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不願意透漏姓名的媽媽跟我發來私信說,自家孩子被老師勸退,雖然說法很委婉,但大概意思是說,別讓孩子上學了,他教不了這樣的孩子!這位媽媽非常懊惱:「憑啥不讓孩子上學?」聽了這位媽媽的描述,我覺得老師有些過了,但好在只是一方說辭,並沒有真的採取行動,不然老師可能會攤上事兒了。
初中孩子孩子被班主任勸退
這位家長的說法是,孩子學習不好,因為成績不理想,會影響老師的教學審核,而且拉低學校的升學率,因此建議退學。可是,這是不對的!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雖然說勸退和開除不同,但實際上也是不允許學生在學校上課,完成考試。這意味著孩子無法享受義務教育,侵害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我還看到過一張這樣的圖片,雖然並不知道,到底是否最終孩子退學了,但這種事情老師是不佔理的,我們家長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孩子的受教育權利。
我們小區有個孩子,上五年級了,每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卡的可準了,跟倒數第二就差幾分。當時老師也勸過,說孩子這樣家長多管管,真的有些過不去。家長表示理解,也跟孩子促膝長談過,但都無疾而終。後來孩子勉強考上了初中,在中學好像開竅了,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幾名,而且進入了211大學,現在在某大學入職,聽說馬上就要做副教授了。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學習規律和愛好,我們家長應該鼓勵和幫扶,老師也是如此,而不是隨便勸孩子放棄學習。如果孩子以後學習好了,你是扼殺了一名國家棟梁嗎?
孩子被老師勸退,家長如何是好?
《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其實,就像上文中一樣,老師可能只是委婉的表達,並不一定是真的會勸退,但我們家長也要知道,一定是孩子成績或者在學校的表現不好,很離譜造成的。先反思下孩子的問題,是不是有我們沒督促到位的?
當孩子回到家後,一定針對問題進行溝通,而不是龍顏大怒的跟孩子叫喊。如果孩子聽不進去,可以等他情緒好些,再慢慢溝通,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公平」和「尊重」,別對著孩子一頓批評,那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任何一個孩子,不論多大,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值得被尊重。
當跟孩子的溝通,能讓他意識到問題所在,再讓孩子去上學,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你覺得,孩子不能馬上改好,也可以跟老師商量,給出時間,一起督促,這或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畢竟,不論是什麼習慣或者行為,都不一定馬上就被糾正過來,家長何老師的督促,或許能讓孩子改變的速度更快。
其實,孩子處在義務教育階段,說明他還沒有真正成年,尤其是初中的孩子,正在青春期,他們的思想躁動不安,變得叛逆,不愛學習,在這個階段是常見的。家長應該想辦法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是對老師的某次處理結果不滿意?對學校的某項制度不理解?還是跟同學有矛盾?找到是哪個原因引起的,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當然了,家長平時也要跟孩子多溝通,經常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做到「家校合一」,共同幫助孩子進步。而不是交給老師,就當甩手掌柜,啥也不管了。
枕邊育兒寄語:
不管出現什麼問題,都不能耽誤孩子上學,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真的發生什麼溝通上的障礙,家長也要先跟老師做好交流,其次再去找孩子文。有些孩子或許只是「年少不諳」,並不一定是真的不想上學或者不愛學習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教你用「環保」來懲罰,讓孩子愛上學習
用儀式感提升學習專注力,重點還在準備上,三步走進入「作業時間」
寒假馬上到,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還能好好學習?幾個建議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