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天下>雜誌追蹤拍攝一群初中生十年的變化,給家長和老師有什麼教育啟示?

2021-02-09 周南旋工作室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於教育來說,十年的時間,就可以看出你的教育效果了。臺灣<天下>雜誌追蹤拍攝一群初中生十年的變化,看後令人感嘆,給我們有著深刻的教育啟示。面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要以什麼心態來面對,相信下面的視頻會引起你深深的思考。這個視頻叫<海闊天空的一代>,可以推薦給你的孩子或學生,看看別人的十年是怎樣度過的,美好的青春年華應該如何過得有價值

點擊可播放

A,史丹佛女孩,學霸君。這種天分、努力都足夠的孩子,無論身在主流教育還是在非主流教育中,都能實現世俗標準的成功,一貫用來證明某某教育實踐的正確和高妙。

事實上,這種家庭能提供各種支持,自我要求極高,能力超常,學業表現非常好的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及成就,很多並不是教育之功。他們是人群中的極少數,無論教育怎麼改革,社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都不會妨礙他們表現出優秀,他們永遠比多數人有更多機會和選擇。

片子中老師的不認同她知道,但是家庭、學校乃至社會仍然給她提供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機會。

E,棒球男孩。追星似乎是多數青少年成長的必由之路,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體育明星屬於人之常情。但作為職業的棒球運動,只是屬於極少數人的,學校體育教育能提供你學習和實踐的機會,但是學校體育教育不能保證你能實現這一夢想。

沒有人引領他有意識地思考,如果你所喜歡的不能成為你終生的志業,為你贏得尊重和榮耀時,可以怎麼辦。所以他繼續無意識地重複,一個鄉村學業成就普通男孩的軌跡,讀完書工作,早早結婚生子。

從他身上,看到教育至少有兩種缺乏,幫助他擁有超拔出現有生活的意願和能力,讓他從無意識地重複,到有意識的規劃和選擇。

B、C、D的人生軌跡,真正因教育發生改變。

他們學業普通,是大多數,得到與失去,都深受政策際遇的影響,讓人生出命運之感。

擱置就業問題,B、C是變革的受益者,他們因為「多元入學」政策,獲得了繼續學習的機會。看到他們為此感到驚喜,感到人生有了更多機遇、更多可能,我們感受到教育之於人的意義,教育變革之於學生的意義。

D,世俗標準下的失敗者,抹眼淚的同學說「很慘」的女孩。她在高中參加了兩年的教育改革項目,項目第三年在家長們的質疑聲中終止了。之後她沒有得到合適的升學機會,十年後辛苦地工作。她說那兩年很好,她說責任在我,她說我在努力尋找機會,我會繼續努力。我在她身上看到臺灣社會、臺灣教育實踐的好。

這五個孩子,十年後,無論身處世俗眼中的成功還是失敗,他們都努力而盡責。

平凡普通的E說好好工作,好好養家。努力改變境況的D說當年的失敗責任在我,我會繼續努力。他們能認識自己的處境,賦予自己所經歷的積極意義,清晰地表達自己,這些都是社會和教育的教化之功。

說到可能,社會乃至教育不能懲罰D這樣的人,讓他們覺得人生只能這樣了,讓他們感到「改變命運太難了」。社會和教育應該永遠為想學習的人,想努力的人提供各種機會和道路,讓他們感到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這個世界為想向上的人準備了無數的驚喜。十來分鐘關於D的短片呈現這麼宏大的主題,容易導致危險的結論,失敗的教育改革導致了D艱辛的人生,讓畏懼變革的人堅信不改才是正確的選擇。

當然,這可以看作是對社會變革者和教育變革者的警示,但是可能的「不好的影響」並不表示當下教育不需要變革。正如尹師所說,再堅持一下呢?多提供一點支持呢?教育應當聚焦改革如何持續、深化,而不是老是原地踏步地爭論要不要改。

現在的教育改革,多是「自上而下」的變革,強制力太強,動員能力太大,糾錯太慢也太費勁,變革者常常因一己之好開始結束,甚至將自身能獲得的變革的巨大利益放在兒童的利益之前,這種缺德的毛病,導致許多教育變革實踐與臺灣的課程變革一樣,重表象輕質量,缺乏連續性,不深入不持久不周全。雖然病狀類似,但病因迥異。

如何提供孩子未來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無非這些原因,家長知道越多越容易教育
    下午,我和幾個教師朋友一起出去聚餐,談到哪個階段的學生最難管,我們不約而同都覺得是初中生。回來後看後臺的留言,剛好有家長在諮詢如何和初中孩子相處。小兒子雖然成績不差,但是卻很叛逆,常被老師投訴,也經常跟父母頂嘴,很難管教。她說,她覺得初中生比高中生難管,面對小兒子,她不知道要怎麼管。我相信面對這樣的教育困惑和難題,她不會是唯一的家長。因此,今天這篇文章,我將根據我和幾個教師朋友討論出來的關於初中生為什麼比高中生難管的背後因素進行分析,希望分析出來的原因對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有所幫助。
  • 臺灣一項教育調查顯示 88%初中生指學校實施體罰
    臺灣一項教育調查顯示 88%初中生指學校實施體罰 2009年06月15日 10:1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天下》雜誌專訪大連理工大學歐進萍校長
    圖:臺灣《天下》雜誌專訪大連理工大學歐進萍校長    12月19日,正在大連採訪的臺灣《天下》雜誌資深採編人士文現深先生,來到中國北方和大連市重要的人才培訓基地—大連理工大學,對該校校長    採訪中,歐進萍校長重點就如何建設良好的校園學術和研究環境,吸引更好的師資和教育優秀的人才充實校園各方面的發展等問題,回答了臺灣記者的提問。
  • 臺灣中視《大陸尋奇》欄目組到四川拍攝「5.12」地震十年巨變
    在園區企業鑫坤機械廠的拍攝中,臺灣記者們親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葉片、輪轂、風電和汽車引擎等零配件生產現場,感受到德陽從重裝之都向世界智造之都的轉型歷程。    「這是遊樂園嗎?」「我們來到哈利波特魔法學院啦!」步入希望教育集團援建的綿竹大學城,如迪斯尼童話般的美麗校園讓臺灣記者們流連忘返。
  • 臺灣實驗學校量產背後,凸顯哪些教育隱憂?
    看似多元的榮景下,有哪些教育根本問題被忽略,父母又該如何判斷?陳雅慧是臺灣地區《親子天下》雜誌的總編輯、資深媒體人,12月2日,她將來到蘇州,出席EGC大會親子專場,和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家長們,一起聊聊各自不同的養娃經,並將在工作坊環節,根據她近年對臺灣地區教育文化的觀察,談談如何做個「無人機父母」。(文末有驚喜!
  • 南京發聲 一群孩子成了教育部門的祭品……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2-5年級家長們集體請願教育局: 新建的南師附小今年已經招生,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開始上課了,可是仍和初中生擠在一起的2-6年級的孩子們,每天眼巴巴看著新建的學校卻不能去上學?試想孩子們的心裡有多難受呀!在孩子們眼裡,不在乎新學校是否有名校的名字,他們只是想有一個公平教育的環境。
  • 臺灣三年級小學生集體口交
    ,日前發生初中男生性侵九歲女童案,社會局等單位調查,發現性侵的初中生,五年前就讀小三時,曾和七名同學「集體口交」,時間長達近半年;但補習班導師當年僅要求寫悔過書了事。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警方表示,性侵案追訴期是20年,集體口交發生在五年前,涉案少年當年未滿十四歲,沒有刑事責任,但仍可依少年事件處理法,交付安置輔導或施以感化教育。    上月中旬,高雄市一家設有小學學童課後輔導的安親補習班,有名初中生性侵九歲國小女童,社工員查出這名初中生除性侵女童外,還曾逼迫小五男童為他口交。
  • 10歲的網紅月收入過10萬,大量青少年長大想當網紅,父母不了解就無法溝通和引導
    根據《親子天下》雜誌的調查,YouTube已成為臺灣青少年最主要的獲得信息的平臺之一,而且有近3成的青少年每天會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追YouTuber,足見青少年有多著迷網紅。資深電視節目導播、同時在臺灣科技大學任教的胡家紋指出,過去普通人想成為明星,或是上電視節目,需要經過一連串的培訓,唱功、演技、颱風和表達都得下足「臺下十年功」的訓練,才能登上舞臺。「但現在,不用經過任何訓練,你就可以把自己po上網去,任何人都有機會一炮而紅,」她說。
  • 【教育問題談】臺灣鄉村學校的故事
    考察中,我們看到許多有志於鄉村教育事業的校長、老師和社會機構勤勉敬業,頗有成就,從中吸取了教育智慧,並分享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個好校長改變一個學校和一個鄉村  屏東縣大武山區有個泰武國小。這個有數十年歷史、2009年受到風災重創重建的學校,如今保留著排灣族傳統文化,是一所典型的原住民小學,同時是一所「國際小學」。
  • 上海在線教育一個月來,孩子、家長、老師有什麼變化?
    「同一學段、同一播出時間、同一批授課老師」,課程可以自主點播回看,有統一的升旗儀式、眼保健操和廣播操時間。應對疫情,3月2日起,上海143.5萬名中小學生全面開啟在線教育。 今天,網課滿月。學生們在家上網課效果究竟如何?家長最初的手忙腳亂是否依然?老師的教學有了哪些思考?線上教育哪些經驗,開學後可以延續使用?
  •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陳柏熹:大型教育調查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臺灣經驗
    我剛才講過參加測驗前後兩年都要做相關的工作,所以我們在臺灣跟測量有關的老師都接觸過大型教育資料庫的調查,不論是接觸哪一個。剛才講的都是過去,我們來看看臺灣現在的狀況,做了這些調查研究到底發現了什麼?其實名次部分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每一年參加的國家數是不一樣的,每一年都會有新的國家加入進來,像上海一加進來臺灣的名次就會往下掉。
  • 初中生黑板報走紅,比美術老師畫得有創意,老師和學生都不忍擦
    可能是老師安排學生去怎麼設計,也可能是老師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想像力,下面就帶大家感受一下初中生的黑板報。 而且色彩的運用對比也是很明顯的,看來初中生也是很喜歡看這個劇啊,看到這組初中生的黑板報,不少學生直呼,比美術老師畫得有創意,老師和學生都不忍擦,難道不怕得罪美術老師嗎?
  • 初中生繼續「減負」,老師和家長卻想哭
    先分清「中考」和」會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也叫「中考」,中考的分數是高中錄取的重要依據之一,總共是6門課程,評分從A+依次降低。「會考」是高中拿畢業證的考試,每門考試科目拿到60分即可拿的畢業證,是很基礎的考試。中考對於初中生來說,相當於高中生的高考。
  • 不讓初中生虛度光陰,家長的教育尤為重要,究竟該怎麼做呢?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初中生來說,也是進入青春叛逆期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那麼很容易誤入歧途,這不僅影響了孩子的中考成績,甚至也會為今後的生活做出慘痛的代價。所以對於這個階段的初中生來說,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家長如果想要孩子,能夠在中考的時候,擁有好的學習成績,那麼就需要通過正確的方法來教育,才能夠讓孩子途迷知返,那麼這時家長該怎麼做呢?
  • 臺灣初中生健康教材被質疑鼓吹性解放
    臺灣的相關規定中明示了16歲以上的性行為才是合法的,但此次給初中生的健康教育課本中卻出現了「亂七八糟」的內容,有臺灣老師直言,偏頗的內容只會讓教育往下沉淪,甚至讓孩子解讀成錯誤的性觀念,性教育也會變成性解放。
  • 臺灣教育年度大獎獲得者杜守正老師「長沙G20」論教育之道
    杜守正簡介臺灣知名班主任;臺灣新北市水源國小教導主任;新北市藝術與人文輔導團團員、研究員;榮獲臺灣教育年度大獎(全臺灣小學教師每年僅有一位)。接觸杜老師的人都應該會有這樣的感覺,他謙遜低調,是一個真正用心靈與人生、工作對話的人。
  • 裡面的這些教育啟示,你讀懂了嗎?(老師家長必看)
    將育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教育融入一體,緊跟教育前沿,探索優秀教育理念,我們致力於分享最優秀的教育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整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戰狼2》大火!票房與口碑雙爆自然有其成功的原因,影片究竟如何觀眾盡可品評。你知道嗎,其實《戰狼2》幕後拍攝故事就是一部活脫脫的「硬漢教育片」!
  • 在這片足球荒漠上,一群初中生創造著自己的奇蹟
    作為首位登陸中超賽場的臺灣球員,陳柏良曾感慨道,「臺灣是足球的沙漠,家長大多數都會把小孩送去打棒球或者籃球,因為踢足球是沒有未來的。」然而,臺灣卻在2006年,為綠茵場和大屏幕奉獻了一部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的足球紀錄片。
  • 什麼是好的教育?這部《零零後》記錄追蹤孩子的十年成長與教育
    幼兒園時期,園長因為她的內向而苦惱,找到家長,她的父母沒有逼迫她一定要成為外向的人,而是接納孩子的性格,並且不覺得不妥。,零零後的生長大環境是較為優越的,而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之下,有不少有能力給孩子選擇更好環境的家長。
  • 記錄片《茨朗的孩子》封鏡 追蹤貧困山區孩子十年成長曆程
    記錄片《茨朗的孩子》封鏡 追蹤貧困山區孩子十年成長曆程 2017-02-08 21:55: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