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名命名大學獲批希望不大

2020-08-13 上觀新聞

湖南瀏陽正在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將瀏陽這個縣級市和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學家捆綁在一起,也讓這所八字還沒一撇的大學受到各方關注。

在湖南省政府印發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官方文件裡,「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被不少媒體轉載加粗加黑。

中國有以人名命名大學的先例嗎?

「本科層次學校的審批權在教育部;省級政府只有高職院校的審批權,並且要在教育部備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新網記者,按照已公開的資料,湖南要建的應該不是一所高職高專,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開建。

在國外以人名命名一所大學比較常見,比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朝鮮的金日成大學,越南的胡志明市國家大學都是以人名命名。但在中國則比較少有,除了中山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少數幾所,而它們的存在則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沒有以人名命名高校的先例。

據悉,教育部對於高校的設置、升級、命名等有具體規定:設置高等學校應依據其層次、類型,所設學科類別、規模,教學和科研水平及其所在地,使用體現學科特色的名稱。校名不能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的字樣,不得以個人姓名命名,不能使用學校所在省(區、市)以外的地域名。

為什麼是錢學森?

錢學森與湖南並沒有特殊淵源。這位中國舉國尊敬的老科學家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中國中部省份湖南擬籌建這所以錢學森名字命名的大學被認為是從「錢學森之問」而來。「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老科學家晚年的追問,也是整個中國社會的關切。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2009年教育部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選擇了17所高校進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點。開展試點的學校中就有以人名命名落實這一試點計劃的學院,比如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浙江大學的竺可楨學院、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等,無一例外都是以對該校歷史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老校長或科學家名字命名。

目前,中國大學中以「錢學森」命名的學院和班級有: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南京理工大學錢學森學院、南昌理工學院錢學森學院等,也都是定位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其他,中國高校中以人名命名學院的還有: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湖南大學張藝謀藝術學院、四川大學吳玉章學院、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中南大學研究生院隆平分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四光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常州大學瞿秋白政府管理學院、常州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常州大學史良法學院、常州大學華羅庚學院等,都是以捐贈者或者與學校有歷史淵源的名人命名。

但這些都是大學下設的學院,沒有一所是以人名命名大學。因此湖南要以錢學森名字命名一所新建大學,主管部門多半不會獲批。

建高水平大學不必傍名人

實際上,湖南這所錢學森科技大學也只是暫命名,還沒有上報教育部批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告訴記者,不排除地方有吸引眼球、引發關注的意圖,這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西部地區建設新學校的困境。但是建設一所新學校,除了各方關注,還要有長遠發展規劃、強有力的師資來落實。

周光禮表示,現在地方政府都意識到「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是支撐地方發展的關鍵,加上財力豐富,有辦高水平大學的意願,如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應運而生。受此影響,近年來發展崛起的中部地區,在工業化進程中也感受到發展需要教育的支撐,瀏陽是長沙下轄比較富裕的縣級市,地理位置就在長沙傳統城區邊上,湖南想辦一所高水平大學也符合發展當地需要,但如何命名還有待商榷。

但如何辦好高水平大學,遠不是起個引人關注的名字就能辦好的。辦好大學需要時間說了算,雄厚師資、科學規劃、還要有相當水平的學生、相當水平的科研成果,而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建個錢學森大學就能解決「錢學森之問」,顯然過於簡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則提醒,大學命名除了要經過相關審批流程外,還要跟錢學森親屬溝通,得到認可才是對被命名者的尊重。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中新網

相關焦點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名命名獲批希望不大
    在湖南省政府印發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官方文件裡,「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被不少媒體轉載加粗加黑。  中國有以人名命名大學的先例嗎?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以人命名,獲批希望不大
    中國有以人名命名大學的先例嗎?「本科層次學校的審批權在教育部;省級政府只有高職院校的審批權,並且要在教育部備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告訴中新網記者,按照已公開的資料,湖南要建的應該不是一所高職高專,而是高水平本科院校,而這必然要得到教育部的批准才能開建。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言之尚早!國內有哪些以人名命名的大學?
    「錢學森科技大學」這個名字這段時間上了熱搜,很多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像錢老這樣的民族功臣確實值得用這樣的方式來緬懷和紀念。我上網查了一下,「錢學森科技大學」這個說法源於湖南省政府今年八月發布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其中提到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
  • 錢學森科技大學來了!當前,全國以人名命名的高校也許只有七所
    近日,湖南省政府網站發布了《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其中提到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消息一出,網絡上迎來一片贊聲。「確實該有很多的名人科技老前輩應該被這樣緬懷」、「袁隆平農業大學」、「鍾南山醫科大學」也應該提上日程,讓後代記住這些為祖國做出貢獻的不平凡的偉人。
  • 「錢學森科技大學」來了?以人名為高校命名,網友看法並不一致
    湖南省為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的發展,準備在瀏陽市籌建一科技大學。目前,該學校暫命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在我國,以人名為正規高校命名,這似乎是非常少的情況。「錢學森科技大學」來了?有人認為錢老的名字本身就包含科學技術內涵,若瀏陽市準備籌建的高校叫「錢學森科技大學」是多此一舉。雖然對學校以錢老名字為學校命名的舉動,有著不同的看法,但網友們普遍肯定錢學森先生的貢獻。
  • 以人名命名的大學,中國真的一所都沒有嗎?
    日前,湖南瀏陽計劃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的消息引發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成立以錢老姓名命名的大學,有利於紀念錢老的豐功偉績,也有利於解答錢老的「世紀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具有很大意義。
  • 恭喜:「錢學森科技大學」要落戶在這個省!能不能以人名命名高校
    湖南省瀏陽市推進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錢學森科技大學」只是暫定名,按照規定,新建的大學不能以人名命名,目前還不知道這個名稱能否過審。你期待錢學森科技大學的籌建嗎?歡迎留言討論。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近日發布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在「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工程」部分提出,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
  • 新大學:錢學森科技大學,不會被批准
    湖南瀏陽正在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將瀏陽這個縣級市和一位「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的科學家捆綁在一起,讓這所大學受到大家關注。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在國外比較常見,比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朝鮮的金日成大學,越南的胡志明市國家大學都是以人名命名。但在中國則比較少有,除了中山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星海音樂學院、魯迅美術學院等少數幾所。
  • 以「錢學森」命名的大學來了,你支持這樣命名嗎?
    高考的熱度還未過去,關於大學的熱搜又來了。近日,湖南省教育廳聯合多個單位發布計劃,計劃在湖南瀏陽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通知一經轉發,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都對此事發表的自己的觀點,有支持,有質疑。有網友說:此事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是正常的,畢竟錢老對於我國的教育界意義重大。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作為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曾在2005年就高等教育發表「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在籌建南方科技大學時多次表示,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因此,早在2009年,就曾有網友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建議,將當時還在擬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更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
  • 新科技大學來了,以錢學森命名!網友卻認為選址太隨意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一脈相承,它們都是對中國科學的關懷。錢學森之問,不僅包含了錢老對我國教育的關懷和期待,更指出了我國教育的要求和目的。我國以人名命名的大學非常少,只有中山大學、魯迅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4所。近日,湖南省發布的《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其中提到為了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要籌建一所大學,暫命名「錢學森科技大學」。錢學森科技大學將成為我國第5所以人名命名的大學。
  • 「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來了,地點選在這裡
    《行動計劃》中提到,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由湖南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相關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截圖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
    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相關文件,推進在瀏陽市籌建一所大學。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就是要回答「錢學森之問」。早在2009年,有人曾想將當時還在擬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學更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但是並沒有成功。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計劃建在湖南省瀏陽市
    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錢學森科技大學」要來了中國高校大多數用地理元素命名,以人名命名的情況較少,39所「985工程」大學中僅有一所中山大學。
  • 「錢學森科技大學」要對得起「錢學森之問」
    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近日發布《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其中「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工程」部分提出要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
  • 縣級市要辦「錢學森科技大學」,可這校名不合規
    ■ 觀察家就算是為了致敬錢老,用「錢學森科技大學」命名也不合適,不僅有傍名人的輿論指責,還有不合規之嫌。近日,「錢學森科技大學」正在籌建的消息,賺足了公眾輿論眼球。但恐怕光命名獲批這環節,就得「打回重改」——以人名命名大學,要承受的可不只是「建高水平大學不必傍名人」的輿論指責,還有不合規之嫌。湖南瀏陽要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最早是《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中提出的。
  • 教育部最新《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錢學森科技大學無法落地
    今年立項規劃的新大學有很多,其中大家最為關注的就是以我國愛國科學家、兩彈功勳錢學森錢老命名的錢學森科技大學。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暫命名)。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主要是因為錢學森錢老在我國有著非凡的意義。
  • 叮咚快評|錢學森科技大學來了?建設高水平大學不必傍名人
    文|丁建庭中國大學裡不缺科技大學,但當籌辦「錢學森科技大學」的消息傳來時,還是引發了廣泛關注。儘管還只是「暫命名」,但因為傍上了「錢學森」這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家,概念中的「錢學森科技大學」已經吸睛無數。錢學森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也是值得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