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的日子,我被一些倔強的少年,深深地鼓舞到!
最近,蕪湖一個19歲考生刷屏了網絡,這個襁褓中就被確診為腦癱、連寫字都特別費勁的少年姚俊鵬,高考考出了623的成績,超理科一本線108分。無數人稱為:奇蹟。
2001年出生的姚俊鵬,起初跟別的小朋友並沒有什麼不一樣,而到一歲時,他身體的異樣越來越明顯,去醫院檢查時,被確診為腦癱。
聽到這個消息,姚俊鵬的父母幾近崩潰,無論對哪一種家庭而言,這樣的打擊都是無比沉重的。
三四歲的孩子,是最活蹦亂跳、讓家長不省心的時候,而三歲的姚俊鵬卻還要父母的攙扶。
上學時,幾乎都是爸爸背著他去學校。父子倆,一條路,不知走過多少年,又有怎樣動人的故事。
老師布置的作業,姚俊鵬都要花多於常人幾倍的時間完成,學習的效率自然差了別人一大截。
由於腦癱導致的痙攣性抽筋,他像中風的老人一樣,無法掌控一支筆,寫出來的字也是扭扭捏捏。
▲感謝父母,感謝老師
高考,是姚俊鵬唯一一次寫完的試卷,平時的模擬,他的作文從來沒有寫完過。
學校和父母為他申請了高考延讓他心理上保持了一個相對放鬆的狀態,才讓這樣一個少年脫穎而出。
「我終於笨拙地飛,
身上粘著新的孤單,
莊子微笑著,
我不怕收起翅膀會更遺憾……」
這是姚俊鵬讀高一時,
寫的一首詩——《飛》。
折翼的雛鳥,更渴望天空,
他的努力,
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肯定,
同時也激勵著我們,
認真生活。
來看看他驚人的成績:
語文111分、數學130分
外語125分、綜合257分
總分623分
超理科一本線108分!
你能想像嗎?他是一名從降生之時就被診斷為腦癱的孩子,儘管智力沒有收到影響,但是身體的殘疾還是為了帶來了太多的不便。甚至是殘忍。
由於腦癱導致的痙攣性抽筋,他的雙手不太靈活,導致寫起字來特別費勁,寫不完作文,一般人在全身抽搐,肢體不協調的情況下,能寫出正常的字體都是難上加上難。
這對他來說,才只是他學習的第一關,他還要克服長時間學習所帶來的的身體負擔以及無數的非議,這些我們無法想像的困難。今年高考,由於姚俊鵬的特殊性,學校和父母為他申請了高考延時,這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寫作文,並完成所有題目,這次是姚俊鵬,唯一一次寫完語文作文的考試。考完之後,姚俊鵬說,寫下這樣一段話,感動了無數網友:因為身體行動不便,姚俊鵬上學都倚靠在爸爸背上去學校。「很難想像,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腦癱少年,為了超越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他的毅力、拼搏和樂觀,這些都激勵著我們班上每位同學。」看到這裡,不得不敬佩他的精神。更敬佩姚俊鵬的父母,讓他如此的開朗向上。勇敢少年,從不畏懼困難,直面自己的不完美,用無數個日夜的付出,獲得超出常人的成果。而姚俊鵬考出623分的高分也狠狠的打臉了那些「假性」努力的學生和家長們。我常常在生活裡碰到「很努力」的人,發通宵加班的朋友圈,發在公司打卡的視頻,吐槽自己幹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打卡自己又在看哪幾本書。
而這些都是為了博得存在感的無意義行為。
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一種炫耀行為。
熱血滿滿的決定去做一件事,三天打魚四天篩網,經過一段時間,還苦於沒有提升。
於是乎發說說或朋友圈,或者同時發一些文字,比如「為什麼努力了還是沒結果」。
為什麼沒有結果,其實心裡應該清楚的很。
真的,絕大多數人,只是在假裝努力。真正的智者都是行動派。
讀書時,我們常見一類人:上課認真聽講,平時拼命做題,成績還是一塌糊塗。
不少人嘲笑他們笨,又欽佩他們的拼勁,事實上,這類人壓根兒就不拼命,他們始終在做無用功。
這類人是假努力的一類人,即「看上去很認真」也就是所謂的積極廢人。
就學習而言,很多學生真的也是如出一轍。
做題的時候:不限時,不做計劃,不批改,批改了也不改錯、整理、反思、總結的刷題,都是在浪費時間,都是在自我安慰。
還有那些邊看答案邊做題的,那都是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神仙,對這類人來說,有答案的時候你就是個無所不會的學霸,沒答案的時候就是個啥都不會的學渣。
學習不是比誰炫耀自己的「戰果纍纍」。
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
都有超人父母
生理缺陷是姚俊鵬和昂子喻人生中的不幸,而生在一個家庭,讓他們一直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並愛上了閱讀,是他們不幸中的萬幸。
這裡不僅要讚美,每一個為夢想拼勁全力的孩子,更是感謝那些,不曾放棄並成全孩子的父母們。
看過這樣一部電影——《馭風少年》。馬拉威是非洲的一個小國,這裡貧窮落後,瘟疫巫術盛行,常年乾旱饑荒,難以生存。
小主人公坎寬巴就出生在這片土地上,13歲時,坎寬巴因交不起學費而被學校勸退。他的父母不是不想讓他上學,
而是天不下雨,田裡的農作物不生,沒有了收入,學費是一分錢也出不起了。
輟學後的坎寬巴依舊熱愛學習,在他的爭取下,他得到在學校圖書館繼續自學的機會。
求知若渴的他從書中得知了風力發電機,他靈光閃現,想要製作一個風力抽水機灌溉田地,等長出了莊稼,
他就能交上學費繼續學習。他構思了圖紙,製作了簡陋的模型,來到田野上遊說父親,他需要拆掉父親的、也是家裡唯一的運輸工具——自行車,來製作一個可用的風力抽水泵。
這在父親看來,就是天方夜譚。父親憤怒地摔毀了模型,大聲呵斥讓他踏實種地。失望的坎寬巴眼裡隱含著淚水,改去遊說夥伴,夥伴們則嘲諷說:你為什麼不去拆你父親的車。
於是坎寬巴帶了小夥伴一塊「圍堵」了父親,又是被父親一頓毒罵。
母親看在眼裡,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失去?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最後服軟的父親,同意了坎寬巴的想法,幫助他做成了全村唯一的風力抽水泵。
當扇片扭扭捏捏轉起來的時候,水管噴出了第一注水,村民們才肯相信,坎寬巴沒有說謊,做出來的東西不是玩具。
坎寬巴的風車,讓他的家躋身馬拉威百分之二的有電人口,也讓他的故事傳開了來。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19歲時,坎寬巴被美國一名教授發現,得到了重返校園的機會,後來就讀達特茅斯學院,這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也是聞名遐邇的常春藤學院之一。
試想,如果當初父親否決了他的想法,豈能有他的今天?
在貧瘠的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孩子的夢想,輸給了貧窮。
都說:
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
都是父母的用力託舉。
家庭的反對,即使天使也會折翼;
家庭的支持,折翼的天使也能飛翔;
永遠不要去抹殺一個孩子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柱。
「以絕大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沒有要到拼天賦的地步」1、「天賦」決定了能力上限
2、很多人當前所達到的水平,離「天賦」決定的能力上限還有很遠
3、因此,他們的努力程度實在太低,遠不到「需要拼天賦」的地步
以絕大多數【假裝努力】的人的付出相比,天賦實在是不值一提。
姚俊鵬有天賦嗎?他的天賦就是勤奮,他的起點低過所有正常的學生,可即便如此他還是贏下了高考,贏的如此漂亮。
所以不要再說,為什麼我還是沒有結果了。
免責聲明: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