的症狀,而且還伴隨著嚴重的黃疸,要轉入到其他病房治療,這讓汪汪無比急躁和心疼。
  • 新生兒只能吃母乳嗎?兒科醫生說:小心把娃餓出低血糖
    媽媽覺得不對,才把孩子送到醫院,一檢查,發現低血糖,趕緊讓娃住院。隨後就聽醫生說家裡人怎麼照顧孩子的,媽媽聲音顫顫的說,婆婆讓餵母乳,母乳又比較少。兒科醫生就說:孩子要長身體呀,怎麼不讓餵奶粉呢?奶奶說:孩子睡得挺香呀。醫生無奈地說道:孩子吃不飽,血糖不足,都沒有力氣,是被餓暈的,當然睡得「香」。
  • 新生兒出生自帶三天口糧,這種說法是真的嗎?寶媽們別坑了寶寶
    比喻新生兒,猶如一件已經預定無法退款的「貨物」。購貨者,一旦下單收貨後,將永遠無法退貨。面對這件,不附加任何說明書,需要自學,只能無限投入的「機器」,當使用不暢時,只能自己調整,無法返修。這樣看似調侃的比喻卻十分貼切,對於新生兒養育來講,養育的過程是需要寶爸寶媽們,十足的耐心和較強的學習能力。
  • 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別把寶寶餓出低血糖,進了醫院才後悔啊
    開始的時候,或許母乳不多,但是寶寶胃也小,不妨礙的,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嘛,不會餓。有人說該喝就得喝:母乳出不來,總不能就讓寶寶餓著吧?說「新生兒自帶三天口糧」的,你自己咋不餓上三天試試呢!在前兩天的時候,寶媽有自己沒奶的自覺,寶寶吸兩分鐘就算了,泵奶出來給寶寶用勺或者奶瓶喂。在第三天的時候寶媽下奶了,就開始強迫寶寶吸奶吃,結果就是寶媽假裝餵、寶寶假裝吃,兩個人可以認真的演一個小時,寶媽還誤以為寶寶吃飽了。
  • 新生兒第一口奶,喝母乳還是配方奶?
    很多人說新生兒產後不必急著餵奶,因為孩子自帶口糧,這是不是偽科學?這天什麼都沒喂,而且還有點吐,醫生說吸入羊水了,不太嚴重。第二天開始哭,然後我媽給餵奶粉了,護士來了看見奶瓶說再給餵奶粉要沒收奶瓶,好吧,我不會母乳,孩子哭我著急,餵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吃到,第三天哺乳師幫助餵了一次,聽見吞咽聲,終於吃到奶了。
  • 新生兒自帶3天口糧?寶寶第一口先喝奶還是先喝水,你選對了嗎
    011、新生兒自帶3天口糧?不少新手媽媽還是會擔心寶寶不吃奶會餓,但又苦於自己沒有奶水,就想著給寶寶餵點奶粉,但被家裡的老人制止了,還說「新生兒出生自帶三天的口糧,即使什麼都不吃,也餓不到寶寶的」。相信不少寶媽都聽過老人這樣說,但是孩子這麼小,不吃奶真的沒有問題嗎?
  • 新生兒自備三天口糧,為什麼說頭三天,媽媽奶水稀少,小寶寶也餓不著!
    我們常對這些媽媽們講,別著急,不要擔心自己的奶水少,小寶寶餓著。新生兒自備三天口糧。什麼意思呢? 健康的寶寶出生時,已經為自己準備了最初的幾天食物,新生兒體內儲存有葡萄糖、肝糖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可以提供能量。這些營養就是小寶寶出生自帶的食物和水。
  • 母乳餵養6大謠言,媽媽別輕易相信,過早斷娃口糧會影響娃健康
    母乳餵養6大謠言,媽媽別輕易相信,斷娃口糧影響娃健康謠言1:奶粉比母乳更有營養聽到這句話,肯定就不用懷疑這就是一個謠言。如果出現寶媽奶水不足的問題,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好心情,多讓孩子吸吮,特別是新生兒,隔兩小時就可以吸吮一次,如果孩子睡覺了也可以用吸奶器。
  • 新生寶寶自帶3天口糧?過晚開奶的弊端,新手媽媽要有所了解
    老一輩有一種說法:即使寶寶剛出生那3天只喝水也可以活下來,因為新生寶寶自帶3天口糧。這是真的嗎?醫生表明,這種說法對寶寶和媽媽只有害處沒有好處。新生兒自帶3天口糧?太晚開奶的這3點弊端,新手媽媽要知道新手媽媽小林就聽信了婆婆的說法,差點把孩子害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