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衝擊下海外留學面面觀:留在國內深造,相信未來依舊美好

2021-01-12 騰訊網

隨著 2020 年秋季開學季的到來,億萬學子陸續回到校園。這是久違的重逢,也是來之不易的重啟。在返校的學子中,有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們的留學計劃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學業,他們選擇留在國內高校繼續深造。

或許這不是他們的理想狀態,卻是當下他們認為最好的選擇。近日,深晚記者採訪了部分留在國內繼續學業的準留學生,去了解他們在不同選擇下最真實的心路歷程和學習狀態。

一邊就讀國內研究生 一邊上海外網課

提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方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關子昂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陽光、沙灘、矽谷。

這樣的場景,關子昂曾在大學暑假去美國旅行時看過。那年,他參觀了南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等學校,也體驗了以"陽光沙灘"聞名的加州生活。對於國外的學習氛圍,他很是喜歡,也更加堅定了出國留學的想法,"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畢竟二十歲的青春只有一次。"

為此,從大一開始,關子昂就開始為出國留學做準備。"出國留學準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履歷。"學英語、參加項目、寫文書、推薦信、網上申請,關子昂一步步地前進,也一步步地靠近自己的夢想。

今年開春,關子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功收到南加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正當他驚喜之際,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卻無情地敲碎了他的夢。年後,由於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美國的學校統一從面授改為網上授課,關子昂無法如約去當地求學。

幸運的是,南方科技大學發出了研究生補錄通知,因為成績優異,關子昂在新學期成為了本校智能製造與機器人專業的研一學生。與此同時,由於南加州大學的學費無法退還,他還需要繼續學習該學校的線上課程。"很緊張",關子昂如此形容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要同時兼顧兩邊的課程,作業很多,基本都是從下午一直做到夜裡十一二點。"

如今的關子昂,雖然無法出國,卻意外收穫了雙份知識。或許,這便是他一直信奉的一句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國外高校交換回國 確定專業目標

2020 年的求學之路,對年僅 20 歲的孫澤華而言尤為不易。

2019 年夏天,在經歷了漫長的準備和申請過程後,孫澤華成功拿到了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在心心念念的大學僅就讀一個學期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他原本平靜的國外求學生活。

受疫情影響,今年 3 月,康乃狄克大學將所有課程改為線上授課,孫澤華隨後也迅速回國。整個大一下學期,孫澤華基本都在國內顛倒時差上網課。"時差可以克服,但更大的問題是線上授課提問非常不方便,平時作業有疑問需要找老師的時候,還要在專門的平臺預約。"數月的網課經歷讓孫澤華意識到,網絡授課與線下教學相差甚遠,甚至已經影響到了自己的學習成效。

就在孫澤華為此擔憂時,轉機出現了。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與國內的寧波諾丁漢大學之間一直都有交換生項目,通過該項目,康乃狄克大學的所有學生都能夠申請去寧波諾丁漢大學交換學習。今年 9 月,國內各大高校陸續開學。但受疫情影響,國外高校的形勢卻不容樂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康乃狄克大學開始鼓勵中國留學生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念書。一個念頭在孫澤華的心裡閃過:嘗試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完成大二的學業。

▲中國留學生申請交換生項目,回國念書,在寧波諾丁漢大學上課。 受訪者供圖

於是,今天秋季學期一開學,孫澤華來到了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為了一名交換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孫澤華感受到了久違的校園氛圍,"學校為我們這批出國留學又交換回來的學生安排了專業的導師,幫助我們選課、換課。"儘管交換會遇到學分抵換限制等各類麻煩事,但孫澤華覺得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由於目前國外疫情防控形勢尚不明朗,美國許多高校將會繼續採用網絡授課的形式,孫澤華打算下學期接著申請交換生項目。但該項目最多只能讀一年,最終他還是要回到康乃狄克大學。面對未知的前路,孫澤華既保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良好心態,也有了堅定的專業目標,"之前在康乃狄克讀的是不定專業,現在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學習了會計學和商業等課程之後,我決定以後回到美國以經濟學為專業繼續深造。"孫澤華說。

成功保研上岸 繼續充實自己

今年 1 月 18 日,浙江大學哲學系的大三學生王明動身前往美國參加中國對外友好合作服務中心主辦的志願者項目,此次出行也是為了他之後的出國深造做準備。

王明被分配到美國新澤西州北伯根市立圖書館的青年服務部做志願者,主要工作是整理書和教小朋友數學。業餘時間,他在紐約瀏覽各種景點、觀看各式展覽 …… 在美國做志願者的時光,讓王明無數次暢想之后豐富多彩的留學生活。

1 月底,王明開始考慮回國。在被取消了三次飛機訂單,最後歷時兩天兩夜終於回到祖國後,王明才從新聞上獲悉紐約早已發生了疫情。這時候,一則"雅思(國際英語語言測試)、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取消"的消息一下子打亂了他的求學計劃。與此同時,王明的父母表示海外疫情防控形勢尚不明朗,希望他留在國內。

從"堅定要出國"到"還要不要出國",王明動搖了。

由於本科期間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王明決定試一試研究生推免這一條路。在保研夏令營,王明優異的表現為他成功爭取到了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預錄取通知書,最後他選擇了中國人民大學。

"我一直很嚮往背著包,穿梭在國外幾百年歷史的校園裡,一邊望著長長的書單,一邊花很多時間構造一個淺淺的論證,然後戰戰兢兢地找教授改,直到有一天,我也能快速地閱讀原文,流利地和教授交流,發表一篇文章。但現在這一切都成為了浪漫的想像。"王明笑著說。

儘管這些想像或許要在三年後才能真正實現,但王明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三年的國內研究生學習生涯可以給我更充分的時間去準備,以更好的姿態迎接國外哲學專業的系統訓練。希望將來我能發揮自己所長,在專業上有所建樹。"

(應受訪者要求文內部分名字為化名)

深圳晚報記者 周婉軍 唐文雋 實習生 徐莉 / 文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下,留學申請如何是好
    這一次的COVID-19疫情狀況的蔓延,已然導致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極大的打擊和影響。在海外疫情越發嚴峻的情況下,英美加拿大等主要留學大國的高校陸續關閉並轉至線上授課,同時中止了海外交流交換項目;ETS 延後TOEFL 和GRE考試時間。
  • 全球疫情下留學教育遇冷?專家:短期留學混合留學或成未來新形態
    全球疫情持續,交通受阻,海外教學模式改變……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充滿不確定性,有人選擇放棄,有人依然堅持,還有人正在觀望。 未來留學教育應如何發展?留學生們何去何從?近日,多場關於「疫情後的留學教育」主題論壇召開。 多位專家認為,疫情下留學教育短期受挫無法避免,但學生流動、出國留學的趨勢不會有大的變化。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王輝耀分析,一方面,受疫情持續和國際關係變化等因素影響,眾多行業面臨可持續發展或轉型升級的挑戰,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作為畢業生深造重要途徑之一的出國留學,也受到疫情較大影響,高校畢業生尋求發展的「可選範圍」亦因此受到連帶影響。在此背景下,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後的下一步該邁向何方,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 疫情下的留學產業大浪淘沙!諮詢量斷崖式減少,未來之路怎麼走?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留學產業鏈逐步回暖,但這並不意味著留學機構的日子有多好過。一位顧問坦言,這場猝不及防導致的出國諮詢量斷崖式減少,成為整個行業心照不宣的事。目前,留學機構的產業鏈遭受了怎樣的衝擊?面對行業低谷,未來之路怎麼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 疫情衝擊下赴美留學明顯降溫
    日前,央視財經頻道報導多所美國百年高校因疫情永久關閉的新聞登上熱搜。由於疫情的持續衝擊,很多歐美高校都採用延遲開學或線上教學的方式,一些高校還在疫情期間出現嚴重資金缺口,有一些百年高校甚至已經倒閉關門。
  • 疫情下留學如何持續?
    9 月 4 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備受全球關注。教育展區有哪些新的「黑科技」?疫情下是否還能留學?中國學生是否還有其他享受海外教育資源的途徑? 9 月 5 日,央視新聞推出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帶大家一起探訪教育服務展區,在線教育、留學那些事一網打盡,與「網紅教授」戴建業等嘉賓雲端共話。
  • 赴美留學籤證驟降 記者調查:留國內深造成首選,也有人「轉戰」英國...
    濟南的留學市場是何反應?大眾網·海報新聞調查發現,不少濟南學生選擇留國內深造或者「轉戰」英國等國家。 籤證驟減 赴美留學人數大幅下降 「籤證驟減!今年赴美留學的孩子幾乎沒有,能拿到籤證的太少了!」一則「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籤證驟減」的消息傳來,很快在留美學生和家長圈裡引起軒然大波。
  • 央視CGTN專訪新東方: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留學趨勢會有哪些變化?
    2月至今,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的新冠疫情讓想要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倍感壓力。多國高校「網上開學」,美國「揚言」收緊對中國學生的籤證,國內發布了澳洲留學「預警」,讓國際形勢變得更加複雜。海外學習之路如何走?作為全球最大的海外教育市場,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具備全球化視野的人才。在部分學科領域,美國高校依然具備世界領先的水準,嚮往優質教育的群體依然會將美國作為深造首選。
  • 疫情下,未來還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之前說:疫情對留學的衝擊是暫時的,全世界疫情褪去,中國留學就會恢復正常。結果顯示,16%的採訪者目前正在海外留學,9%的中國留學生表示儘管受疫情影響,仍有計劃或者會考慮申請出國留學。大部分已出國的學生希望繼續學業,超過1/3留學生支持入學,但仍有部分猶豫不決,少部分繼續嘗試申請,超過1/3學生還在觀望中。
  • 新冠疫情下,海外留學的發展將何去何從?
    由於新冠疫情,留學家庭開始對未來海外留學的發展趨勢產生了諸多疑慮。「我的孩子還能繼續留學嗎?」「現在這個形勢下怎樣的選擇才是最適合我的?」 諸多問題縈繞在每一個留學家庭心中,面對當下不可控的海內外局勢,部分留學家庭開始迷茫而不知所措。
  • 見學國際許瀚文:疫情結束後,未來留學、遊學或井噴式增長
    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頭人、專業研究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並深度研究教育與公益如何實現更深融合,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此次見學國際在眾多參選機構中脫穎而出,獲得本屆「2020年度公信力國際教育品牌」稱號。盛典現場,環球網對見學國際海外事業部總監許瀚文進行了專訪。
  • 疫情下海外留學的「新解法」 走進浙大外院Broward國際課程項目
    「在當前新冠疫情背景下,浙大外院國際課程中心引進的Broward國際課程項目是滿足國際教育需求一個很好的出口。」近期,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聯合南南國際教育智庫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全球疫情挑戰下的國際教育戰略」研討會上,中外10多位國際教育領域專家大咖就上述國際教育領域熱點問題進行了研討。
  • 2021年出國留學形勢|美國留學生新政對留學生衝擊大嗎?
    2020年年初的一場新冠,打亂了國內一批准留學生的生活和留學計劃,如今現在由於海外疫情還沒完全控制,這也導致了許多海外學校開學情況未定,雅思不復考出不了分數等,這一切都把留學生們的timeline全部打亂。
  • 疫情下的留學產業大浪淘沙
    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留學產業鏈逐步回暖,但這並不意味著留學機構的日子有多好過。一位顧問坦言,這場猝不及防導致的出國諮詢量斷崖式減少,成為整個行業心照不宣的事。留學機構的產業鏈遭受了怎樣的衝擊?面對行業低谷,未來之路怎麼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 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疫情並未影響留學計劃
    在此背景下,益普索Ipsos推出《2020海外留學趨勢報告》,聚焦主要英語留學目的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的中國留學生現狀,留學地政策及變化趨勢,海外高校口碑分析,以及留學後市場洞察;通過線上對4500多名留學生或有留學意向的被訪者調研及用人單位、招聘機構、意向留學人群的深度訪談
  • 海外高校即將開學,疫情之下還去留學嗎?
    疫情對留學的影響還在持續。《啟德教育新常態下的留學現狀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疫情與國際環境疊加的複雜環境中,意向留學生的留學計劃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31.2%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推遲留學計劃,16.3%的留學生表示不確定是否繼續留學(其中初中階段的學生較多)。另外,「安全因素」成為2020年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地時最為關心的因素之一。
  • 疫情政情下的出國留學趨勢分析
    今年疫情對國際教育行業整體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受到了三波衝擊。相對於很多其他行業,國際教育領域不僅僅受國際疫情的影響,而且也深受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影響。下面是我針對留學產業受近期疫情和政治風險影響而寫的一些看法。
  • 疫情下的出國留學,2021年欲留學的孩子何去何從?
    根據全球高等教育諮詢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調查顯示,66%的中國學生認為自己的留學計劃受到疫情影響,更多的人選擇推遲到下一年出境留學。
  • 疫情下留學咋持續?央視新聞「打卡」服貿會教育展探尋答案
    9月4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備受全球關注。教育展區有哪些新的「黑科技」?疫情下是否還能留學?中國學生是否還有其他享受海外教育資源的途徑?今天(5日),央視新聞推出服貿會特別節目《為您服務》,帶您探訪教育服務展區,在線教育、留學那些事一網打盡,與「網紅教授」戴建業等嘉賓雲端共話。
  • 疫情當下,赴澳留學還值得被考慮嗎?
    2020年的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眾多留學生和準留學生的生活和出國深造計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剛開始國內疫情的出現,到後來國外疫情形勢的不明朗,讓眾多留學生和家長都擔心起自己未來的留學計劃和當下的學習生活,但是隨著各國疫情的管控政策和措施的實施,讓這場疫情的形勢逐漸好轉了起來,隨著最近新冠疫苗的研發進度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相信這場疫情阻擊戰終將會被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