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魯甸地震成因 未來餘震可能性

2021-02-18 雲南廣播電視報

8月3日16點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8月4日14:00,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398人死亡(其中:魯甸縣319人、巧家縣66人、昭陽區1人、會澤縣12人)、3人失蹤(巧家縣3人)、1801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5萬戶7.98萬間房屋倒塌,3.92萬戶12.40萬間嚴重損壞,15.12萬戶46.61萬間一般損壞。此次地震成因為何?為何有如此大的破壞力?未來幾天震情將有怎樣的發展?中國地震局相關專家就以上民眾關心的問題作出了解答。

是否為強震多發地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此次魯甸6.5級地震發生在北東向西魚河—昭通斷裂附近,為走滑型地震。他表示,西魚河—昭通斷裂本身活動強度,以往沒有超過6級,2012年發生過兩次5.7級地震,此次為該地區首次發生6級以上地震。

「從我們統計來看,西魚河—昭通斷裂歷史上無6級以上地震記錄,但是在它的南北兩端,發生過多次強震群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初步統計,距震中200公裡範圍內,1900年以來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5次,最大為1974年5月11日大關7.1級地震,距本次地震震中140公裡左右。在震中100公裡範圍內歷史上發生5級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級地震1次,為1930年巧家6.0級地震。

蔣海昆表示,近年來,雲南強震的群震現象比較突出,今年盈江地震打破了雲南6級地震的5年平靜(上次6級地震是2009年),而6.5級以上地震最近一次是2000年的地震,間隔是14年,間隔時間非常長,「7級地震的間隔更長,上一次是1996年的麗江地震」。

據云南省地震局統計,從2004年至今,雲南發生的3級以上有感地震就有1542次,其中6.0~6.9級地震有3次。以這次地震為中心,震區200公裡範圍內歷史上有5級以上地震記錄44次。

損失為何如此巨大?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震局辦公室相關專家表示,此次地震有五大特點:

一是2000年以來雲南省境內發生的最大地震,波及範圍廣,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均有人員死亡,地震災害損失嚴重,特別是魯甸縣人員傷亡慘重。

二是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是典型的淺源地震,地表震動強烈。可以對比的是2012年9月7日昭通彝良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裡;四川蘆山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而2010年4月14日導致至少2698人遇難的青海玉樹7.1級地震,以及導致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7923人失蹤的汶川8.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均是14公裡。

三是災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65人,為全省平均值的2倍。本次地震的震中龍頭山鎮,距離縣城僅40公裡左右,震區人口平均密度每公裡265人,地勢陡峭,導致的次生災害亦很嚴重。可以對比的是,2012年9月7日的彝良地震,災區人口密度是平均每平方公裡205人,而雲南省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17人。

雲南地處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的東南側,是主要的受力區域,是我國地震最多、震災最重的省份之一,並具有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災害重的特徵。20世紀中國內地23.6%的7級以上大震、18.8%的6級以上強震發生在僅佔全國國土面積4.1%的雲南。雲南84%的國土面積基本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上,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

四是震區屬國家級貧困區,建築物抗震能力較弱。

五是災區地形崎嶇,構造複雜,地層破碎,又恰值雨季,滾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易發。

蔣海昆也向記者表示,魯甸縣地質地貌複雜,人口比較稠密,抗震防禦能力較低,是本次地震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是否還會有強烈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統計,截至8月4日16時,共記錄到餘震總數為467個。其中5.0~5.9級地震0個,4.0~4.9級地震4個,3.0~3.9級地震5個。

蔣海昆表示,目前來看,這次地震的餘震震級偏低,「像是還沒活動開」。他表示,一般而言,6.5級地震的餘震至少要到5級,所以今後幾天,震區要特別關注5~6級的強餘震的發生,災民以及救援隊伍都要注意防範。

此外,由於昭通地區處於深山峽谷地質地貌,次生災害非常嚴重,加上目前雲南地區處於雨季,所以要注意次生災害的發生。

蔣海昆表示,雲南地區通常情況是6級地震三年兩次,但是從今年情況看,6月1日發生6.1級地震,這次又發生了6.5級地震,所以整個西南地區的地震形勢要比以往複雜和嚴峻,有待專家進一步會商研判。

推薦公眾號:

翠湖匯

cuihuhui

(↑↑長按以上微信號可複製↑↑)

白領休閒、娛樂的服務平臺:

交朋友、找樂子、湊熱鬧、衝殼子、聚會

我們匯聚春城,縱情翠湖,看花開花落,觀雲捲雲舒,望細水長流,品人情暖意,一起享受最快樂的閒暇時光!

推薦指數:★★★★★

相關焦點

  • 唐山餘震為什麼會持續44年?專家: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而那些有大清早看電視習慣的人,大多數都收到了一個地震預警:地震橫波將在××秒後到達……7月12日早上6時38分,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對此,唐山市應急管理局表示,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44年後依舊還有餘震,是否意味著未來還會有類似的餘震?除此之外,又還有哪些地區有類似跨越多年的餘震?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宜蘭今晚發生5.7級地震 臺灣氣象局:未來3天還有餘震
    據臺媒報導 今晚19點35分左右宜蘭外海發生規模5.7的有感地震,對此,臺灣氣象局指出,這次地震應為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餘震,未來3天內要注意會有規模3的餘震。臺灣氣象局指出,今晚發生的地震和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形成原因、深度都非常相似,而今晚的地震形成的主因是東部外海有個板塊的隱沒,一般來說板塊往下隱沒,發生地震若是比較淺層的,破裂帶是脆性,若是深層地震,由於溫度較高屬於塑性,而這種地震發生餘震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
  • 國土部專家分析四川九寨溝新疆精河為何發生地震
    8月9日清晨,新疆精河縣又發生6.6級地震。那麼,這次四川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發生地震的原因是什麼呢?  據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陳會忠和中國地科院地質研究員、國土資源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蘇德辰分析,這次地震發生在我國地震活躍的南北地震帶上。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大地震多發的地區,近年來汶川、玉樹、盧山、魯甸、景谷等地震都甚發生在南北地震帶上。
  • 專家分析臺灣南投6.7級地震:或是1999年地震餘震(圖)
    專家分析臺灣南投6.7級地震:或是1999年地震餘震(圖) 新華社發  昨天13時43分,臺灣南投縣仁愛鄉發生芮氏規模6.7級地震,為今年初以來臺灣最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在南投縣政府以東32公裡處,地震深度9公裡,屬於極淺層地震。據地震測報中心統計,截至昨晚8點,地震共造成2人死亡,1人失蹤,3人重傷,18人輕傷。在臺的大陸遊客暫無被困、傷亡等報告。
  • 專家解讀唐山5.1級地震:屬1976年地震餘震 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孟植良)「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今天下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在情況通報會上表示,「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臺灣花蓮發生6.5級地震,餘震可能較多
    關於這次地震外界傳言眾多,有人說這次地震發生前早有預兆,因為這幾天花蓮縣地震不斷,震級都還不小;也有人說福建離臺灣那麼近,是不是馬上也會有地震要發生?為此記者連線中國地震局專家,為讀者深入分析此次地震的相關情況。  花蓮地震成因是什麼?為啥「震」個不停?
  • 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
    省地震局:從未發布應城地震有大型餘震預測今晚,湖北孝感地震後(詳情),有部分網友反映收到「未來十小時將發生四級以上餘震」的信息,並稱呼籲市民不要回家睡覺。還有網友稱「今晚10時有大型餘震」。省地震局專家會商認為,此次地震事件屬於正常地震能量釋放,後續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當前全省地震數據記錄沒有發現明顯地震異常。
  • 【復旦EMBA︱聚焦魯甸之殤】地震那天,我們在現場!
    陳巍一行人4日上午從昆明出發,一路沿著銀昆高速公路向震中魯甸駛去,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陳巍剛被同行的夥伴替換下來:他已經開了3個多小時,還得再開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魯甸。在趕往災區的路上,陳巍拍下旁邊車道上疾駛的救援車輛,將照片發到同學群裡,並且說:「向成都軍區駐滇部隊致敬!」
  • 專家析吉林松原地震:後續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8日電(冷昊陽)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8日1時50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哈爾濱、長春等城市震感強烈。地震專家分析,後續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也不大,同樣不會對哈爾濱、長春等周邊城市帶來更大的後續影響。
  • 地震突襲美國大城市,28年來最大!權威數據:餘震不斷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此次地震震中距離美國猶他州首府和最大城市鹽湖城僅有約10英裡,因此鹽湖城多地震感顯著,猶他州應急管理部門表示,這是自1992年以來該州發生的最強的地震,1992年,猶他州聖喬治地區發生了芮氏5.9級地震。根據媒體消息稱,此次地震造成部分建築倒塌或受損,但還沒有人員死亡的報告。
  • 唐山7.8級大地震已44年!為何還有5.1級餘震?
    據悉,這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後很多人都想起了1976年的那場7.8級唐山大地震,而根據唐山市應急管理局的說法,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距離震中100多公裡外的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區都有明顯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
  • 專家解讀:唐山5.1級地震地震屬1976年地震餘震
    (周一,索羅門群島發生了芮氏7.6級地震。)該地震造成河北唐山市中心震感強烈,天津、河北承德震感明顯,北京、河北廊坊、滄州等地有震感(feel the tremor)。唐山本次地震屬1976年地震餘震,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臺氣象部門:中臺灣地震不停,未來一周仍有可能發生規模餘震
    臺氣象部門:中臺灣地震不停,未來一周仍有可能發生規模餘震 「直通臺灣」微信公眾號 2017-11-12 13:35
  • 雲南魯甸抗震救災紀實:烏蒙磅礴寫大愛
    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在紙廠鄉安置點表示:在抗震救災中真切感受到了幹部作風的轉變——老老實實匯報,扎紮實實救災,實實在在解難。他說:「一定要把這種好作風延續下去,我們多辛苦一點,讓群眾過好一點。」  雲南省省長李紀恆地震當晚摸黑徒步挺進龍頭山鎮,之後冒餘震走訪受災群眾安置點。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
  • 吉林松原頻發地震 發生破壞性地震可能性不大
    中新網長春1月16日電 經吉林省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16日02時00分54秒,吉林松原市寧江區(北緯45.26度,東經124.73度)發生1.7級地震,震源深度2千米。就在幾個小時前的15日22時16分19秒,這一區域剛剛經歷一場2.6級地震,震源深度2千米。
  • 中地震專家稱廣東河源地震或由新豐江水庫引發
    據廣東地震局消息,截至17日19時30分共記錄餘震91次,最大為3.5級。總體來說,餘震活動呈衰減趨勢。專家分析認為,震中及附近地區短期內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仍會有3級左右餘震的發生。2月17日,廣東省地震局副局長鍾貽軍表示,這次東源4.8級地震屬水庫型地震,即因為水庫蓄水引發的地震,是1962年河源6.1級地震的餘震。
  • 福島、北海道同時地震!日本專家:或非偶然,可能另有預兆
    來源:海外網圖源:NHK海外網2月13日電當地時間12日晚上,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和福島縣幾乎同時發生地震,中間僅相隔1分鐘。對此,日本地震專家隨即展開了相關解讀,認為此事或許並非偶然。綜合日本富士電視臺等媒體13日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上7點36分,日本北海道部分地區發生芮氏4.4級地震,在1分鐘後的7點37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海域又發生芮氏5.5級地震,兩地幾乎同時發生。
  • 未來一周或有餘震!
    未來一周或有餘震!臺灣地震專家、氣象部門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此次地震系歐亞大陸板塊底下的運動,雖然地震深度較深,但所釋放的規模,約為5.6顆原子彈。不過他同時指出,這幾年因為釋放能量較少,適度能量釋放有助於臺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