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谷歌三起反壟斷訴訟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新浪科技,36氪經授權發布。

鑑於這些大科技公司在今天的生活中所扮演的巨大角色,這些訴訟案件的規模將更大,同時也更複雜。

目前,搜索巨頭谷歌正面臨著幾起來自美國州和聯邦層面的反壟斷訴訟。光是最近兩天內,谷歌就接到了兩起反壟斷訴訟,使得針對這家搜索巨頭的反壟斷訴訟總數達到了三起。另外一起則是由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在今年10月份發起。 

在周四提起的最新訴訟中,來自35個州的總檢察長們指控谷歌利用反競爭行為來維持其搜索業務和廣告的壟斷地位。在這些訴訟之前,谷歌的競爭對手、立法者和活動人士一直在不停地批評谷歌和Facebook等大科技公司,指控這些大公司多年來一直在採用反競爭手段來維護其壟斷地位。 

針對谷歌的這三起反壟斷訴訟分別由州和聯邦機構發起,各自的角度也稍有不同。這些訴訟可能會持續數年,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州層面的訴訟可能會與聯邦層面的訴訟合併進行。開放市場研究所(Open Markets Institute)的執行策略主管、《壟斷吸金》(Monoplies Suck)一書的作者薩莉·哈伯德(Sally Hubbard)認為,這些訴訟最終可能導致谷歌被拆分成數個規模更小的公司。 他說,「我不認為這是一場關係到消費者權益的戰鬥——這是一場關係到谷歌是否違法的戰鬥。」 

谷歌操縱搜索訴訟案

這起最新訴訟與美國司法部10月發起的訴訟類似,聚焦於谷歌的搜索業務。它聲稱谷歌利用三種形式的反競爭行為來維持其搜索業務和廣告的壟斷地位。這些反競爭行為包括:與蘋果等競爭對手達成協議,將谷歌設置為默認搜尋引擎;利用其佔主導地位的搜索廣告營銷工具來挫敗市場競爭對手;以及顯示對旅遊/餐廳等專業化搜索平臺不利的搜索結果。 報告稱,「谷歌利用這些專業化搜索平臺對它的依賴,採用與對待其他商業領域參與者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他們,從而限制了他們獲取客戶的能力。」

雖然這起訴訟和司法部的訴訟一樣,都是集中在搜索業務和廣告壟斷上,但這一州層面的訴訟是構建於聯邦司法部訴訟的基礎之上,而且比司法部的訴訟範圍更廣。訴狀中寫道:「訴訟提供了更多證明谷歌廣泛反競爭行為的事實,谷歌的這些行為對消費者、廣告商和競爭均造成了傷害。」

谷歌在其經濟政策總監亞當·科恩(Adam Cohen)的博客帖子中對這起訴訟進行了回應。該帖子稱,對谷歌搜尋引擎的改變將傷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帖子寫道:「(這起訴訟)建議我們不應努力讓搜索變得更好,而是正好相反,應變得對用戶更為無用。」「這起訴訟要求改變谷歌搜索的設計,要求我們突出在線中間商,取代與企業的直接聯繫。」

這起訴訟得到了來自兩黨的州總檢察長們的支持,而聯邦司法部的訴訟只得到了來自共和黨的州總檢察長們的支持。

「谷歌位於我們眾多數字經濟領域的十字路口,它利用其優勢非法壓制競爭對手,監控我們數字生活的幾乎每一個方面,並從中獲利數十億美元,」協助領導此訴訟的民主黨人紐約總檢察長萊蒂婭·詹姆斯(Letitia James)說。

這起訴訟對數字媒體行業來說是個好消息。數字媒體行業協會"Digital Content Next"的執行長傑森·金特(Jason Kint)在聲明中表示,「訴訟突顯了兩黨對谷歌反競爭行為的廣泛擔憂。我們高興地看到,幾乎每一個州都在加緊打擊谷歌的反競爭行為,谷歌的這些行為旨在鞏固谷歌的主導地位,犧牲出版商、廣告商和消費者的利益。」

谷歌廣告技術壟斷訴訟案

另一起最新訴訟則是在昨天由10名共和黨州總檢察長發起。與上面提及的訴訟相比,這起訴訟主要指控谷歌的廣告技術存在反競爭行為。德克薩斯州總檢察長、共和黨人肯·帕克斯頓(Ken Paxton)領導了針對谷歌的這一調查。在發起訴訟前數小時,帕克斯頓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宣布了這起訴訟。他在視頻中說:「谷歌一再利用其壟斷權力控制定價,進行市場串謀,幕後操縱競賣,這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這起訴訟指控谷歌採取了多種反競爭行為,以建立和維持其在數字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並將競爭對手拒之門外。它還指控谷歌和Facebook的同意互不競爭的舉動非法。這對兩家公司來說可能是一個特別具有破壞性的指控——謝爾曼反託拉斯法第一節禁止企業間以這種方式串通共謀,這類訴訟案件在法庭舉證方面往往較為容易。

該訴訟由阿肯色州、愛達荷州、印第安納州、密西西比州、密蘇裡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猶他州、肯塔基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共和黨總檢察長共同發起。訴訟稱,「除了代表在線廣告的買方和賣方之外,谷歌還經營著最大的數字交易所。在這個電子交易市場裡,谷歌同時扮演了投球手、擊球手和裁判的角色。」

這類似於控制著股票買賣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哈伯德說,「如果市場正常運轉的話,有些信息是谷歌不應該獲得的。在其他行業,這種情況是不能容忍的。」

谷歌發言人朱莉·麥卡利斯特(Julie McAlister)向外界表示,「帕克斯頓總檢察長關於廣告技術的主張毫無價值」,谷歌「將在法庭上為自己作強力辯護,不接受他的毫無根據的指控。」

這是首個關注谷歌在廣告技術領域主導地位的訴訟。更具體地說,谷歌利用其市場力量「從流向在線出版商和內容生產商(如在線報紙、烹飪網站等)的廣告收入中提取高額稅費」,於是這些企業不得不將這些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使他們利益受損。

去年,谷歌獲得了近162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絕大部分來自廣告。根據有關數據,谷歌控制著美國近三分之一的數字廣告支出。有媒體人士稱,谷歌的廣告工具主導了廣告製作的所有環節,使其得以保持主導地位。這些媒體人士還詳細解釋了谷歌廣告技術的運作,以及出版商和競爭對手一直抱怨谷歌廣告技術的原因。

聯邦層面的反壟斷訴訟案

除了前面兩起由州總檢察長發起的反壟斷訴訟,聯邦層面早在今年10月就採取了類似的法律行動。當時,美國司法部和11個州共同對谷歌發起了訴訟,指控該公司利用其在搜索領域的主導地位,維護包括廣告在內的多個領域的壟斷地位。這起訴訟還稱,谷歌向一些公司支付報酬,從而將其它競爭對手排除在外,以保持其領先地位。例如,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使其搜尋引擎成為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尋引擎。

美國司法部說,谷歌壟斷了美國的搜索市場,控制了90%的市場份額。谷歌搜索形式上是免費的——但實際上,消費者是以向谷歌提供個人數據的形式來支付服務費用——政府的反壟斷訴訟是基於這樣一個理念:谷歌的壟斷地位導致競爭減少,進而導致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下降。

司法部發言人馬克·雷蒙迪(Marc Raimondi)在新聞簡報會上說:「如果政府不執行反壟斷法來促進競爭,我們可能會失去下一波創新浪潮。如果不破除壟斷的話,美國人將可能永遠看不到下一個谷歌的誕生。」

谷歌並不是唯一一家面臨政府監管機構審查的大科技公司。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和48個州對Facebook也發起了訴訟,稱其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是反競爭行為。在該起訴訟發生之前,民主黨向眾議院司法反壟斷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長達400頁的報告,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是這份報告的中心議題。報告認為,這四家全球最大科技公司濫用了它們作為行業守護者的職權,應建立新的法規對這些大公司加以約束。

報告的導言指出:「簡單地說,那些曾經生機勃勃的、不被看好、但勇於挑戰現狀的初創企業,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們在石油和鐵路大亨時代所看到過的那種壟斷型企業。」

這些訴訟是否會帶來有意義的改變尚有待觀察。眾所周知,反壟斷案件很難勝訴。一些人辯稱,很難證明這些大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在實際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例如,谷歌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搜索工具,並簡化了數字廣告市場,這讓許多用戶受益匪淺。但無論如何,上述幾起反壟斷訴訟表明,美國政府至少認為存在改變的機會。

最後要說的是,這種訴訟一般不會很快有結果。政府對微軟的起訴始於1998年,歷時數年。現在的情形和那時相比,大不相同,難於比較。鑑於這些大科技公司在今天的生活中所扮演的巨大角色,上述幾起訴訟案件的規模將更大,同時也更複雜。

相關焦點

  • 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放大招」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杭州日報」,原標題《推動培育上市企業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放大招」》,作者 胡琦暘 王麗娟,36氪經授權轉載。隨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負責人為企業解讀最新政策。 「我們圍繞專題動員、專庫培育、專班推進、專業指導、專項支持全面開展上市培育工作。」餘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專門組建了上市工作服務專班,制定企業上市協同服務工作方案,採取「一事一議」等直達式、定製式辦法,協調解決企業股改、輔導、掛牌、上市各階段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 黃崢四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何加鹽」(ID:ihejiayan),作者:何加鹽,36氪經授權發布。 黃崢可能沒有想到,40歲這年,他會以這樣的面貌出現在媒體上。 年中,由於拼多多股價暴漲,黃崢的帳面資產一度超過馬雲,成為僅次於馬化騰的中國第二富豪。 這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鵝組的十年奇幻漂流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鹿鳴財經」(ID:luminglab),作者:陳妍如 周有輝,36氪經授權發布。 豆瓣鵝組就像一個酒館,上演了一出網際網路角落邊上的群像戲——消息靈通的八卦人士,靜靜聆聽的沉默者,大發厥詞的鼓動者,站在桌子上講著瘋話的演說家,隨時準備砸桌子的酒鬼,在一旁品鑑好戲的老主顧,站在門外的信使,看著酒館監控的安保。
  • 氪記2018 | 教育,黃金賽道巨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很多投資人開始休假了」,一位教育行業的資深FA告訴36氪,「即使在教育領域也沒有項目可投,沒有項目敢投。之前動輒天使、Pre-A就幾千萬的融資,下半年除了頭部公司之外,公開宣布出來的項目金額,大多回到了數百萬到千萬區間內。」
  • 移動開發的羅曼蒂克消亡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nfoQ」(ID:infoqchina),作者 徐川,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裡包含有黑科技、天才少年,有意氣風發的豪情和壯志未酬的遺憾。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經歷。  對於網際網路人來說,這個冬天格外寒冷。
  • 智氪分析 | 跟著高瓴資本學炒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文 | 劉一鳴 Through chances various,through all vicissitudes,we make our way. 一位投資人士對36氪說,例如有贊這樣的公司,由於騰訊和高瓴買入,對二級市場定價有很大影響,對市面上其他仍處於一級市場的SaaS公司估值,也有拉動作用。一級市場估值往往會參考二級市場成熟公司的定價,如果高瓴在某一賽道都有布局,那將是最大受益者。同時,豐富的資產類別,也令高瓴在市場上抗風險的能力變強。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he Great Filter」(ID:TheGreatFilter),作者:Zoe*π,36氪經授權發布。 世界上至少有兩種遊戲。一種可稱為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James P.
  • 2018年度商業好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今今樂道讀書會研究院&盒飯財經研究院;36氪經授權轉載。 今年大環境急劇變化,即便是龐大的公司,也能感受到凜冬的肅殺。泡沫破裂、架構調整、To C轉向To B,商業環境變化的種種跡象時刻提醒著,危險就在身邊,而機遇就隱藏其中。
  • 用智慧打造智能能源生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遼氪小結 目前,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數字經濟必將被進一步激活,為製造業的發展注入鮮活動力。以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打造一個集"智能晶片設計、模組生產、大數據整合分析"為一體的能源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圈。 36氪遼寧——讓遼寧看見世界,也讓世界看見遼寧。 36氪遼寧專注於發掘優秀遼寧企業,深度挖掘創投底層邏輯,搭建產業對接通道,連結創業者與投資人資本生態平臺。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遼寧的報導,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送至指定郵箱:liaoni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 量子傳感合作研究的杭州樣本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源於「之江實驗室」,作者 ,原標題《之江實驗室在量子傳感合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36氪經授權轉載。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
  • 大企業開放式創新的技術策略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Abeam & Kr8 看不夠 如需獲取29頁完整版報告,請關注「36氪創新諮詢」公眾號,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索「36氪創新諮詢」(ID: Kr8-36Kr-Innovation),在後臺回復「技術創新」。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上個月底,有媒體報導稱,光線傳媒突擊融資70億擬併購下遊院線資產,潛在交易對象為港股上市的星美控股影院業務。 這一傳聞隨後被雙方公告闢謠。但關於星美影院的出售卻不是空穴來風。 星美院線的擴張步伐兇猛。2017年底,星美旗下的影院就達到了365家,今年還會推動「一縣一院」的策略,年底影院總數要達到450家,目標直指行業老大萬達院線。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作者 大娛樂家,36氪經授權發布。 從Spotify最新一季的財報來看,其訂閱用戶數量與各項收入也依然在保持高增長,但由於音樂流媒體平臺難以降低的版權成本問題(之前在關於騰訊音樂的文章已經有過詳細分析),Spotify事實上依然亟待解決如何盈利的問題。而由於市場環境不同,無法像騰訊音樂般靠直播業務掙錢,因此Spotify在音樂之外幾乎是傾盡全力押注了同樣是在快速增長的播客市場。
  • 36氪深度 | 這個程式設計師,9歲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在 「想了一二分鐘」以後,他們倆作出了一個決定:放棄學業,回國創業。 在進行了幾個月的調研和摸索之後,李天馳和孫悅正式註冊了公司開始運營。一開始公司人手只有他們二人,還沒有成型的產品,也不知道怎麼去獲客。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們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章,詳細描述了自己對編程教育的認知和規劃,一開始預期是能夠邀請一百個孩子來學習。
  • 對壘肖戰粉絲的同人圈,究竟是什麼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響」(ID:deep-echo),作者呂玥,36氪經授權發布。 ©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核 心 要 點  同人即粉絲的二次創作,同人文化在日本和歐美歷史悠久。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孤獨大腦」(ID:lonelybrain),作者老喻在加,36氪經授權發布。 開始懂概率的3個層級 1 懂得概率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太簡單了,1/6✖️1/6=1/36。 但是,為什麼要這麼計算呢? 我知道你懂「兩個獨立事件A和B同時發生的概率等於A發生的概率和B發生的概率的乘積」,可我們說好了不用公式的呀。 所以,讓我們繼續用平行宇宙的可視化計算法。
  • 唯品會的市值救贖戰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如今,中國電商市場天下三分格局,阿里自然是無可爭議的頭把交椅,京東第二,拼多多橫空殺出、強勢追趕,暫居第三;你追我趕的電商市場,唯品會也需要想辦法重回舞臺。 儘管營收增速保持27季度增長,但仍然處於個位數的低點,2019年9.7%的增長,比起2015年74%的增長、2016年40%的增長、2018年15.9%的增長,都差距甚大。唯品會二季度財報發布,營收增速的低迷,讓老早準備看熱鬧的人興奮不已:「果然如我所料,唯品會不行了啊!」
  • 網際網路醫療20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健道」(ID:ArtofWealthandHealth),作者:海若鏡,36氪經授權發布。 在醫院成為接觸傳染「高危區」時,網際網路醫療組織起醫生力量,通過遠程問診、健康傳播等,安撫自我懷疑者的恐慌情緒,為慢病患者隨診、提供藥品。
  • 陸家嘴「黑洞」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證券市場紅周刊(ID:hkcj2016),36氪經授權發布。 作為上海浦東最有影響的國企,陸家嘴自成立以來就一直致力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開發建設,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然而陸家嘴在近兩年展開的資本運作中,涉嫌關聯交易、信披違規、財務造假、國有資產流失等開始引起市場關注。
  • 初音有未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發布。 1996 年,蔡明和郭達連著第三年在春晚演小品。 在前一年某個活動現場,蔡明跟人聊天時隨口說了句,「如果一個人能有個機器人做老婆,輸入程序想幹嘛就幹嘛。」 站在一旁的馮小剛覺得有意思極了,又順著接了一句,「從一開始箱子運到家,打開包裝來一句『我訂的毛阿敏,怎麼來的蔡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