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民用大飛機換裝俄制發動機首飛,中國大飛機,該用自家國產麼?

2020-12-22 123觀察室

【俄羅斯MC21民用大客機近日換裝國產PD14發動機開始測試】

近日俄羅斯民用大飛機MC21換裝國產PD14發動機之後正式首飛,和中國一樣,在本世紀俄羅斯也提出了大力發展民用大客機的戰略,其中SSJ100是中小型客機,和中國ARJ21同級,MC21則屬於大飛機,和中國C919同款。也是因為各種原因,俄羅斯民用大客機也大量使用西方零部件,和中國一樣面臨國產化的問題。

但是俄羅斯的選擇,顯然更加務實,值得中國參考。

【MC21是俄羅斯民用航空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國C919同級】

中國民用大飛機國產化爭議

中國民用大客機要不要爭取國產化率的問題,在國內一直存在很大爭議,這種爭議其實從中國民用大飛機論證立項階段就已經開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項目論證時期,部分人甚至反對中國搞民用大飛機,想要"再等等"

根據參與者公開發布的信息顯示,早在中國民用大飛機項目立項論證時期,爭議就已經開始。當時中國的大飛機問題包括軍用和民用,部分人在當時就認為,軍用大飛機可以發展,至於民用的大客機,還可以"再等等"。

而這個"再等等"的觀點,在中國民用大飛機項目排除萬難立項之後,表面上結束,但是卻拓展到了國產化率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民用大飛機國產化率的爭議,就開始於立項論證之爭,是一些人不信任中國航空技術的結果。秉持這種觀點的人士,在中國民用大飛機戰略已成定局的情況下,降低了要求,把繼續使用西方民用客機的想法,轉變為降低中國民用大飛機的國產化率。

【PD14是俄羅斯研發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軍民兩用】

第二個階段:立項之後到中興華為事件之前,反對爭取中國民用大飛機國產化率的力量完全佔據上風

受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對中國航空科技的不信任影響,中國民用大飛機立項之後,國產化率的問題被擱置。中國的民用大飛機,包括發動機和航電在內的重要子系統,都選擇了國外產品。這種選擇,雖然有現實原因,但是很明顯,於國不利,中國需要考慮大飛機國產化率的問題。

可是,對於不斷提升國產化率的想法,一些人一直很排斥,藉助各種輿論造勢,這個想法最終成為主流,一直持續到中興華為事件之前。

【使用PD14的MC21首飛】

第三個階段,中興華為事件之後,反對中國民用大飛機提高國產化率的聲音降低了調門,但是依然在實質性阻止中國提升民用客機的國產化率

中興華為事件給中國科技發展造成很大影響,此前中國輿論佔據上風的"國際化"論調,開始成為過街老鼠。其中,也包括反對中國民用大客機國產化的聲音。

但是,這種聲音的消減,只是在輿論層面,一些人不再多說,但行事卻依然如故。中國民用大客機國產化率的問題,依然面臨重重阻礙。

只不過,很明顯,中興華為事件讓中國人更加清醒,擺脫對國外的高端科技依賴,已經成為中國的新主流。

【中國民用大客機大批量使用外國設備,既有現實必須的原因,也有部分人士的刻意推動因素,中國的民用大客機一直依賴國外設備,顯然於國不利】

民用大客機該不該國產化的問題,其實既複雜又簡單,那就是國產化是趨勢。

國內輿論場所謂的西方民用大客機全球生產體系、完全是一些人刻意編造的謊言,西方民用大客機,包括波音和空客產品技術,稍微核心一點的都禁止從國外採購甚至生產。實際上波音和空客都不願意國外組裝其產品,中國的西方客機組裝線落成,還是在中國手握籌碼極力爭取之下的結果。

中俄這樣的民用航空後起之秀,在初期自然是不可能完全擺脫對西方依賴的,但是國產化,越來越多的應用國產產品,也必須是始終不變的目標。

中國很多堅決反對民用大客機提升國產化率的人士,恰恰是選擇性忘記了這一點,本末倒置,把中國民用大客機項目戰術性的依賴國外產品,認定為戰略上需要始終堅持全球化,這些人,非蠢即壞。

【從美國政客的言辭中就能看出,國內鼓吹"民用大飛機必須全球化體系"的人士,非蠢即壞】

經過幾年的苦戰,很多國人已經非常清楚,川普美國對中國的"經濟徵伐",和所謂的貿易赤字完全無關,和川普的個人性格也關係不大。美國的目標就是中國科技,就是中國的未來,這個目標不是川普團隊的目標,是整個美國的共識。

所以,中國民用大客機國產化率的爭論,很有必要儘快結束,真正完全結束。美國已經開始對中國民用航空下手,中國再猶豫下去,早晚"吃虧",俄羅斯的做法很值得中國借鑑。

相關焦點

  • 裝配俄產PD-14發動機的俄MC-21客機首飛成功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5日,俄羅斯伊爾庫茨克,配裝俄產PD-14發動機的MC-21-310飛機進行首飛。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技集團披露,配裝俄產PD-14發動機的MC-21-310飛機已經完成首飛。俄技術集團新聞處15日介紹說,此次首飛中試飛員測試了客機工作的穩定性、可控性、發動機工作狀態和其他各系統功能,飛行時長共計1小時25分鐘。
  • 中國航空發動機差距還有多大?10款國產民用飛機,僅一款用國發
    中國航空工業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建立,迄今為止已經有60年的歷史,在一個甲子的漫長時間內,中國航空工業研發成功了多種飛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等等在內的多種國產飛機,種類而言非常齊全,尤其在軍用飛機上,中國殲-10和殲-20戰鬥機達到了世界三代機和四代機先進水平。
  • 中國國產大飛機完全自主:但發動機進口
    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正式下線,標誌著我國大型客機首飛進入「倒計時」,中國人乘坐國產大飛機的夢想已經越來越近。有些人說C919算不上國產大飛機,在專業人士看來,這是外行在說外行話!哪些牛技術值得期待?
  • 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2020年7月底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在我國青島附近的海面上一飛沖天,代號鯤龍AG600、中國大飛機三大劍客之一、特種民用飛機等等,這架大飛機可以說能與C919和運20平起平坐。可能我們對鯤龍AG600很陌生,但對服役超30年的水轟5肯定不會陌生,在1976年首飛成功的水轟5因為機載設備不過關和技術障礙,所以最終僅從工廠組裝了7架,其中有4架交付使用。這個國產水上飛機在AG600接替頂班之前,整整為我國貢獻了30多年的光輝歲月。
  • 中國新生產的殲-20將換裝國產發動機而不再使用俄制發動機
    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軍方消息人士說:「中國不能一直依賴俄羅斯發動機,為了獲得AL-31F發動機中國不得不購入更多的蘇-35戰鬥機」。但是,「蘇-35除了遠程作戰性能尚能滿足中國軍方要求外,它的雷達、導航系統和大多數電子設備已經落後於中國的殲-16等一些型號戰鬥機」。
  • 國產大飛機首飛成功:腳踏實地鑄就中國夢
    中國沸騰了,世界在刮目相看,厲害了,擁有大飛機的中國。  全稱為「COMAC919」,簡稱為C919的中國國產大飛機,無論是從性能穩定性上看,還是從外觀造型上看,或從駕駛艙先進性上看,或從艙內座位舒適度上看,都是那般精緻精美,可謂具有創新、突破、領先意義和填補歷史空白作用。這在C919顯著標誌本身所具有的的含義理解中,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 行業專題:國產民用大飛機製造產業研究
    C919整機的產權屬於中國商飛所有,飛機的設計、總裝、試飛、銷售等關鍵環節都掌握在中國商飛手裡。在大飛機製造領域充分體現了國際合作,飛機機身主要由國內企業承擔,發動機採用的法國賽峰的CFM LEAP-1C發動機,而航電系統和機電系統則主要由合資企業提供。
  • 國產大飛機C919何時試飛 國產大飛機受益股有哪些
    C919中型客機,全稱COMAC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與美法等國企業合作研製組裝的幹線民用飛機,於2008年開始研製。那麼,國產大飛機受益股有哪些呢?下面隨小編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國產大飛機C919何時試飛?
  • 俄技集團(Rostec)正在開發中俄飛機CR929的組件
    此外,控股公司專家還向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COMAC) 在上海提供了新型客機消防系統與機組人員氧氣保障系統的介紹。CR929 是聯合開發的中俄寬體遠程飛機。飛機項目由俄方的俄技集團 (Rostec) 旗下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United Aircraft Corporation) 與中方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COMAC) 聯合推動。
  • 俄故意找麻煩?拖延中俄大飛機進度或另有所圖,暗中發展其他型號
    此次變故的背後,一種可能是俄羅斯想以技術為籌碼,向我們開出更高的價格,即想要俄航空技術就要給更多的錢;但還有一種可能,即俄羅斯人真的不在乎CR-929大飛機項目的「死活」,畢竟其手中還有另一款寬體大飛機……前不久,俄羅斯國內消息顯示,俄制新型寬體飛機伊爾-96-400M已啟動認證測試活動,該機裝備了俄制新型民用大涵道比噴氣式發動機PD-35,以及可滿足歐盟最新標準的俄制現代化導航系統
  • 中國大飛機:演繹藍天裡的夢想
    接下來,AG600還將進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試驗,隨後預計在7月底首飛。  從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到AG600完成低速滑行試驗,2017年無疑是國產大飛機豐收的一年。  收穫源於耕耘,從1970年中國第一架大型客機運-10開始研製至今,幾代中國航空人的努力,讓國產大飛機終於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俄新客機準備首飛,用國產發動機,號稱比C919先進,卻已落後三年
    目前該機已安裝俄羅斯國產的PD-14發動機,進入試飛準備階段。國產發動機將取代普惠公司的發動機,後者的供應因川普政府對俄羅斯國防實體的制裁而中止了。目前飛機正在進行最後的檢修和準備,試飛即將進行。 配備PD-14發動機的飛機的名稱已從MC-21-300更改為MC-21-310,這標誌著與早期配備美國普惠P&W發動機的飛機的重大變化。
  • 對話國產大飛機C919 你們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對話國產大飛機C919 你們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原標題:   萬眾期待!如果天公作美,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飛機C919將於5月5日,也就是明天,在上海浦東機場正式首飛。
  • 國產大飛機從中國商飛浦東總裝基地"移駕"試飛中心-首飛 靜力試驗...
    新年伊始,備受關注的國產大型客機搬新家了:從中國商飛公司浦東總裝基地來到了試飛中心。從空間距離看,這兩個地方近在咫尺,但從C919大型客機項目研製進展來看,可謂是進入了嶄新階段。據悉,自C919首架機總裝下線後,項目在系統集成試驗、靜力試驗、機上試驗、試飛準備等幾條主線穩步推進,並通過中國民航局向歐洲航空安全局提交了型號合格證申請,正朝著首飛目標衝刺。  去年完成首次滑行  「C919首飛任務很重、難度很大、時間很緊。我們別無辦法,只有拼了!」
  • 俄大飛機用上自己發動機,我國曾堅持拋棄國產化,浪費了大把時間
    近段時間,俄羅斯公開了一個好消息,該國國產MC21大飛機,已經換上了國產的PD14發動機,完成了大飛機國產化的關鍵一步。對於這個消息,國內網友都是感慨萬千,要知道俄羅斯的MC21大飛機,跟我國的C919大飛機是同款機型,兩款飛機的研製時間也差不多,但俄羅斯卻先人一步實現了核心部件國產化,而我國的C919大飛機,到現在都還在使用外國發動機,受制於人。這種慢人一步的滋味,確實不好受,值得我們進行反思。
  • 國產大飛首飛成功C919未來將面對這些對手
    5日下午,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順利完成首飛!攝影:東方網錢程燦、曹磊5月5日,註定是一個每個中國人都將牢記的日子。就在剛剛,國產大型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拔地而起,翱翔東方,順利完成了首飛。
  • 國產大飛機CR929的發動機PD-35有譜了,C919也可選擇PD-14
    MC-21安裝國產發動機PD-14首飛。C919大飛機的發動機多了一個選擇國產大飛機C919的適配發動機是LEAP-C發動機,國產發動機是CJ1000A,雖然商飛已經是雙管齊下,既有國外引進發動機,也在加快國產長江發動機的研發,但根據國產發動機的近程,最快也要2023年才能裝機試飛,真正裝機使用還要等到2025年以後了,而C919明年就開始商業交付了
  • 蘭德專家:中國投幾十億美元研大運用發動機
    今年中國軍方首次公布了一些模糊的全新原型戰機圖片,該戰機為中國第一款國產重型運輸機,與同級別的國外型號十分相似,尤其是美國的C-17運輸機。理論上而言,這款新型運輸機將使中國具備和美國一樣的全球投送能力。但根據中國關於新型飛機的慣例,現階段外界對這款運輸機知之甚少,更多的是疑問和猜測。據報導,這款噴氣式四發運輸機名為Y-20。
  • 烏克蘭為裝甲車採購德制發動機替換俄制發動機
    資料圖:烏克蘭BTR-4裝甲車中新網2月25日電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已與德國道依茨公司籤訂協議,為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的裝甲人員輸送車採購德制發動機,替換俄制發動機。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副總裁在一份聲明中稱,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的目標是降低新發動機的開支,並確保烏克蘭軍隊使用的裝備符合北約標準。新發動機將用於烏克蘭軍隊中的BTR-4裝甲車。此次採購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將節省約2500萬美元,而這些資金可用於開發和生產新的武器裝備。根據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的數據,BTR-4是一款8×8裝甲車,最大公路速度可達109公裡/小時。
  • 藍天追夢——記中國國產大飛機研製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航空三劍客」——大型客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水陸兩棲飛機AG600相繼亮相,中國人的國產大飛機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般真切、真實。  《經濟日報》「深讀經濟」版今天推出《藍天追夢——記中國國產大飛機研製》。  2018年7月17日,第51屆範堡羅航展上,參展的中國商飛公司團隊信心滿懷,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