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已經賽程過半了,讓我們回憶起了一些曾經輝煌的演員。這裡面包括溫崢嶸、倪虹潔、曹駿、李智楠等等。在觀看的過程中,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曹駿不被看好而憤憤不平,覺得以他的演技,怎麼著也不至於被淘汰,但現實就是殘酷的。而李智楠的可惜也一樣,我覺得他不該是今天這個樣子。
我印象比較深的幾個片段,其中有一個是他和王莎莎演的《三十而已》,他扮演了陳嶼。陳嶼這個人的人設本來就是事不關己,生活枯燥乏味且沒有激情,只關心魚缸裡的魚。你要說是楊玏演的陳嶼好還是李智楠演得好,我覺得不分伯仲。因為楊玏畢竟是在電視劇裡,他可以拍好幾條而李智楠必須一遍就過。
李智楠的頹廢氣質和陳嶼的人設非常接近,他一直都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男人。包括後來,在《昨天》這個片段中,他和賀開朗演兄弟,哥哥的那種無奈、壓抑的憤怒都留在了李智楠的臉上。導演們都說他演得十分自然,其實李智楠演的就是自己。他生活中的那種鬱郁不得志,正好符合所演的陳嶼和哥哥。
李智楠1985年出生於上海,今年已經是35歲了,而演《十八歲天空》的時候他才17歲。當時,三年級八班的學生石延楓,被李智楠演得很火,成績優異但有些叛逆的人設,讓很多學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影子。基本也算是伴隨了那個時代一大群孩子的成長,李智楠享受到了一夜成名的快樂。
不過,儘管每年保持一部戲的產出,李智楠依然走了下坡路,可以說跌得非常慘。演的戲都是無人問津的,極為小眾的影視劇。媒體也不再追捧這個過氣的少年,他就想人間蒸發了一樣沒人記得他。所以,李智楠自己也說了,他來《演員請就位2》就是想讓大家記起他,並告訴所有人自己還能演戲,這一刻等了18年。
這麼多期我看下來,我覺得李智楠非常不討巧。舞臺上有三類演員,一類是資深演員,演過十幾年二十年的戲,因為過氣了所以上來找機會。他們眼睛裡有戲,很受導演喜歡,容易被拿來當那個團隊裡的領袖,比如溫崢嶸、黃奕。還有一種是演戲小白,比如孫千、馬伯騫,非常討喜惹人喜歡。
遺憾的是,李智楠不屬於上面兩類,他和曹駿一樣都屬於第三類。就是很多年前紅過,然後就銷聲匿跡了,在時代瞬息變化的今天,他們早就被新人取代。想好好演戲可惜沒有人要他們,站在舞臺上也沒有粉絲更後面尖叫,很像所謂的「炮灰」。導演都誇李智楠演得不錯,最後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給他一個S卡。
我看得出來李智楠的無奈,其實他不是演得十分好,而是這幾個角色太像他自己了,他就是在演自己頹廢的模樣。經過這麼多年的冷嘲熱諷,李智楠對演員這個身份有一點迷茫了。不過,和石延楓相比,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李智楠的演技已經成熟許多了,他真的僅僅需要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