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澳關係趨近,澳國內時現鼓譟反華情緒的大背景下,一家由美國政府支持的媒體機構正準備在澳大利亞推出中文新聞服務,聲稱意圖爭奪中文輿論場的話語權。
據《星期日南華早報》旗下周刊《本周亞洲》11日報導,據澳大利亞政府依照「外國影響力透明度法」規定登記的內容披露,在美國國務院以及戰爭與和平報導研究所(IWPR)的安排下,「解碼中國」(Decode China )計劃在澳運營一個中文網站。
據悉,戰爭與和平報導研究所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其與美國國務院合作,在世界各地分發和管理資金。該研究所在官網上如是描述自己的使命:在全球「處於衝突、危機和(政權)過渡時期的國家」,通過培訓、指導以及開展其他支持性項目,幫助記者和民間團體「發聲」。據2016年年報,研究所從美國、英國和荷蘭收到了13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519萬元)的補助和捐款。
《本周亞洲》報導,「解碼中國」的任務、報導重點以及上線日期等具體信息尚未公布,但企圖昭然,即旨在爭奪澳大利亞的中文輿論場的話語權——在澳華人人口超過120萬,《本周亞洲》稱目前的中文媒體受眾逾60萬;澳反華聲音指稱,當前的中文輿論場被親華聲音主導。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小動作」正踩著澳大利亞在「玩火」邊緣試探的節點。
罔故中澳之間巨大的經貿合作利好,澳大利亞跟著美國亦步亦趨。從聯合國際社會其他國家要求對中國進行新冠疫情病源調查,澳中貿易摩擦,澳國內針對中國、華人乃至亞裔的歧視現象,對華情報活動到最近的涉港妄論和荒唐行徑,中國外交部對其多次發出「中國不吃這一套」、「澳方自取其辱」、「澳大利亞後果自負」的強勢正告,以及「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苦心規勸,然而即使中國擺出鐵板釘釘的事實,都無法叫醒裝睡的澳大利亞。
作為美國亞太同盟體系中的「南錨」,澳大利亞政府對美國當前利用一切機會煽動反華情緒的動向展現出了相當程度的「洞察力」,這次由美國務院支持的所謂「解碼中國」中文網恐與此背景息息相關。
然而,此前澳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所為,遭到了包括澳大利亞國內有識之士在內的廣泛批評;「解碼中國」這個尚未現形就已經充滿意識形態偏見底色的「媒體機構」還將如何演繹無中生有?
或者進一步說,美國的這把柴會將澳大利亞玩的火燒到何種程度?
有意思的是,以爭奪中文輿論場為目標的「解碼中國」同時將澳大利亞獨立新聞網站APAC NEWS列為「假想敵」。這個由讀者付費閱讀資助,拒絕接受政府廣告的中英文雙語網站因為客觀地報導與中國貿易以及在中國投資的裨益受到澳國內反華人士的攻訐。
7月1日,APAC刊登題為《澳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成功之道》的調查報導,揭批ASPI披著中立智庫的外衣,幹著反華遊說的勾當,曝出澳國防部是其背後最大的「金主」,此外美、英等國家政府及一些大型軍火商也是其重要經費來源。此後不久,APAC作為信源出現在中國外交部對澳方涉華不實言論的回應中。
或許是APAC NEWS這波「露臉」引起澳大利亞反華輿論陣營的惶恐,加速了「解碼中國」的落地,不過連基於實錘的詰問尚且無法承受,或許,「解碼中國」最終解出的是澳大利亞的短視,碼掉澳大利亞的體面。
作者:蘇展
編輯:蘇展
責任編輯:葉松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