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開掛人生的背後,都是高度自律。
雙非學生考上哥大,南加大等5所名校,難不難?
當然,是有難度的。
但就像魏同學說的:專注於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跑下去,天自己會亮。
託福考了6次才105分的魏同學,KY君問她,有沒有想過放棄?
她嘿嘿笑道:「肯定想過放棄啊,因為我本來英語就很差,尤其是聽力,但是聽力對託福很重要,所以就需要很長時間來磨自己的耳朵。我備考的時候基本每天都要練5個小時的聽力,這導致後來我看見耳機,心裡就發怵。」
正如泰迪·羅斯福所說:「有了自律能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困難就是拿來被徵服的。接下來,跟著凱銀留學來深度了解下這個斬獲5所名校的魏同學吧!看看有什麼地方是值得你學習和借鑑的?
收到哪幾所學校offer?
一共收到了5所學校的offer: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最終選擇JHU的金融數學專業。原因有2:
1、JHU的金融數學專業的課程和applied math專業的課程是可以無限選擇,不用通過dean的同意,跟哥大選課相比就還蠻方便的;
2、當然是JHU給了獎學金(8000刀),雖然不多,但是就挺開心的哈哈哈;
標化成績多少,是否滿意?
我託福考了六次,最終成績是105。GRE考了兩次,最終成績是323。
託福是疫情前1月5日考出來的,其實還挺滿意度的。因為對於申請學校來說,我覺得夠用就行,不追求很高的成績。
這裡順便給學弟學妹們說一句:託福和G就儘早考出來吧。如果英語本身不是太好的話,考託福可能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但是千萬不要放棄,相信自己肯定能行。哪有什麼天生如此,只是我們天天堅持。困難終將不堪一擊,被我們打倒!
留學前,科研和實習怎麼選擇?
因為我本科是浙江財經大學讀金融工程,沒有ky基礎,所以我選擇了實習。
我在北京一家期貨公司實習,也符合我的專業背景。實習過程中,我的實習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和決心。我本來是不太堅定要出國讀研的,一方面是社會環境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好像海歸研究生的優勢越來越小。但是我的實習老師就告訴我,出去讀研除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多一種思維,讓自己變得更包容。
中講的是怎樣的故事?
回頭來看這篇文書,文書裡佔重頭戲的就是實習經歷、比賽經歷、活動經歷,這些會突出自己的專業能力,對數學和金融的興趣,還有美國大學很重視的領導力。這些會讓招生官覺得自己對金融數學專業是有追求的,是適合的。
你認為是哪個點打動了招生官?
我的實習經歷比較豐富吧。在實習期間寫了挺多期貨品種的分析報告,將興趣與專業結合,可能是最好的學習模式。老實說,雙非的學生自己申請肯定是難的,因為每個學校要求的文書都不一樣,所以找中介老師來做的話肯定會更容易一些。
你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什麼?
不夠自信。我還記得我總是問周老師和Emma老師 我會不會沒有學校上?
其實,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標化成績考出來,把實習做好,剩下的交給凱銀的老師就好。不需要過度追求排名靠前的學校,只要比現在的學校好就算是成功的。
如何平衡課業和其他申請準備的?
我是gap year,所以畢業論文和申請是不衝突的。
整個申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
等待offer是最痛苦的。因為真的很擔心自己會沒有申請上,但是周老師和Emma老師就會不停安慰我,讓我平靜不少。
凱銀留學導師是如何幫助你的?
從考語言成績到文書準備再到後來的學校選擇,甚至是現在的籤證材料準備,凱銀的各位老師都全程陪伴在我身邊,讓我有足夠的底氣來面對各種事情。我記得我一直考不出來成績的時候,人特別焦慮,但是周老師就不停鼓勵我,督促我快點考出來,千萬別放棄。寫文書的時候,Emma老師特別認真、專業、仔細,會詢問我的意見,一遍遍修改文書,但其實我都沒有什麼意見可以給的,因為Emma老師的文書寫得真的挺好的。後來申請學校的時候,因為我不方便自己繳費,所有申請費和成績寄送費都是Saturn老師幫我交的,特別有耐心,對申請流程特別熟悉。
談談你對未來的期望
Emmm。就希望先把學上了哈哈哈哈,想環遊美國,感受不一樣的環境和文化。畢業後就回國工作吧。
對學弟學妹們的建議
對於雙非的我們來說,兼顧好學校和好專業可能會挺難的,那一定要想好自己以後的發展路線,選擇適合自己的,這樣才能不後悔。
文章最後,分享一段設計師山本耀司說的話: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
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
我要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
蛻變,從自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