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餘正在書寫「1-300」。
最近,微信朋友圈正流行一個參與性很高的遊戲。它曾經是南方科技大學在自主招生考試中的一道題———7分鐘內連續寫出數字1—300(不能塗改)。這道題看起來很簡單,也有很多人去做了嘗試,不過晨報記者發現,不少嘗試的人都以失敗告終。昨日,晨報記者找5人參與遊戲,也無一成功完成任務。當然,也有成功的,市民小謝近日曾完整無誤地寫完,還最終獲得了攤主的布娃娃獎品。
記者實驗:
大一學生寫到182就錯了
根據遊戲要求,7分鐘內,參與者應該在紙上連續寫出數字1-300,而且不能塗改。昨日,記者找了5位不同年齡段的市民進行實驗。不過,沒有人能完成這一任務。其中,有位參與者,在一旁有電視節目聲音幹擾的情況下,寫到67就出了錯。
參與者小餘是大一學生,第一次寫的時候一口氣寫到了182,不過就在轉念之間,183就寫錯了,有了塗改。「手寫著寫著就很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不小心就寫錯了。」小餘說,自己在寫之前還特地找了個相對清靜的地方,不過沒想到環境很靜,自己卻沒有靜下來。
同樣沒有完成的職員劉先生則認為,自己受到環境影響才出錯。「我第一次寫到190多才寫錯,第二次特地休息了一下再寫,沒想到只寫到了60多就寫錯了。」劉先生分析,估計自己在寫的時候受到了電視聲的幹擾。而大四學生小徐也稱自己是受到幹擾才導致失敗。
參與者中,市民林先生寫完了1-300的數字,不過還是有5處出現塗改。「當時就是一心想寫完,一直寫下去,寫到後面連自己塗改了幾處都忘了。」林先生說。
另外,參與者陳女士在寫的時候採取嘴上念、手上寫的方式,不過在212的時候就寫錯了,而且7分鐘內,她只寫到了263。「緊張,就怕7分鐘內寫不完。」對於自己沒能寫完的原因,陳女士如是表示。
市民經歷:
數字寫多了覺得煩躁
「之前在漳州一個景區遊玩的時候,碰到過這種從1寫到500的數字遊戲攤子。」市民小張此前在遊玩時參與過這樣的遊戲。小張說,當時攤主先是給他們展示了有人成功地寫完1到500的數字的例子,然後告訴他們,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塗改寫出1到500,攤主就給參與者一個布娃娃獎勵。
「當時大家都覺得寫數字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我們7個人裡有4人參與了。」小張告訴晨報記者,不過他們中有個女生寫到50就錯了,參與者幾乎在100之內就寫錯了。最後剩小張一人在堅持,不過在寫到276的時候,一時沒注意直接寫了278。對於當時的感受,小張回憶,「數字寫多了人就感覺很煩躁,一直想著趕緊寫完,所以不小心就寫漏了。」
不過也有成功的例子。市民小謝近期就在逛街時遇到類似活動,她準確無誤地寫完了1-300,最終獲得了一個布娃娃。
這是一道心理題
「這樣的題目,主要是考察做題者的專注力。」集美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林讚歌老師如是認為。
這題看似簡單,為何很少人成功?林老師分析,當下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也比較大,信息接收量太大,因此很容易分心,也很難靜下心來做一件事。另外,很多人往往對一件事情有心理預設,容易產生慣性心理,也容易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這其實是一道心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