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護城河鳥瞰圖
許昌市區曹魏古城南城門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與之相對應的北城門區域也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日前,市規委會審議通過《曹魏古城北城門及相關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曹魏古城北城門佔地多大,這裡未來建成什麼模樣?這些問題已經有了答案。
歷史上,尤其是近現代以來,北城門區域見證過什麼重大事件?未來是什麼模樣?市民有怎樣的期待和心聲?就此相關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沿護城河透視圖
民國時期,許昌四城門尚存,北城門匾額上書寫「北拱神京」四個字
市區北關橋南橋頭左右兩側的土地均被施工圍擋圍了起來。圍擋上,曹魏古城北城門的效果圖向人們展示著這一區域的美好未來。
站在這片即將發生巨變的土地上,人們不免沿著歷史的時間軸追問:它以前是什麼模樣,在歷史的時空中承載過怎樣的城市記憶?……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許昌這座古城,自秦漢開始築城以來,在歷史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被稱為「潁陰縣城」,到南北朝時才成為州郡治所。從唐代開始,人們習慣稱此城為許州城。到了北宋時期,許州因為接近京都汴梁(今開封市),所以曾有名臣、上將鎮守。城內秀美的小西湖吸引來蘇軾、歐陽修等文豪流連忘返,留下了諸多傳誦至今的詩篇。
1912年,許州改為許昌縣。據志書記載,許昌縣的城牆在明萬曆年間被砌為磚牆,清道光年間整修過一次。「城牆周長為9.5華裡,高約3.5丈,寬約1.5丈,其縱剖面為梯形。」許昌人李季安在其所寫的《民國時期的許昌縣城》一文中回憶,城牆四角各有一座角樓,環城牆有箭樓34座,城牆土坡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條被人踏出的羊腸小道通往城牆上。
根據史料記載,許昌北城門在中軸線靠東一些,四座城門外均有一座圓形的甕城,且皆設有石刻匾額。其中,北甕門匾額上書寫「星拱」兩個字,北城門匾額上書寫「北拱神京」四個字。
北城門及兩側地塊夜景亮化圖
1944年,北城門在許昌保衛戰中見證抗日烽火
20世紀30年代,許昌城牆和各種防禦設施基本廢棄。1938年,國民政府下令拆除部分城牆。在侵華日軍攻打許昌時,許昌北城門見證了一段浴血奮戰的歲月。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戰場上節節敗退的日本法西斯不甘心失敗,決定打通大陸交通線,於是集中兵力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河南戰役是侵華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的第一個階段。許昌作為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上的一個重要城市,侵華日軍必須奪取。
1944年4月29日夜,主攻許昌的侵華日軍第三十七師團分兵三路,準備次日凌晨三面圍攻許昌。據《中國共產黨許昌歷史第一卷》記載,此時,守衛許昌城的是國民黨暫編第十五軍新編第二十九師的第八十五、第八十六、第八十七團和補充團。4月30日凌晨5時,侵華日軍1萬多人完成了對許昌城的包圍。「守衛北門的第八十五團第一營的官兵依託城牆上構築的工事,以及陣地前的鐵絲網、壕溝和拉線地雷,同侵華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
在這場保衛戰中,新編第二十九師師長呂公良壯烈犧牲,2432名將士陣亡。許昌城淪陷了,但他們保衛許昌城的壯舉激勵著許昌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為最終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
隨後,在解放許昌的戰鬥中,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在南門、西門和北門部署攻城部隊,其中,第七師第二十一團負責助攻北門。經過13個小時的激烈戰鬥,許昌城於1947年12月15日迎來首次解放。在這場戰鬥中,華東野戰軍命名第八師第二十三團第八連為「許昌連」。
往事如煙,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北城門區域居住、休憩。隨著護城河水系的建設,北關橋被整修一新,周圍垂柳依依、荷香四溢。如今,隨著北城門的建設,這裡又將改變模樣。
新城門樓建築高度為23.9米,古色古香
9月15日,陽光燦爛,在北城門工地上,來自漯河市臨潁縣的工人宋宗顯、郭虎、宋書傑三人正相互配合,操作著一臺夯機。一旁,空曠的土地上,挖掘機揮舞著胳膊挖出新鮮的泥土,現場一派繁忙景象。現場施工負責人李躍傑介紹,這裡將建設新的北城牆街。這條街全長505米,主路寬12米,兩側人行道均為2米寬,「東側路口對著北城牆橋,西側將與新街相連」。
位於老城區的曹魏古城項目作為魏都區的一號工程,備受人們關注。北城門及相關地塊位於北大街兩側,北臨北順河街,南臨北城牆街,兩塊用地紅線總面積為23358㎡。「看著施工圍擋上的效果圖,感覺許昌北城門非常雄偉、壯觀!」李躍傑說。
曹魏古城建設不僅樹立了文化品牌,再現了許都風採,而且將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採訪中,很多市民對曹魏古城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
記者從魏都區曹魏古城綜合開發建設指揮部了解到,日前,《曹魏古城北城門及相關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已通過市規委會審議。在效果圖上,記者看到這裡的建築古色古香,由商業街和城門構成,一般為2至4層。城門樓建築高度為23.9米,其餘建築均低於18米。城門樓頂部採用仿古青瓦,牆體部分為仿古青磚。商業建築、闕樓分列兩側,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從整個規劃來看,該項目充分考慮了與城市周邊建築的協調性,呈現中間高、兩端低的布局態勢。建築燈光全部隱蔽安裝,避免對人的幹擾,實現建築照明和藝術的完美融合。另外,北城門及相關地塊的開發建設也體現著海綿城市的先進建設理念。如利用屋頂收集裝置、地面透水性鋪裝材料,結合景觀設計適當布置水景,讓其成為天然的雨水收集系統。
今天的工地故事將是明天的歷史記錄。站在橋頭,看著工人們認真勞作的場景,「樓榭重重再現帝都繁華,古巷深深重諳三國風採」的城市新景似乎浮現在記者眼前。隨著曹魏古城建設的不斷推進,許昌城將開啟新的歷史,寫下濃墨重彩的惠民文章。
新聞連連看
啥是城市天際線?
城市天際線,指從遠方第一眼所看到的城市的形狀。而第一眼往往是這座城市的色彩、規模和標誌性建築。通俗地說,你站在城市中的一個地方,向四周環顧,天地相交的那一條輪廓線就是城市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