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作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重要的參考標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特斯拉為代表高端純電動汽車,開啟了大眾對長續航的強烈關注。近兩年,縱觀電動汽車市場眾多產品,航裡程普遍超過400公裡,甚至600+、700+公裡,「裡程上限」不斷被刷新著。而今年上市的30萬級別的車續航不超過600公裡,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長續航」電動汽車。
續航裡程越來越高的背後,我們似乎能夠看到一些變化,那就是電池組和整車成本之間的關係。以往作為純電動汽車最重要零部件,動力電池成本能夠佔整車的40-50%,甚至更多,這意味著買純電車,一多半的錢都是在買電池。而近10年來,在政策指引、用戶需求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崛起,電池技術越來完善,電池成本在飛速下降,2019年每千瓦時電池成本比2010年下降了87%!彭博社預計在2020年平均只需135美元/千瓦時(約953元/千瓦時),相應帶來續航裡程的快速增長,畢竟電池成本降低,續航裡程提升,車企何樂不為。
想要獲得更長的續航,關鍵一步就是,增加電池組數量,但電池組的增加勢必使得車輛質量增大,影響整車性能且大大增加生產成本,因而在續航裡程、電池組數量和生產成本之間找到平衡一直是電動車企研究重點,不同車企推出長續航產品,各有不同,給我們更多的選擇,不過對待續航,我們既要看到廠家的誠意和實力,也要兼顧自己實際的使用需求。
以搭載電池容量較大的ARCFOX αT為例,其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長達653公裡,電池能量密度達到行業領先的194Wh/kg,最大容量為93.6kWh,預售價28萬起,性價比更高。
真實續航,653公裡不簡單
我們知道,決定續航裡程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動力電池自身因素,也有車身輕量化設計、風阻係數、充電以及電機、使用環境等因素影響。就電池而言,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車型核心部分,就像心臟一樣,提供強大的力量。ARCFOX αT的653公裡超長續航裡程得益於其優異動力電池,它採用世界500強的SK集團生產的高能量密度電池。SK集團也是奔馳、大眾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供應商,其中梅賽德斯 AMG 的第一款電動跑車 SLS E-Cell採用的就是SK動力電池。ARCFOX αT的電池模組通過結構優化,能量密度達到行業領先的194Wh/kg,最大容量為93.6kWh,融合國際先進的電池熱管理技術,百公裡電耗僅16kw/h。
ARCFOX αT電池包採用乾濕分離設計,將熱管理流道與高壓區域隔離帶來優異的低溫性能。即便是在-20℃的環境溫度下,ARCFOX αT的電池放電量也大於85%,高於一般車型的80%,仍然可以放心開啟暖風,享受溫暖,保障冬季出行裡程穩定。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這一特殊設計,更降低了水冷管路及接頭發生洩漏時冷卻液接觸帶電器件的風險,從而提高了電池系統的安全性,安全係數遠超特斯拉。
除了採用SK電池外,ARCFOX αT還裝配來自博世(Bosch)的iBooster電子剎車助力系統,在緊急制動狀態下實現精準制動,縮短制動距離。與ESP®hev系統配合,iBooster能為自動駕駛提供冗餘制動備份,在同一車輛上實現多種制動模式和風格,實現減速值最高達0.3g的完全制動能量回收,使續航裡程提升20%。
充電的便捷和快速,同樣是用戶對於長續航裡程的需求之一。ARCFOX αT擁有功率遠程調節、低溫充電、恆功率輸出、預約充電、即插即充功能及安全防護等技術,充電功能當前最全,而且具有極強的兼容性,快充30分鐘即可充滿80%。還獨有智能恆溫保護功能,對動力電池做到全天候的「呵護」,動態跟隨用戶用車時間習慣、行車距離習慣、環境溫度等變化,智能計算保溫加熱開啟時時機及閾值,在快充或慢充後進行動力電池恆溫保護。
車身輕量化設計 超低風阻
車身輕量化設計和超低風阻同樣也是影響續航裡程的重要因素,ARCFOX α-T車身採用以鋁合金材料為主的設計理念,鋁合金密度約為鋼的1/3,但是比強度更高,同樣體積的材料可以抵抗更強的衝擊力。ARCFOX α-T下車身鋁合金材料佔比78.9%(佔整車51.3%),兼具安全性能與輕量化優勢,提升續航裡程。另外,在門環、中通道等部位採用1500MPa級的超高強鋼,滿足五星碰撞的安全性能需求。
除了輕量化的車身,還採用封閉式前臉、自動隱藏門把手、平整的低風阻底盤、低風阻外後視鏡、米其林超低滾阻輪胎,以及空氣動力學設計後擾流板等設計,不僅大幅降噪,更令整車風阻係數達到國產SUV同級最低0.27Cd,為超長續航助力。
寫在最後
最後,回歸到我們具體的用車場景,我們不禁要問653公裡續航裡程夠用?要知道,當下300公裡的純電動車已經足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400、500公裡的續航已經趕上燃油車水平,而且現在大部分純電動車型都支持快充,所以653公裡續航真的無壓力。 從企鵝智酷與騰訊位置服務聯合發布的《城市出行半徑大數據報告》知道,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居民在工作日每天一小時以上的通勤時間已經是常態,其中北京市民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徑為9.3公裡,廣州工作日出行半徑為6.5公裡,如圖所示:
如果僅僅是日常出行,以一天50公裡計算(國貿—通州,往返40公裡左右),則一周為350左右。一周一充電,350公裡的續航完全足以;如果是去更遠的地方,比如北京—天津的自駕遊,往返300公裡左右,如此看來,擁有653公裡超長續航和百年麥格納製造品質的高端智能純電動 SUV ΑRCFOX αT正給了用戶更好的選項。
隨著,ARCFOX αT等新產品的上市,特斯拉一枝獨秀的局面必然會被打破。同樣也相信,隨著動力電池的壽命延長和更換成本變低、以及單次充電行駛裡程和充電樁配置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車將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