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廣東廣州。車內窒息身亡2男童為堂兄弟,男童家屬認為車主有一定責任,稱車不鎖導致小孩進入。車主家屬認為無責,稱車當時停放自家庭院內,兩男孩是進了他家私自上車。
人們對這類事故的認識存在一定誤區:1、熱死還是悶死?
媒體報導這類事故經常用「悶死」來表述事故原因。
事實上,除非停車後車門窗密閉而發動機不熄火(通常為了開空調)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否則不會發生「悶死」人的事故。
因為即便門窗關閉,車底車內操縱裝置部位總會存在一些縫隙允許氧氣進入車內滿足人的呼吸所需。相反,由於溫室效應造成的車內高溫導致熱死人的事故卻是「輕而易舉」的。研究發現,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上15分鐘就能致命。再者,由於兒童發育未完全,其體溫上升、體內水分散失的速度遠比成年人快,其呼吸系統和耐熱能力也不如成年人,極其容易發生缺氧、脫水、呼吸困難等情況,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直至死亡。
2、開著車窗就不會發生這類事故
在高環境溫度下,即便開著車窗,車內溫度也會快速上升達災難性溫度。2001年7月,密西西比州海恩茲縣一名成年男子在停放在超市的停車場的自家汽車內睡了過去,雖然車窗是開著的,他仍然因熱射病而死亡。
記住,這還是一位成年人。
3、只有夏天才會發生這種悲劇
雖然這類事故最常在夏季,但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文獻記載發生這種事故發生的最低環境是16°C,發生於你想不到的冬天。
4、只有長時間被留在車上才會發生事故
1999~2007年間發生在美國的231例被熱死的孩子中,被遺留在車內時間介於0.25~16小時,平均4.6小時。請記住,悲劇的發生僅僅需要短短的15分鐘。
5、最重要的誤區是:很多人自信,「我絕對不會做出這類蠢事」。無情的事實是,這類愚蠢會發生在任何人
發生這類事故人們通常會指責責任者最多的孩子的親生父母,缺乏愛心和責任心;人們又往往信誓旦旦堅信,這類事情絕對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而,事實是,超過87%的孩子是被無意之中遺留在車內的。其中超過50%是被看管者不知不覺中忘記在車上。其次是由於疏忽,僅有少數是由於無知,不知道車內會發生這類事故而故意將孩子留在車內的。令你最想不到的是超過65%的責任人是非常有責任人心、非常有愛心的自己孩子的父母。這些人中包括教師、牙科醫生、社會工作者、警察、護士、牧師、士兵,甚至還有火箭科學家。
專家解密車內逃生方法背後真相 按喇叭打雙閃都是白忙近幾年,不斷有新聞報導說孩子被鎖在車內窒息而死,汽車安全問題引起公眾的熱議,隨後微信流傳開一篇教孩子如何車內逃生的帖子,具體方法是按車內喇叭逃生,但是很多人對此方法提出了質疑。哪些方法才是正確的逃生方法?我們在駕駛汽車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細節才能避免被困?記者特別邀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普文化中心副主任吳凡,為大家解答這方面的相關問題。
1按喇叭和打雙閃燈?
專家解答:首先要明確的是,汽車喇叭和危險警報燈(雙閃燈)均由蓄電池供電,汽車生產企業為保證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雙閃燈均為常供電狀態,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車輛在熄火鎖車的情況下,均可以正常使用雙閃燈。
另外,通過實驗證明,熄火鎖車後,並不是所有車型都能夠按響喇叭,只有具備獨立電源供電的車型,熄火後喇叭才能正常使用。綜上所述,當兒童被困車內時,有可能會按響喇叭、打開雙閃燈,但這些行為不足以引起車外路人的足夠注意,還是會引起悲劇的發生。所以兒童通過按喇叭和打雙閃燈進行逃生是不可行的。
2沒有工具如何逃生?
專家解答:現在汽車門鎖一般分為機械式和電子式,傳統機械式門鎖在門板上方或門內拉手的位置有開鎖撥快,拉動或撥動開鎖撥快即可開啟車門。
電子式門鎖在門板上取消了傳統的開鎖撥快,取而代之的是中控開鎖按鈕,絕大部門汽車在熄火鎖車的情況下,均能通過車內解鎖鍵打開車門(需注意的是,不同車型解鎖按鍵的布置位置是不盡相同的,需要車內人員熟悉按鍵位置並熟練掌握使用方法)。但當危險發生時,尤其是當兒童獨自被鎖在車內時,因生理、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導致上述方法的成功機率非常低。只有養成良好的行車習慣和逃生意識,才能避免危險的發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