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我們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完成了首次在地球通往火星的軌道的第一次中途修正,離火星越來越近。
現在,「天問一號」已踏上奔赴火星的軌道,正在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而它還要飛行7個多月,行程4億多公裡才能到達火星附近。然後,「天問一號」要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
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也不能問忘記「螢火一號」這個完全失敗的任務。早在2007年,我國就正式立項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命名為「螢火一號」。然而,由於當時我們並沒有合適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只能「寄人籬下」:搭載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一同飛往火星。但沒想到的是,俄方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2012年1月墜毀於太平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此折戟。
「螢火一號」失利後,印度抓住了機會,2013年11月5日,「曼加裡安」號發射升空,2014年9月成功抵達火星。作為亞洲首個,它讓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後全球第4個依靠自主研發實現火星探測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首次火星探測就成功的國家。
這件事也再一次告訴我們,靠人不如靠己。八年後,中國火星探測重新出發,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