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點30分,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發生6.5級地震。8月4日14:00,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398人死亡(其中:魯甸縣319人、巧家縣66人、昭陽區1人、會澤縣12人)、3人失蹤(巧家縣3人)、1801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5萬戶7.98萬間房屋倒塌,3.92萬戶12.40萬間嚴重損壞,15.12萬戶46.61萬間一般損壞。此次地震成因為何?為何有如此大的破壞力?未來幾天震情將有怎樣的發展?中國地震局相關專家就以上民眾關心的問題作出了解答。
是否為強震多發地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此次魯甸6.5級地震發生在北東向西魚河—昭通斷裂附近,為走滑型地震。他表示,西魚河—昭通斷裂本身活動強度,以往沒有超過6級,2012年發生過兩次5.7級地震,此次為該地區首次發生6級以上地震。
「從我們統計來看,西魚河—昭通斷裂歷史上無6級以上地震記錄,但是在它的南北兩端,發生過多次強震群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初步統計,距震中200公裡範圍內,1900年以來一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5次,最大為1974年5月11日大關7.1級地震,距本次地震震中140公裡左右。在震中100公裡範圍內歷史上發生5級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級地震1次,為1930年巧家6.0級地震。
蔣海昆表示,近年來,雲南強震的群震現象比較突出,今年盈江地震打破了雲南6級地震的5年平靜(上次6級地震是2009年),而6.5級以上地震最近一次是2000年的地震,間隔是14年,間隔時間非常長,「7級地震的間隔更長,上一次是1996年的麗江地震」。
據云南省地震局統計,從2004年至今,雲南發生的3級以上有感地震就有1542次,其中6.0~6.9級地震有3次。以這次地震為中心,震區200公裡範圍內歷史上有5級以上地震記錄44次。
損失為何如此巨大?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地震局辦公室相關專家表示,此次地震有五大特點:
一是2000年以來雲南省境內發生的最大地震,波及範圍廣,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和曲靖市會澤縣均有人員死亡,地震災害損失嚴重,特別是魯甸縣人員傷亡慘重。
二是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是典型的淺源地震,地表震動強烈。可以對比的是2012年9月7日昭通彝良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裡;四川蘆山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裡;而2010年4月14日導致至少2698人遇難的青海玉樹7.1級地震,以及導致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7923人失蹤的汶川8.0級大地震,震源深度均是14公裡。
三是災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65人,為全省平均值的2倍。本次地震的震中龍頭山鎮,距離縣城僅40公裡左右,震區人口平均密度每公裡265人,地勢陡峭,導致的次生災害亦很嚴重。可以對比的是,2012年9月7日的彝良地震,災區人口密度是平均每平方公裡205人,而雲南省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17人。
雲南地處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帶的東南側,是主要的受力區域,是我國地震最多、震災最重的省份之一,並具有頻度高、強度大、分布廣、震源淺、災害重的特徵。20世紀中國內地23.6%的7級以上大震、18.8%的6級以上強震發生在僅佔全國國土面積4.1%的雲南。雲南84%的國土面積基本地震烈度在Ⅶ度以上,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
四是震區屬國家級貧困區,建築物抗震能力較弱。
五是災區地形崎嶇,構造複雜,地層破碎,又恰值雨季,滾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易發。
蔣海昆也向記者表示,魯甸縣地質地貌複雜,人口比較稠密,抗震防禦能力較低,是本次地震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是否還會有強烈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統計,截至8月4日16時,共記錄到餘震總數為467個。其中5.0~5.9級地震0個,4.0~4.9級地震4個,3.0~3.9級地震5個。
蔣海昆表示,目前來看,這次地震的餘震震級偏低,「像是還沒活動開」。他表示,一般而言,6.5級地震的餘震至少要到5級,所以今後幾天,震區要特別關注5~6級的強餘震的發生,災民以及救援隊伍都要注意防範。
此外,由於昭通地區處於深山峽谷地質地貌,次生災害非常嚴重,加上目前雲南地區處於雨季,所以要注意次生災害的發生。
蔣海昆表示,雲南地區通常情況是6級地震三年兩次,但是從今年情況看,6月1日發生6.1級地震,這次又發生了6.5級地震,所以整個西南地區的地震形勢要比以往複雜和嚴峻,有待專家進一步會商研判。
推薦公眾號:
翠湖匯
cuihuhui
(↑↑長按以上微信號可複製↑↑)
白領休閒、娛樂的服務平臺:
交朋友、找樂子、湊熱鬧、衝殼子、聚會
我們匯聚春城,縱情翠湖,看花開花落,觀雲捲雲舒,望細水長流,品人情暖意,一起享受最快樂的閒暇時光!
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