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洲,一個聽上去就很浪漫詩意的名字。全國叫白鷺洲的公園不少,廈門有,溫州有,成都也有,然而最出名的還是南京這一座。南京白鷺洲公園不僅有美景,還與歷史有關,與老南京人的生活有關。帝王將相的風流傳奇和平頭百姓瑣碎日常糾纏在一起,讓這座公園充滿了風情和記憶。
白鷺洲位於南京市秦淮區東南隅,原是明朝開國元勳中山王徐達家族別墅的東園遺址,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曾在《遊金陵諸園記》中稱讚:「其壯麗遂為諸園甲」,由此可見其曾經的壯麗輝煌。只可惜入清後,因不斷受戰火與人為破壞,園子景物凋零,林木蕭瑟,一代名園已成遺址。
白鷺洲橋多,這座浣夢橋是南寧為數不多的亭橋,橋上有亭供遊人休息。舊時這裡和如今相仿,也是湖中有洲,四面環水,河邊遍植蘆葦,有許多白鷺聚集翱翔,景觀與長江邊的白鷺洲極為相似,便借用李白的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把公園稱為「白鷺洲」。
水和橋總是一脈相蓮,在公園裡走上一圈,印象最深的便是這裡的橋。它們架設在碧波之上,連接著各處又自成一景,讓多水的公園增了許多靈動之氣。
清澈的湖水迂迴曲折,如畫中的線條,把全園分隔成形狀、大小各異的不同景區。院內建築飛簷翹角,雕梁畫棟,一串串大紅燈籠等待著夜色降臨,等待著泛起的紅色燈光照亮秦淮河畔的故事。
雖然各處都是人文氣息,這裡對南京人來說卻是一個接地氣的公園。人們來這散步、鍛鍊、打太極拳、吊嗓子,即使建築再精緻,遊船畫舫再講究,整個氛圍仍讓人覺得怡然自得。
白鷺島位於白鷺湖中,是公園內唯一的湖心島,四面環水,島嶼上綠植極多,池鷺和夜鷺常棲息於此,近距離觀賞,別有一番情趣。
青磚、灰瓦、馬頭牆,小橋、流水、一畫舫,所有與古典、風雅有關的元素都在亭臺樓閣中重新整合,讓人心生感慨,果然有了人文歷史就可以給普通的建築賦予華彩,人最終尋求的還是心靈上的滿足。
白鷺洲公園是每年秦淮燈會的主角。整個公園被各式彩燈裝飾,說不出的耀眼華麗。雖是白天,卻已能想像到月色之中,夜幕之下,畫舫穿湖而過,撲面而來那奼紫嫣紅的熱鬧和繁華。
老南京有中秋走月的習俗,橋上是賞月的好地方。白鷺洲的橋中,有兩座都是中秋之夜南京城有名的賞月之地,一座名玩月橋,一座名印月橋。站於橋上,湖映橋影,明月天上一輪,水中一輪,似夢似幻。
提到秦淮河就少不了秦淮八豔,而馬湘蘭在秦淮八豔中排名第一,她曾居住的湘蘭苑就在白鷺洲公園內。這秦淮河金花的故居,讓來這裡的人們多了一份訪古探幽的心情。
白色拱橋、長長的遊廊、青苔覆蓋石板路……經歷了那麼久的歲月,這裡似乎從未改變。它是老城南人的後花園,它有六朝古都的風貌,也有老南京的靈魂。不論什麼時候來,它都是歲月靜好的樣子。(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讚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