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嘗鮮|《梁衡的21堂作文課》:橫看成嶺側成峰 文章要有新角度

2020-12-12 封面新聞

文/梁衡

蘇東坡有一首寫廬山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從遠處看是一座山峰,尖尖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的時候,它就不是尖尖的,而是長長的一條線,橫看成嶺了。這首詩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講了一個道理,一個事物你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出不同的面目。

寫作也是這樣。有的文章為什麼不好看,就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角度,總是在重複,原地踏步,自己還不知道。全國每年出版的小說、散文集、詩歌不計其數,讀者都懶得看。什麼原因呢?就是作者老在重複,今天寫了一篇遊記,明天換了個地方又寫一篇遊記,今天寫山,明天還是山,總是一個面孔。突不破,不出新。

我曾經因此寫了一篇短文,《砍的不如旋得圓》。如果你拿一塊木頭,想把它砍成圓球,一刀一刀地砍下去,肯定會越來越圓。但是你再怎麼砍,也不如在車床上幾秒鐘「唰」的旋一下圓,為什麼呢?因為你那個是手工砍的,他是機器旋的。文章也是這樣,你總是用同一種素材、同一種手法,等於是在不停地砍。寫文章最怕原地踏步式的重複。

要注意兩個情況,一是儘量不要和別人重複,別人寫過的題材、角度、立意等等,就不要再寫了。再一個是不要和自己重複,自己寫過的同樣題材、立意、角度,等等,也不要再用了。只有克服這兩個重複,才能寫出最好的東西,我曾有一首談寫作的詩,專講這個道理:

文章從來無中求,恥踩前人腳印走。

文不驚人死不休,篇無新意不出手。

但是有同學可能會問,怎樣才能出新呢?最好當然是選新題材,寫過去沒人寫過的。如果遇到了舊題材,我們就換一個新角度。世界石油大會有一年開會,會議的邀請函上有一段話,我覺得對我們寫文章很有參考價值。

我們曾經無數次地在新地方用老方法發現了石油,也曾在老地方用新方法發現了石油。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在老地方用老方法發現過石油。

我們寫文章也是一樣,你不可能用老的題材、老的方法寫出一篇新文章。

下面,我用自己的文章舉例,來說明怎麼換一個角度讓文章更新鮮。我寫過一篇文章,名叫《夏感》,為什麼它會被選入語文課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這是一個別人很少寫的題材。在寫四季的散文中,寫春天的最多,寫秋天的次多,寫冬天的也有,但是寫夏天的卻很少,幾乎沒有。因為大家寫得少,你寫了,當然就很容易選上。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句子。

火紅的太陽烘烤著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扑打著遠處的山、天上的雲,扑打著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湧著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經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半年的積蓄,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升騰。夏天到了。

這種描寫過去很少見到,我在文章裡也說:「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裡,有閒情逸緻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而我卻要大聲地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別人不寫你寫,這就是新意。

還有一種情況,舊題材、舊內容,怎麼能夠出新呢?有一年我和幾個作家應邀去江西宜春的明月山採風,主人很想讓我們寫一些文章,但是看了兩天,也沒找到感覺。最後很多人都走了,只剩下少數幾個人,第三天大家說咱們乾脆不坐車了,邊爬山邊看。回來後我寫成了一篇很短的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大家都覺得有新意,文章裡寫到了竹子,這也不奇,奇的是很少人知道竹子還分公、母。

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幾不見土石,全為翠竹所蓋;河卻無岸無邊難見其貌,其實就是兩山間一谷。谷隨山的走勢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漸行漸高。谷間只有四樣東西:竹、樹、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橫飛,竹木相雜,堆綠染紅,好一幅深山秋景圖。

石頭一色青黑。大者如樓,小者如房,橫空出世,雜布兩岸。有那順洪水而流落谷底者,無論大小皆平滑圓滾,俯仰各態。雨,似下非下,朦朦朧朧,溼衣潤膚。正行間,路邊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圍藤樹橫繞圍成天然扶欄,我說好個「一石觀景處」。憑「欄」望去,只見竹浪層層,滿川滿山,一直向天上翻滾而去。近處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蘇東坡詩意「竹外一枝斜更好」。

竹子這東西無論四季,總是一色的青綠,永葆青春朝氣。大家就說起蘇東坡,寧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說到城裡菜市場上賣的竹筍。主人見我們對竹感興趣,突然說:「你們知道不知道,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們一下子靜了下來,都說不知。他說:「你看,從離地處起往上數,找見第一片葉子,單葉為公,雙葉為母。」眾人大奇,撥開竹子一找,果然單雙有別。我自詡愛竹,卻還不知這個秘密。大家又問,這有何用?「採筍子呀!山裡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筍子。」這山原來不只是為了人看的。

開始講到的竹、竹海、竹浪滾滾都是給人看的,最後突然引出一個能吃的竹子,以及吃竹筍的訣竅。披露了一些新的知識、新的信息,舊題材就有了新內容。這裡主要用到了採訪的功夫。

再看我寫的另外一篇文章,《方志敏的最後七個月》。

方志敏是大家熟悉的一個革命領袖。紀念長徵勝利七十周年時,我很想寫一篇關於方志敏的東西,當時寫方志敏的文章很多了,要找到新的角度才行。我把《方志敏全集》讀了一遍,又到他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包括他犧牲的地方走訪了一遍,回來以後我找到一個新的角度。從他被捕入獄到最後就義,一共不到七個月。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居然在近七個月裡寫了二十萬字的文章,這些文章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我用這七個月來折射他的人生,寫成了一篇五千字的長文,發表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後來獲得首屆「方志敏文學獎」。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很多古樹,過去我們對古樹的觀察,一般都是看它的外形,古老蒼勁,或者樹形長得很怪。那麼,古樹身上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東西呢?近幾年來我在幹一件事情,就是挖掘古樹身上所記錄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揭示樹和人的文化關係。從這個角度上來深挖,我寫成了一本書,叫《樹梢上的中國》,並且致力於創立一門「人文森林學」的新學科。這本書前面有一首序詩,可以看出我研究古樹的角度。

在伐木者看來,

一棵古樹就是一堆木材的存儲;

在科學家看來,

一棵古樹就是一個氣象資料庫;

在旅遊者看來,

一棵古樹就是一幅風景的畫圖;

而在我看來

一棵古樹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

我在中學時期對數理化是極無興趣的。那枯燥的公式定理,算不完的習題,一想起就頭疼,所以數理化成績並不好。到後來懂得自覺去學,也就是說有了興趣時,讀書的最佳年齡業已過,真是後悔莫及。我又留心一下,為什麼文學能引起一般人的興趣。一生不做理化實驗,不演算高深的習題,這樣的大有人在;一生不讀一篇小說或散文的人幾乎沒有。

另外,數理化是邏輯思維,與文學的形象思維不同,它沒有曲折的故事和生動的形象,自然也就枯燥些。倘若沒有專門的目的和壓力,人們很難去親近它。我想,能不能借文學之力培養數理興趣,變苦為樂呢?於是,我就想能不能用小說的形式,將那些數理化方面的知識寫出來。一九八五年的時候,我開始了《數理化通俗演義》的寫作,並在《科學之友》雜誌上進行連載,四年後出版成書。

這也是一個找新角度的例子,我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針對數理化寫一些教輔類的東西,而是換個角度,挖掘每個公式、每條定理背後的故事。要論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一部自然科學史絕不比一部社會科學史遜色。這本書自出版至今三十五年來暢銷不衰,總銷量近一千萬冊,深受中學生們的喜愛,不知道拯救了多少害怕學習數理化的孩子。

我們來小結一下。上面舉到的例子有山水,有樹木,有科普,有革命領袖等題材。不管是什麼對象,我們在處理的時候,都可以換一個角度,從而挖掘出一些新的東西。我不把樹當木材看,而當人文記錄來看;我不把科學發明當枯燥的公式定理看,而當故事來看。換個角度,就能看到事物不一樣的地方,就能看到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這樣文章自然有了新意。

相關焦點

  • 21堂作文課愛上寫作文
    新書速遞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吳波)近日,散文大家梁衡新書《梁衡的
  • 橫看成嶺側成峰,Leslie 側面有靈動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猶如巡行和匯演,你眼光只接觸我側面。沉迷神情亂閃,你所知的我其實是那面。你清楚我嗎你懂得我嗎,你有否窺看思想的背面---二十世界末期的中文歌詞,充滿了哲理和韻律。正面和側面,你我角度不同影像、感受也不盡一樣,你眼光接觸我正面,你所知的我其實是側面。於Leslie 而言,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回憶走過的旅程、飄過的時光,Leslie 的這首側面有著青春的激情律動,充滿著理性的光芒。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於是我想到了一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又想到了與這兩句詩有關的教學案例,遂提筆記錄,經常有人說我文採好,其實有點言過其實了,我只是喜歡把我真實的想法寫下來而已,寫著寫著就寫了很多,於是好像停不下筆了一樣,過一段時間就想寫,我想無論寫的好壞,多年以後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時間:2020-11-04 00:22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答題啦答題啦!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4日答案是什麼呢?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廬山還是黃山
    螞蟻莊園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的是廬山還是黃山?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4日問題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的朋友,知道選擇廬山還是黃山嗎?下面小編分享了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4日答案,快來看看吧。
  • 橫看成嶺側成峰,知識風景各不同
    生物老師們為同學們布置了兩項生物作業:第一項,畫一份關於「有絲分裂」的手抄報;第二項,整理「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知識網絡圖。這是發生在細胞內的一項重要的生理過程,單憑肉眼是看不見的,可以藉助顯微鏡進行觀察。這次在同學們的手抄報中,大家通過圖片的形式,展示了在細胞這個微觀世界中染色體發生的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大家別出心裁的作品吧。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觀察物體」實踐活動
    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並不是單單聽老師的講解就能理解的,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我們組織學生開展「」我是小小攝影師」的活動,讓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給自己的玩具或拼搭的積木拍照,藉助直觀的圖片形成表象。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從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樣子就不一樣啊。
  • 沙雕押韻很可愛的rap的文案:橫看成嶺側成峰,帥哥都是我老公
    今朝有酒今朝醉,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Have a drink today,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 螞蟻莊園11.4答案最新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寫的是哪座山11月4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正確答案吧!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4日問題:廬山黃山答案:廬山答案解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詩出自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詩後兩句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因此,詩中所寫的山是廬山。
  • 橫看成嶺側成峰—摩爾根,演化,染色體和現代遺傳學起源(上)
    Sci & Educ DOI 10.1007/s11191-013-9664-8 橫看成嶺側成峰—摩爾根,演化,染色體和現代遺傳學起源 How Many Times Can You Be Wrong and Still Be Right?
  • 緬甸最詭異的佛像,遠看是佛近看成嶺,橫臥山中180米
    據了解,全球佛教信徒有超過10億人,單是中國就有超過3億佛教信徒,所以才讓中國遍地都是寺廟,可以說,有些偏遠山區或農村,可能會沒有學校、醫院,但寺廟卻是一定存在的。而其中,在每個寺廟裡,一定會存在的東西,這就是佛像,而在中國大大小小的佛像,我認為至少有數十萬甚至百萬,尤其一些比較大型的寺廟,可能有多達上千個佛像,除了數量多外,最近幾年,我國還建了不少大型佛像,比如世界最大的中原大佛,南海觀音、靈山大佛等等。
  • 橫看成嶺側成峰 (七)
    在西安大路小學上學僅兩個多月,特殊年代來了,我們小學也停課了 ……我們一幫大院裡的孩子整天聚到一起東遊西逛 ……這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寬平大路有軌電車車站影像那時長春有兩大片「滿洲國」高官別墅區:東朝陽路一帶,建設街一帶。這是位於崇智路與青雲街交匯處東南角上的一座別墅,周圍高牆環繞。小樓南側當年有一泳池。
  • 立足於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角度,看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思
    01、有人橫著看,有人豎著看記得有一集02、總有橫看成林側成峰的角度方圓這樣與童文潔分析:你看,兒子方一凡確實增加了57分,豎著看,他確實是進步了,可你現在把他和別的孩子作比較,那是橫著看,他的名次是落後了,那咱們作為家長是不是應該鼓勵鼓勵推他一把,這樣他會越來越好,有自信心了,當然,你也可以踩他一下,就像你現在這樣數落他,他就越來越差,原地踏步或是退步,你看媳婦,你是願意推兒子一把還是……回過頭來,方圓又對兒子方一凡推心置腹的交談:你看
  • 橫看成嶺側成峰 (二)
    我與班級的同學們整整相差兩歲,又沒在託兒所、幼兒園集體生活的薰陶,因此在學習、打掃衛生、上廁所等等方面很難與之同步,竟然多次鬧出在教室大小便的非禮事,同學們哇哇叫而自己卻理所當然地若無其事 ……經過一個多月校園生活,我終於適應了群體生活,自理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每天按時交作業,上課時不在懵懵懂懂地東張西望,下課也知道上廁所了 …… ……儘管在老師、父母的雙重教育下,自己在群體生活中進步很大
  •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評」不同
    第一:為新知識的學習搭建合理平臺。主要體現在何老師能夠運用原有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通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量一量,看一看,得出兩個三角形的邊與角之間的聯繫。領悟出求相似三角形的定義,使新舊知識得到整合。這種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方法,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變得輕鬆,同時有利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種學習策略,有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終身的發展。
  • 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角度看柴燒杯,各有其美
    瓷器分類的標準多種多樣,如若產地不同,有景德鎮瓷、德化瓷、吉州窯、雲南建水陶、廣西欽州坭興陶等等,瓷器之下還要細分,手工、半手工,柴燒、電窯或汽窯,這些都是製作工藝特色的差異來劃分;同一類瓷器也因造型、歷史背景等細分審美,如紫砂壺造型有經典的「曼生十八式」,品茗杯亦有常見的十大杯型
  • 遠看成嶺側成峰,近看罩杯個不同,不識妹紙真面目
    他就問我要不要緊。我心想有你這個富二代我當然不要緊了!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今天第一次搶劫,比較緊張 今天第一次搶劫,比較緊張。看到一個男的走在路上。我看了一下周圍沒人,直接拿出刀架在他脖子上,把他拉到一個胡同,說了一句搶劫,他緊張的摸了摸褲兜。
  • 初中語文,橫看成嶺側成峰,發現素材多種用法,成就好作文不難
    作文有定規沒有定法,同一個題目,不同的人寫出來肯定是千姿百態。這既是作文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學習寫作之難點。講作文教寫作,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切入。這是作文好教的地方,也是作文難學的地方。但是如果真正負責任一點,站到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選取一則材料,運用多種寫法,絕對是經濟實用效果好的法門。大千世界,成為作文素材的事情有那麼多,但是我們人生的經歷總是有限,除了語文還要有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短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出更多的成果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