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虎與狐」另一面 - CNET科技資訊網

2020-12-11 CNET科技資訊網

郭臺銘:「虎與狐」另一面


作者: 南都周刊 CNETNews.com.cn 2010-06-15 09:05:34

2007年2月16日,鴻海集團尾牙,眾星雲集。林志玲、郭臺銘、侯佩岑。

  文 常似虎

  電視畫面上,臺灣記者傳回來的圖像:郭臺銘四度鞠躬,一次正式道歉,對已經往生的富士康員工致意。臺灣知情人士莫不對郭董的大動作表態感到吃驚:一向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郭臺銘,竟然也有這個景況。

  在富士康傳出第十起墜樓事件的當天,臺灣媒體才打算跟進報導,部分政論節目也開始討論,不料才做好的新聞帶,當晚就失效了,因為新一起墜樓事件發生了。

  在臺灣要認得郭臺銘不太難,即使你跟經商八竿子打不著邊,也很難不看到他的消息。

  崇拜與怕

  知名國際商務律師、前任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邱彰就說:「他跟政治人物走得很近,政治版看得到他的新聞;他跟幾個女明星傳緋聞,消息也會登上娛樂版;偶爾經營事業有聲有色,財經版也會登上他的名字;還會大手筆買下豪宅上房地產新聞;還曾因為被勒索登上社會版;他大概是全臺灣最會炒新聞的人了,整份報紙就只剩訃聞版還沒看到他。」

  可不是。不久前,郭臺銘就被媒體拍到,與嫩妻曾馨瑩抱著甫滿一歲的女兒在草坪踏青,明知一舉一動都受媒體高度關注,郭董仍脫下鞋子,讓小女兒坐在肚子上玩耍。這是5月16日下午,距離第九起墜樓事件,還不過40個小時。

  基本上,臺灣民眾都崇拜成功的企業家,雖然偶爾得知鴻海集團會用手段,鯨吞蠶食對手或合作廠商,但早期社會輿論對郭臺銘,多數都是相當正面,甚至在臺灣出版企管類書籍相當權威的天下文化出版社,還由專業寫手張殿文執筆,在2005年初為郭董出版了一本《虎與狐》,以這兩種特色鮮明的動物為郭臺銘定調。

  如今看來,這兩種動物的另一面形象,對郭董的個性也可以描述得淋漓盡致。

  媒體對他產生負面形象轉折點,就在《虎與狐》出版的第二年,從他提告《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假扣押三千萬臺幣財產開始。

  對於專跑鴻海的產業記者而言,誰都知道郭臺銘背後的法律大軍惹不起,而相當資深的曠記者在2004年5月刊出的《英特爾新平臺—嘉惠鴻海》,讀者大概搔破頭皮都想不出來,這樣一篇「贊文」竟然會讓曠記者惹禍上身。

  這篇獨家報導內容寫的是,英特爾以單價七美元的連接器向鴻海下單,對鴻海營收助益頗多,曠文琪對報價掌握至為精準。基於種種難以掌控的原因,鴻海決定大動作訴諸法律行動。

  迅雷不及掩耳,鴻海以「造成公司三千萬元損失」為由,向法院訴請假扣押曠文琪三千萬元財產,依法提出一千萬元擔保金。

  《工商時報》未對自家記者表態聲援,不堪壓力的曠記者,只好申請留職停薪,遠避美國。

  其實,這並不是郭董第一次向媒體施壓,許多報導產業面的媒體,如《電子時報》、《壹周刊》等,都收到過郭董親自去電嚴肅指正,但以這麼大陣仗法律行動,這次莫此為甚。

  於是,民間團體「臺灣記者協會」發起聲援,表示將對鴻海全球相關產業集結抗議,告訴這才悻悻然撤回,讓曠文琪免去一場災難。

  力抗名派

  郭董愛憎分明的個性,可以從他的學歷說起。他畢業於臺灣「中國海專」。這所學校顧名思義,以航海技術為主,在當年的臺灣教育界並不突出。不過,脫離教育這個層面,放到社會上來衡量,這所學校可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

  文史工作者管仁健就指出,當年的五年制海專學生,在學校有階級嚴明的學長學弟制,二年級生還有項特殊的操作學科,就是要到淡水河裡學會划船。一是學長對學弟的指揮層級分明、二是透過划船科目鍛練出好體力,海專學生打起群架來,以一當十,毫不吃虧。

  以一個專科畢業的郭臺銘而言,面對臺灣高科技產業龍頭,若非「臺成清交」(即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等四大產業名校),也得是留洋的高材生,郭董猶如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明教力抗六大門派。

  至於中國海專,出了一位如此傑出的校友,校方豈敢怠慢。各家媒體頻頻登門造訪,希望能挖出郭臺銘年輕時的事跡當做花邊報導,校方一律「需要有郭臺銘本人書面同意」給大夥碰釘子。

  而郭也從未同意過任何媒體做報導。升格成為海洋技術學院、海洋大學的母校,也從郭董處取得不少贊助經費。

  「王者」雄心

  郭臺銘是眾所周知的工作狂,素有「鐵人」之稱,整天行程排得滴水不漏,兢兢業業於全球版圖,所憑藉的是他一向自豪的「軍事化管理」。

  他是臺灣第一個起用大量博士的企業家,可是這些博士一點都沒被當成寶。某位曾任產業路線的資深記者、現職臺灣電視評論員,生動地描繪郭臺銘一次開會的情節,恰如其分地詮釋了他的管理風格:

  某次開會前,郭臺銘坐著,他面前只有一張椅子,二十幾個博士全站著,由郭一個個親自發問,問到最後,郭董說:「嗯,張經理講得最好,事前有準備,你請坐!」其餘的人繼續直挺挺地站著,直到開完會。

  臺灣媒體界名人陳文茜,在發表《正負二度西》紀錄片時,也收了郭臺銘兩百萬元贊助,在發表會上邀得郭臺銘與其他七位頂尖企業家站臺,陳文茜後來成為獲準進入郭臺銘總裁辦公室參訪的唯一媒體人。

  陳文茜事後形容,他的辦公室裡擺滿了好幾十座立架,每座立架上都是張精心繪製的圖表,每當有事業群幹部進來開會,他就往立架前一站,翻到特定圖表,每幅圖表上都有某位幹部押上日期的籤名,當場在郭董面前確認某位幹部的承諾是否達成目標。

  鴻海集團,號稱全球有九十萬之眾,僅大陸地區的團隊,就有十二層級的科層制,媒體圈流傳的一種說法,「若把九十萬員工當成軍隊,郭董是排名第六的軍事強權」。

  這固然只是笑話一則,不過郭董在某次員工尾牙聚餐時,倒是真實地說過,「今年我們的營業額,正式超過兩兆,而(臺灣)行政院年度總預算,今年是一兆六千億……」後續雖然沒有明講,但已經說明他對自己企業版圖的自豪與雄心。

  郭氏語錄

  對任何組織而言,最重要的是領導層,而非管理層;領導者必須具備為了大眾利益而充當獨裁者的決斷力。

  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民主是種氣氛,讓大家都能溝通。但是在成長快速的企業裡,領袖應該帶著霸氣。

  給已經吃飽的人一碗飯吃,不但用處不大,而且他也不會感激你,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他不但會全力以赴,而且還會感謝你!

  對事情的觀察: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

  鴻海是什麼?打不死的蟑螂,刻苦樸實的水牛,貧瘠土壤中紮根的葡萄藤,振翅奮飛的孤雁,寂寞長大的地瓜。

  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

  成功的途徑:抄,研究,創造,發明。

  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場上,而不是回來拿獎章的人。(

相關焦點

  • 郭臺銘為何給國家領導寫信?
    5月31日,富士康科技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國際控股有限集團正式發布公告稱,富士康正式改名,採用「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為正式中文名稱,英文名則從「Foxcon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更改為「FIH Mobile Limited」。
  • 富士康老總郭臺銘:臺灣一代人的縮影(圖)
    特別是近年來,郭臺銘在率領鴻海拿下全球EMS廠商的王座後,亟欲將「製造業的鴻海」轉型成「高科技的鴻海」,而在轉型過程中,鴻海與臺灣另一家以PC主機板起家、現也跨入科技自有品牌產品領域的華碩(ASUS)間的競爭話題與蜚短流長也屢見不鮮。
  • 郭臺銘證實與吳敦義會面:國民黨"立委"多選幾席不是壞事
    郭臺銘證實與吳敦義會面:國民黨"立委"多選幾席不是壞事 2019年11月23日 09:0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1月23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外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2日曾到新北市土城找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對此,郭臺銘22日輔選郭家軍李縉穎時受訪證實,曾和吳敦義會面,也談過輔選國民黨「立委」,23日將首度幫國民黨新北市「立委」候選人林國春站臺,「國民黨『立委』多選幾席不是壞事」。
  • 郭臺銘卸任鴻海董事長 富士康今後怎麼走?
    郭臺銘正式交棒猜測了2個月後,鴻海集團的董事長之位、創始人郭臺銘的接班人終於塵埃落定。6月21日,鴻海在股東大會後宣布,劉揚偉接替郭臺銘成為鴻海的新董事長(下圖左下方負責IC的那一位)。早在5月10日,鴻海就公布了新任董事候選人名單,分別為郭臺銘、呂芳銘、劉揚偉、李傑、盧松青和戴正吳,他們都是鴻海的老將。
  • 趙克志陳敏爾會見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一行
    原標題:趙克志陳敏爾會見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一行   7月2日下午,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在貴陽會見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郭臺銘一行。省領導秦如培、廖國勳、陳剛,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吳惠鋒參加會見。
  • 郭臺銘臉書發文直批蔡英文不懂科技 教改改的亂七八糟
    華夏經緯網6月2日訊: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鴻海董事長、國民黨2020初選參選人郭臺銘,1日晚在臉書以「父母的煩惱我懂要為下一代打造未來」為題發文,直批蔡英文不懂科技,把教改改的亂七八糟,家長孩子都無所適從。郭董強調,教育應該要讓孩子學會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而他一直走在教育問題的最前線,要為孩子打造未來。
  • 跟著郭臺銘、張忠謀一起吃臺灣的牛肉麵、養生雞湯
    生產iphone的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總裁、身家95億美元、臺灣2017年排名第二富豪郭臺銘,最近兩度被拍到輕裝簡從,光顧一家老字號牛肉店,被仰慕者偷拍下來上網分享,造成話題。本來郭臺銘就是有著鮮明的草根形象,倒也不令人意外。只是接連兩度密集光顧,可見這家真是很合郭董胃口。
  • 從代工之王到野望總統寶座:深度解析郭臺銘和他的鴻海帝國
    特別是近年來,郭臺銘在率領鴻海拿下全球EMS廠商的王座後,亟欲將「製造業的鴻海」轉型成「高科技的鴻海」,而在轉型過程中,鴻海與臺灣另一家以PC主機板起家、現也跨入科技自有品牌產品領域的華碩(ASUS)間的競爭話題與蜚短流長也屢見不鮮。
  • 郭臺銘嶽父的抬棺事件有後續?面對李嘉誠盛情邀約,他不屑一顧
    也是在這樣的教育薰陶下讓郭臺銘明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一切。之後郭臺銘進入專科院校學習,畢業後就進入了航空運輸公司工作。雖然生活順風順水,正經工作也讓他經濟條件更寬裕了。但是郭臺銘並不滿足於給別人打工,雄心勃勃的他開始打算自己出來單幹。
  • 財經人物百科:郭臺銘
    >別名:富士康市市長職業:富士康科技集團CEO國籍:中國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團分別在深圳和崑山建成兩大資訊科技工業園1971臺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1974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獲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第198名2001鴻海以1442億元臺幣營收
  • 身價500億的郭臺銘,不娶林志玲卻看上她?
    儘管破發,但郭臺銘這位富士康締造者,依然臺灣首富之一,出行有奔馳。郭臺銘身家522億,繼續大幅飆升,在全球頂級富豪俱樂部的排名也將大踏步躍進。郭臺銘從當年被欺負的外鄉人、窮小子,如今成了首富。甚至郭臺銘的家長也出來反對,認為不應該攀這個「高枝」。但是,林淑如就認準了,郭臺銘就是她的白馬王子。郭臺銘也認準了,林淑如就是自己一生的白雪公主。郭臺銘是絕不放棄,而林淑如是毅然決然。
  • 69歲郭臺銘:商而優則仕,逾400億身價的代工之王
    受其參選的消息提振,截至17日收盤,富智康集團大漲28.18%,鴻騰精密科技漲9.95%,工業富聯漲停,雲智匯科技上漲9.30%,訊智海漲幅接近17%,其身價較前一日上漲近10億美元。在成為代工大王之前,一切似乎源於偶發,祖籍山西的郭臺銘頗有晉商的闖勁兒。
  • 揭秘周群飛與郭臺銘的關係
    藍思科技周群飛成為新的中國女首富終於成為了現實,到底湘妹子周群飛是怎麼做到的?她到底是不是當過小三?她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呢?周群飛與郭臺銘什麼關係?近日有媒體梳理了周群飛30年的發家史。    周群飛與郭臺銘什麼關係  目前,藍思科技最強勁的對手仍是伯恩光學。據媒體報導,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是中國最大的兩家手機玻璃鏡片製造商。公開資料顯示,藍思科技2013年的產值達到100多億元,而伯恩光學的總產值達到200多億元。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是蘋果、三星全球最大的兩大玻璃面板供貨商,二者的商業競爭、人才爭奪從未停止。
  • 郭臺銘在陸捐款超50億:在巨富中死去是恥辱
    在被雷軍點名後,郭臺銘在24小時之內也跟著「溼了」。  在這一波全球蔓延的病毒式ALS募款公益的大潮下,眾多名人在盛夏酷暑都熱情地淋了冰水捐了錢。對於多次成為臺灣首富的郭臺銘來說,他多年來對於公益慈善領域的投入也確實值得一書。畢竟,他真很愛捐錢,也捐出了很大的社會影響力。
  • 郭臺銘婚宴菜單曝光
    點擊查看視頻:郭臺銘婚宴菜單曝光
  • 上海黑犇科技郭鵬應邀IPFS中文資訊網獨家採訪:什麼時間段是File...
    4月29日下午14點,上海黑犇科技董事長郭鵬接受IPFS中文資訊網獨家專訪,就對IPFS生態解讀?Filecoin 最佳投資時間?等問題展開討論,我們一起來回顧,節目中郭鵬與主持人束束的精彩問答。主持人:大家好!
  • 全力拼經濟 郭臺銘:我出來選是希望年輕人有未來
    來源:中國臺灣網中國臺灣網5月13日訊據報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12日強調,經濟問題應列為第一優先,臺灣除拼經濟、再拼經濟,要走國際型的經濟,如果是悶經濟、平庸式經濟,沒有結構性改變的經濟,年輕人還是只拿那樣的薪水
  • 貞白學子觀點爭鳴:佚之狐是「一隻狐」還是「伯樂」?
    從中可以看出佚之狐非常了解燭之武,因此(2)正確。同時不難看出「出使秦師」這個意見是佚之狐提出的,既然如此他就不可能會怕出使秦君,所以他一定有能力退秦師。因此,(1)和(5)錯誤。那麼,既然佚之狐有能力退秦師,為什麼他不自己去呢?從文課中「夜縋而出」可以看出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鄭國的使者若是被晉國的士兵撞見,就一定會被抓住。
  • 中國「智」造:郭臺銘改造「U」型曲線
    在此背景下,中國製造靠OEM代工賺取「帶血GDP」、科技含量低、缺乏品牌附加值、產能過剩等問題已經越發突出。製造材料、流程和工藝、IT技術集成及應用等,都是中國製造企業2013年迫切需要轉型升級的核心內容。突圍關鍵點:企業要有「五不」思維。
  • 郭臺銘:從傳奇巨賈走向明星政客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賈天榮4月17日,69歲的郭臺銘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這位曾一手締造全球最有名製造業王國的臺灣首富,站在商業帝國的金字塔頂看遍風景,卻在70歲到來之前,決心去攀登另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