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興晉●奮鬥有我】「模範書記」拽著鄉親奔富路
令葉拽父母沒有想到的是,葉拽不僅平安成人成才,更在他的傾力拉拽下,讓晉城市陽城縣河北鎮河北村898口人在脫貧攻堅的致富路上撒腿狂奔。5年時間,他帶領鄉親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步入快車道,河北村的集體收入從「零」逐步跨越至年穩定純收入25萬元。107戶貧困戶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年人均收入從原來的不足2000元驟增至7000元。
-
榮縣:退役軍人塗海波棄商返鄉當村官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沅鑫 蔣兵) 「現在的年輕人都嚮往大城市生活,像海波這樣能夠從城市返鄉帶領鄉親共同致富,這樣的年輕人已經非常少了,實在可貴!」青杆坪老支書唐支書點讚的這個海波,就是退役軍人塗海波,現任該村黨支部書記。
-
軍魂不朽,榮光永駐,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震撼發布!
,帶頭創建有機蘋果示範基地,成立專業合作社,延伸產業鏈條,打造「隴原紅」蘋果品牌,推動靜寧蘋果遠銷國內30多個城市和16個國家地區,帶領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創業致富。不服輸」的「三不」規矩,帶領全局從業績全市倒數發展到連續12年蟬聯第一。
-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有他的名字
2018年,他辭去記者的工作,回到家鄉,全力以赴投身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帶領後腦村修路脫貧。3500多米長,上千級石頭臺階,10萬多塊石頭……牛何松用3年多時間,自籌資金義務修路,帶領父老鄉親們「愚公移山」,在太行山深處開鑿出兩條旅遊步道,打開了後腦村發展旅遊的大門。
-
北鬥導航的「引航人」——記「全國最美退役軍人」、上海北鬥導航...
憑藉從部隊裡延續下來的認真、執著與毅力,鬱文賢率領團隊克服無數困難,傾力建設「第一園」,「北鬥西虹橋模式」成為專業化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園區的參考模板。運營7年來,園區發展突飛猛進:累計集聚百餘家導航產業相關企業,並形成完整的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鏈。目前,北鬥西虹橋基地已成為上海北鬥產業的集聚中心以及國內北鬥產業園區的排頭兵。
-
2020年度「隴原最美退役軍人」名單公布
張問立帶領黨員奮戰30餘小時,排查隱患,轉移安置群眾,全村無一人傷亡。得知碧口鎮大面積受災後,他又迅速組織搶險救災突擊隊,配合武警、消防官兵搶通了國道。他曾參加救災十多次,被文縣表彰為「抗洪搶險先進個人」。抗洪搶險中他衝鋒在前,脫貧攻堅奔小康道路上他是排頭兵。他先後爭取項目資金1200多萬元,建成國道連接村組的水泥路;帶領村民種植板慄、蔬菜和中藥材,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綠色銀行」。
-
雙牌縣退役軍人胡尚華獲「湖南省模範退役軍人」表彰
紅網時刻9月20日訊(雙牌融媒記者 唐雯 通訊員 黃錦先 全吉衡)在9月19日召開的湖南省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上,雙牌縣五裡牌鎮青山裡村黨支部書記胡尚華獲"湖南省模範退役軍人"榮譽稱號。胡尚華,男,漢族,198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雙牌縣五裡牌鎮青山裡村黨支部書記。
-
這些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值得一看!
中央宣傳部 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19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解放軍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楊明月報導: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愛國奮鬥精神,講好退役軍人故事,激勵廣大退役軍人自覺珍惜榮譽、永葆本色,積極投身國家建設發展
-
「淄博在崛起∣退役軍人風採展示8」劉保吉:一顆真心付群眾 一腔...
他離軍不離黨,發揚退役軍人本色,立足村實際,因地制宜,找準工作思路,圍繞發展做文章,實實在在地開展抓發展、惠民生各項工作,改變了小山村貧困落後的面貌,使父老鄉親過上了富裕的日子。他所帶領的村莊先後獲得「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山東省文明村莊」「省級旅遊特色村」等榮譽稱號。
-
柯大軍:特色桑葉蛋鋪就奔富路
藺河鎮茶園村柯大軍,依靠科學養殖富硒桑葉蛋雞,建設有機肥生產線,通過綠色循環,在山林間走出了一條帶領鄉親們共同發展的致富路。從2009年在茶園村流轉200畝林地發展養雞產業,到如今建成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抱團發展模式,每天暢銷藺河蛋、桑葉蛋萬餘枚,年產有機肥一千噸,帶動周邊50餘戶貧困戶發展養雞產業,柯大軍已經走過了十年的發展歷程。
-
濟南通報表揚這些退役軍人!看看他們都是誰?
近年來,全市廣大退役軍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保持和發揚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積極投身省會經濟社會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脫貧攻堅先鋒、奉獻基層典型、愛崗敬業模範、自主創業標兵;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廣大退役軍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優良作風,「逆行」在防控一線,衝鋒在抗疫前沿,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
劉寧:帶領鄉親走橘紅致富路
A建言獻策推動橘紅產業做大做強年逾六十的劉寧是陸川縣馬坡鎮新山村人,曾在陸川縣財政部門工作,1992年下海,到廣東深圳從事基金行業工作。2001年,事業有成、心繫家鄉的劉寧選擇回到陸川發展,先後從事房地產業、農業等;2014年,在陸川縣馬坡鎮創立陸川縣綠豐農業專業合作社、陸川縣綠豐橘紅產業示範區,帶領群眾種植橘紅;2015年,創立陸川縣君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2014年徵地,2015年示範區核心區種下了206.67公頃橘紅。」
-
中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及開發區相關領導來我校考察
4月16日下午,中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及開發區相關領導來我校就退役軍人培訓基地相關事宜進行考察。座談交流會在立德樓1201會議室舉行。葉軍峰校長表示,我校在退役軍人培訓基地建設上的優勢有三點: 一是學校走院園融合的特色辦學之路,緊密對接園區產業,適時動態調整專業,現有5個二級學院、20個專業,依託園區產業優勢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在技能培訓、
-
「甜蜜事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借著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該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帶領群眾養蜂釀蜜,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我家原來只是種苞谷、水稻等傳統農作物,產量低、收入少,家裡日子過得很緊。
-
閔行區|江川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多措並舉,服務退役軍人
閔行區|江川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多措並舉,服務退役軍人 2020-09-29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度「甘肅銀行杯·隴原最美退役軍人」申志江
申志江,男,漢族,中共黨員,退役士兵,甘肅康樂人,1956年5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1983年10月退役,現任甘肅申華建築安裝有限公司董事長。9年軍旅生涯鍛造了他堅忍不拔的意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樂於奉獻的品質,2003年創立申華建築安裝公司,先後吸納28名退役軍人、3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120人就業,每年公司高峰用工900多人,企業累計納稅7359萬元,承建的50多個項目多次獲得「河州杯」獎、甘肅省建設工程「飛天獎」。
-
退役不褪色 高唐匯鑫12名退役軍人請戰防疫一線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高唐縣匯鑫街道的退役軍人們把防控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把群眾的安危放在心裡,「逆行」衝在防疫第一線。「若有戰,召必回!『疫』不退,我不退!」這是匯鑫街道退役軍人所寫請戰書上的一段話。
-
...洛陽開元路街道定鼎門社區:探索社區民警+退役軍人志願服務新模式
在與社區眾多退役軍人溝通了解後,發現他們離開部隊這個熔爐後,一部分人思想上變得有些迷茫,尋求歸屬感的願望比較強烈,急需搭建一個平臺來接納他們的合理訴求,收集他們的意見建議,同時社區也需要匯集他們的智慧和力量來為推動平安社區貢獻力量。2019年4月,在洛龍區開元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定鼎門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
-
軍魂的閃光——記退役軍人陳國緯
通過在長江大學的水產培訓學習,了解到農村政策的發展方向,不僅開闊了他的眼界,更使他認識到個人富不算富,要帶領鄉親們快速脫貧,共同致富才算真富的道理。在打贏脫貧的攻堅戰鬥中,退役軍人陳國緯同志,退役不退崗,帶頭去拼搏,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培訓結束後,利用家鄉的地理優勢,整合資源,決定走合作社共同致富的道路,和村裡五家農戶聯合,申請創辦「監利縣洪幸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
綠色鋪就發展路——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
今日《湖北日報》大篇幅報導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原文如下圖片│中國來鳳旅遊網恩施州政協副主席、來鳳縣委書記邢祖訓表示,該縣去年整縣脫貧摘帽後,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強基礎、抓重點、補短板,堅持「以產促建、以點帶面、以鄉引人」的發展思路,統籌謀劃農村「五位一體」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讓綠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銀山轉化,成為來鳳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爭當武陵山鄉村振興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