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供電局2018年計劃投資2億元打造「升級」農網

2020-12-20 人民網貴州頻道

藉助貴陽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貴陽電網人積極投身農網改造升級、智能電錶和低壓集抄全覆蓋、供電所建設三大工程攻堅戰。其中,僅農網改造升級一項,2018年貴陽供電局計劃投入資金達2.29億元。黨的十八大以來,貴陽供電局幹部員工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全力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電力支撐。

「花」一個億完成89個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

2018年的春節對於家住貴陽市花溪區馬鈴鄉谷中村的村民陳小李來說既喜悅又難忘,就在2月5日這一天,連同他家一道,村裡80多戶近320人,因為供電部門實施的配電網增容改造工作順利完成,在春節前用上了放心電。

每年春節期間,谷中村村民的用電量較平日,增長幅度在30%至40%之間,供電負荷增大,導致80多戶供電半徑過長的村民戶用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其中又有接近30戶村民用電受到直接影響。

「電壓較低,出現180、190伏特低電壓情況。電飯鍋煮不了飯,點燈有時也會一閃一閃的。這樣的村民戶,在寨子裡有2、3戶。」谷中村村支書繆昌平說。

谷中村的電網增容改造工作歷時9個月,涉及到新架電桿28基以及1.75公裡長的10千伏供電線路。除新裝一臺變電容量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外,另外還將原有變電容量為50千伏安的變壓器,更換成一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自此,谷中村村民用電不再難。

特別針對貧困、偏遠、用電質量有待提升區域,開展配電網改造升級「攻堅」,是貴陽供電局多年來,以建設堅強配電網為基礎,為打通客戶用電服務「最後一公裡」始終在堅持進行的一項「重任」。黨的十八大以來,貴陽供電局累計投資1.09億元完成了89個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項目。同期,以建設堅強電網為抓手,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貴陽供電局累計建設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2座、線路1852千米,城市核心區實現220千伏電源點零的突破。電網網架結構明顯增強。建成貴州省內首個20千伏配電網,建設10千伏及以下配電線路1.37萬千米,新增配電容量670兆伏安,配網結構更加合理,供電能力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017年,貴陽電網中心城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3.11小時/戶,同比下降38%;全口徑客戶平均停電時間16.12小時/戶,同比下降35%。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貴陽供電局在配電網運維上廣泛運用無人機巡檢、在線監測、帶電作業等手段,當年僅開展10千伏配網帶電作業就達到824次,減少客戶平均停電時間3.937小時。

「小康電」護航更高水平全面小康

近年來,南方五省區累計投入1450億元開展農網改造升級,基本解決供電區域貧困地區低電壓、卡脖子、不通動力電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家能源局《關於小康用電示範縣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到今年年底前,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基本建成小康用電示範縣100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較好的電力保障,貴陽市烏當區作為「小康電」示範縣建設單位位列其中。

目前正值春耕時節,在距離貴陽市城區40公裡外的烏當區新堡鄉馬頭布依族村,1000餘畝「潤土」上,幾乎全部實現由企業領頭的葡萄、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標準化、規模化種植。

進駐馬頭村已有十二年歷史的貴州興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素有「中華仙草」之稱的鐵皮石斛等藥材種植。在一座600平米大小的溫室大棚裡,一米左右高的貨架上鋪滿了正在生長的鐵皮石斛,貨架上方安裝有噴灌、遮陽等電控設備。鐵皮石斛的生長環境要求極高,保溼度、溫度、光照度等,稍有變化,對它的健康生產都會有影響。公司技術員羅應坤每天要按需進行噴灌與控溫作業,可靠供電絕對算得上大棚生產的主力支撐。

本村實現就業的羅應坤坦言,他進基地工作6年來,沒有發生過因為用電而導致企業生產受到影響的事件。3月13日,共產黨員、貴陽烏當供電局水田供電所營銷班班長盧國軍與班員楊祖明按計劃來到基地,開展春耕安全用電檢查。盧國軍與楊祖明首先對大棚內外的溫控箱櫃開關是否鏽蝕、線路接頭有無發熱、噴灌接線、燈泡接頭以及水泵接線有無絕緣層老化甚至脫皮等進行了細緻檢查,發現無運行隱患後,來到基地專用變壓器前,對變壓器出線進行檢查,均沒有發現隱患。隨後兩人與羅應坤進行業務交流,了解企業用電需求。

類似這樣針對客戶的用電檢查,水田供電所每個月都會按計劃開展。2017年以來,馬頭村通過推行土地入股、村民分紅、農民進企上班等「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直接受益村民超過500人。村子、村民在發生變化,供電也不「落後」,作為本地人的盧國軍有感而發。2017年上半年,烏當供電局對10千伏石堡線12號碼頭公變進行了變壓器增容改造工作,並對原有已發生老化的10平方電線進行了下戶線改造,更換成25平方及35平方電線,戶均配變容量大幅提升,同時使得全村最後20戶存在低電壓用電問題的農戶從此用上滿意電。不僅如此,10千伏大雲線經過升級改造,作為馬頭村備用電源支撐,一旦主供線路石堡線發生故障,通過轉供電方式,10千伏大雲線可以第一時間頂上,不讓村民用電有「閃失」。

「目前,我們改造完畢的10千伏石堡線其供電質量與供電能力已經能夠滿足馬頭村民組自然負荷增長10年發展的需要,全村沒有一戶村民存在電壓低或用不好電的問題,服務也很好。」馬頭村村主任韋國軍說。而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2010年的4000元上升到如今的13000多元。全村800多人全為布依族,沒有一人「拿」低保,沒有一人外出打工,全村沒有孤寡老人以及留守兒童。

「今年年底,我們村的溫泉項目就會開業,屆時,全村田園綜合體將會形成,有供電部門的傾力『護航』為我們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條件,馬頭村的明天將會更美好。」韋國軍說。

鄉村振興,供電保障。今年,貴陽供電局除進一步加大農網改造升級步伐外,還將計劃投資超過1個億,藉助大數據信息化手段,實現供電區域內智能電錶和低壓集抄「全覆蓋」,為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創新服務手段 滿足電力需要

「我們藉助智能電錶與低壓集抄兩個『全覆蓋』工作的有效實施,通過營銷集約化管理創新,釋放供電所營銷人員54人,其中46人轉崗至配電線路運行與檢修崗位,為線路與設備供電可靠性的提升『加碼』。」談起兩個「全覆蓋」的好處,貴陽開陽供電局人力資源部主任楊婧翃信心滿滿,她表示,該項工作的實施,是為客戶服務網格化的有效推進創造有利條件。

長期以來,供電企業的抄錄電錶讀數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費時耗力。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以來,貴陽供電局按照上級要求,大力推進智能電錶與低壓集抄「全覆蓋」工作進度,通過智能設備與信息化系統採錄客戶電錶數據,逐漸把抄表員從原來繁重的抄表工作中「解放」出來,轉身為配網運維、片區客戶經理等身份,以便更好的為客戶開展供電服務。

如今,在貴陽市各供電區域,「中低壓運維專業化+客戶服務網格化」、「中壓運維專業化+低壓運維及客戶服務網格化」兩種組織模式正逐步形成。供電部門正通過「營配業務前端融合-網格化服務」模式,引導用戶建立起「有問題找客戶經理」的習慣,提升用戶訴求解決效率。

「真的太謝謝你們了,及時幫我處理用電故障,保住了我的小雞苗。」日前,清鎮市新店鎮茶店村村民張永貴來到貴陽清鎮供電局新王供電所,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原來,張永貴今年年初剛從外地回鄉返鄉創業,發展剌梨樹下養雞產業。3月28日,正值孵化小雞苗的關鍵時間,家裡保溫箱裡正在孵化小雞苗因為停電,很有可能失去恆溫後導致孵化失敗,他本人對用電不太了解。但寨子裡的土牆上,懸掛有供電所片區客戶經理的聯繫方式,張永貴第一時間撥通電話新求助,工作人員20分鐘後趕赴現場,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是用戶三相電空開燒壞引起的停電,搶修人員立即為用戶進行更換處理。

事實上,2017年以來,貴陽供電局積極探索服務創新,深入踐行「以客為尊 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增強主動服務和全員服務意識。在供電區域內設置片區客戶經理接近600位。在響應客戶訴求方面,2017年,貴陽供電局建立了投訴閉環管理機制,制定並下達《貴陽供電局客戶投訴問責指導意見》,嚴控各項服務環節,持續減低客戶投訴數量。同時,貴陽供電局認真分析客戶問題,規範停復電工作的管理,確實解決好客戶用電需求。在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方面,貴陽供電局積極推廣統一服務平臺,利用微信、網上營業廳,多渠道為客戶提供查繳電費。

據2017年第三方客戶滿意度研究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貴陽供電局第三方客戶滿意度得分為80分,名列貴州省各地區供電局第一名。 (楊志堅)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國網農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投資1424億
    《經濟參考報》記者27日了解到,國家電網公司(簡稱「國網」)提前三個月完成新一輪農網改造「兩年攻堅戰」,涉及投資1423.6億元。在提升農網供電能力的同時,為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有力拉動了全社會消費和投資。
  • 貴州:中科易農與貴陽農產品物流攜手打造貴州省首個食用菌專業批發...
    本網訊(記者 李光輝) 7月9日,貴陽農產品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與中科易農旗下子公司——貴州貴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貴陽北部農產品電商物流園舉行籤約儀式,雙方將共同合作打造貴州省首個食用菌專業批發交易市場,力爭3年內打造成為西南地區最具創造力的食用菌交易平臺,實現年交易額20億元。
  • 萬家燈火照烏蒙——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13年,威寧縣羊街鎮棒木村青山組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談起改造前後的變化,村民朱大英讚不絕口,「農網改造前,村裡的電桿好多都是木頭電桿,東倒西歪的,最怕颳大風,每次颳大風都有電線桿被颳倒、電線被扯斷。現在好了,都是水泥杆,風再大也吹不倒。」農網改造升級施工(程基 攝)那一年,畢節供電局僅在威寧縣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就達6.7億元。
  • 佛山供電局:智能電網賦能佛山產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5年裡,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以下簡稱「佛山供電局」)通過大規模投資建設,支撐佛山智能大電網建設升級,著力提升供電可靠性,為佛山產業底色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助力佛山建設製造業強市。作為支持佛山經濟發展和城市升級的重要職能單位,佛山供電局在「十三五」期間投入超170億元用於電網建設,滿足佛山持續增長的電力電量需求,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的主電網。「在11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網架構建的過程中,進一步優化佛山『7+6』分區互聯的主網目標網架結構,我們全力做好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解決站址、線行落地等難題,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
  • 貴陽供電局...
    12月16日,天眼新聞記者從南方電網貴州貴陽供電局獲悉,12月15日,貴陽供電局日供電量達到1.13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45%。最大供電負荷達5777兆瓦,同比增長14.10%,日供電量與最大供電負荷均為歷史最大值。其中,民用最大負荷為4195兆瓦,成為負荷增長強勁動力。
  • 2018年南寧用電量突破200億度
    農網升級改造釋放農村用電潛能2018年,我市緊緊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契機,加大電網建設力度,特別是依託《新時代全面深化「十三五」電力合作協議》,在廣西區內首個實現市政府與縣區政府、供電局籤訂三方電網建設目標責任書。
  • 山東舉行「十三五」配電網、農網改造規劃發布會
    五、農網規劃建設重點  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統一,「十三五」期間,圍繞我省農網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工程擬投資882億元,重點實施「八項重點工程」,比「十二五」增加309億元。  一是小康電示範縣電網升級工程。
  • 佛山供電局:創新舉措 助推佛山高質量發展
    這個智能配電房集國內外領先的智能配網技術、服務便民等功能於一體,不僅助力紫南村建設全國高水平美麗村居電網示範村,更力撐佛山市「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南方電網廣東佛山禪城供電局共產黨員服務隊負責建設的V3.0版智能配電房,是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助力佛山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 徹底解決用電問題 電亮農村新發展 ——赫章供電局中心村、低電壓...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全力抓好農網改造升級項目  自2016年2月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啟動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項目以來,赫章供電局高度重視,超前謀劃部署,根據省公司、畢節供電局關於做好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及低電壓整治項目的相關要求,抓住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機遇,全面貫徹「解決問題、滿足需求、適應發展、避免浪費」的原則,杜絕大拆大建,積極配合設計單位對現場進行初勘設計,對可研和設計的合理性提出相關要求
  • 佛山供電局:源源電力讓城市有「面子」更有「裡子」
    在這種城市面貌蝶變的過程中,南方電網廣東佛山供電局(以下簡稱「佛山供電局」)始終作為城市升級的堅強後盾,為一系列改造升級項目規劃提供可靠電力。尤其是在過去5年裡,佛山供電局還主動投身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潮中,通過電力規劃建設,助力佛山抓住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這關鍵一招,與廣州攜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極核城市」,促進佛山在新一輪城市升級升值中躋身世界級灣區舞臺中心。
  • 一度電帶給鄉村的「靜電感應」——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兩年...
    給仁增桑吉帶來「做夢一樣」生活的,正是國家能源局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與其他方面存在著的城鄉發展不平衡一樣,電力供應也存在著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意見的通知》,提出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 總投資近8億 萬州農網改造升級為村民送去「脫貧電」
    讓農村居民不僅能用上電,更要用好電,這是我國「十三五」期間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的根本宗旨。記者近日跟隨市發改委、市能源局走進萬州區,萬州區90%面積的供電主體是地方電網企業——三峽水利電力公司,由於該公司長期沒有納入國家農網改造資金支持範圍,農網十三年沒有得到改造升級。
  • 龍州:投入3.45億元實施農網改造升級
    龍州縣持續發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卡脖子」和「低電壓」等問題明顯改善,也讓龍州在致富路上「電能滿滿」。了解這一情況後,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龍州供電有限公司第一時間想辦法,為弄崗村換上大容量變壓器,又在弄崗保護區旁新建一座35千伏變電站,提升弄崗村及附近18個村屯的用電質量,解決用電「卡脖子」的問題。
  • 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南方電網投百億改造農網
    第一財經客戶端記者12日從南方電網獲悉,該公司年內計劃投資124.2億元進行農網改造,意在促進農村用戶從「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南方電網稱,在農網建設方面,公司計劃今年投資124.2 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農網改造升級投資59.52 億元。
  • 佛山供電局:保供降費優服務 建設現代化電網
    在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的同時,佛山供電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各項工作措施,2018年連續實施3次降費,共計降低電網企業直供的工商業用戶用電成本達7.73億元。佛山供電局相關負責人算了另外一筆帳,2018年,該局切實執行「取消臨時接電費」舉措,全面清退存量臨時用電客戶時接電費,清退金額達2.34億元。  實際上,佛山企業接電用電成本下降的時間可追溯到2015年9月,當時南方電網將業擴工程投資界面延伸到客戶規劃用地紅線,即客戶在其紅線範圍內提供公用電房,由電網企業投資建設電源進線部分,已累計為佛山用電客戶節省接電成本約50億元。
  • 貴州2018年已投入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19.79億元
    央廣網貴陽12月12日消息(記者孟海)據貴州省教育廳消息,截至目前,貴州省2018年共投入各級各類學生資助和營養改善計劃資金119.79億元,惠及學生894.67萬人次,實現「應助盡助」。據介紹,2018年秋季學期,貴州省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全省農村學前教育機構全覆蓋目標,惠及87個縣9921所學前教育機構86.18萬名農村學前教育兒童。此外,在全省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全覆蓋目標的基礎上,2018年貴州繼續在全省87個縣1.16萬所農村中小學校全覆蓋實施,惠及389.2萬農村中小學生。
  • 啟動「迎峰度冬」 貴陽金陽供電局保障冬季用電安全用了哪幾招?
    接下來,就跟隨記者的鏡頭一探貴陽金陽供電局是如何保障冬季用電高峰負荷時段居民的用電安全的。根據該局夜間特巡特維計劃,他們將在當日的用電高峰負荷時段對轄區內的供電線路設備進行測溫。據貴陽金陽供電局副總經理楊明波介紹,這個區域離城區較近,人員流動性也較大,針對現在用戶增多,用電需求量增大的情況,供電局及時新增了一臺配電變壓器,並採用帶電作業方式,在不停電的情況下解決該區域用電需求問題。
  • 市政府公布2018年投資項目計劃 安排197個項目
    市政府公布2018年投資項目計劃安排197個項目 年度計劃投資563.8億元南報網訊(記者 許琴)今天(2月26日),市政府公布了《南京市2018年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今年市政府將投資建交通、教育、醫療、文化等方面的19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2758.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63.8億元。今年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繼續圍繞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197個項目當中,當年實施項目189個,新開工項目90個;續建項目99個,前期項目8個。
  • 啟動「迎峰度冬」 貴陽觀山湖區金陽供電局保障冬季用電安全用了哪...
    啟動「迎峰度冬」 貴陽金陽供電局保障冬季用電安全用了哪幾招?別急,今天小編就帶你一探貴陽金陽供電局是如何保障冬季用電高峰負荷時段居民的用電安全的~  12月3日晚上7點半,是大多數人下班後清閒享受晚餐的時間,卻也是貴陽金陽供電局配電所運檢一班的工作人員龔俊源、劉俊鑫兩人最忙碌的時候。根據該局夜間特巡特維計劃,他們將在當日的用電高峰負荷時段對轄區內的供電線路設備進行測溫。
  • 興義供電局獲評南網公司服務文化示範單位
    本報訊 (特約記者 楊 婷 通訊員 陳石蘭 鍾泰松)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發文表彰2018—2020年度文化示範單位、示範點,興義供電局獲評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服務文化示範單位,實現了「零」的突破。該局系統運行部調度自動化班獲南方電網公司2018—2020年度班站所文化示範點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