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手機早已向大屏化、全能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一部智慧型手機能完成的事越來越多,中國用戶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長已經超過4小時,且呈上升趨勢。那麼作為使用手機中最長接觸時間的屏幕,其質量和觀感對使用者來說是及其重要的。
智慧型手機屏幕很多參數可以查詢到,比如解析度、ppi、最高亮度、對比度等,然而幾乎統治智慧型手機屏幕的amoled和lcd兩種材質之爭卻愈演愈烈。
LCD 就是液晶屏幕,基於偏振光,偏振光也可以被認為是色彩過濾器,它的功能用來決定基本的紅綠藍色彩,這些基礎色彩可以組合變化成為更多更豐富的色彩。偏振光還可以控制每一個色彩像素的亮度
OLED 是半導體光源,擁有電流的陽極和陰極,亮度由電流來決定。除了背光和每一種顏色都需要有的過濾器之外,AMOLED 還需要使用每一個單獨的彩色LED,紅、綠、藍來創造豐富的色彩。每一個 LED 像素的亮度都是由通過底板電晶體提供的電流來控制,底板電晶體可通過電晶體的柵電壓調節。由於缺少了光源過濾器的阻攔和過濾,AMOLED 屏幕擁有比 LCD 更好的色彩還原效果,更高的對比度。此外,AMOLED 屏幕還可以通過將單獨像素亮度調暗來節省能耗,而不是像 LCD 那樣一直使用背光。
amoled的優勢是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色彩還原效果、更加省電且發展潛力更大,曲面屏、摺疊屏、柔性屏目前只能通過oled屏實現。連一直採用頂級lcd屏幕的iphone因為cop封裝和柔性屏技術也不得不在ipone x上採用amoled屏,國際大廠三星早在2011年開始開發amoled屏幕,目前已是oled屏最大供應商和製造商。
然而amoled屏的缺點更為致命,主要體現在燒屏和傷眼(PWM低頻調光),以頂級oled屏iphone x為例。
手機的調光模式一般有兩種:PWM低頻調光和PWM高頻調光。國家對護眼檯燈的標準是,頻率要高於 3125 Hz。如果你要求嚴苛,使用 PWM 調光的屏幕,最好也在 3000 Hz 以上。採用amoled屏幕的手機都是低頻調光,iphone x實測為240Hz,其他三星旗艦和oled屏手機均在200Hz左右,這對人眼來說傷害極大。當然像三星和蘋果等國際大廠早就對oled屏幕進行了特殊優化,但其罪魁禍首PWM低頻調光卻難以改變,一個普遍的事實是這類手機在夜間長時間使用會感到眼澀。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燒屏,燒屏是因為長期高亮度下停留在同一個場景和畫面,oled屏幕形成印記難以去掉。在三星旗艦機中比較容易見到的是屏幕有點、線、印、發紅等,這是不可逆的。簡而言之,oled屏幕壽命較lcd屏短。
最後,即使LCD黨高舉PWM低頻調光有害的大旗,也無法徹底證明AMOLED屏幕對視力有影響,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使用手機的習慣,用眼衛生以及個人對屏幕亮度色彩感知都會產生差異,這些因素都會令人產生舒適或不舒適的情緒。毫無疑問,最終需要注意的仍是使用習慣,比如用戶應該儘量避免長時間注視手機屏幕;在漆黑的環境下減少LCD和AMOLED低亮度的觀看時間,如果有深夜閱讀習慣,也需要打開一盞別的光源來中和頻閃;在眼睛出現乾澀時使用眼藥水滋潤雙眼等等。
oled屏已是大勢所趨,其優勢和發展潛力早已甩開了lcd屏,當然消費者還是可以自行選擇的,正如手機數碼圈流行的一句話----「lcd永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