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6月16日消息,北京市連續多天出現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讓正在復甦的餐飲市場再次面臨巨大挑戰,餐飲商家的防控措施也在迅速升級。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多家餐館已經按照二級響應方案進行防控,進店就餐需測溫並掃描「北京健康寶」,店內桌間距和就餐位重新拉大,同時在門口明確張貼出「不得群體性聚餐」的告示;部分餐館不再提供堂食,有的甚至已經自行暫停營業。但仍有部分小型餐館不查驗健康碼,市民外出就餐時要自主防範避免扎堆兒。
健康碼一米線重新回歸根據北京市疫情形勢,北京餐飲業防控目前已調至二級應急響應管控措施,並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進行規範防控。其中規定餐廳需檢查用餐者體溫,核查「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餐廳應控制餐廳就餐人數,確保桌位間隔在1米以上,禁止接待群體聚餐等。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走訪發現,多家大型連鎖店已經將防控落到實處。新中關購物中心的多數餐館都在門口張貼了「本店已消毒」「本店僅限xx人用餐」「本店不支持面對面用餐」的標語,並提供「北京健康寶」的二維碼,以方便顧客掃碼後進入餐廳。
部分店面較大的連鎖餐館普遍都按照店內布局,明確規劃出顧客可以用餐的區域和非就餐位,實現一桌一人、隔桌用餐,並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明顯大於1米。
西城區一家頗受附近居民歡迎的拉麵館門口,用於測溫、登記信息和放置酒精的桌子重新擺了起來,並且張貼上「北京健康寶」二維碼,兩名工作人員共同負責為顧客測溫、登記和查驗健康碼。「前陣子下調到三級響應後,我們剛把店裡43張桌椅重新擺好,這兩天又都撤回去了。」這家店長說,現在店裡只有23張餐桌可以就坐,且要求每桌最多不超過3人。
即便如此,剩下的就餐位也遠沒有坐滿。據這家店長介紹,進入6月以來,店裡客流量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的8成還多,此輪疫情以來再次遭遇大幅下滑。昨天晚上6點多,正是平日裡顧客最多的時候,店裡卻顯得十分空蕩,上座率不足3成。
大海碗所有門店暫停營業在加強店內就餐防控的同時,不少餐館出於安全考慮,已經自行取消店內堂食服務。國貿萬達廣場附近的一家喜茶店內的就餐區原本已經正常開放,但自上周末起,店裡又臨時關閉了堂食區域。
「您可以到店點堂食然後自行帶走。」店內工作人員表示。
新中關購物中心一家樂樂茶同樣暫停了堂食服務。昨天記者走訪發現,店裡已經掛起「本店不提供堂食」的提示語,點單櫃檯前的地面上還用彩色膠帶貼出「一米排隊線」,並用圍擋將點單和取餐口進行隔離。
出於安全考慮,有的餐館甚至已經自行暫停營業。6月15日通報的新確診病例中有兩例系大海碗天橋樂匯百貨商場店員工,記者從紅花大海碗創始人徐女士處了解到,該店已於12日暫停營業,大海碗其它所有門店則自15日起暫停營業15天,所有員工隔離15天。
「公司已安排全體員工進行核酸檢測,仍有部分員工尚在等待檢測結果,包含天橋樂匯百貨商場店在內,目前尚未出現其他感染情況。」徐女士表示。
個別小型餐廳不驗健康碼儘管大部分餐飲門店已經按照《餐飲單位服務指引》加強防控,但仍有小部分小型餐廳未認真落實。面對難得出現的到店就餐顧客,不少小餐館的查驗措施反而更加鬆懈。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國貿萬達廣場附近街邊的一排幾家小門臉餐館都沒有認真為顧客測溫並查驗「健康碼」,而是直接熱情地帶領顧客落座。
「店裡一天下來總共也來不了幾個人,現在這些桌子根本坐不滿,所以我們就還沒撤桌椅,顧客一般也都會注意分散落座。」一家小吃店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注意到,這家餐廳的工作人員甚至都沒有戴口罩。
新中關購物中心裡,也有部分小型餐館不主動要求查驗「健康寶」,雖然隔座用餐,但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足一米。
此外也有不少餐館雖然在店裡張貼了《餐飲單位服務指引4.0版》的防控細則,卻仍然以「店內沒有其他顧客」和「指引並未說明群體聚餐所指的具體人數」為由,承諾可以接待六人同桌用餐。甚至有商家稱不知調控升級,「沒收到上面的通知」。
市餐飲行業協會人士提醒,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從商家到消費者,主動防控的意識都需要再提升。
(原題為《北京大海碗所有門店暫停營業,所有員工隔離15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