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四年 山東發現了這些寶貝

2020-12-23 齊魯網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 山東發現了啥寶貝?

齊魯網4月7日訊(記者 朱訓壯 陳志富)讓我們來看看,從2012年開始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4年來山東省到底發現了哪些重要文物:

1、元青花龍紋梅瓶2010年菏澤古沉船出土 收藏單位:菏澤市博物館

通高42.5cm,口徑6.3 cm,底徑14.6 cm。胎體厚重,釉色溫潤,青花發色凝重豔麗,有暈散,色重處呈黑色結晶斑。該瓶伴隨著菏澤古沉船一同出土,是我省境內發掘出土的罕見元代青花瓷器,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2. 春秋玉人2012年沂水紀王崮春秋墓出土 收藏單位:沂水縣博物館

紀王崮墓葬入選201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土的春秋時期玉人,雕刻精美,造像獨特,是一件難得的玉器珍品。

3. 清八省運河泉源水利情形總圖(局部)   收藏單位:濟寧市汶上縣檔案館

繪製於清代同治年間(1863年),是當時京杭大運河流經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山東、直隸八省的彩色手繪情形總圖,全一冊,長937.5cm,寬27.3 cm,詳細繪製了運河流經的縣、鎮、村汛界,河流分支,流經水域,流經長度,沿岸行政區域,地形地貌等。原存於清朝廷工部,後流散民間。1984年上交汶上縣檔案館後保存至今。

4. 1905年愛立信造壁掛式磁石電話 收藏單位:青島郵電博物館  

在青島郵電博物館所收藏的我國最古老的電話機為1905愛立信公司生產的壁掛式磁石電話機。整個外型看起來很像是西方的教堂建築,堪稱青島郵電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全世界僅存不到十部,可謂彌足珍貴。

5.明黃花梨圓角櫃 收藏單位:曲阜市文物商店

此櫃整體輕巧挺秀,線條流暢、裝飾簡練。據王世襄先生著作中得知,由我國流落海外現存美國納爾遜博物館中的一對黃花梨園角櫃於此櫃幾乎相同。曲阜文物店現存的堪稱造型美、用料精、保存甚佳的園角櫃,在國內僅此一對。

6.清資治通鑑綱目木箱  收藏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盛裝清代《資治通鑑綱目》四編合刻本的木箱,保存完整。

7.清聖旨箱 收藏單位:菏澤市牡丹區檔案局 

明清時五品以上官員功績超群者方有機會得皇上封贈命令,即誥命。此件誥命箱所藏聖旨為「光緒貳拾年捌月拾陸日」頒發給菏澤縣(今牡丹區)西馬垓村沙明亮父母的封誥。內容為:誥命山東正定營守備沙明亮之父沙文玉為「武顯將軍」;誥封山東正定營守備沙明亮之母郭氏為「夫人」。

8.清鎏金菩薩銅立像 收藏單位:孔府文物檔案館

一套兩件,通高86cm,像高70.6cm,通寬28.1cm,總重13.2kg。菩薩面部有明顯煙燻痕跡,曾較長時間擺放在廟宇中接受供奉。立像基本完整,鎏金脫落,有鏽蝕,一件菩薩手持蓮花缺失。

9.宋人物故事銅鏡 收藏單位:鄒城市博物館

八瓣菱花形,扁圓鈕,直徑17cm,厚0.9cm。鈕左上二人對弈,一人觀奕,這是王質觀奕的典故。鈕右側繁茂大樹下二人低語,手指對弈三人。鈕下方四人,加上對弈三人,七人形態各異,有學者認為應是竹林七賢。鏡緣飾八雲朵紋,立體感強,栩栩如生。

10.商青銅鼎  2010年濟南大辛莊遺址出土 收藏單位:山東大學博物館煮食器。

器身厚重,沿部上立兩個對稱拱形豎耳,深圓鼓腹,錐狀足,上腹部飾帶狀獸面紋,足飾獸面紋。該鼎體型碩大,是山東地區目前已發現體量最大的商代銅圓鼎。

11. 春秋銅鎛鍾:2012年沂水紀王崮春秋墓出土  收藏單位:沂水縣博物館

鎛是一種形制接近於鐘的古代打擊樂器。盛行於東周時代。鎛不像編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這件銅鎛鍾是沂水紀王崮春秋墓出土的眾多精美銅器中的佼佼者。

12.明清鐵鋦扣:2011年汶上南旺分水樞紐遺址出土 收藏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汶上南旺分水樞紐遺址入選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汶上南旺是京杭大運河全線海拔最高點,被稱為「水脊」; 南旺分水樞紐工程是京杭大運河全線科技含量最高的水利工程,是古代水利建設的奇蹟,有著「運河都江堰」的美稱。鐵鋦扣是用來固定水利工程中條石所用,上面還鑄有銘文「分水  岸」。

13.董樵冊頁   收藏單位:榮成市檔案局

《董樵冊頁》共23頁,規格為橫54 CM,縱35CM。年代跨度大致從順治十四年(1657年)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近30年。董樵,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冊頁共收錄了董樵的23位友人為其所作詩、書、畫、志等24幅作品。

14.清阿拉伯文手抄本《古蘭經》  收藏單位:東明縣西關清真寺

東明縣西關清真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該部《古蘭經》為清代抄本,共分三十大冊、一百一十四章、六千二百三十九節;內容均以阿拉伯文抄寫,字體清晰工整,保存完好。

15.宋淳化閣帖卷九 收藏單位:青島市博物館

《淳化閣帖》被譽為「法帖之祖」。此版為北宋刻,雖僅存第九卷,但帖邊有「陳懷玉鐫」,後有宋犖刻跋,王功後書跋。該拓本經著名碑帖研究專家施安昌先生鑑賞,認為可能是海內僅存之版本。

16.清木活字朱墨藍綠四色套印本《陶淵明集》   收藏單位:山東博物館

古籍中的套印本已很珍貴,活字套印更加稀見,見於著錄的僅十餘種。此書為清代道光以後印刷,是珍貴的清中後期木活字四色套印本古籍,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印刷水平。

17.唐三彩陶水盂 收藏單位:德州市博物館

最大口徑12cm,高6cm,內施黃、綠、褐色釉,色彩豔麗;外為黃色雲紋、邊緣似浪花翻卷。釉色晶瑩潤澤,造型精巧絕倫,體型輕盈別致,代表了唐代三彩的最高水平。

 

18.明衡王府龍紋琉璃滴水 收藏單位:青州市古城指揮部

滴水,一種中式的瓦,一端帶著下垂的邊兒,底瓦於簷口處,其下端有下垂之圓尖形瓦片,蓋房頂時放在簷口,利於排洩屋頂上的積水,使屋頂上的積水流到屋簷時順著瓦頭滴到地面,從而起到保護簷下其他結構的作用。

 

19.漢彩繪陶壺 收藏單位:濟寧市魚臺縣文管所

球面形蓋,喇叭形口,束頸,鼓腹,高圈足。複合彩繪,製作工整,彩繪清晰,具有一定的收藏及欣賞價值。

20.20世紀上半葉日本綠釉瓷尊 收藏單位:鄒城博物館

20世紀上半葉日本綠釉瓷尊,俗稱「青手」。通高18.9cm,底徑7cm。侈口,束頸,鼓腹呈球形,圈足。通體施以綠釉,表面光滑,是在素瓷上塗滿綠色釉,乾燥後入窯燒制,呈現單一的色彩,可供觀賞。

21.清高鳳瀚用印 收藏單位:青島市博物館

清代山東膠州籍著名書畫家高鳳翰,是揚州畫派中唯一的北方人,詩書畫印硯全才,他一生藏印、刻印、用印很多,但時隔二三百年,遺留至今的寥寥無幾,是收藏界一直尋覓的對象。這次普查一次發現9枚,實是一次大驚喜。

22.清慈禧壽辰大字短距改值郵票 收藏單位:青島市博物館

慈禧壽辰郵票是1894年清代海關郵政為慶賀慈禧太后60歲壽辰而發行,是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俗稱「萬壽郵票」。此郵品即是其中的一種,也是中國早期郵票中受到廣泛研究的對象,早期華郵中的名貴票品。

23.清道光槐綠花緞女式棉襖  收藏單位:孔府文物檔案館

文物為槐綠花鍛面料,領緣及衣服下擺處用紫色緞鑲邊,鑲邊邊緣再鑲有綠緞沿水紅色綢繡花邊;襯裡為桃紅色綢。整件衣服大氣高貴,充分顯示出衍聖公府的氣派。距今一百餘年,仍然如此完好,顏色鮮亮,確屬罕見。

24.民國褐彩貓瓷枕 收藏單位:乳山市文化館  

瓷枕是中國古代漢族較為流行的一種瓷器造型,枕上用彩釉繪成精美的圖畫,作寢具或診脈之用。此瓷枕保存完好,線條流暢,圖案栩栩如生,富於生活情趣。

25.明清石鎮水獸 2010年東昌府區土橋閘遺址(明清)出土 收藏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聊城土橋閘遺址位於東昌府區梁水鎮土閘村京杭大運河段上,建於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是當時運河上的重要水利設施。「鎮水獸」,傳說龍的一種,以鎮伏桀驁不遜的橋下「水怪」。

26.唐墓志銘 收藏單位:濱州市濱城區文物管理所

2013年夏初,山東濱州濱城區楊柳雪鎮楊氈帽村,村民取土時發現一塊唐代墓志銘,文管所的工作人員按照普查的工作要求,將該墓志銘移回濱州市濱城區文物管理所收藏保護。該墓志銘中提及緊鄰「孟津河」,是對東漢黃河的入海處的精確定位,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地理考古價值,而且對魯北地方歷史研究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27.1941年11月29日《泰山時報》印刷石板 收藏單位:萊蕪市檔案局

1938年10月10日中國泰山地委創辦了自己的機關報——《泰山時報》為了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主張,介紹抗戰形勢,動員群眾積極參加抗日鬥爭。萊蕪市檔案局收藏的《泰山時報》石板見證了艱難而又光輝的抗戰歲月,是重要的革命歷史文物。

28.園基香椿化石 收藏單位: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該標本距今1800萬年,保存完整,脈絡清晰,與現代香椿極為相似,說明新近紀的植物進化過程非常緩慢。它的發現,不僅為我國古植物的種類提供了實物資料,也為研究我國古地理、古氣候提供了重要依據。

29.中華民國三十四年青島市立江蘇路小學朱孝華畢業證書 收藏單位:青島市實驗小學

青島市實驗小學前身是德國總督府小學,始建於1901年11月2日。創辦之初,名叫 「膠澳總督府小學校」,不久,校名相繼改為「青島市公立女子小學校」、「青島市立江蘇路小學校」等。這是該校保存下來的一名同學的小學畢業證書,非常珍貴。

30.1949年的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印刷局公函 收藏單位:東營市歷史博物館

公函首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印刷局公函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鈐蓋「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印刷局記」紅色公章。內容大致為中國人民銀行第三印刷局局長王志成給職工任正同志開的一個復員回家,並請廣饒縣政府予以接洽安排的函件。此公函的發現為研究中國人民銀行的發展歷史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31.1948年魯中區沂山分局景芝裕華酒廠帳冊 收藏單位: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景芝裕華酒廠成立於1948年,是建國前在解放區古鎮景芝集合72家私營燒鍋作坊成立,隸屬於魯中區沂山分局。該帳冊包括1948年裕華酒廠現金日記帳、負債總帳、在制品分清帳、資金分戶帳等多件珍貴檔案,詳實記錄裕華酒廠1948年生產、銷售和資金狀況,是反映建國前解放區商業歷史的珍貴檔案資料。

32.1947年劉蘭藩同志榮獲的一等功獎狀 收藏單位:威海市文登峰山烈士陵園

民政系統的烈士陵園是普查的重要單位,在威海市可移動文物普查專家組進行文物認定的過程中,在文登峰山烈士陵園發現了「1947年劉蘭藩同志榮獲的一等功獎狀」,該文物保存完整,是重要的革命歷史文物。

33.中華民國天圖式赤道儀 收藏單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站

1932年,天圖式赤道儀安裝後,就立即投入到天文照相觀測中,曾參與哈雷彗星、海爾波普彗星等重要天體的觀測。1978年,青島觀象臺被撤銷建制,觀象臺只剩下已故的原臺長孫壽甡一人。他排除困難,當成自家的寶貝一樣精心呵護這件儀器,才為我們保存下了珍貴的遺產。

34.1964年大同機車廠製造建設型蒸汽機車 收藏單位:青島技術博物館

蒸汽機車是一種以蒸汽機作為動力來源的鐵路機車,是工業時代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該機車1964年9月由大同機車廠製造,編號為JS6101,最高時速85公裡/小時,最大牽引力2200馬力,整備重量103.32噸, 2004年退役,共運行507萬公裡。

35. 20世紀30年代土槍 收藏單位:青州段村烈士祠

該槍現收藏於山東省青州市段村烈士祠,通長176cm,槍身最寬處30cm。木質槍託,鐵質槍管,無膛線,系前膛填藥,是較為原始的武器,一般裝填鐵砂或鋼珠。這件抗戰時期青州軍民使用過的武器,是我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物的見證。

 

36.抗日戰爭時期童第周自費購買的顯微鏡 收藏單位: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抗戰期間,為了搞科研,童第周通過向親友借錢,變賣衣服,湊了6萬5千塊錢,在四川一個小鎮的舊貨攤上買回了這臺顯微鏡。後來童第周花了11年的時間才用自己的工資還清欠款。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朱訓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西遼城入選「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本報訊(記者張海瑩 通訊員張君君)近日,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在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評選中,我市涉縣西遼城村遺址成功入選。    據了解,西遼城村遺址位於我市涉縣西遼城鄉西遼城村西1000米處,海拔高度615米,面積約50000平方米。
  •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近尾聲 統計結果令人擔憂
    新發現所佔比重超七成  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國各級文物普查機構共投入人員4.7萬餘人;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累計已投入文物普查經費10.43億元,其中2009年已到位3.36億元。如今,距離上一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結束已經20多年,期間伴隨著城鄉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腳步,大量不可移動文物被發現,也有許多文物由於種種原因遭到損毀甚至消失,現有的調查統計結果已經不能說明當下的實際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啟動。
  • 福州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亮點多多
    福州新聞網2月1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文/攝)昨日是正月初一,「尋珍輯寶——福州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州市博物館開展,展出的24923件(套)文物多為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珍藏,類別涵蓋陶器、瓷器、壽山石雕、字畫、銅器、玉器、漆器、木雕等,精彩紛呈,亮點多多。
  • 舟山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在舟山博物館開展
    浙江在線10月19日訊溯及五千多前年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近現代眾志成城抵禦外侮的豐功偉績,古代近代先民出海築塘的歷史足跡……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散落在群島各地。  日前,舟山博物館推出了「海山風物」——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出了歷史文物36件、不可移動文物照片展板20多塊,還用電腦播放不可移動文物圖片。
  • 山東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據介紹,山東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在國家公布的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中,山東省共有93個縣(市、區)入選,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創出山東經驗。省文旅廳充分發揮山東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紮實推進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設。
  • 中國歷史故事:文物普查、徵集成績顯著
    1951年,陝西省文鍾會制訂了文物普查工作計劃,抽調人力組』四個文物普查小組,進行全省文物普在工作,計劃二年內普查完。1956年底,完成了寶雞幣、扶風等15個縣(市)的普查工作。通過調查,掌握了陝南地區古文化遺址的分布情況,並初步了解了這些古文化遺址的性質和內容,對今後文物工作提供了新資料,糾正了過去認為陝南無古文化遺址的片面認識。
  • 日照出臺文物保護條例,加強對這些文物保護管理
    ;(四)山東軍區機關駐地舊址、中共下元特別支部舊址、邵疃小學革命紀念地等革命文物;(五)其他具有突出價值、需要加強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根據其歷史、藝術、科學、社會、文化價值,按照法定程序可以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市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登記公布,參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管理。
  • 「十三五」期間山東文化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這些數據全國第一
    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山東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全省全國文化先進縣(先進單位)達到4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4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8個,居全國前列;各類博物館達到603家,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711處,均居全國第一位,世界遺產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6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73項,居全國第二位,「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
  • 博物館日活動多 包頭博物館四舉措讓文物"活起來"
    本次展覽分為特色文化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文化創意設計、產業鏈觀光設計四個展區,展示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果。這些產品中,非遺精品佔據了相當的比重,它們全都出自我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之手。還有一部分產品來自我市文化企業和個人工作室設計、創作、生產的精選產品。
  • 「黃河母親」將成新品類文物|品類 七裡河區 文物普查_網易新聞
    蘭州照相館、安寧桃園等也有可能入列;七裡河區新發現14個文物點商報訊昨日,甘肅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驗收試點暨現場觀摩會在蘭州市七裡河區召開。位於黃河之畔的黃河母親大型雕塑作為我省驗收的第一個「新品類」文物,接受了專家組的驗收。
  •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英文)
    作者: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書號:ISBN 7-5037 為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並與國家編制五年規劃作好銜接,推進國民經濟核算與統計調查體系綜合配套改革,國務院決定,在2004年開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國辦發〔2015〕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推進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有關工作,提高政府網站信息發布、互動交流、便民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網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維護政府公信力,經國務院同意,定於2015年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
  •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成圈內團寵,山東博物館也送了一份「厚禮」,看看是什麼
    新時報記者獲悉,山東博物館也為鍾芳蓉同學送出一份「厚禮」——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一套《文物山東》。:「魯博君送給鍾同學一套《走進山東博物館》和《文物山東》,希望喜歡樊錦詩,選擇了考古作為專業方向及日後從業目標的鐘同學考古之路一帆風順!
  • 山東省博物館總數達到558家 居全國第一
    10月31日,山東省文物保護委員會(擴大)會議在濟南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全省博物館新增107家,總數達到558家,居全國第一。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傳達貫徹全國文物局長座談會 精神,要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部署要求,總結經驗,分析形勢,落實任務,全面推進新時期山東文物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情況的通報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情況的通報國辦函〔2015〕14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做好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有關工作,有效解決政府網站「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維護政府公信力,2015年3—12月,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
  • 文物數量全省第一!楠木塔、白玉杯、帶你數數洛陽的家底有多厚!
    洛陽作為歷史悠久的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說起文物,大洛陽那可是底氣十足!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於近日發布,我市共計登錄可移動文物419918件(套),佔全省總量的23.68%,位居省轄市首位,一級文物達508件(套)。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大洛陽的「家底」。
  • 喜訊|青州市列入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近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青州市成功入選。青州市是山東最早對外交流的城市也是膠濟線上的重要樞紐,益都火車站德日建築群既凸顯了青州的重要戰略地位,更是帝國主義侵華的鐵證。1925年,中共東聖水村支部成立,這是青州第一個黨支部,也是濰坊地區最早的黨支部之一,該遺址至今保存完好。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日軍在青州地區進行瘋狂的虐殺。國民黨消極抗戰,時任益都縣長楊九五棄城逃跑。
  • 煙臺新添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
    水母網5月15日訊  (YMG記者唐壽銳)煙臺重要文化遺產、老煙臺「地標」———煙臺西炮臺、張裕公司酒窖、猴磯島燈塔、戚繼光祠堂及戚繼光墓、村裡集城址及墓群、南王緒遺址和照格莊遺址共7處全面升級,昨日,YMG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它們集體入圍了國務院最新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省民族宗教委|山東省啟動《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譜山東卷》編纂工作
    為貫徹落實《中國少數民族文物圖譜》編纂出版工作會議精神,12月11日,山東省民族宗教委、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下發《山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做好 編纂出版工作的通知》,對圖譜山東卷編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各階段的時間如何安排?
    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各階段的時間如何安排 2004年10月26日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