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0 年秋季開學季的到來,億萬學子陸續回到校園。這是久違的重逢,也是來之不易的重啟。在返校的學子中,有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們的留學計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學業,他們選擇留在國內高校繼續深造。
或許這不是他們的理想狀態,卻是當下他們認為最好的選擇。近日,深晚記者採訪了部分留在國內繼續學業的準留學生,去了解他們在不同選擇下最真實的心路歷程和學習狀態。
一邊就讀國內研究生 一邊上海外網課
提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方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關子昂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陽光、沙灘、矽谷。
這樣的場景,關子昂曾在大學暑假去美國旅行時看過。那年,他參觀了南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等學校,也體驗了以"陽光沙灘"聞名的加州生活。對於國外的學習氛圍,他很是喜歡,也更加堅定了出國留學的想法,"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畢竟二十歲的青春只有一次。"
為此,從大一開始,關子昂就開始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出國留學準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履歷。"學英語、參加項目、寫文書、推薦信、網上申請,關子昂一步步地前進,也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夢想。
今年開春,關子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功收到南加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正當他驚喜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卻無情地敲碎了他的夢。年後,由於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美國的學校統一從面授改為網上授課,關子昂無法如約去當地求學。
幸運的是,南方科技大學發出了研究生補錄通知,因為成績優異,關子昂在新學期成為了本校智能製造與機器人專業的研一學生。與此同時,由於南加州大學的學費無法退還,他還需要繼續學習該學校的線上課程。"很緊張",關子昂如此形容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要同時兼顧兩邊的課程,作業很多,基本都是從下午一直做到夜裡十一二點。"
如今的關子昂,雖然無法出國,卻意外收穫了雙份知識。或許,這便是他一直信奉的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國外高校交換回國 確定專業目標
2020 年的求學之路,對年僅 20 歲的孫澤華而言尤為不易。
2019 年夏天,在經歷了漫長的準備和申請過程後,孫澤華成功拿到了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在心心念念的大學僅就讀一個學期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國外求學生活。
受疫情影響,今年 3 月,康乃狄克大學將所有課程改為線上授課,孫澤華隨後也迅速回國。整個大一下學期,孫澤華基本都在國內顛倒時差上網課。"時差可以克服,但更大的問題是線上授課提問非常不方便,平時作業有疑問需要找老師的時候,還要在專門的平臺預約。"數月的網課經歷讓孫澤華意識到,網絡授課與線下教學相差甚遠,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成效。
就在孫澤華為此擔憂時,轉機出現了。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與國內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之間一直都有交換生項目,通過該項目,康乃狄克大學的所有學生都能夠申請去寧波諾丁漢大學交換學習。今年 9 月,國內各大高校陸續開學。但受疫情影響,國外高校的形勢卻不容樂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康乃狄克大學開始鼓勵中國留學生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念書。一個念頭在孫澤華的心裡閃過:嘗試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完成大二的學業。
▲中國留學生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念書,在寧波諾丁漢大學上課。 受訪者供圖
於是,今天秋季學期一開學,孫澤華來到了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為了一名交換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孫澤華感受到了久違的校園氛圍,"學校為我們這批出國留學又交換回來的學生安排了專業的導師,幫助我們選課、換課。"儘管交換會遇到學分抵換限制等各類麻煩事,但孫澤華覺得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由於目前國外疫情防控形勢尚不明朗,美國許多高校將會繼續採用網絡授課的形式,孫澤華打算下學期接著申請交換生項目。但該項目最多只能讀一年,最終他還是要回到康乃狄克大學。面對未知的前路,孫澤華既保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良好心態,也有了堅定的專業目標,"之前在康乃狄克讀的是不定專業,現在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學習了會計學和商業等課程之後,我決定以後回到美國以經濟學為專業繼續深造。"孫澤華說。
成功保研上岸 繼續充實自己
今年 1 月 18 日,浙江大學哲學系的大三學生王明動身前往美國參加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志願者項目,此次出行也是為了他之後的出國深造做準備。
王明被分配到美國新澤西州北伯根市立圖書館的青年服務部做志願者,主要工作是整理書和教小朋友數學。業餘時間,他在紐約瀏覽各種景點、觀看各式展覽 …… 在美國做志願者的時光,讓王明無數次暢想之后豐富多彩的留學生活。
1 月底,王明開始考慮回國。在被取消了三次飛機訂單,最後歷時兩天兩夜終於回到祖國後,王明才從新聞上獲悉紐約早已發生了疫情。這時候,一則"雅思(國際英語語言測試)、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取消"的消息一下子打亂了他的求學計劃。與此同時,王明的父母表示海外疫情防控形勢尚不明朗,希望他留在國內。
從"堅定要出國"到"還要不要出國",王明動搖了。
由於本科期間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王明決定試一試研究生推免這一條路。在保研夏令營,王明優異的表現為他成功爭取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預錄取通知書,最後他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
"我一直很嚮往背著包,穿梭在國外幾百年歷史的校園裡,一邊望著長長的書單,一邊花很多時間構造一個淺淺的論證,然後戰戰兢兢地找教授改,直到有一天,我也能快速地閱讀原文,流利地和教授交流,發表一篇文章。但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浪漫的想像。"王明笑著說。
儘管這些想像或許要在三年後才能真正實現,但王明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三年的國內研究生學習生涯可以給我更充分的時間去準備,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國外哲學專業的系統訓練。希望將來我能發揮自己所長,在專業上有所建樹。"
(應受訪者要求文內部分名字為化名)
深圳晚報記者 周婉軍 唐文雋 實習生 徐莉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