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2日下午,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儀式暨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論壇在深圳茶博會期間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潮州市農業農村局、世界茶聯合會、深圳市潮汕商會、茶道新生活、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共同主辦,茶道新生活擔任總策劃。

本次活動以「品飲中國,茶裡見工夫」為主題,集結了工夫茶非遺傳承人、茶行業大咖、跨界大腦以及海內外工夫茶文化傳播者,匯聚各方思想和智慧,共同探索工夫茶發展新思路,共同見證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的榮耀時刻。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王旭烽女士、潮州工夫茶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先生、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陳佩蘭女士、茶道新生活創始人和《茶源地理》系列叢書主編吳垠女士、新加坡茶業公會總務和亞西安茶葉公會常務理事魏自照先生、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香白入室弟子和國家級茶藝技師盧俊傑先生、中國企業影響力實驗室營銷中心主任和中國營銷創新聯盟執行主席段傳敏先生、義大利茶文化協會主席查立偉先生、世界百強名校赫爾辛基大學社會學博士葉佳晨女士、深圳市汕尾商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媛女士、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潮汕茶文化研究會的陳永明先生、林曉紅女士、林大弟先生、陳銳敏先生、陳智德先生、張壁龍先生、餘映豐先生。

大會由一出簡潔的舞臺劇《人人都有一杯工夫茶》開場,工夫茶大賽的獲獎者們為嘉賓們衝泡一杯茶,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潮汕茶文化研究會的陳永明會長,帶領大家在臺上舉杯共飲。

潮州市農業局副局長翁鵬程先生為活動致辭:茶是中國的一種標誌符號,中國茶給全世界的人們帶來了健康和美好的享受,伴隨著茶而生的文化,更是把茶從單純的消費品延伸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潮州,工夫茶文化不僅和當地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更融進潮州人的血液。

這次背景下,我們藉此時機成立世界工夫茶大會,邀請來自國內外嘉賓同臺論道,共同探討如何讓全國以及全世界人民都愛上這杯工夫茶,助力工夫茶文化的推廣及製造新的文化消費增長點,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工夫茶文化,推動中國茶葉在世界範圍的消費。

這場活動從下午三點開始至六點結束,三個小時的時間裡濃縮了茶行業名家大師對工夫茶文化的理解和詮釋,對未來市場提出的對應實用方案,可謂是乾貨滿滿。

王旭烽:工夫茶藝的現代性

王旭烽老師從發生學的角度闡述了工夫茶的古典性和現代性。從漢代的烹茶盡具,對茶器的講究,到唐代煮茶和宋代泡茶這種逐步茶水分離的演變,再到泡茶所需具備的細節,燃料、用水、器具材質、衝泡時間等等標準化的豐富,帶我們縱觀了飲茶歷史的演變。其中種種元素,都融入到了今日的潮州工夫茶文化當中,使其具備了極強的古典性。

工夫茶文化自身完整的古典風格,自成體系的面貌,呈現每個細節裡。尤其不同的是,工夫茶習慣裡由主人泡茶,這一主客互動的參與方式,顯示了人們對平等的重視,也是中華民族民本思想的體現。

在這樣的背景下,應當在其古典性的基礎上讓工夫茶文化進入現代生活:

1、理念上,讓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形象打造;

2、品質上,讓其進入輕奢時尚領域;滿足年輕人的需求;

3、衝泡上,合理調整一些環節,更符合現代人的健康衛生;

4、區域上,擴大飲茶種類,如黑茶、白茶、紅茶等。

王旭烽老師在演講的最後呼籲,工夫茶文化具備完整而飽滿的古典性,需要被我們好好保護,並且以現代化的方式輸送給下一代和更廣泛的區域。

葉漢鍾:如何衝泡好一杯傳統的工夫茶

葉漢鍾先生首先強調,工夫茶的衝泡其實是一個藝術過程,一個作品,並從器具和技藝兩方面闡述工夫茶衝泡最重要的元素。

潮州工夫茶有茶器四寶,孟臣罐、若深杯、玉書煨、紅泥爐。孟臣罐也就是今天使用的壺,壺要小,能夠更加精準地控制茶水比以及注水出湯的時間。若深杯要薄,喝起來更適口。砂銚的材質很重要,潮州的泥料做的最好。而紅泥爐和砂銚相配合,更保溫。所有這些細節,都是歷代茶人慢慢總結出的結果。

他表示,潮州的工夫茶文化,同時具備開放性和保守性,不僅開放地吸收各時期的茶文化,融合消化成自己的文化,同時也能夠保留這些古老的飲茶習慣。潮州工夫茶是一個體系,從栽培、製作、加工、衝泡、品飲的過程形成系統,而技藝則需要依靠智慧,衝泡工夫茶「本色是智慧,才能有樂趣」。機器是沒有辦法泡出有靈魂的茶湯的,一定需要有人的參與,投入自身對茶的情緒,才能夠賦予茶湯更多的魅力。

魏自照——消費者心中不想要的工夫茶?

魏自照先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從消費者不想要什麼樣的工夫茶入手,來反觀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

他提到第一點是,消費者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去投身一件事情,大家都忙於有目的性地分配時間。所以想要有效地推廣茶文化,需要和目的性掛鈎。把工夫茶當作互動的媒介,遊戲、烹飪、繪畫等等,都用來可以結合進茶文化。

第二,消費者不想要強迫式的文化,文化很精準、深度、嚴肅,但也容易嚇跑不了解的人。消費者更需要被階段性的塑造,在推廣過程中,我們既要保留工夫茶的深度,也要讓人感受到被接納、吸引和包裹,而不是被壓迫。

第三,消費者難以持續性地參與到一個活動當中,如何讓茶成為一個習慣也是人們要考慮的。最後他表示,文化是否吸引人,關鍵在於它能否打動人。也許這就是階段性塑造的第一步。

查立偉——歐洲人心目中的工夫茶

身為一個義大利人,查立偉先生曾專門到中國跟潮州工夫茶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香白先生拜師學藝。他表示,工夫茶在義大利和歐洲的其他國家其實是比較少見的。他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做茶文化的推廣,有人問起他使用的茶具是否是玩具,因為當地人不會用這樣精緻小巧的器具來泡茶。國外對工夫茶的理解仍舊存在著不少誤解,比如義大利的一些網站會將工夫茶泡法當作東方泡法,而大壺的泡法當作西方泡法。查立偉認為,並不應該用壺大壺小的差別來區分東西方的衝泡方式。

而歐洲的大多數人喜歡工夫茶,是認為這種方式講究、神秘、好看,落到實處,卻會因為繁瑣麻煩不適合日常生活而很少實踐。相對於義大利咖啡文化中快速品飲的背景,人們是「站在吧檯邊喝完付錢離開」,工夫茶最需要的時間在這裡就顯得格外水土不服了。

但依然有一部分歐洲人,因為熱愛東方的文化背景,才熱愛工夫茶文化。查立偉先生相信,可以慢慢讓歐洲人從工夫茶裡找到他們喜歡的小部分,再向外拓展延伸到整個茶文化。

葉佳晨:工夫茶的海外傳播之路

葉佳晨女士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學習期間,曾對當地的茶文化進行了深入的調 研。對於芬蘭的飲茶發展,她首先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叫做Glocalization,中文譯為全球在地化,是由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在地化Localization兩個詞組合而成。這一概念用來描述產品豐富,在全球範圍內開發和發布,但同時也被調整和適應當地市場的用戶和消費者。她認為,工夫茶的海外傳播需要構建在這種意識之上。

葉佳晨女士提出,讓工夫茶文化向海外傳播的前提是,我們應當對海外的文化消費和消費市場有更清晰和具體的認識,而不僅僅停留在西方人不會喝茶,只喝咖啡或袋泡茶的粗淺印象當中。在有效進行文化傳播與輸出的過程中,各種過往的認知都需要在廣度和深度上被開拓,基於固有印象的研究與實踐註定是失敗的。

演講最後,她為我們總結了工夫茶的海外傳播方式:

一、結合時代背景,做系統的認識構建;

二、處理傳播中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三、建立以受眾需求為基礎的茶產業信任體系,減少因文化誤讀而產生的不信任;

四、充分結合本土資源,開拓茶文化傳播路徑。

段傳敏:工夫茶的營銷功夫

段傳敏先生作為戰略營銷專家,他認為當下正是茶產業的契機。他演講中提到兩點思考,一是加深文化的認同,只有文化的認同才能產生強烈的行為認同;二是如今市場已經形成,工夫茶要如何感召、連接、經營,正是當下的要點。

他提到,中國哲學講道法術三個層面,工夫茶在法和術方面已經具備相當深厚的基礎,欠缺的正是背後的「道」,「沒有文化的高度,就沒有產業的深度。」

我們需要吸引當代具有文化和潮流感的人為工夫茶代言,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都會為茶行業帶來巨大價值。通過獨特的IP形成巨大風力,成為一個撬動點,來帶動我們整個工夫茶形象的升級。

段傳敏先生希望未來能和茶行業有更多的交流,更加希望工夫茶裡能夠誕生真正的中國品牌。

吳垠:隨心所欲一杯茶

吳垠女士通過講述隨心所欲一杯茶裡的「心」的定義,為我們呈現了工夫茶文化的核心精髓,與傳播過程中最不能丟失的信仰。

善的心:工夫茶要在茶的世界和消費品飲品的世界屹立出一張真正頂級的名片,必須從種植前端開始,把握好生態的平衡。

做茶人的心:把握天時地利、合適的品種以及時機,做出一杯帶著功夫的本意的精細產品。

藝術和美的心:王旭峰老師提到古典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的協同性、傳承性以及跟現代文化衝突,我們需要有一顆審美的心,才能夠將古典文化融入到現代生活中。

理解的心:了解國外人們不同的偏好,比如,工夫茶三個杯子的這種風俗能不能打動他們的心。

喝茶人本身的心:傳遞自己的文化的時候,不以教育的方式給對方帶去壓迫感,嘗試讓對方持續去喜歡這一杯茶,而不是將茶過度神話。

熱愛工夫茶的心:人心是最重要的,衝泡技藝也要人的心,這一點機器是無法做到的。

吳垠女士總結道,只有從種植、採摘、加工、衝泡、品飲、傳承古典到現代的文化、理解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等各方面開拓,我們才能在這一杯工夫茶裡呈現中國東方人文背景下的真心:也就是陳香白先生在《中國茶文化》裡講到的,工夫茶的中國茶道核心「七藝一心」,這個「心」不完全是具象的心,更是「和」,「和諧」才是真正的中國茶道的文化精神。

接下來是論壇討論環節。此次為國際工夫茶論壇第三屆舉辦,前兩屆的論壇分別以「潮州工夫茶——現代中國茶道之源起」和「以家庭為傳承的消費和文化普及」為主題對於工夫茶的源起和傳承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中國潮州、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茶專家和知名茶人們,齊聚一堂共話工夫茶文化。而本次論壇的討論則從工夫茶對於每一個個體的人的意義所在出發,去探討如何透過一杯工夫茶去完整演繹中國茶文化。

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潮汕茶文化研究會的陳永明會長表示:「工夫茶是我作為潮汕人對家鄉的情懷,同時,我作為茶產業的從業者,更要責無旁貸地發揚光大中國茶文化的風採。」

澳門茶藝專業人員協會會長陳佩蘭介紹說:「澳門的定位是多元文化的基地,需要互相的包容共榮,包括但不僅僅是工夫茶。讓中國的茶在澳門這一個平臺傳播出去,讓西方社會了解到中國人喝的茶是這樣,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世界百強名校赫爾辛基大學社會學博士葉佳晨女士表示:「希望讓國外的人們從感官上來感受中國茶,特別是中國工夫茶,如何作為一種飲品給他們帶去衝擊和感官上的享受。再者,讓他們了解茶的健康屬性。最後是以茶為載體的文化生活方式,這一點需要慢慢感知,是一個遞進的過程。」

潮州工夫茶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葉漢鍾分享到:「我最初在茶行業是一種討生活,但逐漸被茶吸引而喜歡上,並且因此改善了生活。這樣也更提升了我對茶的興趣。滿足了生理需要,社交需求,就要再上升到更高的理想上去:推廣和普及這一杯工夫茶。」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香白入室弟子、國家級茶藝技師盧俊傑先生同時也是兩屆中國汽車拉力賽的冠軍。他表示:「喝茶是一種生活習慣,泡茶一直是我對內心秩序的重建過程,建立篤定和緩的心境,緩解平日的焦慮忙碌,在這個過程中了解茶性,從而由此及彼得了解生活各方面的本質。本質上喝茶是一種修行。」

中國企業影響力實驗室營銷中心主任、中國營銷創新聯盟執行主 席段傳敏先生指出:「工夫茶其實代表了東方生活態度,每個人心中都應該留一個位置給一杯工夫茶。同時,需要發展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哲學,我們的生活觀,不斷攀登。我認為這個機遇已經來臨。」

漢語國際推廣茶文化傳播基地主任、茅盾文學獎獲得者王旭烽女士呼籲:「我們的工夫茶,精緻且平易近人,高貴且簡約質樸。但我們對於工夫茶的文化詮釋和探究還遠遠不夠,在文化上應當要不斷做細做深,有可以承載「道」的具體的細節和方法,同時要進一步提升增強和豐富文化的內涵,不能忽視文化的力量。」

論壇結束後,嘉賓們共同參與世界工夫茶大會的成立儀式,並榮獲世界工夫茶推廣大使榮譽證書。陳永明先生為茶道新生活頒發總策劃單位榮譽證書,吳垠女士榮獲世界工夫茶傳承大使榮譽證書。

世界工夫茶大會圍繞工夫茶以「一展一賽一論壇」的形式,除了國際工夫茶論壇之外,首屆工夫茶文化展和第三屆國際工夫茶衝泡大賽也在深圳秋季茶博會期間同期舉行。

12月11日,第三屆「雲生態」杯國際工夫茶衝泡大賽總決賽在深圳茶博會2號館茶文化活動區舉行。比賽為茶企、茶商、茶人、茶葉愛好者搭建茶藝切磋、交流互動平臺,推廣工夫茶文化,同時通過大賽,為茶行業輸送更多優秀工匠,推動茶產業發展。選手從禮儀風範、茶具搭配、衝泡技巧、茶湯表現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評比,詮釋工夫茶的文化精神。最後,來自潮汕地區的選手吳歡最終獲得了本次大賽的特別金獎。

本次深圳茶博會期間,由茶道新生活策劃並聯合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潮州市農業農村局、世界茶聯合會、深圳市潮汕商會、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主辦的首屆工夫茶文化展在深圳會展中心8號館茶文化活動區舉辦,從茶史、茶道、茶器、茶藝、茶俗、茶事方面,全方位呈現工夫茶的面貌。

文化展除了通過圖文展示及精彩的產品讓茶友們學習了解工夫茶文化的知識之外,每天都邀請到了不同的茶界大咖以及工夫茶高手來助陣,品鑑到十大香型的鳳凰單叢,而且還有非遺潮州手拉壺製作技藝老字號「源興炳記」第六代傳人吳晗哲先生,親自動手製作手拉壺等精彩活動環節。

正如世界工夫茶大會成立所發出的倡議那樣:工夫茶中有真味,願更多人能享受到這杯工夫茶的色香味之美,讓更多的從業者、愛好者一起聯合起來,讓世界充滿茶香,讓動蕩不安的心多一份茶的安頓。人人都有一杯工夫茶,品飲中國世界香。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工夫!工匠!福建工夫茶對話廣東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在2020年賺足了眼球。以福建與廣東為要的工夫茶文化受到更多人的關注。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
  • 茶行業影響力大會暨第二屆茶產區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1日上午,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茶道新生活承辦以及茶道新生活擔綱總策劃的,「品牌的力量」——茶行業影響力大會暨第二屆茶產區創新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5樓菊花廳舉行。
  • 第九屆「雲茶之邦」杯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論壇頒獎儀式圓滿...
    雲茶之邦」杯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論壇&頒獎儀式在深圳會展中心6號館茶文化活動區隆重舉辦!精彩論壇 專業分享12月13日下午,第九屆「雲茶之邦」杯茶與築國際茶空間設計大賽·論壇&頒獎儀式正式開啟!
  • 九龍營養課堂:潮汕工夫茶的泡法功效?潮汕工夫茶8個衝茶步驟?
    工夫茶在潮汕地區代代相傳,盛行不衰,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潮汕工夫茶的衝茶方法。茶葉、茶具、水、火備齊之後,就差衝茶所費的「工夫」。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便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潮汕工夫茶之收功全在衝茶之法。
  • 實名認證 免費逛茶展
    ·「中國茶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論壇」「中國茶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論壇」由廣州茶博會大會組委會與琶洲會展與數字經濟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聯合主辦,論壇將邀請智慧財產權專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先進企業代表,分享地理標識與品牌建設的經驗。這是繼去年在茶博會全國首次舉辦智慧財產權論壇之後,大會組委會已將智慧財產權保護作為展會重要活動之一,以助推茶產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
  • 功夫茶論壇舉行 安溪連續四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閩南網12月19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張錦川)12月18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活動現場當天,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舉行,來自龍涓鄉的陳建平、李凱林獲得「安溪鐵觀音大師」稱號,分別捧走100萬元大師研究經費。
  • 工夫茶:潮汕單叢炮製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潮汕人對飲食向來有特殊偏好,除了喜歡吃全是肉的牛肉火鍋外,還喜歡喝特別濃厚的工夫茶。每個潮汕人的家裡、公司、店鋪必備工夫茶具,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連外出就算沒條件也要努力創造條件喝上幾泡工夫茶,實在是講究。不了解的人,把潮汕人喝的工夫茶說成「功夫茶」,以為是弄個長嘴銅水壺甩來甩去那種功夫,殊不知茶的「工夫」二字含有講究的意思,也是精細、用心之意。
  • 只為對得起歲月和工夫……
    活動現場,「山國工夫茶品牌戰略發布會暨第十三屆全國加盟商大會」同步召開,數百名山國加盟商及茶人茶友共同見證了山國工夫茶全新品牌戰略發布。「山國工夫茶是值得我們奮鬥的茶,讓我們攜手同行,一起努力,讓生命因這杯茶而美好!」林玉輝在分享中說道。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 山國工夫茶品牌VI形象 並舉行了山國工夫茶戰略啟動儀式
  • 第23屆深圳秋季茶博會今日開幕
    本屆茶博會指導單位為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華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好茶倉優選、好茶倉倉儲、茶閱世界等協辦。開幕式上,深圳市華巨臣實業集團副總裁楊文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黃三文進行茶葉創新研究院成立籤約儀式。雙方將整合資源,在茶葉領域標準制定、數據檢測、溯源認證、茶葉組學區塊鏈溯源等方面展開研究,加強技術研究與產業創新發展;並搭建茶葉開放檢測平臺,開展茶葉人才培養合作等。
  • 2020文旅國際峰會暨第十三屆世界酒店論壇在中國海口成功舉辦
    原標題:2020文旅國際峰會暨第十三屆世界酒店論壇在中國海口成功舉辦   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國和國際旅遊酒店
  • 你喝過工夫茶嗎,工夫茶的步驟有哪些,紫砂壺有幾種?
    說起工夫茶,腦海中就閃現潮汕工夫茶。幾乎每個潮汕人都喝過工夫茶,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套乃至多套工夫茶具,幾乎每個潮汕人都知道工夫茶怎麼衝泡。在潮汕家庭,很多都是從很小就開始喝茶,嗜茶的人一天不喝茶,渾身不對勁。可以說,潮汕人到哪裡,工夫茶就到哪裡,這也成為了當地有名的風俗之一。
  • 多維茶人葉漢鍾 工夫茶裡「功夫」深
    潮汕地區幾乎家家都喝工夫茶,但能喝出「功夫」、了解茶裡乾坤的,卻不多見。可以任性地提出來,於是七嘴八舌一番,果然,或柔綿、或清咧、或花香、或山韻……讓人驚訝得不可思議,一泡茶能衝出這麼多的「面孔」。對此,葉老師莞爾一笑地說:你控制不了任何人,至少,可以控制好一泡茶!
  • 吳榮山:三和打造中國工夫茶道 代表健康慢生活
    三和名茶作為國際城市發展論壇指定禮品,三和茶業董事局主席吳榮山詳解三和「花香1號」品質及其中國工夫茶道內涵,傳承中國千年制茶工藝,用最質樸的工夫茶道形式,引領現代茶生活,帶給消費者身心的愉悅體驗。三和打造新派中國工夫茶道三和茶業董事局主席吳榮山詳解三和「花香1號」品質及其中國工夫茶道內涵,傳承中國千年制茶工藝,用最質樸的工夫茶道形式,引領現代茶生活,帶給消費者身心的愉悅體驗「儉清和靜」才是工夫茶道之本記:您是如何理解中國工夫茶道的?
  • 安溪連續4年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
    東南網1月11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林清鍛 許藝燕 記者 黃瓊芬) 近日,第四屆安溪鐵觀音大師賽頒獎儀式暨工夫茶論壇在安溪舉行。2017年,安溪開茶界先河,設百萬元重獎舉辦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已經連續舉辦四年的安溪鐵觀音大師賽,共決出8名安溪鐵觀音大師、26名安溪鐵觀音名匠。4年來,在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的引導下,安溪各鄉鎮制茶技藝回歸傳統。茶園管理的加入,也更好地引領安溪茶農回歸精耕細作、堅守茶山。目前,安溪有茶園面積60萬畝,成為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之一。
  • 那杯貼近生活的潮汕工夫茶 │一葉歸真
    潮汕人嗜茶如命,工夫茶已經融入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作家秦牧在《敝鄉茶事甲天下》一文中曾寫道:在汕頭,常見有小作坊、小賣攤的勞動者在路邊泡工夫茶,農民工餘時常幾個人圍著喝工夫茶,甚至上山挑果子的農民,在路亭休息時也有端出水壺茶具,燒水泡茶的。從前潮州市裡,儘管井水、自來水供應不缺,卻有小販在專門販賣衝茶的山水。
  • 為什麼潮汕工夫茶用3個杯子?
    潮汕工夫茶即是潮汕茶道,或者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叫做潮州工夫茶,它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之一。工夫在潮汕地區中大意為講究,也就是說,潮汕人將泡茶看得很重,把泡茶當作一件極為講究的事,不對對茶葉講究,還對茶具講究,對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
  • 「工夫紅茶」,為什麼叫工夫?
    什麼是工夫茶 來看茶葉文獻裡面有關「工夫」的記載:最早記載有「工夫茶」的文獻是清代劉埥所著《片刻餘閒集》。其中寫到:「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這裡的工夫,是茶葉品種名。 然後是民國時期,肖一山主編的《清代通史》中記載:「葡荷兩國,與我國通商較早……紅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種茶、白毫等)。」這裡工夫茶指的是某一類紅茶的品名。
  • 財商部舉行《KUNGFU TEA工夫茶》校性探索課
    2018年10月24日下午,財商部商英組許櫻藍老師在理實一體化實訓室開展《KUNGFU TEA工夫茶》校性探索課。上課前,學生通過微課自學掌握基本知識。課堂上,老師充分運用工夫茶具、遊戲、衝茶演示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熟練運用希沃教學助手、微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解決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學會用英語介紹工夫茶,並展開小組自主學習;最後學生用手機將實訓成果錄製成視頻通過希沃授課助手上傳至教師端進行展示。
  • 「茶中有樂,樂在茶中」——訪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鍾(組圖)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林麗麗):在廣東潮州牌坊街上,匯集著潮繡、泥塑、金漆木雕等獨具特色的工藝品,當然更少不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潮州工夫茶」的展示。「天羽茶齋」,是這條古色古香的牌坊街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工夫茶鋪。
  • 祁門工夫紅茶,它到底是什麼工夫?
    由古至今,茶與人一同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 茶的香氣口感,與其生長環境、內含物質以及製作工藝有著很大的關聯。尤其是精心的制茶工藝,使得茶的香氣更為芬芳馥鬱,高遠流長。 其中以"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的祁門紅茶,便是一個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