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耍沙子。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成都市各所幼兒園、小學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們在節日這天過得開心愉快。成都市金牛區十六幼兒園園長要給全園的小朋友送一個特殊的禮物——由竹子、石頭等材料製作的「遊樂園」,3月便開始動工修築,終於趕在兒童節完工,孰料上周禮物「曝光」,卻遭到部分家長的反對。
「本想要給孩子修建一個『接地氣』的、天然的玩沙池,可惜家長怕沙子進孩子眼睛,還寫信給園長信箱……」園長餘琳說,她希望家長能夠真正認識兒童遊戲的重要性。
擔心沙子石頭傷人家長建議撤走
昨日,金牛區十六幼的「六一開放日」上,記者見到一片新開闢的「自然材料活動區」的區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黃沙池、白沙池、小石頭和水泥管堆成的石頭灘、棕樹葉搭建的「印第安小屋」、竹竿編制的「竹梯」……各種玩具的素材都來源於大自然。
沙池中,根據綜藝節目「牆來了」設計了七八個水泥砌的空心字母,孩子們就在字母牆中穿來穿去。有的小朋友蹲在沙子堆裡,用鍋、碗、模具把沙子做成各種造型。小石頭灘裡,一根長2米、直徑0.8米左右的水泥管被特意覆蓋在小山草皮中,孩子們可以在裡面爬來爬去。石灘中擺放了各色的粉筆,女孩子們隨意在石頭上面塗鴉。
「我們就是希望孩子們多親近自然」,園長餘琳說。可是和孩子們的開心不一樣,家長看見孩子在玩沙、玩水、玩石頭後,有家長投訴到園長信箱:沙子揉弄到眼睛裡,怎麼辦?小孩子在石頭堆裡,萬一相互砸傷了,誰負責?……還有的家長直接給園長提議:能不能把這些可能存在危險的物品撤離幼兒園?
園方希望孩子親近自然花費8萬精心設計
在幼兒園,一個長3米、寬3米的,用幾十根竹竿編制的正方體很有趣,它的四個角被搭在重疊起的黑色輪胎上。孩子們在竹編下部「倒吊金鉤」從這邊爬到那邊。副園長楊曉春介紹,這項遊戲名叫「竹梯蜘蛛人」,是根據日前出爐的3-6歲孩子身體體質測試不達標的報告專門設計的,想讓幼兒在自然中鍛鍊上、下肢力量。
「我們花費8萬元,初衷就是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與自然互動交流的機會,讓他們儘可能的與土地親近。」餘琳說,她希望家長能理解幼兒園的初衷,讓孩子多認識世界?而且幼兒園也有老師在一邊監護,能保證幼兒安全。
「玩沙子和石頭,其實是非常有益的一種造型遊戲、接觸遊戲,」幼教專家、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副教授彭俊英說,家長也該多讓孩子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增強社會性發展能力。華西都市報記者肖笛攝影呂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