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橋區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公布

2020-12-19 瀟湘晨報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湘橋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有關規定,湘橋區開展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和評選工作。經過申報、專家組評審、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向社會公示,最後確定傳統美術等6大類22名傳承人為湘橋區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來源:文化潮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湘橋區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布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湘橋區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建立健全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
  • 潮州市新增7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喜 訊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六批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我市林朝虹等7人被認定為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關於申報第四批揚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第五批揚州...
    ,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結合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立法要求,市文廣新局定於近期開展第四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第五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和評審工作。
  • 中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傳承項目及傳承人授牌
    本報訊(記者 燕卓)作為西寧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區域之一,城中區非遺項目蘊含著獨特的文化魅力。近日,城中區文化館為城中區2020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授牌。
  • 佛山第6批市級非遺項目及第5批市級非遺傳承人開始申報啦!
    >關於佛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織佛山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申報第六批市級代表性項目必須是已列入區級名錄的項目(三)申報報告:由各區文化行政部門或市直申報單位向市文廣新局提交申報報告,並附申報項目名單;(四)區人民政府同意函:各區推薦的項目,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文廣新局出具同意推薦的公函;(五)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布文件:各區推薦的項目需提交該項目被公布為區級名錄項目的文件。
  • 我市有五項入選第六批遼寧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日前,遼寧省政府下發文件,公布了第六批遼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全省共有4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上榜。我市的「朝陽縣民間鼓樂」「建平昆角秧歌」「喀左蒙古象棋」「朝陽縣慢輪制瓦」「喀左大杖子李龍王趕香菸」5項入選。
  • 在日月光華,是我們最美的遇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復旦教學掠影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為當今國內全面掌握古籍修復、碑刻傳拓、碑帖書畫裝裱等技藝的大師級人物。趙嘉福(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碑刻傳拓及拓片裝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老師多年以來一直活躍在教學一線,每周風雨無阻來到我校給徒弟和同學上課。將親身演示和理論知識結合,手把手傳授同學們碑刻傳拓的相關技藝,有問必答,一絲不苟。
  • 越秀區公示第七批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麗霞)近期,越秀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公示了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單,其中包括廣式燒賣製作技藝、廣式腸粉(布拉腸製作技藝)、相聲(粵語相聲)、廣府傳統婚禮習俗、熊氏少林大易筋經5個項目。越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表示,下一步會進行非遺項目傳承人的申報工作,並繼續推動非遺項目進校園、進社區,讓優秀的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 自貢新增1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四川新聞網自貢4月27日訊(記者 徐昭磊)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自貢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自貢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意將榮縣東興抬工號子、榮縣土陶製作技藝、榮縣竹琴、玻璃吹塑工藝、富順連簫、韋氏高粱酒釀造技藝、謎語識字、富順楊氏肝病鼓脹療法、趙氏核雕、五寶手工空心掛麵製作技藝、龍鬚淡口菜製作技藝、自貢鹽場號子等
  •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晉江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議名錄公示
    關於晉江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議名錄的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關於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相關規定,我市開展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評選工作。
  • 揭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
    揭陽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  項目簡介  01.  普寧金身妝彩技藝民俗內涵深厚,是潮汕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之一。普寧金身妝彩藝術手法豐富,集潮汕民間工藝之大成,技法精緻細膩,體現了工匠巧妙的構思和細緻入微的技巧。在藝術特色上,色彩飽滿,層次感強,追求華麗莊嚴的風格。普寧金身妝彩吸收了潮汕多種民間工藝的手法和經驗,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記錄、保護、發展普寧金身妝彩技藝,有助於研究認識潮汕文明發展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 開平「鎮濠泥雞製作技藝」被列入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江門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江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開平市推薦的「鎮濠泥雞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開平目前列入江門市級以上的非遺項目達到9項,顯示開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作取得新的成績。鎮濠泥雞第三代傳承人馮浣操教小朋友製作泥雞。
  •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香港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12-05 21:23:56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12月5日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惠陽李偉堅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廣東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其中,惠州有3人入選,惠陽黃金酥丸製作工藝傳承人李偉堅榜上有名。李偉堅說,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己有責任把惠陽這一特色客家美食品牌進一步擦亮。
  •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關於批准並公布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粵府〔2006〕70號)有關規定,經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聯席會議評定並向社會公示,現批准將廣州市「蘿崗香雪」等123個項目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予公布。
  • 七大類共37項~西安市第六批非遺項目今天授牌!
    記錄城市歷史,傳承城市文明為了充分利用新認定的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積極參與我市開展的迎「十四運」熱潮,集中展示西安悠久的歷史文化,進一步講好西安故事,11月28日下午,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承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高新區文旅健康局協辦的「非遺同行全運 匠心共築長安」迎全運非遺主題展演暨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在西安舉行
  • 西安市第六批37個非遺項目獲授牌
    西部網訊(記者凌旎)今天(11月28日),「非遺同行全運匠心共築長安」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在西安舉行。活動為7大類37個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授牌,項目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醫藥、民俗等門類。
  • 武山縣12項非遺項目入選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山高蹺)近日,第四批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在入選的41個項目中,武山高蹺、武山馬社火、姜維黃龍帶把槍、武山春秋大刀等12個項目或技藝入選。至此,我縣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6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8項。武山縣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石窟文化、史前文化、三國文化和獨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構成了武山歷史文化的基本框架。
  • 守護非遺文化 傳承民族瑰寶 ——烏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為目標,以資源普查、名錄體系建設、支持傳承人傳習活動、開展宣傳教育為重點,以建立機構、完善制度、加大經費投入為保障,穩步推進各項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