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2020年本是線下演出大年。在這一年,間隔上次巡演有4年之久的蔡依林、梁靜茹、劉若英、孫燕姿、陳奕迅等人將悉數出沒,間隔有6年之久的劉德華也將重返舞臺。原本在2、3月,我們便可以與他們中大多數見面,然而一場疫情,演出全亂。
協會統計,2020年一季度全國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票房損失超20億;市場傳言9月之前不再有大型演唱會。
演出市場快完蛋了嗎?
走訪、諮詢了演出行業上下遊公司,包括大型音樂集團、大型演出機構、演唱會運營商、戲劇機構和售票平臺等,娛理工作室發現對於受訪的演出從業者來說,他們的恐慌大多來自於輿論。
其中,大麥2月4號發布了致商家的一封公開信,內容包括從佣金減免、金融扶持、提前返款等方面幫助合作夥伴。一些演出方認為,這封公開信表達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2月底前的演出或因「不可抗力」必須取消,這可能是主管部門間接透露出的「強制取消令」。但其實這封公開信只是大麥主動預警、關懷幫助同行的結果。
且行業人對統計中確切的「數字」存疑。
如「20億的票房損失」如何得出?演出延期對應的是收入延後,不是損失;「9月前沒有大型演唱會」又是什麼模型推算?
因為疫情,行業按下了暫停鍵,但隨著多地病例出現「零增長」,國內情況趨好,身在行業中的人,正在籌劃業務上的復甦。話劇看3月,演唱會看5月。大麥信息顯示,演出取消最多的集中在3月中旬以前,3月底之後的戲劇類以及4月之後的演唱會,仍保留了很多項目可正常訂票。據不完全統計,3月全國仍有幾十場話劇可正常購票,4、5月十幾位明星演唱會正在試水觀望。
大麥網相關演唱會信息頁,梁靜茹、蔡依林、劉德華的部分場次都顯示為售票中
爪馬戲劇:攢了1000多個口罩,
3月準備排練
春節後,《下一站是幸福》爆紅,賀燦陽的扮演者張雨劍人氣躥升。由張雨劍擔當男一號的舞臺劇《惡作劇之吻》,原本計劃3月在上海、廣州、深圳三個城市連續開演9場。
「春節期間疫情嚴重的時候,票卻賣得特別好。」《惡作劇之吻》的製作機構爪馬戲劇創業人李梓誠對這個現象感到很不可思議。「開票沒多久,賣了100多萬。」
2月4號,大麥發布致商家信,2月底之前因疫情取消的演出退票免代理費。
「我們理解的就是2月的演出全部取消,3月的還可以上。所以春節後我們就抱著僥倖心理,也不敢坐飛機,就直接開了1000多公裡的車,從深圳來到了上海,準備排練。」
李梓誠一行8個人的爪馬團隊在上海只待了2天,就準備打道回府。因為他們外地來的住酒店測體溫、登記完就可以無障礙進出,但上海當地排練的人,出了小區就不讓再進門。隨後,爪馬團隊又開了1000多公裡的路,從上海回深圳。
早上10點從上海出發,第二天早上5點到深圳,一路上遇到很多村口封路,爪馬團隊不敢下高速,只在休息區休息一會就趕緊出發。「車裡裝上的滿滿30天的物資,從深圳拉到上海,又從上海拉到深圳。」
舞臺劇《惡作劇之吻》主演+之前公布的演出信息表,圖源微博
僥倖心理蕩然無存,爪馬戲劇在元宵節前後主動取消了《惡作劇之吻》在上海、廣州、深圳的9場演出。
「很多粉絲問我們能不能保留訂單,因為雨劍現在火了,怕再開演搶不到票。但是,演出延期有很多不確定性,時間段和地點都有變,主演也要協調檔期,技術上做不到保留原位置。」
圖源微博
回到深圳,爪馬團隊員工如無必要都在家辦公,直接原因是為了「省口罩」。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採購物資,為排練做準備。十幾個人每天搖口罩,再找找其它發貨渠道,螞蟻搬家式地攢了1000多個口罩。我出去一趟回來,就把口罩放在50度的熱水裡燙半小時,再拿出來晾乾,繼續戴,一個都不能浪費了。」
《惡作劇之吻》延期到幾月還未確定,李梓誠十分關注3月份演出市場的動向。截至今日,據不完全統計,2、3月份全國範圍內仍有幾十場演出可正常購票,但已售票成功不能等同於正常演出。
以2月的最後一周為例,北京一些戲劇演出仍可購票,如北京辰星劇社的《奇奇怪怪的愛情》原本預計2月25日晚演出,娛理工作室2月24日購票正常,但25日下午大麥臨時通知演出取消。室內演出,頗有一種以「每幾日」為時間單位,走一步看一步的感覺。
「3月準備動起來了,1000多個口罩就是留給3月排練用的。」李梓誠預計4、5月份,演出市場會逐漸恢復,而他們要做的最好是3月份排練完,趕上第一波復甦潮。「我們的現金流撐2、3個月沒問題,要是撐半年,我自己都得轉行了。」
圖源大麥網
演唱會主辦方員工:
少說話,搶年底檔期
朱曉靜(化名)供職於一家小型演唱會運營機構,十幾個人的團隊,今年上半年公司原本要舉辦三位一線男歌星的演唱會,現在已經延期了2人,演唱會集中在3、4月份。「還有一個大牌是5月份開始,還沒打算延期。」
朱曉靜覺得協會發出的「20億票房損失」很誇張,「延期又不是再也不上了。」「我覺得疫情對於我們演唱會主辦方來說,整體影響不大,演唱會一般都安排在5月以後。現在我們還是正常工作,5月份的活要對接,3、4月份延期了的,也要重新跟場館和藝人敲檔期。」
大麥顯示,包括周杰倫、蔡依林、劉若英、任賢齊、梁靜茹、林宥嘉等10幾位歌星4、5月份的演唱會仍然是可訂票的狀態。但到時是否正常舉辦,還是取決於疫情整體防控。
「2、3月份演唱會取消,基本是行業共識,主辦方、藝人方、場館協商一致。4月的演出很多是主辦自己取消的,少部分把5月的演唱會也取消了。但嚴格來說,4、5月份的行情,沒有定論,大家都在觀望。」
蔡依林、梁靜茹4月演唱會售票頁,圖源大麥網
朱曉靜覺得輿論把演出行業渲染的有點慘,至少她還沒聽到同行有裁員、降薪的消息。朱曉靜告訴娛理工作室,演唱會的主辦,很多都是十幾個人的團隊,有時候一個項目的虧損都是幾百萬,發十幾個人的工資沒問題。而偶爾看到新聞裡說的裁員,在家辦公的朱曉靜才有焦慮感。
「輿論已經把行業說那麼慘了,我們現在是低調做人。」
朱曉靜特別提醒娛理,最好不要寫到延期的藝人人名,「不管是我們公司的還是其它公司的,肯定都會找來刪稿。現在的氛圍就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把影響降到最低,除了延期聲明必須發,其他都不參與討論。最好都是悄咪咪把事辦了。」
另一家幾百人規模的演出機構副總蔡鑫(化名)的感受與朱曉靜相似,行業沒有渲染的那麼慘,也沒聽說過有裁員、降薪現象。
蔡鑫是這家大型演出機構演唱會板塊的負責人,他們目前只延期了海外的一場演唱會,國內演唱會原本最早安排是在5月。「現在就是情況未定,5月份的我們還沒啟動報批,正在跟藝人商量,穩妥起見可能延到7月,還在觀望。」
圖源見水印
自家業務受影響較小,但蔡鑫對2020年十分惋惜,今年本應是演唱會大年。
蔡鑫解釋,2000年是華語樂壇的分水嶺,周杰倫、蔡依林、孫燕姿、梁靜茹等人都是2000年左右出道的,2020年是他們出道的20周年,很有意義。
「今年是我所知道的一線男藝人和女藝人集體出沒的一年。像蔡依林、孫燕姿、梁靜茹,劉若英,她們距離上次巡演都已經有四年了。陳奕迅距離上次巡演也是四年了,劉德華都有六七年了。還有韓紅,也是五六年沒開演唱會。這些大咖今年全部出來了。」
4、5月份仍然充滿著變數。蔡鑫告訴娛理工作室,大型演唱會最保險的時間是7月以後,但是7-9月的檔期通常在2019年就定完了,現在延期的各個演唱會,需要爭搶的是2020年底檔期。
「我跟全國大概1/3的場館溝通過,除了北上廣,二線城市年底檔期沒那麼緊,大家都還有機會。」
蔡鑫建議,流量高的藝人,可以試水4、5月份的演出市場行情,因為一旦疫情穩定下來,這些藝人的演唱會賣票很快,隨時開票都來得及。「難的是一些資歷深的老藝人,他們演唱會賣票,2個月時間賣的會比4個月少一半票房,這部分藝人適合安排在年底檔期。」
周杰倫、劉德華、韓紅、孫燕姿、劉若英、蔡依林2020年演唱會海報一覽
大機構:太合集團100歌手試水直播,
聚橙音樂劇4、5月隨時開演
太合集團作為國內大型音樂機構,線下演出項目暫停較多。全國停掉了幾千場小型Live House演出,原定於2月21日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舉辦的樂夏巡演被延期。樂夏北京場是萬人場的演出,票原本是售罄狀態,近1000萬票房隨之延後。
「太合2、3月份的線下業務是沒有收入的,但發歌的主業不受影響,都是線上在搞。現在4、5月份的線下演出是不是也要延期,還不確定,我們也在觀望。我們現在積極試水線上業務,比如跟快手合作推出了『雲趴音樂周』。」太合廠牌戰略總經理詹華表示。
詹華寄極大的希望於5月市場復甦,「因為檔期越往後越難定,現在全國取消的演唱會都盯著下半年的場館,藝人的檔期也是越往後越難敲定。」「還有,5月份我們計劃有麥田音樂節。」
詹華告訴娛理工作室,太合2月初就已復工,公司鼓勵大家在家辦公,現在這個階段,個人以及團隊能做的有限。目前由於太合旗下藝人眾多,很多平臺找過來提出線上合作,現在整個團隊是在家辦公忙著藝人直播的事。
「跟抖音、快手、淘寶和芒果TV都有合作,我們推出了100多組藝人,有Click#15、面孔樂隊、果味VC、厲娜他們,職業歌手這麼大規模地搞直播,行業裡是頭一次。」
圖源微博@譚維維
通過對旗下藝人直播的觀察,太合商務營銷總經理劉顯銘發現了很多樂趣。
「直播對藝人的宣傳跟傳統方式不一樣。傳統演唱會,藝人喜歡不修邊幅,要有範兒,要跟外界保持距離,直播了大家都開始『去範兒』。樂隊裡粗糙的兄弟們都自己網購買化妝品,好好打扮一番才露臉;還有戴荃,淘寶直播的時候一首歌換一個道具,線下可沒那麼用心。」
劉顯銘最近沉浸在給自家直播藝人刷禮物的快樂中,一周的時間給幾大平臺充了大幾千元。
「印象最深的是果味VC樂隊出來的時候,全場沸騰,屏幕上都是呼啦啦的打賞,那我不能比別人少了,一衝動我也幾百幾百地打賞。還有那些前排打賞的土豪,我覺得有必要去認識一下,順便拓展客戶。」
詹華和劉顯銘正在持續觀察太合藝人們的直播效果,對於那些網感較強的藝人,會考慮日後將直播作為宣傳常態。
圖源微博@果味VC
同是線下演出,疫情對室內戲劇的影響明顯大於戶外演唱會,因為演唱會大部分集中在5月以後,而室內戲劇一整年每天都有演出。
聚橙音樂劇副總Johnson慶幸的是,今年聚橙最大的音樂劇《貓》安排在了6月以後。「目前我們只延期了3月的兩個小項目,損失較少。」
聚橙整體復工率在20%左右,音樂劇團隊20多人,包括Johnson和總經理俞心悅在內,現在每天去辦公室的只有3、4人。「人均辦公面積十幾平米,大家都儘量減少說話。」
Johnson是音樂劇行業老兵,2003年非典時期便已從業。時隔多年,非典對行業的衝擊,Johnson仍有深刻印象,「一個很長的隔離周期,解除隔離後,行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復甦,而且大部分同行都活了下來。」
非典是2003年6月解除隔離,Johnson認為今年的疫情會被控制的更快,4、5月份,聚橙音樂劇隨時準備開演。「2020年的演出市場,已經不是2003年能比的。市場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包括內容IP開發、消費習慣培養和團隊搭建成熟,線下演出復甦的節奏會更快。」
音樂劇貓劇照,圖源大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