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樺
本文由父母課堂(ID:fumuketang)原創首發
後臺收到一位新手的爸爸的苦惱:老婆和母親每次給六個月大的兒子洗澡,都會娃娃大哭,有次我試了試水溫,感覺水太燙,說加涼水,成果被狠批了一頓,但在我的堅持下,仍是加了,可仍是哭,再加,再被批,堅持加,一共加了三四次,孩子才算站在裡邊不哭了,可仍是不坐下,我接著讓加涼水,又被狠批了一頓,直到手感覺不到水是熱的,但是也不涼,大概有30°,總算孩子不哭了,現在坐在水裡邊都不出來,還自己戲水!我就想知道,為什麼孩子覺的燙的時候大人覺得不燙!
小樺媽媽看到這裡,不禁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幕:去洗溫泉,一個42度的池子,我都覺得微熱,周圍有個兩歲左右的寶寶,奶奶一直在用力的把孩子往水裡按,孩子哇哇大哭,後來真實看不下去了,周圍的一個人說:阿姨,這個水溫孩子覺得燙的。那奶奶還說,沒覺得。
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已經兌好洗澡水了,水溫也感覺合適,可是剛把孩子放下,孩子就大哭,鬧著,不肯安分的洗澡。脾氣急躁的寶媽這時候就會生氣了,有可能還會因此吼孩子,或者草草給孩子清洗下就算完事。
等到孩子大點的時候,就會一直說水太燙了而不願洗。可是媽媽一摸卻覺得水溫剛剛好,哪裡會燙,由此就覺得孩子是耍心眼不肯洗。通常這種時候媽媽們就強制讓孩子洗完,也許有的孩子會哭鬧,有的孩子就默默忍受了。
小樺媽媽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時候被帶到浴室裡,在噴頭下,水燙不說,還用搓澡巾用力搓,還不能哭,不能說疼。因為媽媽總會一臉不解的說:哭什麼,說也不燙,我也沒用力搓。
殊不知,幼小的孩子皮膚正值敏感期,對水溫的刺激反應比較強烈。媽媽覺得熱,孩子已經覺得燙了。所以給孩子的洗澡水溫比大人的洗澡水溫度低一點才是孩子喜歡的水溫。夏天水溫以37℃-38℃,冬天為39℃~40℃較適宜。
大家請注意,孩子的耐寒能力並不比成人弱,不用擔心孩子洗澡時會受涼。假如以前洗澡水過熱,建議各位媽媽慢慢把溫度降下來,不要一下就調整到位。
手背和手腕前部(做皮試針的部位)對水溫反應敏感,小樺媽媽建議大家用這兩個部位試水溫。如果感覺水溫不燙很溫暖,說明此時的水溫正合適。當然,最好用水溫計去測量,會更準確。
如果洗澡時水涼了,千萬不要直接倒熱水。正確的做法是:先把孩子抱出,然後把冷熱水混合好了後,再倒進浴缸或浴盆裡。
給孩子長期用太熱的水洗澡,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傷害!
太燙的水會把孩子皮膚的保護功能給破壞掉,引起乾燥、脫屑,如果寶寶患有溼疹還會使病情加重,引起瘙癢和不適;
如果水溫和室溫差過大,孩子洗完澡從水中出來更易受涼感冒;
可致孩子身體表層毛細血管擴張,造成血壓降低,引起噁心、頭暈,甚至是暈厥。
家有男寶的這點一定要注意:不管是男寶寶還是成年男子,睪丸不喜歡太熱的環境,最適宜的溫度是35度左右。若長期用太熱的水給寶寶洗澡,會使脆弱的睪丸受到不小的刺激,對睪丸的正常發育不利,將來還可能引起男科疾病。
最後小樺媽媽要說的是: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這也是中國許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通病,中國自古就有「父為子綱」的傳統,再加上客觀上體格大小的差異懸殊,絕大多數孩子在家裡的地位是「人微言輕」的,很多父母在吃穿上把孩子當皇帝一樣供著,在心理上卻當奴才一樣奴役著,做任何事或者任何決定,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去辦,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即使孩子提出異議,大人也總是認為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其實,孩子真的懂!
你的剛剛好,在孩子這裡有可能就是過分。所以多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讓自己的「剛剛好」傷害了孩子。
END
父母課堂,為0-18歲孩子父母提供線上社群、線下社區的家庭教育成長路徑,伴您成為卓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