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二力的合成

2020-12-25 中考網

 本知識的難度較大,難以理解。學習合力時要把握合力的概念,理解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非加即減)。同時在學習二力平衡時也要把握概念、理解條件(一、等、反、一)、熟悉用點。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常見考法】

  中考對本知識的考查,主要以兩種方式出現,一是綜合性不高的選擇題,側重於基礎知識的考查;一是綜合性較高的計算題。需要加深理解的有:合力概念、二力平衡條件與浮力、簡單機械考點相結合,常出難題。

  【誤區提醒】

  應用二力平衡條件求相關力,應先明確物體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如果不是處於平衡狀態,就不能利用二力平衡條件求解。如果物體處於平衡狀態,無論物體受到幾個力作用,這幾個力的合力一定為0,由此可求出相關的未知力。

  【典型例題】

  例析1: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合力為400N,若其中一個的大小為300N,則另一個力的大小為()

  A.一定是100NB.一定是700NC.可能是700ND.決不可能是0N

  解析:

  本題中,合力F=400N,分力F1=300N,求另一分力F2.因F1、F2在同一直線上,且合力F大於F1,所以F1、F2有可能方向相反,也可能方向相同,應考慮兩種情況:(1)方向相反時F2為700N;(2)方向相同時F2為100N.

  答案:C、D

  例析2:某同學用400N豎直向上的力提質量為50kg、始終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物體所受合力為______.接著這個同學改用100N水平向右的力去拉這個物體,物體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為______,方向為______,物體受到的合力為______.

  解析:

  物體受到的重力G=mg=50kg×9.8N/kg=490N.某同學所用提力400N,小於重力,不能提起,物體處於靜止。根據力的平衡概念,物體受到三個力(重力、拉力、支持力)的作用而平衡,合力為零。當用100N水平力去拉這個物體,物體以0.5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體在運動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兩個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為100N,方向跟拉力相反。即水平向左,由於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受到的合力為零。

  答案:0;100N;水平向左;0.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二力平衡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二力平衡》,僅供參考!
  •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這個實驗是重點實驗,考卷中出現的機率很大,希望同學們能夠重視。 相關推薦: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平衡力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對高中物理進行學習和複習,確保將所涉及的知識點能全部掌握,考點全面複習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中物理(第二十五講)力的合成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我們學習力的合成。生活中常常見到這樣的事例,如圖,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或者更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我們通常這樣定義:求幾個力的合力的過程叫做力的合成。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看看合力跟什麼有關。如下圖: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僅供參考!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功和功率知識點總結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功和功率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 高考物理公式: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總結
    高考物理公式: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總結 2012-10-09 18:0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運動和力
    運動和力知識總結 1、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會出現在選擇題的一個選項 4、力的三要素,可能會出現在填空或選擇 5、力的示意圖考作圖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會用來解釋某些現象
  • 【初中物理】中考、統考必考點: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力平衡是平衡力的一種特殊形式.例如:放在桌面上的課本,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課本受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和二力平衡是力學基礎,一定要熟練掌握、理解並應用。
  • 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發生相對滑動時,產生阻礙相對滑動的現象,叫做滑動摩擦。   2、滑動摩擦力:在滑動摩擦過程中產生的力。其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 高中物理探究共點力的合成法則講解
    一、探究目的1、探究共點力的合成法則2、養成合作、協助共同探究的學習方法二、探究步驟四、探究結論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間的對角線就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是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 高中物理 ,力的合成與分解專題知識點總結
    力的合成利用一個力(合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分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而做的一種等效替代。力的合成必須遵循物體的同一性和力的同時性。(1)合力和分力: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就叫這個力的分力。
  • 每天一個理科學習經驗(物理篇11力的合成與分解專題)
    總結:這一例題考察了力的合成與分解,後期我們詳細歸納。作圖很重要!在題示條件不說「光滑」的情況下,別忽略了摩擦力!【例二】物理篇10【例二】圖示分析:彈簧壓縮,產生水平向右的彈力,且物體P靜止,則必有一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與之平衡,當施加向右的力時,物體仍靜止,則有等式:彈簧形變不變,則彈力不變;則當拉力
  • 2018~2019年中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考綱變化對照表
    新增「知道合力與分力的概念,能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力進行合成」知道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能說明聲音為什麼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能說明聲音是如何在介質中傳播的(能說明聲音為什麼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守恆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機械能守恆》,僅供參考!
  •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1、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個規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成為慣性定律。   3、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
  • 高一物理天天答疑篇之力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詳解
    天天答疑之力的合成與分解習題詳解課程內容:本次課程主要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題目相關的解答。該題目主要考核學生對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理解。本題目主要是結合定滑輪相關的運動進行位移和速度的求解。考核學生對力和位移相關的合成和分解的理解以及合理運用。溫馨提示:本次課程適用於高一以及高一以上的學生,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性閱讀。
  • 初二物理下冊學案:8-2 知識點1 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 - 李邦彥物理
    【學習目標】掌握合力與分力的概念,掌握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成。【知識點睛】1.兩個力F1和F2的合力的大小範圍:【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二下冊力學知識精講》-05二力平衡-同一直線上的二力合成關於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 2018年中考物理口訣整理:力學知識點
    2、質量與密度   質量本是一屬性,物體本身來決定;狀態、形狀和位置,外變不變其大小;   一放平,二調零,三調橫梁成水平,指針偏哪哪邊重,螺母反向高處動,稱物體,先估計,左物右碼方便自己;夾砝碼須心細,加減對應盤高低;   密度一般是一定,溫度變化會不同,體積換算勿遺忘,立方釐米對毫升。
  • 一圖帶你複習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六講 力的合成與分解
    本講內容題型較多,模型很多,需要同學們記憶模型並學會利用方法解題:求解共點力的合成方法1、作圖法2、解析法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利用餘弦定理求出合力,餘弦定理是角和三邊的關係,需要同學們推導3、正交分解法把力沿著兩個選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先分解、後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