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明成為新一屆的中國籃球協會主席以後對國家隊實行了重大的改革,實行雙國家隊政策。在教練員的選拔上採用邀請制,同時中國籃球協會建立了選拔組和監督組,共同參與評議。主教練的競聘名額各省市體育局籃球管理項目中心和省市一級的籃球協會都可以推薦,而且個人也可以報名參加競聘。在競聘前期選拔組根據國家隊教練員選拔的標準和對報名教練員的資格進行審查和篩選,最後確定4-6名符合要求的主教練候選人。最後在監督組的監督下選拔出進行充分討論挑選出最終的教練員人選,然後上報到中國籃協主席辦公室得到同意,最後上報到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確定了主教練名額,通過抽籤的形式最終確定了由杜峰通知擔任中國男籃藍隊主教練一職,李楠同志擔任中國男籃紅隊主教練也一職。
可見中國男籃本次聘請主教練是以中方教練為先。在分別由籃協和教練員商討逐漸國家隊教練組,教練組成員是中外教練員混合,而且明確職責。在球員的選擇上採用交替選擇的方式,首先由教練員抽籤決定先選權,例如首先由1組選擇一名運動員,然後2組選擇第2、3名運動員,1組在選擇4、5名運動員,以此類推交替選擇。這種選取運動員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兩個國家隊實力的平衡。在備戰亞洲杯和亞運會的過程中兩隊分別承擔一次國際大賽的任務,在此期間國家隊成員不交叉、不流動,最後在2019年男籃世界盃前期合併成為一支國家隊,參加2019年的世界盃和東京奧運會。本屆男籃世界盃的是在中國舉辦,因此獲得參賽名額的壓力不大。因此雙國家隊期間能夠給予更多年輕球員成長空間,使更多年輕球員能夠進入到國家隊,在洲際賽事中得到鍛鍊和成長。
兩支球隊都屬於中國國家隊等級相同,兩支球隊的教練員和運動員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在兩支國家隊合併之前中國籃協會根據在2017-2018年期間以兩支國家隊的比賽成績和訓練情況為評價指標,選取最終的國家隊主教練和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