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將重做南科14B廠10萬片晶元

2020-12-20 電子工程世界網

臺積電顧及客戶疑慮,在考慮客戶信任優先前提下,將南科14B廠(Fab 14B)因光阻劑瑕疵而報廢晶圓 幾乎全數重做,也使得報廢晶圓擴大近十萬片,雖然客戶訂單將全數在下季補回,不過是否會延誤主要客戶產品上市值得密切注意。

 


據了解,目前在南科14B廠的月產能為十萬片,主要投片客戶為使用十六奈米和十二奈米製程,包括輝達、聯發科、海思和賽靈思等重量級客戶,其中輝達的投片量超過上萬片,因此臺積電在南科14B廠因一批光阻劑出問題,導致晶圓報廢, 春節前和客戶溝通後,決策階層考慮臺積電須為這次出包負最大責任,決定將近十萬片晶圓報廢重做,讓臺積電本季營收無法達成原預估目標。

 

臺積電十五日坦承受南科14B廠光阻劑瑕疵事件影響,本季營收將減少約五點五億美元,但因部分產品需求增加,挹注本季合併營收約二點三億美元,臺積電本季合併營收將由原預估的七十三億到七十四億美元,下修至七十億至七十一億美元間; 毛利率下修至百分之四十一至四十三之間,營業利益率也下修至百分之廿九至卅一之間。

 

據了解,主要光阻劑供貨商應該也表達承諾給予巨額賠償,支撐臺積電做出這項重大決定,但有關賠償問題,臺積電則未披露。

 

臺積電預估此事件使首季每股純益短少○點四二元,但第二季因訂單補回,每股純益會回升○點三四元;全年營收在下半年回溫下,全年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僅減少○點二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減少○點二個百分點,每股純益減少○點○八元。

 

 

 

 


關鍵字:臺積電 編輯:muyan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manufacture/2019/ic-news021827538.html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站採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繫確認版權者。如果本網所選內容的文章作者及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公開自由傳播,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推薦閱讀

臺積電、長江存儲抗疫官宣:力抗「斷鏈」危機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各家半導體廠上緊發條進行「抗疫大作戰」,確保人員健康安全和生產延續,由於疫情會持續多久很難預測,各廠也都積極溝通應對,避免後續的供應產生「斷鏈」。臺積電和長江存儲也陸續針對這一波疫情的因應措施發出官宣。臺積電作出以下聲明:在臺灣地區著重預防/提醒/監控,在上海,南京等生產依據點更積極加強,包含每日員工的監控體溫,以及加強環境消毒等工作,有旅遊或接觸湖北省的員工當前都會先自主隔離14天。再者,臺積電在南京有12寸廠,以及上海松江的8寸廠,分別因應當地政府延後開工時間,但實際上廠房內部的營運沒有中斷,員工仍照常輪班。參考在2003年SARS期間,臺積電也執行幾項內控「抗煞」,包括自疫區返回工作職位需要自我隔離14

發表於 2020-02-01

iPhone 11系列太火,蘋果已要求臺積電增加A13產量

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iPhone 11系列的需求超出了預期,加之準備推出低成本的iPhone,導致對A13處理器的需求增加,蘋果已要求晶片代工商增加這一處理器的產能。外媒在報導中表示,iPhone 11和iPhone 11 Pro的市場需求超過市場預期,也超過了蘋果的預期,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蘋果要求臺積電增加這一系列iPhone所用A13處理器的產能。消息人士透露,iPhone11系列的需求超出預期,入門版的iPhone 11是主要驅動力。多位分析師也預計,iPhone11和iPhone 11 Pro的銷售好於預期,尤其是iPhone11。相關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12月,iPhone 11、iPhone 11 Pro

發表於 2020-01-23

臺積電5nm量產如火如荼,3nm指日可破?

近日,臺積電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率先量產的7nm工藝,已為臺積電帶來了93億美元的營收。目前臺積電正在積極量產5nm晶片,預計5nm晶片將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目前蘋果與華為都是臺積電的重要客戶。全新的蘋果晶片、旗艦級麒麟晶片等,都將採用更為先

發表於 2020-01-20

臺積電5nm技術日趨成熟,有望通吃蘋果A14訂單

知名晶圓代工廠臺積電5nm進展順利,今年上半年將量產。與此同時,市場傳出臺積電5nm製程近期有重大突破,試產良率已突破8成。對此有業者猜測,臺積電有望奪得蘋果5nm的A14處理器大單…… 臺積電先前曾公開表示,旗下5nm效能已超越三星的3nm;與7nm相比較,電晶體密度多1.8倍,速度增快15%,功耗省30%,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家提供5nm晶圓代工服務的晶圓廠。 此前有媒體稱,蘋果2020年下半年將推出四款iPhone 12系列手機,除搭載A14 Bionic處理器,也會搭載高通Snapdragon X55數據機。 由於蘋果是臺積電7nm製程的最大客戶之一,加上市場傳出臺積電5nm製程試產良率已突破

發表於 2020-01-14

AMD主動攬鍋:缺貨是低估市場需求,和臺積電無關

據ANANDTECH報導,AMD的CTO Mark Papermaster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臺積電對AMD有大量的產能供應,2019年推出高性能的Ryzens處理器時,AMD出現過缺貨的現象,但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超過公司的預期和計劃,並非臺積電的產能不足。據了解,2019年年底,AMD Ryzen 9 3950X陷入了嚴重缺貨的情況,缺貨潮席捲了國內外市場。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一直以來市場對於高端處理器的需求都不大。對於業內有關臺積電延長訂單交貨期的傳聞,Mark Papermaster指出,與臺積電的緊密合作,讓AMD清楚的了解臺積電能否提供以及何時提供相應的生產工作,所以AMD自身規劃團隊需要在每一款產品的每一次發布中

發表於 2020-01-03

臺積電首批5納米樣品出貨!解密兩大客戶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比特大陸(Bitmain)和嘉楠耘智(Canaan)這兩家專門開發應用於挖掘加密貨幣的特殊應用集成電路(ASIC)的廠商,將成為臺積電首批應用最新的5納米技術的客戶之一。報導指出,比特大陸本月已經收到了臺積電生產的首批用於比特幣採礦的5納米ASIC樣品。晚些時候到明年第一季度,嘉楠耘智也將收到其首款5納米ASIC樣品。與目前的7納米標準相比,臺積電的5納米雖仍處於過渡性階段,但性能已得到顯著提高。臺積電運用極紫外線光刻技術(EUV)將元器件密度提高了1.84倍,不僅降低了功耗還使晶片面積得以縮小。但到目前為止,出貨的5納米產品只是早期的測試樣品。因此離上述ASIC正式量產可能還需要另外六個月,甚至是十二個月的時間

發表於 2020-01-02

相關焦點

  • 臺媒:臺積電南科十八廠5nm產能拉升至單月6萬片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6月22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隨著大廠相繼投片,臺積電已將南科十八廠5nm產能,快速拉升至單月逼近6萬片。臺積電5nm產能較上月大增近6000片、增幅逾一成,也讓臺積電5nm主要基地南科十八廠的P1及P2廠產能爆滿。消息人士透露,高通旗下最先進的驍龍875手機晶片,上周正式在臺積電南科十八廠投片,採用5nm生產。此外,還包括X60 5G基帶。
  • 各廠商加大投片 臺積電南科十八廠5nm產能將超6萬片/月
    6月22日,據外媒報導,目前唯一一家可以量產5nm晶片的臺積電,已經將南科十八廠的5nm產能,快速拉升到單月6萬片左右,以滿足預定廠商們的需求。據悉,南科十八廠的5nm產能相較於上月增長接近6000片,提升接近10%,同時也讓臺積電的5nm主要基地南科十八廠P1和P2廠產能爆滿。據了解,高通下一代最先進的驍龍875手機晶片,上周正式在臺積電南科十八廠進行投片,將會採用5nm工藝,此外,還將會包括X60 5G基帶。
  • 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 出售南科廠房給臺積電
    中小尺寸面板廠彩晶昨 (24) 日公告,將處分南科興建中的四廠廠房及附屬設施給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交易總金額達 48.4 億元新臺幣,處分利益約 14.4 億元新臺幣。彩晶董事會昨日通過,擬處分臺南市安定區安科段 8 地號及善化區善科段 57 地號,興建中的四廠廠房及附屬設施,建物面積約 89847 坪,交易未稅總金額為 48.4 億元新臺幣,實際處分利益需待交易完成並扣除相關費用後入帳,初步估計,若扣除原始帳列成本及已提列減損後,處分利益約 14.4 億元新臺幣。據悉,彩晶的南科廠區為閒置逾十年的廠房。
  • 4個月灑51.7億,大動作採購南科3間廠房,臺積電究竟會如何布局?
    晶片代工龍頭臺積電昨(19)日宣布將斥資8.6億新臺幣購買益通光能科技在南科(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二路8號)的廠房以及附屬設施;10天前、8月12日時,偏光板廠力特也公告將處分其位於南科廠(臺南市善化區三抱竹路9號)的廠房給臺積電,交易金額為36.5億新臺幣;而更早之前,5月12日時,臺積電的供應商家登也以重訊方式告知,將處分其位於南科
  • 先進位程需求過大,臺積電再斥資8.6億元購買益通南科廠房
    針對當前先進位程的供不應求,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準備持續在南科擴產。根據臺積電在 20 日晚間的公告,將斥資新臺幣 8.6 億元向太陽能廠商益通購買位於南科的廠房與附屬設施,這是臺積電近期以來第 3 度在南科購買土地資產,顯示臺積電在南科的擴建企圖。
  • 臺積電南科晶圓18廠出意外 官方回應稱不影響生產運營
    (原標題:臺積電南科晶圓18廠出意外 官方回應稱不影響生產運營)
  • 臺媒:臺積電大客戶將迎來出貨旺季,7nm/5nm訂單供不應求
    集微網消息(文/holly),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將於9月15日生效,屆時臺積電將無法承接其第二大客戶海思的訂單,不過這並未影響臺積電7nm、5nm產能利用率。其中,7nm現已提前達到每月13萬片產能,年底約將再增至14萬片。而5nm目前由每月5萬片逐步提升,原定2021年上半8萬~9萬片月產能目標,近日已上調至10.5萬片,產能仍舊供不應求。
  • 點評|臺積電已經放棄南京廠二期的擴建;供應鏈要進入汽車前裝市場...
    臺積電計劃2022年量產3nm,12英寸晶圓月產超60萬片據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4日在南科舉行3nm新建工程上梁典禮。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臺積電今年營收持續創新高,在3nm領先布局,於南科的累計投資將超過2萬億元新臺幣(下同),目標是3nm量產時, 12英寸晶圓月產能超過60萬片。臺積電規劃,3nm於2022年量產。集微點評:臺積電已經放棄南京廠二期的擴建。
  •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臺積電在南科建3nm廠,美稱臺積電為最重要企業,臺媒:要小心 但晶片的代工不是這樣,所以張忠謀對於將Foundry漢語翻譯成代工頗有微詞,代工這個詞確實不能準確反映晶片生產的科技能力。 晶片生產沒有品牌,不是行業內的人,一般不知道,如果不是美國打壓華為,華為的晶片不能再得到臺積電的代工,而我國沒有企業能夠替代,華為的晶片將被斷供,恐怕很多人至今也不會知道在半導體行業還有一個臺積電這樣的牛企。
  • 曝華為海思將減少向臺積電5nm投片 蘋果追加約1萬片產能需求
    打開APP 曝華為海思將減少向臺積電5nm投片 蘋果追加約1萬片產能需求 觀察者網 發表於 2020-04-13 16:04:38
  • 臺積電南京廠月產能2萬片,擴產計劃卻取消,錢去哪了?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臺積電是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不僅擁有領先的晶片製程技術,更是幾乎壟斷了國內晶片市場。許多企業都是臺積電的客戶,包括此前的華為。也正是因為如此,臺積電在中國大陸也建設有工廠,比如臺積電南京廠。
  • 臺積電南京工廠月產能2萬片
    由於國內客戶需求的激增,臺積電在國內工廠產能也是爆發。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半導體巨頭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月產能已達成原定2萬片目標,而之前依計劃擴增南京廠產能,今年月產能已由1.5萬片擴增至2萬片,製程技術以12nm及16nm為主。
  • 臺媒:臺積電南京廠創佳績,量產不到一年便獲利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臺積電南京廠再創新紀錄,量產不到一年時間便單季轉虧為盈,是臺灣廠商赴大陸投資首家獲利的12英寸晶圓廠。臺積電日前在法說會指出,南京廠因手機晶片和加密貨幣訂單回溫,增建產能計劃照常推動,臺積電南京廠今年底月產能為1.5萬片,預計明年進一步達到2萬片規模,但有些客戶到臺灣投產更先進位程。島內業界指出,目前臺積電7納米產能最大客戶仍為蘋果公司,其次為華為海思。
  • 臺積電不能沒有它!直擊ASML的南科培訓中心
    8月20日,全球最大半導體光刻機製造商ASML,繼荷蘭總部之外,海外第一個最完整的EUV(極紫外光)全球技術培訓中心,在中國臺灣南科開幕。這個培訓中心,臺積電想了三年,才總算盼到。
  • 臺積電又出事了!南科晶圓18廠突發意外,2名員工不慎被灼傷
    壹10月22日,據臺媒報導,本周早些時候,臺積電南科晶圓 18 廠出現意外,造成2名員工不慎被灼傷。據了解,事故起因是,因為下遊包商作業時,拆錯管線,且因為機器停止中,遭管線裡殘留的一些化學液沾染。安全無小事,責任大於天事實上,臺積電近年來也是事故頻發。2018年8月初,臺積電在新竹、南科的生產基地遭到了病毒感染,導致多條重要產線停擺。
  • 穩懋進駐南科高雄園區,擬投資850億元建新廠
    南科管理局7日宣布,穩懋進駐南科高雄園區的投資案在今年8月已經獲得科技部園區審議會核准,穩懋預計將投入850億元蓋新廠,此計劃將自2021年起分3年進行投資,新廠完成後月產能將超過十萬片,總產能為目前北部廠的兩倍以上,預期將可增加超過4,000名的就業機會。
  • 臺積電1.73億元獲得南京廠50年土地使用權,堪比「白菜價」
    設備業者認為,臺積電的南京廠將在明年第2季開始生產,後續還有擴產計劃,新取得的土地將用來興建南京廠第二期工程並擴充產能。M7Hesmc臺積電南京廠目前正在積極進行設備裝機,預計明年開始營運並快速拉升產能。
  • 臺積電南京廠月產能達2萬片,二期擴建暫無具體計劃
    圖片來源: 網絡集微網消息,據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南京廠順利達成月產能2萬片的目標,市場傳出,臺積電決定啟動第2期擴建,並以28nm為主。臺積電對此表示,目前尚無進一步擴產具體計劃。臺積電10月營收為1193.03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月增減少6.5%,年增12.5%。前10月合併營收為1兆970.24億元,年增27.7%。臺積電第三季度營收為3564.3億元,季增14.7%,年增21.6%,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潤1373.1億元,季增13.6%,年增35.9%;每股純益5.3元,再創歷史新高。
  • 臺積電在大陸擴產 在美國設廠 三星電子奮力趕超
    對於相關消息,臺積電發言人稱,南京廠已按計劃將12英寸月產能由1.5萬片增加至2萬片;聯電則表示,規劃擴充臺南12英寸廠28/22nm產能,廈門聯芯28nm產能吃緊後,預計明年中旬完成擴產。雪上加霜的是,美國突然加強出口管制,讓中芯國際正在擴產的14/28nm「受挫」,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產能緊張。10天前(11月12日),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業界在建設工廠時,基本沿襲美國設備的選型。因此,美國加強出口管制對該公司8寸、12寸成熟工藝和先進工藝都將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