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開玩笑,你的手錶的確可能經常不準!
先別急著怪它,畢竟陪你度過了這麼多酸甜苦辣的時光,總得給你的愛表一個解釋的機會吧?
▼
手錶一定對準刻度,原來是個誤區
手錶其實往往存在時、分針協調差。
時、分針協調差,簡單來講就是在撥針對表過程中,當時針對準一個小時刻度的時候,分針偏離「12」點的偏移程度。
由於難以避免的安裝工差等原因,一般來說,此時分針與「12」點是不會重合的。
在有關行業標準QB/T1249-2004裡,有一條規定如下:
「將分針與錶盤「12」時符重合,觀察時針與3、6、9、12時符的角位移,其值應小於3度」。
有趣的是,據說在早年計劃經濟時期,關於時、分針協調誤差的這一項標準就曾引發了工業和商業雙方的激烈爭論,因為商業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將時針與錶盤「12」時符重合,而分針允許有正負6分鐘,偏離「12」時符的誤差這個規定。最後雙方妥協,改成上述「小於3度」的規定。核算起來,最多時分針協調差不能超過6個分格,實際上結果都一樣,無非數字顯得小一些而已。
不過,行業標準裡只標明了手錶時、分協調誤差,那麼,秒針呢?
▼
沒人敢這麼要求秒針
目前全世界各主要手錶生產國的手錶標準裡面,都沒有對於秒針的協調誤差規定,因為實在太難了!
1/ 秒針:又高又愛跳的陽光boy
石英手錶秒針基本都是跳秒行走,又因為是長度最大的一根指針,秒針對位看起來會稍微更明顯。尤其大錶盤石英表,往往秒針在錶盤的某個部位對刻度比較正,而另一部位就沒那么正,這是正常現象。
實際上,機械錶秒針在運行時,也有停頓。這主要取決於擺輪震蕩頻率,如果是28800次/時的,那麼每走一秒鐘,秒針都會「顫抖」8下。
再加上秒針的位置最高,離錶盤遠,所以更容易因觀察角度緣故而產生視覺誤差。
2/秒針和分針之間,氣氛比較活躍
分針和時針之間,屬於沉穩的「死嚙合」,分輪、跨輪和時輪位置都是相對固定的,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錯位或移動。而秒輪和分輪之間情況則不同,只要一撥針,分輪就會「打滑」,調皮得很。
3/強「針」所難,沒有必要
要求手錶秒針完全精準地對著刻度,在生活中似乎沒有必要,除非你是體育從業人員。不過,體育用秒表需要有極為細密的輪齒和極高的擺頻,而且只有當秒針被停止了,才能準確觀察取數。
從手錶的結構和加工精度上講,不論是石英表還是機械錶,都不可能保證其在旋轉一圈的每一個位置上,秒針都對準刻度或字符。
而從我們把握時間的意義來說,其實更應該是遊刃有餘的「提前」,而不是錙銖必較的「剛剛好」,你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