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伊朗地圖與伊朗概況

2020-12-22 戶外資料網

  【國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IslamicRepublicofIran)

  【面積】164.5萬平方公裡(2005年伊朗統計中心數字)

  【人口】6747.6萬(2005年伊朗統計中心數字)。其中,城市人口4477.1萬,佔66.4%;農村人口2270.5萬,佔33.6%。人口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蘭、霍拉桑、伊斯法罕、法爾斯和東亞塞拜然。全國人口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德人佔5%,其餘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首都】德黑蘭(Tehran),人口1100萬,海拔1200~1600米。年氣溫最高的月份為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為22℃和37℃;年氣溫最低的月份為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為3℃和7℃。

  【領袖】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SeyyedAliKhamenei),1989年6月4日當選。

  【國家元首】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Ahmadinejad),2005年6月當選,8月3日就職。

  【重要節日】伊斯蘭革命勝利日:2月11日;伊歷新年:3月21日至24日;伊斯蘭共和國日:4月1日。

  【簡況】位於亞洲西南部,同土庫曼斯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鄰,南瀕波斯灣和阿曼灣,北隔裏海與俄羅斯和哈斯克斯坦相望,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海岸線長2700公裡。境內多高原,東部為盆地和沙漠。屬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大部分地區乾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盛極一時。公元7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後侵入並統治伊朗。18世紀後期,伊東北部的土庫曼人愷伽部落統一伊朗,建立了愷伽王朝。19世紀以後,伊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成立。1978-1979年,霍梅尼領導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正式掌權,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霍成為伊國家精神領袖。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總統哈梅內伊繼任領袖。7月28日,原議長拉夫桑賈尼當選總統。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賈尼連任總統。1997年5月23日,伊舉行第7屆總統選舉,伊總統文化事務顧問、前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長賽義德·穆罕默德·哈塔米以69%的選票當選。2000年2月,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在第6屆議會選舉中獲得2/3以上的議席,控制議會。2001年6月8日,哈塔米在伊第8屆總統選舉中再次當選。2005年6月,伊舉行第9屆總統選舉,保守派候選人、前德黑蘭市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勝出,8月3日正式就職。

  【政治】1979年霍梅尼執政後,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推行全盤伊斯蘭化。1997年哈塔米當選總統後,奉行積極務實的內外政策,伊改革運動逐步發展壯大。2000年2月,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贏得第6屆議會選舉。2003年,保守派在第2屆城鄉議政會選舉中獲勝,重獲地方議會控制權。2004年2月,保守派在伊第7屆議會選舉中贏得多數議席,重獲議會控制權。2005年,伊政局基本穩定。6月,保守派候選人、前德黑蘭市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總統。

  【憲法】伊斯蘭革命後於1979年12月頒布第一部憲法,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

  【議會】伊朗伊斯蘭議會是伊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通過的法律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方可生效。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從2000年6月第六屆議會開始,議席由過去的270個增至290個。議會設有主席團及12個專門委員會。主席團由議長、兩名副議長、三名幹事、六名秘書共12人組成,主要負責制訂會議議程、起草會議文件等工作,任期1年,任滿後由議員投票改選,可連選連任。本屆議會於2004年2月經選舉成立,是伊革命後的第七屆議會。現任議長古拉姆阿里·哈達德·奧迪勒(GholamAliHaddadAdel),2004年6月6日當選。

  【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有權任命數名副總統,協助主管專門事務。主要副總統有:第一副總統帕爾維茲·達烏迪(ParvizDavoodi),負責法律與議會事務副總統阿赫馬德·穆薩維(AhmadMousavi),負責執行事務副總統阿里·賽義德魯(AliSAEEdlou),副總統兼環保組織主席法提梅·賈瓦迪(FatemehJavadi),副總統兼體育組織主席穆罕默德·阿里阿巴迪(MohammadAliabadi)。本屆內閣於2005年8月成立。主要內閣部長有:外交部長馬努切赫爾·穆塔基(ManouchehrMottaki),石油部長卡澤姆·瓦茲裡·哈馬奈赫(KazemVaziriHamaneh),內政部長穆斯塔法·普勒穆罕默迪(MostafaPourmohammadi),國防部長穆斯塔法·穆罕默德·納賈爾(MustafaMohammadNajjar),工商部長馬蘇德·米爾卡澤米(MasoudMirkazemi),財經部長達烏德·達內什·賈法裡(DavoodDaneshJafari),工業和礦產部長阿里禮薩·塔赫馬斯比(AlirezaTahmasebi),農業聖戰部長穆罕默德禮薩·埃斯坎達裡(MohammadrezaEskandari),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長薩法爾·哈蘭迪(SaffarHarandi),能源部長帕爾維茲·法塔赫(ParvizFattah),勞工和社會事務部長穆罕默德·賈赫魯米(MohammadJahromi),電信部長穆罕默德·蘇萊曼尼(MohammadSoleimani),情報部長古拉姆侯塞因·莫赫森尼·埃傑伊(GholamhosseinMohseniEjei),衛生部長卡姆蘭·巴蓋裡·蘭卡拉尼(KamranBaqeriLankarani),司法部長賈邁勒·卡利米拉德(JamalKarimirad),科技部長穆罕默德·馬赫迪·扎黑迪(MohammadMahdiZahedi),住房與城市建設部長穆罕默德·賽義德齊亞(MohammadSaeedkia),教育部長馬赫穆德·法爾希迪(MahmoudFarshidi),福利與社會保障部長帕爾維茲·卡澤米(ParvizKazemi),合作部長穆罕默德·納澤米·阿爾達卡尼(MohammadNazemiArdakani)。

相關焦點

  • 誤擊烏客機後,伊朗發生反政府示威 美媒:伊朗的國際同情正被蠶食
    剛剛宣布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華盛頓,利用這一「絕佳時刻」向德黑蘭發起心理戰,美國總統川普第一時間用英語和波斯語發表推特稱「我們站在伊朗人民一邊」。11日晚間,在伊拉克又有一名親伊朗的民兵指揮官遭暗殺。「美國伊朗之間的危機遠未結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這樣評論。卡達埃米爾12日到訪德黑蘭,他在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談後表示,正值敏感時刻,「地區需要對話,防止危機升級」。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準確地說,"波斯帝國"這一稱謂是文化史的概念,它表示的是伊朗地區的古代文化,而"伊朗"則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名稱,也是一個國族的概念。理清這一概念,對我們理解伊朗和波斯的關係將會有所裨益。輝煌燦爛的波斯文化曾經幾經中斷,阿拉伯人統治這一地區之後,伊斯蘭文化給伊朗做了一次成功的"整容手術",伊朗"面目全非"。
  • 在世界上,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伊朗地圖伊朗的國土面積面積168.4萬平方公裡,世界第17大的領土國家。這個面積如果沒有概念,可以與鄰國伊拉克做個對比,伊拉克面積43.3萬平方公裡,所以伊朗的面積大約是伊拉克的四倍,這意味著伊朗領土大於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西歐)的總和。這也是伊朗重要國土縱深,這也是伊朗在中東算個大國的基本。對於人口,伊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16個國家之一,大約有7000萬人。
  • 為什麼美國一說要打伊朗,伊朗就說要打以色列?這一招屢試不爽
    從美國開始向伊朗施壓之後,雙方的矛盾就不斷累積,而從衝突死亡一開始,以色列就不斷出現在雙方矛盾之中,只要美國一說要打伊朗,伊朗就要靠打擊以色列報復美國,雖然知道伊朗的飛彈無法到達美國國土,那為什麼以色列會成為伊朗的首要打擊對象,而且這招非常管用屢試不爽。
  • 伊朗的尷尬日常:小販以為伊朗是座城市
    伊朗最後一位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講過兩個有趣的故事。他生於1919年,童年時被送往瑞士的貴族學校。一天早晨,推著裝滿奶瓶的小車來學校賣牛奶的小販,突然問巴列維來自哪個國家。巴列維回答:「從波斯來的。」對方接話:「噢,我很熟悉波斯,它是美國的一個城市。」這位瑞士人對於伊朗如此無知,少年王儲無話可說。
  • 伊朗的變態審查,伊朗電影的奧斯卡最佳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藝術家們「戴著鐐銬起舞」,伊朗的電影人依然讓伊朗的電影走向了世界。1997年,伊朗已故電影大師阿巴斯的作品,《櫻桃的滋味》獲得了當年金棕櫚大獎,這是伊朗電影首次獲得有分量的國際性大獎。
  • 伊朗頂級核科學家被暗殺,伊朗人民要求向美開戰,伊朗該何去何從
    01據伊朗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7號下午,伊朗高級核能及飛彈科學家、國防部研究與創新組織負責人穆森·法赫裡扎德,在伊朗德黑蘭省東部的阿布薩德鎮遭暗殺身亡。目前伊朗國防部以及情報安全部門都確認了這一消息。
  • 伊朗熱播電視劇講述幫助猶太人故事(組圖)
    特別是伊朗總統內賈德曾發表「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並且質疑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否存在後,各界對伊朗國內究竟如何看待猶太人和猶太社會更加關注。近日,一部在伊朗熱播的電視劇,卻表達出與官方口徑的微妙不同,並吸引了《華盛頓郵報》和《泰晤士報》等西方媒體的目光。    伊朗國家電視臺從今年4月起播出了這部名為《零度轉向》的電視劇,每周播放一集。電視劇吸引了大量觀眾,每周一準時觀看。
  • 【伊朗媒體:美國財政部對伊朗施加新制裁】
    2020-12-04 05:25:36來源:FX168 【伊朗媒體:美國財政部對伊朗施加新制裁】據伊朗多家媒體報導,當地時間3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施加新的制裁,被制裁的是一家名為沙希德·邁薩米的伊朗本土公司及其負責人。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2020年,大部分國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伊朗的日子就更難了。在美國制裁與疫情的雙重夾擊之下,伊朗經濟持續動蕩,裡亞爾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至270000:1,有關「伊朗要垮」的傳言再次甚囂塵上。事實上,自從川普政府重啟制裁後,這種流言就沒停止過,可伊朗人民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國防部 伊朗總統:永不屈服
    美國政府9月21日稱,將對伊朗國防部實施制裁。不過,美國所稱的聯合國授權遭到廣泛質疑。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不會屈服於美國壓力」。美國白宮21日發布聲明,對伊朗核、彈道飛彈和常規武器的相關方實施新的制裁。
  • 伊朗的知識;2017年伊朗是中國最大汽車出口國
    2018年伊朗人口8180萬,世界第18。    (巴列維時代的伊朗選美小姐)  2018年伊朗總GDP4300.82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0,伊朗人均GDP5222美元,位居全球第103位。    伊朗是一個山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豐富。伊朗擁有全球10%的石油資源。伊朗亦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的資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數天然氣用於國內。自1913年伊朗成為主要產油國。
  • 伊朗國寶級科學家遇刺身亡,伊朗對以色列展開報復
    此前伊朗國內頂尖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在外遭遇暗殺。他在乘坐汽車出行時,被不明武裝分子持槍掃射,送到醫院搶救後,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事發後不到一天,伊朗亂成一團。其中最大的呼聲就是伊朗應該對美國展露獠牙,不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法赫裡扎德在國內受傷。德黑蘭媒體報導,事發幾個小時後就有人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在政府大樓外抗議,積極詢問刺殺法赫裡扎德的兇手是誰,當時針對這件事有很多說法,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三個懷疑對象,這三個懷疑對象都與伊朗之間有著矛盾,所以民間才會眾說紛紜。總之在得到官方消息前,伊朗民間的民眾情緒還可控的。
  • 福柯在伊朗|重訪福柯與伊朗革命:福柯的一次「誤判」?
    四十年後,澎湃新聞組織翻譯了「福柯在伊朗」系列,回顧當時在知識界掀起的關於伊朗革命的討論,我們將從福柯和反對福柯的不同聲音呈現當時的討論,以期引領中文世界的讀者回到今天伊朗伊斯蘭政權建立前夕的那個歷史現場。這篇文章發表於2004年,對於1978-1979年圍繞著福柯對伊朗問題的立場,進行了批判性的回溯。
  • 伊朗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戰爭的立場的真相是什麼?
    由於伊朗與衝突兩國的共同邊界,伊朗的角色和當局的決定對此次衝突來說非常敏感。 儘管伊朗對最近的緊張局勢持中立態度以及外交部要求克制和和平解決衝突的堅定立場,但這並不能使某些團體、民間社會組織和伊朗議會議員感到滿意。
  • 伊朗的人口和國土面積是多少 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伊朗是西亞世界的一大強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也不小,那麼伊朗的人口究竟有多少?國土面積究竟有多大呢?伊朗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01 伊朗擁有8000萬人口和164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這其中有5000多萬人是波斯人。也就是說,波斯人是構成伊朗社會的主體民族。波斯人的祖先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已知的歷史就有7000年。
  • 伊朗,何以至此?
    本文剖析伊朗百年歷史,思考伊朗曲折的現代化進程。禮薩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奪取了政權,伊朗從此進入了巴列維王朝時代。兩年前,英國試圖將伊朗淪為保護國,迫使伊朗國王籤訂英伊協定。這一奴役性協定遭到了伊朗民眾的反對,引發反英潮。英國擔心伊朗國王難以控制局面,遂扶植實權派禮薩取而代之。禮薩政變被認為是伊朗現代化的開端,但其政權合法性,尤其是依靠英國勢力奪取政權,一直困擾著巴列維王朝。
  • 伊朗德佳拉特銀行
    美國財政部23日宣布,制裁伊朗國有商業銀行德佳拉特銀行。至此,美方已把伊朗所有主要國有銀行置於懲罰措施之下。美國官員說,德佳拉特銀行受制裁會加大伊朗與其他國家互通貿易的難度,使伊朗更難以藉助出口原油和天然氣獲得財政收入。德佳拉特銀行是伊朗第三大銀行。美國指認它資助伊朗獲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轉移數千萬美元資金幫助伊朗國家研發機構獲得鈾。
  • 川普:一旦開戰伊朗將被「毀滅」 伊朗:誰怕誰
    來源:參考消息網川普(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新媒稱,川普警告,一旦開戰,將是伊朗「完結之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司令則稱,伊朗不想要戰爭,但也做好了自衛準備。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20日報導,川普19日在推特上寫道:「如果伊朗想打仗,這將是伊朗的正式終結。不要再威脅美國!」報導稱,美國航空母艦「林肯」號戰鬥群上周提早抵達阿拉伯海北部,另有兩艘神盾艦通過荷姆茲海峽駛入波斯灣。
  • 伊朗能源部長稱伊朗將在馬裡修建水電大壩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伊朗通訊社報導,伊朗能源部長帕爾維茲·法塔赫26日表示,伊朗將在非洲國家馬裡修建水電大壩。  伊朗能源部長帕爾維茲·法塔赫26日在會見馬裡能源部長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伊朗第八屆政府籤署了在馬裡修建「坎尼亞」大壩的協議,最近馬裡能源部長訪問伊朗與伊朗就實施該協議進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