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處凌遲之刑,剮了上千刀後依然活著,當晚還喝了一碗粥

2020-12-19 米米歷史

歷史上曾經為了讓犯人招供,酷吏們發明了很多酷刑,其中最殘酷的莫過於凌遲之刑,而所謂的凌遲之刑,就是用刀片將人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直到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十分殘忍冷血。

傳說在我國歷史上,行刑的人技術高超的話,即使將人身上所有的肉全都割下來,這個人也不會死,直到最後血流乾淨了才能咽下最後一口氣。所以就算有這,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皇帝也不願意判處這種嚴苛的刑罰。此人被判凌,剮了上千刀後依然活著,當晚還喝了一碗粥。

但是據說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接受凌遲之刑的人,被剮了1300多刀之後仍然沒死,甚至還喝了一碗粥。

這個人就是劉瑾,劉瑾是明朝著名的奸臣,因為是明武宗身邊的太監,所以深受明武宗的寵信,慢慢的劉瑾就權傾朝野,到了大明正德三年,發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事件,就是奉天門匿書事件。

當時百官剛要退朝,有人從官道上撿到了一封揭發劉瑾罪行的匿名信,這件事被劉瑾知道了之後就大發雷霆,命令百官,誰也不準走,全部跪在奉天門前揭發寫匿名信的人。

但是在逼死了好幾個大臣之後,劉瑾也沒有找到這封信的主人,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但是因為劉瑾的這一次暴行,也讓大家對他記恨上了,開始想辦法扳倒他。

後來有人向皇帝告發了劉瑾,皇帝對劉瑾的罪行尤為憤怒,就判了劉瑾凌遲之刑,並且嚴格規定,要劉瑾接受3357刀的凌遲之刑,既然皇帝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行刑的人自然不能讓他說一千多刀就死了。所以在劉瑾受了1300多刀的時候,甚至還在當天晚上餵他喝了一碗粥。

都說伴君如伴虎,劉瑾曾經風光一時,最後卻因為這點風光悽慘的死去。

相關焦點

  • 凌遲到底多嚇人?古代誰被凌遲過?
    一般是八刀,不過實際上是比八刀多多了,八刀是先切頭面、然後是手足、胸腹、最後是梟首。宋朝的時候切的比較少,八到一百多刀,到了明朝往往是上千刀,最多有三千多刀。2、明朝太監劉瑾被朱厚照剮了3357刀,不過據說他第一天被剮了357刀後胃口還很好,第二天的時候割了幾十刀就受不了死掉了,不過死掉後還是繼續剮直到滿3357刀。
  • 中國歷史上幾次最著名的凌遲之刑
    不過,唐朝確實別有氣象,懂得一個好的王朝必須慎於死刑,所以745年,也就是李白再婚的那一年,唐玄宗甚至考慮要廢除死刑。遺憾的是,安史之亂改變了一切。叛亂中,燕朝皇帝安祿山在洛陽勸降,常山市長顏杲卿和軍事部長袁履謙不為所動,被綁在天津橋上,零割處死。有道是,亂世用重典,自安史之亂起,唐史中有了不少凌遲記錄。此時,凌遲仍是私刑,沒有寫入法典,甚至「凌遲」2字尚未產生,只做「臠割」或「剮」。
  • 大清開國第一刀:皇太極凌遲活剮自己的姐姐
    原標題:大清開國第一刀:皇太極凌遲活剮自己的姐姐 1626年,皇太極、多爾袞的老爸努爾哈赤病逝。因為他生前並沒有來得及確立繼承人,所以努爾哈赤死後,他的兒子們為了汗位進行了一番明爭暗鬥。
  • 5歲孩子被判處凌遲,割不了三千刀怎麼辦?皇帝說:養大再活剮
    說到這裡,筆者的腦海中浮現出這麼一個案子:一個5歲的孩子被判凌遲,凌遲規定都要割3000刀,但是這個孩子身上割不下這麼多刀,於是,行刑者上報了皇帝,皇帝表示養大後再活剮。這個孩子是石達開的後人,說到石達開,大家都知道他是太平軍的猛將,在整個太平天國建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 她被凌遲活剮了二十八刀,僅僅是因為犯了教唆罪
    文/主任王婆是水滸中不得不提的人物,這個人物之經典似乎絲毫不亞於潘金蓮,如果說金蓮是紅杏出牆的殺夫代言人,那麼王婆就是貪財惡毒的瓢把子,兩個灰色人物,一樣知名全國,前者被武松扒衣剖心,後者被官府判刑,蕩蕩悠悠騎著木驢就上了刑場,這還沒完,結果被活剮,硬是剮了二十八刀才斃命,受盡了痛苦
  • 凌遲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歷史故事?
    「凌遲」取其中的緩慢之義,讓人慢速死去,如何才能讓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古人便想出一刀一刀地割下身上的肉,讓肉體受到殘酷的痛苦。許多歷史人物都死於這種酷刑。凌遲在宋代通稱為剮。「剮」即為「剔人肉,置其骨」之義,施耐庵據此寫入了《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宰殺黃文炳:(李逵)說:「今日你要快死,老爺卻要你慢死!」
  • 古代最牛太監,第一天被割了上千刀,晚上還能回牢房喝粥!
    古代最牛太監,第一天被割了上千刀,晚上還能回牢房喝粥!受各種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提起「太監」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他們身上的悲慘,而是覺得他們可惡,原因就是壞太監實在太多了,好的太監並不是沒有,只是他們沒有那些壞的出名而已。
  • 吳三桂麾下第一猛將馬寶:被處以凌遲極刑,全程卻若無其事
    ▲仗刑舊照01在中國古代,刑法種類花樣繁多,特別殘酷。其中有一種叫凌遲,一開始只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員必須承受具體的刀剮次數以後才死。發展到後來,每次臨刑,受刑犯人如果是沒有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發展成「死刑的藝術」。在歷史上,這個死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瑾,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而凌遲也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 凌遲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看完之後起一身雞皮疙瘩!
    在古代凡是被處以凌遲的犯人絕不是一般犯人,所以每到凌遲處死犯人的這一天,刑場上就會聚集很多老百姓過來看熱鬧。老百姓的口碑是傳的最快的,自然也就有了千刀萬剮這個說法。凌遲是一種及其殘忍的刑罰,被列為古代十大酷刑之首。因為它不是讓你一刀斃命,也不是分分鐘就能搞定的處決方式。
  • 建國後還有被凌遲處死的?只因此人太可恨,被正法後民眾將其刀剝
    ——韓愈《石鼓歌》說到刑罰,不得不提的就是凌遲,因為太過於殘酷了。一般來說,不是犯下特別大的罪,不會給人用這種刑罰。說到此刑罰,很多人可能覺得清朝滅亡就消失了,其實不然,新中國成立後,這一刑罰還用過一次。凌遲處死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千刀萬剮」,讓其痛苦死去,從而震懾他人。
  • 歷史上慘遭凌遲而死的幾個人,最後那位最慘了被剮了3天才死
    四川布政使劉蓉說他「梟桀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亢不卑,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實醜類之最悍者。袁崇煥袁崇煥,字元素,生於廣東東莞石碣。明朝末年薊遼督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 古代「凌遲」要有多殘酷?明朝劉瑾被凌遲處死,被割了3357刀
    還有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腰斬,腰斬是從腰處手起刀落,分為兩半,腰斬最殘忍的是犯人被施刑之後可能不會立馬去世,還會存留一些意識,這個簡直是太過殘忍了。還有我們都知道商鞅就是被五馬分屍的,五馬分屍也是一個很殘忍的刑罰,人在被施刑的時候要忍受巨大的痛苦。
  • 凌遲是誰發明的,第一個被凌遲的是誰,歷史上哪些人受此酷刑?
    後世將陵遲用作刑罰的名稱,僅取它的緩慢之義,即是說以很慢的速度把人處死。而要體現這種「慢」的意圖,就是一刀一刀地割人身上的肉,直到差不多把肉割盡,才剖腹斷首,使犯人畢命。所以,凌遲也叫臠割、剮、寸磔等,民間稱千刀萬剮。縱觀中國歷史,刑罰其實是越來越輕的,因為畢竟文明總是不斷進步的。
  • 凌遲到底有多恐怖?
    凌遲,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又稱「活剮」、「磔刑」、「臠刑」等,「凌遲」二字最早出現在《遼史·刑法志》中,作為一種正式刑罰種類,它始於五代,在元 、明 、清三代都被列入正式目錄。莫言在《檀香刑》中,詳細描寫過凌遲500刀的過程,如同刀數沒有執行8的倍數,過程未必不含演繹,姑妄看之。第一刀:右胸前銅錢大小皮肉(折合乳暈大小),揚到天空,謂之「謝天」。
  • 永樂帝朱棣真的活剮了3000宮女麼
    ,結果朱棣對這些宮女的處罰是:凡連坐者二千八百人,(朱棣)皆親臨剮之。不知各位了解完這件事情的經過後會不會有這些疑問,朱棣是否性無能暫且不論真假,妃子和太監私通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還有假如上一點是真的,那麼朱棣發現自己被帶綠帽子了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麼?最不可思議的是呂、魚二人生前私通之事,朱棣不追究,在她倆死後朱棣卻窮追不捨,各位不覺得反常麼?
  • 此人乃清末一奇人,只因在慈禧面前說錯一句話,落了個凌遲下場
    提起此人,有人認為他是悍匪,有人則認為他是大俠,但不管怎麼說,此人也算是清末一個傳奇人物。康小八因劫皇綱被抓之後,雖論罪當誅,但也不至於被凌遲,但就因為一句話觸怒了慈禧,結果被慈禧下令給凌遲了。就十個字兒:「要劫,劫皇槓;要日,日娘娘」,而且還是當著慈禧的面說的,這還得了?這不相當於指著慈禧的鼻子問候她娘嗎?所以說這康小八就是活脫脫一個作死的貨。按照民間傳說,康小八是最後一個被凌遲的人,但如果仔細考證,實則康小八並非是最後一個,真正最後一個被凌遲的很可能是光復會成員徐錫麟。
  • 清朝最剛強的叛將:被凌遲處死,受刑時一語不發,驚倒眾人
    凌遲俗稱千刀萬剮,是中國古代最殘酷的刑罰。根據記載,行刑時將犯人綁到木樁上,然後由專業的劊子手,用刀一片一片地剔取受刑人的肉,最多可達3600刀。在這個過程中,受刑人不會立即死去,要受盡折磨,直到最後一刀才能結果他的性命。即使鐵打的漢子,也難以承受這樣的刑罰,然而有一個人卻是例外!
  • 108將中,此人死得最壯烈,被梟首活剮,其綽號早已暗示
    首先,梁山好漢們多是北方人,他們對南方的地理不太懂,而且善於步戰、水戰卻不善於多山地帶的戰爭;其次,方臘誓死抵抗,手段狠毒,無所不用,什麼毒箭、活剮都用上了,毫無迴旋餘地;還有神醫安道全
  • 他是封建王朝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人,卻讓無數人豎起了大拇指!
    凌遲,也就是民間百姓口中的千刀萬剮,指的是行刑時,用刀將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割下來的肉,會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籃子裡,而犯人的頭顱則要高掛城牆示眾,皇帝心情好了才可以拿下來安葬。 幾十個小時後,當犯人斷氣時已經經脈俱斷。凌遲是古代死刑的最高形式,其殘忍的程度著實令人不寒而慄。
  • 十六歲的少年,竟要承受一千多刀地獄般的煎熬,他做錯了什麼?
    隊伍出城後不久,李秀成與幼天王走散,他在農民家中被兩位獵戶陶大來和王小二出賣,身陷囹圄,最終被曾國藩殺害。 洪仁玕被萬剮凌遲,這位名噪一時的太平天國才子雖然不是武將出身,但是面對酷刑的大義凜然絕不比他們遜色。洪仁玕臨終留有一句詩:「我國祚雖斬,有日必復生。」,不知道後來被稱為''洪秀全第二「的孫先生是不是應驗了他的遺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