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打新每手賺612元!863億酒店巨頭今天港股敲鐘!昨天剛被指20億造假,公司火速回懟
導讀:以港股9月22日收盤價計算,華住的市值達到約987.3億港元。按照市值計算,華住儼然已在全球前五大酒店之列。
第五隻從美國前往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華住集團,在疫情陰霾和沽空報告的雙重壓力下,於9月22日在港交所「驚險」上市。
由於華住表態堅決反駁沽空報告,其股價在港交所首日表現良好,收報每股311港元,較其發行價每股297港元升4.71%,令其港股「打新」者每手約賺700港元(約合人民幣612元,不計手續費)。
在其香港IPO前夕,也就是9月21日晚,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Bonitas Research)發布研究報告,稱華住涉嫌隱瞞關聯方交易,報低經營成本,虛增利潤。
華住的ADS(美國存託股票)當晚於納斯達克一度跌超6%,不過後期收復少許失地,最終收盤僅跌3.66%,報每股40.48美元(折合約313.7港元),港股的首日收盤價基本追平了ADS的價格。
上市前夕陷「20億財務造假」風波
沽空報告和美股表現,令華住的上市「敲鐘」承受了一定的壓力。
不過在港股開市之際,買盤出現大手交易,將開盤價牢牢地承託在每股305港元以上。該股之後全日在小幅區間內震蕩橫行,全日成交約311萬股,交投量達到9.6億港元。
華住於「敲鐘」前發表的一份針對沽空報告的聲明,可能是股價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9月21日晚,沽空機構博力達思研究(Bonitas Research)突然發布報告稱,華住集團謊報其酒店投資組合的所有權以製造虛假財務報表。
博力達思研究認為,華住集團利用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隱瞞經營費用,人為誇大華住集團的報告利潤。並計算出,虛假利潤在其2019年末資產負債表上以20億元人民幣(3億美元)的虛假廠房及設備(PP&E)呈現。
圖片來源:博力達思研究報告
而在針對沽空報告的聲明中,華住稱:「基於對報告的初步審查和評估,公司認為該報告沒有依據,它包含許多錯誤、未經證實的陳述以及對公司業務和運營的誤導性結論。」
超額配股權尚未行使
值得注意的是,華住本次在港上市包含尚未行使的超額配股權,最遲行使日為10月16日,也就是自華住遞交香港公開發售申請截止日期後的第30天。
進行超額配售有助於發行股價的穩定。今年6月11日來港二次上市的網易,在6月15日股價最低報每股124.54港元,接近發行價每股123港元。該公司當日悉數行使了超額配售權,成功令股價止跌。網易在上市三個月以來,股價曾高見每股166.54港元。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查詢華住在港交所發布的招股書和定價資料,該公司委任高盛作為穩定價格操作人。高盛將或通過超額配售權,或通過穩定價格行動,於特定時期在二級市場競投或購買證券,以減慢並防止初步公開市價跌穿發行價。
在香港,穩定價格行動必須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的《證券及期貨(穩定價格)規則》進行,從而避免被認為「市場失當行為」。香港證監會稱:「就公開邀約進行的證券穩定價格行動可以處理有關證券在因二級市場的供應量突然增加而引致的短期價格波幅,該等行動將有助維持市場的秩序及效率。」
圖/圖蟲
今年還要新開至少1600家酒店
華住總裁金輝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會因為疫情而放慢開店,預計今年還要新開業1600-1800家酒店,稱未來「有肯德基的地方必須要看見華住的酒店」。
對於即將到來的黃金周,他表示,今年黃金周的酒店預訂情況比去年更好,主要因為出境遊轉為國內遊,而且市民消費能力上升,帶動休閒旅遊及度假需求。
金輝表示,中國的業務已經走出最困難的階段,正處於快速恢復的時期。他稱,目前入住率、平均客房收入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5%和90%,房費的恢復要稍微慢一些。
對於第四季的運營預期,金輝稱,收入可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成以上,因為個別一線城市有大量會議舉行,商旅客人將快速回升。他表示,對中國市場前景充滿信心,不過酒店業的報復性反彈不像餐飲業那麼明顯,因為酒店供應量大而且需求穩定。
華住酒店旗下酒店品牌包括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全季、桔子、桔子水晶、漫心、美倫、禧玥、花間堂等,還在2020年1月收購了在歐洲經營的德意志酒店(Steigenberger Hotels )。金輝表示,將繼續收購品牌,關注具有協同效應、填補空白的地區。他表示,目前的品牌還不夠,比如在內地市場缺乏高端和豪華度假的品牌。他認為,高端品牌需要時間沉澱,所以可以採用收購的方法。
全球疫情尚未穩定,今年以來旅遊類包括酒店業的股票普遍受壓。在這樣的市況下,華住毅然決定上市募資,也令市場懷疑是否資金緊張。不過金輝回應稱,公司現金流充足,融資是希望改善債務結構,並且期望在疫情後進行更加國際化的併購。
根據華住披露的審計結果,該公司2017-19年的年收入分別為82.3億元、100.63億元、112.1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2.3億元、7.16億元、及17.7億元。根據其未經審計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31.7%至19.53億元,淨虧損5.5億元。
通過在香港上市,華住本次籌集了59.25億港元(扣除上市費用後)。該公司稱,約40%將用於資本支出,以加強酒店網絡,包括新酒店開業和現有酒店升級和維護;約30%將用於償還2019年12月提取的5億美元循環貸款的一部分;約20%將用於增強技術平臺;約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
從傳奇創業到全球前十大酒店
以港股9月22日收盤價計算,華住的市值達到約987.3億港元(折合約863億元,127.4億美元)。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查詢,萬豪酒店、希爾頓、洲際酒店、精品國際酒店(Choice Hotels)的市值目前分別約為301.7億美元、237億美元、92.6億美元、50.1億美元。按照市值計算,華住儼然已在全球前五大酒店之列。
即便是按照客房數量計算,華住也排名全球第九。雜誌《Hotels》在今年7月發布了2019年「全球酒店集團325強」,其中華住以當時53.7萬間客房數量,排名全球第九。而國企錦江國際則以108萬間客房數量,排名全球第二。
華住的創始人、控股股東、執行長是季琦,他同時也是攜程和如家的聯合創始人,因此被稱為中國酒店業的「創業教父」。攜程、如家以及華住的前身漢庭酒店,分別在2003年12月、2006年10月、2010年3月赴美上市。
華住的在港二次上市,不像攜程、如家那樣耀眼。資料顯示,攜程首日上市,大漲88.6%;如家首日上市,大漲64%。而華住的前身漢庭,在納斯達克的首日表現為大漲13.6%。
不過,華住目前仍然深得戰略股東的支持。攜程、法國雅高酒店集團目前對華住分別持股約6.95%、4.9%,而華住也持有2.9%的雅高股份。華住與這兩大股東均為戰略聯盟,雅高給予華住獨家特許經營權、與之籤訂非競爭協議,聯手發展雅高品牌的酒店;華住與攜程之間有多項關聯交易,如從後者獲得預訂服務和酒店出租,對後者提供營銷和培訓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