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
進行時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各企業積極響應,迅速投入到復工復產的進程中去,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盡全力生產防疫物資,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戰疫還未結束,需求迫在眉睫,在這場戰疫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川企力量!
樂山福華通達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四川省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跑出了穩產增產「加速度」。與此同時,「危」中尋「機」,利用自身設備和技術優勢,12天時間火線上馬3條84消毒液生產線,在全力保證抗疫防疫一線需求的同時,企業的產業鏈進一步拉長,為未來發展增添了市場競爭力。
福華通達是中國化工500強之一的四川省樂山市福華農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子公司,其主要產品包括雙氧水(過氧化氫)和次氯酸鈉,產能分別是120000噸/年雙氧水(過氧化氫)和12000噸/年次氯酸鈉。
2月3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部分消毒劑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緊急上市的通知》,這讓福華通達看到了商機。「市場需求這麼大,公司現有消毒液原料的生產能力,為什麼不直接新增消毒液生產線呢?」福華通達決定立即投資2000萬元,新增3條生產線,直接生產84消毒液。
企業有想法,政府來幫忙。2月初,樂山市相關部門在了解公司現狀後,多次主動上門服務,對廠房改建進行現場指導,特殊時期,特事特辦,按照相關規定,迅速完善證件辦理的相關手續。
2月10日
取得了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2月12日
氯氫車間84消毒液分裝線安裝改造完成;
2月14日
公司年產5萬噸的84消毒液生產線正式投產,日產量達到100噸。
一個禮拜,辦好了生產手續。這讓張健感概連連:「原本以為申請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困難重重,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順利。從廠房改造、完善證件辦理到領取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只花了一周的時間,這多虧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福華通達還擬在樂山五通橋工業園區,斥資2億元建設一個佔地100畝、產能10萬噸的醫用及衛生消殺產品工廠。工廠將依託總公司福華集團垂直一體化循環產業鏈,將次氯酸鈉、雙氧水等副產品充分高效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做優品質,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同時也為我省消殺產品儲備提供充實的保障。
成都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
「堅守生產線就是保護生命線。」成都鑫昇利是一家專門生產無紡布原材料和相關產品的公司,據公司總經理陳兵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按照全省聯防聯控後勤保障組和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統一安排,公司緊急召回員工,大年初二便開始復工復產。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產,這是深深刻在陳兵腦海中的一句警示。目前,成都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在崗員工已經達到了100多人,員工的安全和產量的保證同樣重要。「我們給每位員工建了一份健康表。」據陳兵介紹,公司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採取每天對廠區進行消毒、每天給員工測體溫、進出車輛消毒、進出人員測體溫、員工嚴格佩戴口罩、食堂分餐等措施來保證廠內疫情防控。
陳兵說,公司雖然有一條熔噴布生產線,但疫情前這條生產線並沒有生產熔噴布,而是生產其他產品,因此需要改造。一般情況下,生產線的改造需要讓設備廠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調試,但疫情期間,臨時交通管制,設備廠的人出行不方便。
面對困難,陳兵和公司同事一起迎難而上,通過與設備廠技術人員網上交流,初二花了一天定出了改造方案,初三在設備廠技術人員視頻現場指導下,完成了改造,初四正式投產。「只花了兩天,我們的生產線就正式出布了!」
原本不被看好的一條生產線,在疫情期間,成都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把它搶成了一條生命線,在口罩緊缺的情況下,給予了最大的熔噴布原材料支持。「能為疫情防控出份力,我們很欣慰。」陳兵說道。
「初二剛剛恢復生產時日產量只有10多噸,目前公司五條生產線全部投產,24小時不停歇,日產口罩原材料40—50噸。」復工一個月,成都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的產量在不斷增加。據陳兵介紹,公司目前每天產出的原料包括口罩內層布、口罩外層布、熔噴布,內外層布可以供1500萬隻口罩生產所需,熔噴布的產量達到2噸,可供200萬隻口罩生產。
陳兵說,公司能夠順利復工投產,除了公司和員工的努力,也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從原材料運輸、資金貸款等各方面都給出了「綠色通道」,讓企業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之前是付了錢就發貨,現在是給了錢還要排隊等發貨。」據陳兵介紹,疫情期間,生產熔噴布的原材料變得十分緊俏,在經濟和信息化廳幫忙協調下,公司才及時從上海、江蘇等地獲得了熔噴布原材料,從而才保證了生產線的正常運轉。
除了原材料,臨時復工,資金也成為一個大難題。而對此,陳兵要為政府和銀行點讚。「剛剛復產沒幾天,就有銀行人員主動上門了解貸款需求。」陳兵回憶到,公司在經濟和信息化廳錄入了一份幫扶名單,銀行根據這份名單優先放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都銀行,200萬元貸款,7小時就到帳了,還款利息也比平時低很多。」
而為了全力保障防疫物資需求,成都鑫昇利無紡布有限公司所在的村兩委開通了「綠色通道」,村域內所有卡點對公司運輸車輛實施放行,提高運輸效率,確保及時高效將無紡布送往口罩生產企業。
高金食品
高金食品是四川一家集生豬養殖、屠宰、肉製品精深加工、鮮銷連鎖等為一體的肉類龍頭企業,同時,也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省15家保供企業之一。如何防疫?如何保供?成為今年春節以來高金食品面臨的首要難題。
1月26日(正月初二),高金食品成立了公司疫情防控小組,全面負責疫情防控期間公司防疫生產工作。這也正式吹響了高金食品全面抗疫保供的號角。
「疫情防控期間,肉類產品市場需求量激增5—7倍。」據高金食品常務副總裁趙勤介紹,按照公司原有生產計劃,春節期間每個廠區安排30—50名留守工作人員,負責節日期間肉類市場供應。疫情防控期間市場激增的需求量,迫使高金食品必須緊急恢復生產,保障市場需求。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豬肉產品的供應,高金食品養殖、生產、機修、品控、業務、物流部門等共計340名幹部員工,連續多日到崗加班,持續生產,與各商超系統溝通產品的貨源情況。
所有員工全天手機不關機、春節期間不間斷安排生產、物流配送……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高金食品身體力行書寫最美的「敬業福」,也為全省市民守住了「菜籃子」。
在肩負我省保供任務的同時,高金食品面對疫情,積極應「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
「能夠按時復工、能夠保證全省的食品供應,得益於政府積極應對,並且出臺一系列惠企政策,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支持。」高金食品市場總監杜鵑表示,各級政府都在鼎力相助,結合企業需求,協調多方資源,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杜鵑介紹,目前高金食品享受天然氣費用同比下降、廠區水電費緩交3個月、2—4月員工社保減半徵收、減免部分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在資金上,銀行考慮到企業生存問題,也給予了很大支持。其中,農業銀行給予高金食品年底最優惠的貸款利率,同時還有補貼,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這些惠企政策的落地,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在特殊時期為企業送來了一場「及時雨」,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不過,作為食品企業,還面臨了因港口海關及冷庫延遲開工,到港貨物的清關效率下降,涉及進出口的肉企進口費用增加、港口提貨時間延遲等問題,進而會影響到工廠及下遊客戶的原料供給。「前期,由於原材料運輸受限。其中,物流、交通成本上升了40%。」杜鵑希望,有關方面能協商各大主港及船公司,給予企業一定時間的免箱期和免滯港費,並定點對屠宰廠進行儲備肉投放,支持食品企業保供生產。
對此,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經濟和信息化廳應對企業面臨資金、用工、原料、物流運輸等保障工作,專門成立了物資保供和生產要素保障組,每日匯總企業要素需求清單,及時建議國家部委和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措施。「出臺惠企政策,關鍵在於精準有效,緊扣各地發展現實,直面企業實際困難。疫情之下企業遇到的困難,需要政府與社會、企業與員工共同面對。疫情當前,無人能置身事外,只有各自擔當,才能共克時艱。」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工作人員說。
2月12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視頻會議,高金食品作為四川省確認的15家重點保供企業之一參會。省市場監管局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萬鵬龍指出,保障重要民生商品的價格穩定、質量安全、市場供應是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責任,希望企業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切實強化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當天的會議,也為高金食品注入一劑「強心劑」。趙勤表示,高金食品在配合國家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要調動一切有限資源、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緊急生產,全力保障各渠道供應,始終堅守「三不」原則,不斷供、不漲價、不降低服務質量。
與此同時,高金食品努力創新服務模式,打造「愛心團長」送貨上門服務,讓市民「宅」在家,也能享受優質食材。
「我們結合渠道模式,集中優勢資源創新營銷模式,依託公司信息平臺的搭建,加強線上新零售業務,解決客戶需求,打造社區愛心團長送貨上門服務。」高金食品市場部總監杜娟介紹,截至目前,社區愛心團長送貨上門服務已覆蓋四川成都、湖北、黑龍江雞西、河南新鄉等地社區片區。僅成都片區,愛心團長就有300多人,主要是負責將在高金訂購的貨物送貨上門,分發給各個小區住戶。
據了解,從2月22日起,高金食品遂寧公司負責了遂寧多地700噸省級政府儲備肉的具體投放工作。投放工作按照「超市定點、移動訂購、小區配送、網上團購」的方式,已設置投放銷售點33個。
索瑪新材料
最近,四川索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林很忙,聯繫上他頗費一番周折。採訪當天的整個上午,盧林辦公室內客人不斷,他忙到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客人基本上都是希望他能供貨的企業負責人。
盧林所在的索瑪新材料,主要生產熔噴布材料,它是N95和醫用外科口罩的關鍵濾材、核心部分,起到最主要的細菌阻隔作用,企業也是省內唯一一家能夠供給N95和醫用外科口罩使用標準的熔噴布企業。
「以往,口罩生產的熔噴布只佔我們主營業務的60%,產品也主要銷往省外或國外的企業,四川幾乎沒有我們的客戶。」盧林說,索瑪新材料除生產口罩用熔噴布外,還生產油類及化學液體吸附產品等,但現在這些產品生產全部停了,企業全力保障熔噴布材料生產。
從1月26日,大年初二開始復工,索瑪新材料從最初的4人再到8人、12人,人員越來越多,1月30日,大年初六全員到達。
全力保障生產,一線員工兩班倒,一條生產線24小時持續運行,從早到晚,車間裡機器不曾停歇。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下,索瑪新材料日生產熔噴布1.6噸,可以供應200多萬隻口罩生產,然而對於四川龐大的口罩缺口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繁重的生產任務讓員工超負荷運轉。另一邊,連日來的連軸轉,每天3—4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高強度的供貨壓力,讓盧林臉上滿是疲憊。「產品原材料價格相比之前上漲了3倍多,而對比省內熔噴布的需求,企業的產能還遠遠不夠,我也希望能夠多幾家熔噴布企業參與供給。」
操著一口普通話的盧林,是浙江紹興人。疫情發生後,盧林庚即趕回公司召集員工復工,為了保供,盧林每天都待在工廠,辦公室的沙發上還散落著他日常休息用的毯子。巨大的生產壓力,讓這位在熔噴布行業內經營多年的企業家也吃不消。
充滿希望的是,企業擴產增容的好消息傳來。「我在園區內新租賃了一塊場地,將新增兩條熔噴布生產線,還有20多天設備就可以上場了。」盧林說,新設備投入運行後,企業熔噴布日產量將達到8噸,將緩解企業產能不足的壓力。
「150萬元的固定資產貸款已到帳,購買新設備的錢有了。」2月20日晚10點,農行成都錦城支行為索瑪新材料成功放貸,看著手機上的簡訊提醒,盧林終於可以鬆口氣。
2月18日,索瑪新材料與供應商籤訂購銷合同,48小時內這筆貸款完成投放,極大地緩解了企業復工擴產資金緊張問題。
為了這筆150萬元的貸款,農行省市支三級行的18人的專門團隊前期跟蹤、協調、準備了近20天。
1月30日,大年初六,剛趕回成都的農業銀行成都錦城支行行長助理林燕帶隊前往索瑪新材料生產現場調查企業金融需求,農行團隊發現公司急需資金購買機器設備擴大產能。林燕介紹,為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同時降低企業還款壓力,農行團隊向企業建議了2年期固定資產貸款的方案,並在當天晚上連夜製作好貸款方案。
萬事俱備,索瑪新材料的貸款卻卡在了一紙設備購銷合同上。
原定為公司提供設備的廠商因復工困難無法按期交付,企業萬分焦急,四處尋找新貨源。農行立即聯繫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協調浙江省經信部門,幫助聯繫廠商並同時尋找新的供貨廠商。「我們也給企業打氣,無論最終洽談哪家廠商供貨,農行都及時發放貸款。」這句承諾也給盧林吃了一顆「定心丸」。最終,150萬元順利放貸。
「為了滿足擴能需要,我們最終選擇了浩旺產業園二期內一塊5000平方米的場地作為新廠區。」設備有了、場地定了,索瑪新材料新廠區的配套工作排上日程。
何其軍是成都市金堂縣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派駐索瑪新材料的服務專員,常常晚上10點過了還在加班。「新設備到達投產後,企業用電量將加大,需要安裝專電,我最近都在協調處理新廠區的專電問題。」何其軍表示,當前他正在著手協調企業用電的報批方案,同時聯繫上級單位積極爭取用電優惠。
「您好,請喝水。」早上9點,何其軍又準時來到盧林辦公室幫忙招待客人,他與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服務專員郭勇共同駐點企業,保障企業生產。
每天下午5點過,結束完企業的服務工作,何其軍又會趕回金堂縣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向單位領導匯報當天的工作情況,特別是當日企業亟待的問題情況。「我們要做到大事向領導匯報,小事心中有數,每項工作都有記錄,除了進行政策傳達外,還要為企業出謀劃策。」何其軍說,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有些我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就當場解決,不能解決的,回局裡匯報後,研究解決方案。」
加班加點,對於何其軍來說是家常便飯。日常加班回家後,何其軍還要照顧家裡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上周六,孩子感冒發燒,我連夜送到醫院,折騰到凌晨5點過,回家稍微洗漱一下,就又去企業了。」何其軍說,他是從部隊轉業回來的,接到駐廠任務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既然單位安排他駐廠一對一服務,他就要把這項工作做好。
做好基層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是何其軍對自己駐廠工作的要求。然而保障企業順利生產,協調解決企業問題,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人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它更是一場協同作戰的團隊合作。「就以新廠區工作為例,縣經濟科技和信息化局安排了專職服務人員負責企業的所有申報材料,環評工作也需要環保局具體負責人一對一跟進。」何其軍解釋,如果申報材料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專職服務人員會第一時間與他聯繫,由他來協助企業解決。「把服務工作做好,企業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安心生產。」
無論是防疫物資生產
還是生活物資保供
千千萬萬的人
在各自的崗位上忙忙碌碌
堅持不懈,我們就會迎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