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提升 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

2020-08-05 名校長工作室


師德提升 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

師德提升 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

師德提升 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

「師德提升、校長先行」,近日,教育系統以此為題「華山論劍」,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校長論壇。


論壇上,校長們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進行了廣泛研討,達成了一致共識——「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聞韶中學校長李恩忠說:「教師們加班加點,那麼勤奮,我作為校長,更應該夙興夜寐,做最勤奮的那一個!」職業中專校長楊金勇說:「在考驗政治本色的時刻,校長要『我先上』『跟我上』,帶頭解難題、破瓶頸,帶頭學師德,帶頭講師德,帶頭踐行師德。」區創新中學校長霍春濤說:「校長首先是老師,而且是最優秀的老師,更應該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志遠學校校長劉海友說:「校長引領全校師生追求共同發展、實現美好願景的能力,是校長自身各種素養、能力的綜合體現。」仁風中心小學校長張召國說:「當大家說你是個實幹家的時候,你這個校長就贏得了群眾,也就有了搞好學校工作的真正力量。」一句句真摯的話語、一次次心靈的碰撞,湧動著校長們對責任、擔當的思考,體現的是校長們對「有溫度、有品質濟陽教育」美好願景的追求。


「教育承載著濟陽發展的希望,肩負著濟陽人民的期盼。」呂燦華書記在全區教師節慶祝大會上指出,「要把教育作為振興濟陽事業的根基」。教育一直是濟陽的一塊「金字招牌」、一張「靚麗名片」。多年來,正是一代代濟陽教育人前僕後繼、砥礪奮進,用辛勞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為濟陽教育打開局面。「情系家國、堅守初心、腳踏實地、忘我奉獻」的教育精神是我們永遠都不應該也不能丟的寶貴財富。每一個校長,肩上都扛著成百上千孩子的命運,加在一起,那就是濟陽6萬多孩子的命運,沒有絲毫的理由懈怠。去年,我區提出「辦一流名校,創濟陽品牌,爭當全市乃至全省教育排頭兵」的辦學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建設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校長隊伍,是一道必考題,也是一道不容失分的致命題。


有情懷 勇擔當


教育要有溫度,校長必須要有情懷。陶行知曾經說過:「做一個學校校長談何容易?說得小些,他關係千百人的學業前途;說得大些,他關係國家與學術之興衰。」教育承載著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責任,校長肩負著興一方教育的使命。因此,校長要努力做一個有情懷的教育人,既要心無旁騖,仰望星空追尋美好的教育理想,又要腳踏實地,用情懷擔當和奉獻精神投身現實的教育事業。


做一個有教育情懷的校長,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要講政治,忠於黨的教育事業。責任心、使命感源於對教育理想的堅定信仰,源於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源於對教育工作的無比熱愛。要鑄牢從事教育事業的精神支柱,正確對待名利地位、生活待遇、進退去留,經受住各種考驗,始終保持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自覺承擔起家庭的重託、孩子的未來、國家的希望!


要堅守教育初心,回歸教育本真。洗盡鉛華不忘本,教育的本質就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學生是個鮮活的生命,我們要幫他們書寫大寫的「人」,切不可把學校變成「學習工廠」,把課堂變成「流水線」。要有教育定力,切不可追名逐利,不可因追求成績,違背教育規律;不可因追求「速成」,保「主」舍「副」;不可因追求亮點特色,搞形式主義、「面子工程」。回歸教育本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心有大愛,方成「無我」。廣大校長,務必要時刻牢記自己當初走上崗位時的樸素初心,時刻不忘自己肩上的神聖使命,自覺踐行師德大愛,舍小利、舍私利,一心為公、一心為校、一心為生,自覺扛起一個濟陽教育人應該有的責任與擔當。


要有「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奉獻精神。教育事業是一份艱辛的事業,也是一個「辛苦活兒」「良心活兒」,想幹出一番成就非常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校長所付出的勞動往往是隱性的,是量化手段無法準確計算的,是很難被看到的。平凡的崗位,以校為家,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奉獻是校長的「工作常態」,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情懷。什麼是教育情懷?區教體局局長楊春亭在全區教育工作會議上做過一次生動地詮釋:「當我們老了,當我們退了,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倍感欣慰,不會因為自己當初沒有全力以赴而後悔,不會因為自己當初沒有竭盡全力而痛心,我覺得這就是教育情懷。」


新理念 強業務


孫戰宇區長在調研教育時指出:「我們的校長,要始終把業務作為第一本領,把教學業務作為首要職責,不僅要領導教學、指導教學,更要精通教學、善於教學,加強學習研究,努力做業務型校長、專家型校長。」當前,濟陽教育正處於教育資源優化集聚的關鍵時期,正在大力推進「一流學校」建設,對我們的校長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管理型」校長,更需要「業務型」校長、「專家型」校長。所以,作為「一校之長」,做好兩點特別重要:一是要有理念,在管理學校、抓實教學、帶好隊伍方面要有方向、有思路、有目標,更要有實現的路徑;二是要研究教育教學、參與教育教學,要具備專業的業務素質,打造自己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做一個懂教育的「行家裡手」。


校長是辦學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貫徹者、教育教學的指揮者,在教育理念上一定要新。一是要開闊視野。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去年以來,教育部發布一系列推進各階段教育質量提升的政策文件,涉及學前、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等多個學段,校長要第一個學透、吃透。要通過學習教育書刊、聆聽專家講座、外出參觀考察,對焦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聚焦教育領域最先進、最前沿的理念、觀點、思路、模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二是要更新觀念。目前,各地都在對標上海、杭州等教育先進地區學習經驗。要堅持敞開大門搞教育,敢於打破固有思維,勇於接受新鮮事物,善於吸收借鑑外地的創新做法,對標先進地區,拉升標杆,卯足勁對接追趕。三是要大膽創新。結合本校實際,突出自身優勢,撲下身子搞研究,邁開步子搞改革,打造屬於自己學校的品牌和特色。四是要提升能力。面對當前地區與地區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展現出的咄咄逼人的競爭態勢,很多人開始產生危機意識,感覺到「本領恐慌」。要主動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時刻堅持學習,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確保我們的學校保持領先、走在前列。


抓教學是校長的天職,懂教學是校長的本分。要成為一個「業務型」「專家型」校長,首先要「站上講臺」,參與教育教學。蘇霍姆林基曾提出了三個口號: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可以說,一個能上好課的校長才是好校長,全國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竇桂梅、李希貴校長都是這樣的校長。只有親自參與教學,才能掌握學情,拿出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手段和措施,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才能檢驗採取的措施、辦法是否符合學校實際,才能防止「邯鄲學步」的向外和「閉門造車」的向內。然後是要「拿起課標」,研究教育教學。校長要當好教改、課改的帶頭人,沉下心來深鑽業務,熟讀《課程標準》《中小學教學基本規範》,懂得教學目標和教育規律。要帶頭聽課、帶頭備課、帶頭評課,帶頭開展教研,要讓校本教研成為打造高效課堂的內驅動力。再次是要「走進會場」,拿出符合學校實際、值得推廣借鑑的教育教學成果。2018年濟北小學《356問題導學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每個校長都應是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排頭兵。每個學校都應該有自己的團隊,拿出自己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讓學校有「骨」、有「型」、有品牌。


明大德 樹正氣


師德師風建設,主體在教師,核心在校長。校長要做師德師風建設「先遣軍」,要打響師德師風建設的「第一槍」。


群雁高飛頭雁領。校長是一支雁隊的「領頭雁」,是一所學校的「當家人」。校長「跑偏」,帶來的可能是更多老師「跑偏」,甚至是整個學校「跑偏」。細看全國幾所名校,校長都是德高望重、具有鮮明的人格魅力的,校長的一言一行,直接感染影響著教師的師德師風,甚至直接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校風。今天的北大依舊尊稱蔡元培為「永遠的校長」,北大因他而重生。在蔡元培身上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正是他不可言說的人格魅力,永不磨滅的師德光芒。


德才兼備,方堪重任,立德修身、以德治校、以德施教是校長的必修課。作為一校之長,要時時處處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靠行動去帶領人,靠品行去影響人。要有謙遜嚴謹的自律精神,強化自我規範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腐朽思想和不良作風侵蝕的能力。要涵養師德、提升修養,為教師做出表率。要帶頭奉獻,把「給我衝」變為「跟我衝」,幹在最前面;要信守諾言,言必行,行必果;要公平公正,心中「無我」;對師生要像對親人一樣嚴管厚愛,對不良現象「剛正不阿」,對正面典型「格外優待」。要樹立全心全意服務師生的意識,深入師生中間去了解情況,解決困難,多為師生做好事、做實事。要以德治校。通過校長的人格魅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感召學校這個大集體,壓歪風、樹正氣,催發群體的正能量,為師生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學習環境,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要以德施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首,推進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馬上面臨開學,要上好「開學第一課」。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疫情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要在講好疫情防控知識的基礎上,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上好這堂集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於一體的「人生大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責任擔當,與祖國共成長。


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只要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沒有什麼困難是不可戰勝的!廣大校長是教育的第一追夢人,在師德建設中要做出表率,在教育教學中要爭當先鋒,要當好第一「答卷人」,以高尚師德引領廣大教師,堅定信念、充滿激情,迎難而上,奮力攻堅,始終保持戰鬥到底的精神狀態,沿著既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實際行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盼、新需求,讓濟陽教育因為有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優質、更溫暖、更靚麗、更精彩。

來源:新濟陽公眾號

投稿:tougao@mho.cn

師德提升 校長要做第一「答卷人」

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畢業季·校長寄語⑧|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做無愧於時代的答卷人
    (投稿聯繫方式:手機13913990137;郵箱:12755061@qq.com)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做無愧於時代的答卷人同學們:大家上午好!四年前,我在開學典禮上寄語同學們「夢想的背後是堅持」。當畢業遇到疫情,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其外。每個人的畢業季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今天的「雲畢業」,亦是我們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的真實寫照,也必將成為你們的「獨家記憶」。在這個特殊的畢業時刻,希望同學們能夠正確看待疫情帶來的巨大變化,學會思考如何在巨大的變化面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青春奮鬥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堅定地做無愧於時代的答卷人。
  • 任友群: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師德培育:校長要擔當喚起「認同」之責
    作為教師精神價值的引領者、群眾「創造」的首席、利益「博弈」的平衡者,校長當下更應該喚醒教師主體成長需要,通過內生驅動實現由視界到境界的提升。例如,某公司以「共好發展」為目標,要求員工要有松鼠的高瞻遠矚,為未來生存做充分的準備;要有海狸的默契行動,為團隊生存自發行動;要有野雁的不讓一個團隊成員掉隊,同伴間能夠互相支持、真正關懷的雁陣精神。由此,培育了可持續的「共好」團隊。在學校團隊管理中,作為「利益博弈的平衡者」的校長,需要運用管理智慧,可借鑑以上團隊經驗,處理好個體與團隊的關係。
  • 師德高尚:雨花教育人第一能力
    真 完善培訓體系德能並重 雨花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新衛在「師德養成骨幹校長教師集中研修」活動現場勉勵全體學員,師德養成,要「真學習、真踐行、真實效」。 真,就是不僅要有理念,還要有完善系統的落實措施。 培訓是最好的福利。
  •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中國教育新聞網
    關於教師隊伍建設,明確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並就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實現「十四五」規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必須建強教師隊伍,發揮好教師是教育第一資源的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教師發展大會。
  • 弘揚師德 提升技能——彭山特校教師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活動
    活動一,黨支部書記楊校長作「弘揚師德,提升技能,乘風破浪,攜手前進」為主題的師德師風主題動員講話。首先帶領全體教職工一起學習了《胸懷兩個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楊校長講到,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應當胸懷殘疾孩子的成長進步,對特殊孩子關愛關注的教育深情;胸懷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對教學和服務工作的用心用情;胸懷學校發展和彭山教育的發展,和教育共成長,同發展的深厚感情;胸懷家鄉的文明進步,胸懷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大事要事,飽有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之情。
  • 教師師德違規,校長副校長是否受罰取決於師德建設是否做到這5點
    人不能有這小毛病,人不能做貪小便宜的人。如果遇到今天這個情況的話,就要像王老師這樣,記住了嗎?畢業之際,王老師給你們上了一課!有人欺負你的時候,你就要反抗,記住了嗎?」那麼為何教育局將正副校長撤職?問題可能是學校師德師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 先師德 重能力 提升教師高度
    城陽區教體局始終堅持「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核心理念,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能力,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以教師的終身發展為動力,為教育新改革注入生機和能量。 記者 劉豔玲師德師風忌言禁行40條做一名好老師    教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身教言傳,老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的生命。
  • 校長張衛國: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丨新時代@教育
    9月25日,校長張衛國接受專訪,暢談了自己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體會以及西南大學在立德樹人方面的做法和思考。下面,小育帶你看看西南大學在怎樣學、怎樣做。教師則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新形勢下對教師地位和作用的新思考新定位,強調了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重要性,為我們推進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後,學校黨委常委會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大會精神進行了專題學習。
  • 【教師節系列】塑山鄉師德楷模 做百姓滿意校長
    有這麼一位如醉如痴、無私奉獻的好校長,他就是泰安第十六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付玉民。他1989年參加工作,現任泰安第十六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中學高級教師、泰山名師。任現職以來,他紮根基層,不斷創新,為山鄉教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 師德,我們的「第一標準」
    為集中展現我省廣大教師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築夢育人使命的光榮歷程,值此第36個教師節之際,《江蘇教育報》及其微信公眾號推出特別報導「師德,我們的『第一標準』」,進一步凝聚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強大合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新時代優秀教--飛鸞中心小學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推進會
    為了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加強教育行風建設,讓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風範,提升教育質量和育人水平。根據蕉城區教育局的總體部署,我校於 9月4日下午,在錄播室召開飛鸞中心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由支部專職副書記餘細仁主持。首先餘細仁同志通報了蕉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關於第一實驗學校事件情況。
  •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新時代優秀教師--飛鸞中心小學召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推進會
    為了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加強教育行風建設,讓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風範,提升教育質量和育人水平。根據蕉城區教育局的總體部署,我校於9月4日下午,在錄播室召開飛鸞中心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由支部專職副書記餘細仁主持。首先餘細仁同志通報了蕉城區人民政府新聞辦關於第一實驗學校事件情況。接著黨支部書記、校長周天希同志部署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 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如何提升?如何落地?
    省教育廳副廳長潘漫出席開班活動並做動員報告,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教師工作處處長馬斌全程參加培訓活動並作具體指導,省師幹訓中心相關同志、13個設區市教育局相關人員,以及各地中小學校長、教師等近百人參加培訓。
  • 踐行師德 不忘初心:開封市理事廳街小學師德第一課
    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體教職工的職業道德素養。2020年9月11日下午,開封市理事廳街全體教師齊聚會議室,舉行了以「踐行師德,不忘初心」為主題的師德第一課活動。
  • 「專題活動」九臺區舉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師德報告會暨校長高峰論壇活動
    9月8日,全區慶祝第36個教師節師德報告會暨校長高峰論壇活動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汪家偉圍繞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講了三點意見:一是要把握育人方向,解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指出,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師德失範事件頻曝!師德師風建設,如何內外兼修?
    要想教師愛學生,校長首先要愛教師,信奉「每個人都重要」,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帶來改變。我校有150名教師,作為校長,我會在每位教師生日之際送上精心挑選的書並寫上專屬寄語,例如:為家有高三生的教師送上《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解教師燃眉之急;為孕期中的準媽媽送上《捕捉兒童敏感期》,年輕教師如獲至寶;為即將退休的教師送上《家庭健康自主全書》,教師欣慰不已。
  • 廣西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上好師德師風第一課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2020年8月31日,廣西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召開師德師風學習專題會議,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弘揚愛崗敬業、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新學期教師必修的第一課。羅湖實驗小學召開師德師風學習專題會議現場。
  • 南市中心學校:樹師德 鑄師魂 師德培訓重實效
    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開學伊始,南市中心學校下轄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師德培訓活動,老師們在活動中體驗,在反思中提升。  在8月23日下午召開的南市中心學校校長會議上,9所學校校長及園長緊扣暑期零星工程進展情況、師德培訓計劃、開學工作安排三個方面進行匯報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