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和大師有差別,半首詞中看境界:《天道》原著的一個細節

2020-12-10 烏衣白話

作為受到觀眾十幾年追捧的神劇,《天道》中包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尤其是對於文化屬性的揭示和做人層次的呈現,可謂發人深省。

劇中主角是丁元英和芮小丹,他們一個是「高人」,諳熟商戰人心,足以參知「天道」;一個是「至人」,渾然天成而身在道中,無需自悟覺人。兩個人互補纏繞,才有了跌宕起伏的劇情。

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實,在丁元英這位高人之上,還有一位境界更高的人。他在劇中露面一次點撥丁元英,而且在原著中僅用半首詞就令丁元英折服。這個人就是智玄大師

01超然物外,不計錢財

希望拜見一位佛法造詣精深的大師,是丁元英自己的心願。他和好友韓楚風會合,一同驅車到五臺山,打聽得知智玄大師就是他們要找的人,於是執意求見。

《天道》劇照

丁元英之所以執意求見大師,是因為他心中不安。丁元英是商界鬼才,原本作為世外高人隱居古城。古城刑警芮小丹,經過接觸愛上了丁元英。在相處中,丁元英答應送芮小丹一個特別的禮物,就是為當地最窮的王廟村扶貧。重返商場「殺富濟貧」,是丁元英即將拉開帷幕的大戲。大戲上演之前,他希望求個心安。

但是,智玄大師並不輕易見人。丁元英和韓楚風做了三次嘗試:

第一次,送進裝有5萬元的信封,得到大師的回覆是兩個字「非也」

第二次,韓楚風以為錢數不夠,又加了5萬,大師的回覆是「非也,非也」。由此可見,智玄大師根本不為錢財所動。

第三次,丁元英發揮鬼才特質,送給大師一張紙條,卻得到了大師的接見。

高人操縱錢財,猶如排兵布陣,凡人往往受到操控擺布。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劇中的劉冰等小人物最終就是因為貪心錢財葬送了性命。

大師卻是超然物外的,不會為錢財所動。智玄大師最終之所以願意接見丁元英,是因為丁元英在紙條上寫了一首詞,對大師的修行提出了疑問。大師關心的是佛法義理,與大師交流,不能像對待俗人那樣送錢賄賂,而應該以義理來誠心求見。

02虛懷若谷,藉機點撥

智玄大師把丁元英和韓楚風請進明心閣後,並沒有寒暄,直接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又修什麼呢?

原來,丁元英寫的是一首《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這首詞用語激烈。韓楚風看到後的反應是在心裡反問: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還修什麼?

由此可見,智玄大師與韓楚風境界修養不同。韓楚風是常人反應,遇到質疑激起情緒,但智玄大師很平靜,並且能謙和地虛心詢問。

在丁元英一番班門弄斧的解釋之後,智玄大師做出一個點評:自悟能達到這種境界已屬難能可貴,離得道只差一步,但這一步難如登天。

這種虛心的姿態和準確的點評,讓丁元英意識到自己犯了「嗔」,表達有些過分了。

對於丁元英將要「殺富濟貧」而在佛前討心安的想法,智玄大師送了四個字:「大愛不愛」。這既是基本給予支持,也傳達出更加超然的態度。

丁元英和韓楚風是站在強勢文化的立場上,而在智玄大師看來,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說,百家爭鳴。

智玄大師的點撥,在於認可文化屬性的強弱、社會的競爭、道德的價值等皆有其合理性,這樣就從部分立場上升到全局關懷。由此,也顯出他修行的成就:佛度心苦,修一顆平常心。

03明心悟道,世事隨緣

智玄大師對丁元英十分讚嘆。尤其是丁元英居然講出可以不拘佛教而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會通生產力和文明的真理,從而覺悟眾生,慧於綱紀澤於民生。這令智玄大師一時也沉默不語。

最後,智玄大師給丁元英寫了半首詞,作為丁元英求見時送來那首《悟》的回應: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一生一滅一枯榮皆有因緣註定

智玄大師此詞的境界無疑更高。對比原來的詞,他信手做九個字的簡單改動,意境氣象卻已經全然不同。

在這半首詞的意思中,天不是自然之天,而是「道天」,因果不虛。修行是否得善果雖然沒有證明,卻無證有覺,本身就有意義。能使人覺悟的就是真經,應該務取。當來則來,當去則去,皆有因緣註定,在通達中一切隨緣。

回顧智玄大師與丁元英的交流,基本是虛懷若谷的狀態,同時又明察秋毫,洞若觀火。他對丁元英下了「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又加「一分痞氣」的評語,觀察可謂深邃,令人嘆服。 至於下半首詞,智玄大師說留緣待續,既是意境已到無需搬弄文採,也是認可丁元英留缺以待後來。

以智玄大師對照丁元英,並不是要定出高下之分,而是了解世間做人狀態各有不同。可以說,高人以強者自居,參行天道;大師則看眾生皆苦,故而動靜從容,與天地萬物同流。

文|烏衣

相關焦點

  • 《天道》:越是有本事的高人,思維方式越是高人一等,值得深思!
    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以上這首詞是《天道》中的男主丁元英所作,之所以作這首詞是因為丁元英被芮小丹邀請去參加一場飯局,這場飯局其實是一場「鴻門宴」,芮小丹為了讓丁元英出醜,故意安排了幾個文化人,喝酒都要說「行酒令」。
  • 天道:邊工作邊喝茶聽音樂?其實和財富無關,最主要的是思想境界
    都想,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喝著上好的茶葉,聽著美妙的音樂,然後以此養心,還不影響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在電視劇《天道》裡,丁元英這個高人的生活場景就是這番模樣。喝著上好的茶葉鐵觀音(那個時候還沒有其他高品質的茶葉),聽著天國的女兒,流浪者之歌等世界名曲。這生活,簡直是一種享受。
  • 《天道》:丁元英4句振聾發聵的話,看懂的境界都很高
    《天道》:丁元英幾句振聾發聵的話,看懂的境界都很高改編自豆豆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豆瓣評分9.2的《天道》,蘊含著高深的哲理,它是由作者任編劇,原汁原味還原小說的,因此裡面的很多話、很多劇情,震撼人心的同時,也使人暗暗折服。
  • 天道:如何擁有高人的思維方式,丁元英就是學習對象中典範
    之前,在我的事業上遇到了很棘手的事情,希望有個高人能指點一二,正巧在網絡上遇到一位高人。深入溝通才發現,這位高人四十來歲,人們都叫他天道李高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一位風光無限的富豪,後來他破產了,那個時候他是無力回天。
  • 王志文:天道高人價值百萬的《遙遠的救世主》經典語錄
    我的導師、天道高人李老已經把《天道》電視劇中的下面三段經典語錄分享過很多次了,他還說:「如果你能把這三段話破解,價值百萬,字字千金,是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黑白顛倒的社會獲取財富的真正心法。」王志文《電視劇》天道第1段:丁元英(王志文 飾)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天道:為何三個文化人突然從飯局上離開?原是一場自以為是的鬧劇
    《天道》中有芮小丹曾擺了一場「鴻門宴」請丁元英,丁元英早就看穿芮小丹的目的幾次都拒絕了,不過在芮小丹的堅持下最後丁元英還是選擇赴宴。三個文化人聽了丁元英的自嘲詩臉色一變,便知道自己出大醜了,竟錯把一個高人當作沒有什麼學識之人,自己肚子裡那點小九九恐怕早就讓丁元英看得透透的了,於是其中一個文化人帶頭飲下三杯酒,抱拳對丁元英說道:「丁先生,失敬,失禮,有緣再見,告辭!」便突然從飯局上離開了。
  • 天道:看看肖亞文是如何精妙處理高人或領導的人際關係
    但是,你有沒有總結過?規規矩矩的孩子就有出息嗎?不是的!我看到很多身邊的例子,小時候太苦,或者管的太過於嚴厲的孩子,在事業和人生,人際關係處理中遇到種種問題!二:當下家庭教育面臨的另一個極端這幾年每年回老家過年,真的是感慨。農村裡,基本是老人小孩留守。這導致很多小孩從小開始,缺乏和父母一同生活的體驗。既缺乏父母的教育,又缺乏父母的關愛。
  • 豆瓣9.2《天道》:愛佔便宜的人未必聰明,總吃虧的人未必糊塗
    《天道》:整天處處佔便宜的人未必能佔到別人的便宜,整天總以為自己很聰明,把別人當成糊塗之人的,自己未必聰明。電視劇《天道》中男主角丁元英正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代表,這個詞並不是說丁元英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太聰明了,丁元英知道在針鋒相對的某些局面,偶爾吃點虧讓自己顯得糊塗一點,反而是件好事。
  • 《天道》中的配角,一個隱藏的高人,卻讓你懂得不同的處事格局
    電視劇《天道》中的主角有丁元英,芮小丹,韓楚風,他們也被視為不同於常人的「高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和丁元英密切接觸的人物,同時也是丁元英的好朋友,他就是李志江!李志江是正天集團總經理韓楚風在德國私募基金的私人代表,自己也經營著一家古玩店,愛好跟丁元英很相似!
  • 天道:你和高人最大的差距是什麼?吃透這兩個人,學會做「減法」
    原來,高手與普通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普通人只懂得做加法,而不懂得"減法"的重要性。1、賈伯斯的極簡哲學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家裡,只有一張愛因斯坦照片,一盞tiffany桌燈,一把椅子和一張床。他說:「我喜歡極簡生活。」
  • 天道: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在哪裡?普通人出售時間,富翁創造產品
    所謂的「天道」智慧不過就是男主角丁元英獨特的思維方式,他與普通人之間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一種正確引導人生的思維方式。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我」成不了富翁,「我」和富翁到底差別在哪裡呢?《天道》中「我」就是其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例如王廟村的村民們、劉冰、馮世傑等等,而富翁就代指的是丁元英、歐陽雪等人,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同樣是人,有的人就能夠一躍而成為董事長,有的人會發現發財無望縱身一躍結束生命。通過普通人和富翁的對比,我們來講一講: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在哪裡?
  • 天道:如何擁有高人的思維方式?不妨看一看丁元英的逆向思維
    世界上最強的不是招數,不是策略,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掌握他的人都是商界高手或者政界精英,明白這些思維方式的的人都可以倍增時間,倍增效率,並且能讓你看清一切布局中隱藏的秘密……在一次私信當中,有位朋友問我
  • 《天道》:這首詞,道盡了文人的酸楚,體現的則是商人的格局
    所以,在芮小丹所布的飯局上,這首能夠讓「三個文化人」自動離席,甘拜下風的詞應時而出,語驚四座,我們先看這道詞:《自嘲》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 天道:一部電視劇,原著也刪減,電視劇也刪減,為何有這麼大魔力
    一部電視劇,原著也刪減,電視劇也刪減,留給讀者的便是一盤沒有放鹽沒有放香菜的美味佳餚,怎麼吃都覺得少點什麼。電視劇、原著小說均已看完,默默的思考,欣賞每一次的感悟。一年至少要看四遍,春前秋冬各一次,每一個季節,都帶給我不同的人生感悟。殺富濟貧,只求安心。
  • 《天道》:通過集體退股這件事,這位高人值得你去關注,去學習
    《天道》這部電視劇最初上映距今已經有十幾年了,它跟其他「曇花一現」的電視劇不一樣,直到十幾年之後的今天,這部電視劇依然被很多人喜歡,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這部電視劇依然經久不衰。其實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家人一起看過一遍,但是當時關注的就只是故事情節,裡面的很多道理並不明白,知道前一段時間有時間再看,才真正理解了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道理。
  • 《天道》:看懂做人的四個階層,讓你少走十年彎路,你在第幾層?
    改編後的《天道》電視劇又為什麼讓人看了無數遍而欲罷不能?這裡沒有酷炫的特效,也沒有匪夷所思的劇情和震撼的視覺效果,但為何又引起了一種現象級了?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的。《天道》的「絕」在於:將人性演繹的極致的各式人,他們的做人境界也在演繹中被完美劃分到了不同的層級。
  • 《天道》中的高人布局:布局為贏,如何「布」?如何「破」?
    現代社會是信息爆炸泛濫的時代,每天各種信息轟炸著我們的眼球和神經,這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每個人為了不落後,都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對信息篩選和學習有用知識的焦慮正像幽靈一樣,無時無刻不折磨著許多,貪多而又嚼不爛的人。
  • 王志文的《天道》一直火,喜歡《天道》的人,都有哪些性格特點?
    喜歡電視劇《天道》的人,大多思考多,行動少,骨子裡有等靠要的想法。所以崇拜丁元英。希望自己能遇到這等高人,希望有貴人相助,這就是大體這群人的性格。當然我自己覺得抖腿沒有錯,因為抖腿的人大多一天坐的時間過長,所以不自然的身體自身反應,用抖腿來增加運動。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如何塑造自己文化自信,以及追求自己信仰的一部「教科書」級別的書,我們生活在一個又一個「場」裡面,因為利益,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我們都通過自己運作的方式獲得了。
  • 《天道》:為「播出」改編女主結局,為何依舊被封?真相是什麼?
    改編電視劇現在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在之前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比如《天道》這部作品,就經歷了很多磨難。《天道》在2007年播出,演員陣容有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等等,都是屬實的實力派。電視劇《天道》的原型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豆豆還有另外兩部小說,統稱為「豆豆三部曲」。之前上映的《天道》刪減部分比較小,現在播出的《天道》是經過了多處刪減後的,但是不管是刪減前後的《天道》,對於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一書它的還原度還是相當高的,尤其是為刪減前,除了女主的命運外,幾乎沒有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