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季接近尾聲,為助力廣大社工學子高效通關,擺脫備考中的迷茫與焦慮狀態,開元股份·中大網校特邀社會工作師項目組專家劉曉晨老師,為正在備考中的社工學子提供一些學習建議與指導。
開元股份·中大網校:近期,各地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陸續結束,學習備考再次提上日程,您認為此時廣大學子們如何準備能提高複習效率?
劉曉晨老師:
截至目前,除北京地區取消考試,其他地區報名已相繼截止。2020年受疫情影響,社會工作師考試比往年推遲了近五個月,對多數學子而言備考時間是非常充分的。
現階段距離考試僅有兩個月左右,對於一輪複習結束的學子(聽完精講課程),重點在於「查漏補缺」。首先,根據串講課程,仔細梳理老師強調的常考點和必考點。建議學子們根據自己的思路,將考試重難點梳理成冊,利用碎片時間反覆記憶。其次,搜集近五年真題,反覆、大量練習。做題時,不僅要做對,還要理解透徹,舉一反三。
對於零基礎且剛開始備考的學子,重點在於「科學規劃」。首先,合理安排備考次序。先學《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再學《社會工作實務》。前者主要是搭建理論基礎,讓社會工作者成為有「能力」為服務對象提供幫助的人;後者則告訴我們怎樣運用這些「能力」。此外,中級社工考試中的《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與其他兩科內容關聯性不強,需要大量記憶,建議放在最後。其次,學會抓重點、抓關鍵。鑑於備考時間緊迫,建議學子們優先學習「思維導圖」與「串講課程」,明確各科目重難點,搭建系統的知識體系;緊接著,結合「精講課程」,重點學習薄弱知識點,有選擇性地放棄低頻考點。舉個例子,中級《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涉及近10種社會工作理論,且內容抽象不易理解,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但每年考題中可能只涉及3-4種理論,且分值不高。對爭分奪秒的學子來說,這類內容可以適當放棄。
開元股份·中大網校:202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變化這麼大,北京今年考試取消,明年變化會不會更大呢?
劉曉晨老師:
根據歷年教材修訂情況,社會工作師考試教材每五年會進行一次較大幅度的修訂。2020年社會工作師新版教材剛剛修訂完畢,近幾年應該不會有較大變化。
北京雖然取消了今年的考試,但北京地區的學子們也不能因此放鬆自己。建議大家趁熱打鐵,著手準備明年的考試。尤其對於中級社工的學子來說,考試難度和學習難度會更高。比如,中級考試增加了《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科目,其他兩科考察難度也會加大。特別是《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涉及的理論更多,要求理解得更加深入。所以北京地區的考生也可以把「考試取消」當做一次機遇,用更加充分的時間備考,爭取一次性通過三科考試。
開元股份·中大網校:有學子反映,《社會工作實務》記憶難度很大,不如《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好理解,對此您能分享一些備考方法嗎?
劉曉晨老師:
《社會工作實務》共有14個章節,分別介紹了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的6個階段以及13個主要領域。就教材篇幅而言,會比《社會工作綜合能力》更多,且考題偏向考查細節,看似學習難度、記憶難度較大,實則不然。
首先,在學習《社會工作實務》之前,一定要先掌握《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主要介紹社會工作的概念,以及相關專業理論、原則、方法、工具,而《社會工作實務》則是把上述專業理論、原則、方法、工具應用到具體的實務領域。儘管每個實務領域的工作內容和採用的具體方法略有差異,但都是在專業理論和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由社會工作價值觀引導,結合專業方法和服務對象的實際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實務方法。
其次,根據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進行拓展學習。每個實務領域都有其特殊的問題和需求,這是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的立足點或側重點,也是考試的核心。所以學子們在複習過程中,首先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從問題和需求出發才能更好地擴展掌握具體的工作內容和介入方法。舉個例子,「兒童社會工作」這一章節的問題都以「保護兒童」為核心,我們應立足家庭和社區開展實務工作。在具體方法方面,需要對專業方法(如個案、小組、社區)和實務方法進行區別理解,在實務領域並不是單一地採用某種專業方法,而是整合運用多種專業方法,以便更好地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掌握這樣的思路,對我們備考《社會工作實務》會更有幫助。
開元股份·中大網校:很多學子表示,視頻課程裡老師講的題目都能聽懂,但實際做題時還是不會,您能分享一些好的方法嗎?
劉曉晨老師:
對於客觀題,要避免主觀臆斷,學會從專業角度解題。客觀題的題幹案例都非常貼近生活,且多為行為選項,可操作性強、同質性強,學子們很容易根據生活經驗做題,但這些經驗往往會讓大家掉進出題人的「陷阱」。首先,緊扣教材知識點,從專業角度作答;其次,找準關鍵詞,從需求把握題目落腳點;最後,掌握不同題型的解題技巧,單選題從社工價值觀出發選擇最佳選項,多選題選擇最有把握的,寧少選勿多選。對於極易混淆的知識點,老師們也在課程中總結了易於區分的方法。舉個例子,關於「家庭教養模式的六種類型」這一知識點,多數學子難以辨別支配型、專制型和放任型,只要記住我們總結的四字公式:支配型「又愛又管」,專制型「只管不愛」,放任型「不愛不管」,這樣做題就很難出錯。
對於主觀題,要懂得抓大放小,提高總結與提煉能力。主觀題不僅考察學子們對教材中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考察閱讀理解能力、總結提煉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學子們在學習《社會工作實務(中級)》時,要學會抓大放小,掌握老師們提煉的關鍵詞。舉個例子,「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的六個階段」是全書最重要的內容,每年都會出現在考題中。大家在做題時,首先要明確題幹邏輯,搞清楚三件事:服務對象的需求和問題是什麼?社工能做什麼?用什麼方法做?按照這樣的思路,很快就能找到答題方向。
開元股份·中大網校:在備考過程中,學子們經常會被「看了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這樣的問題困擾,並陷入備考焦慮狀態,對此您能給出一些建議嗎?
劉曉晨老師:
大家在備考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很正常,這是因為我們對教材內容掌握的還不夠牢固,尚未建立起宏觀的知識體系,在這裡主要給廣大學子們三點建議。
第一,藉助「思維導圖」,梳理教材框架邏輯。比如《社會工作綜合能力》按照教材順序可分為3部分:基礎理論、直接工作方法和間接工作方法;《社會工作實務》同樣可以拆解為3部分: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的6個階段、8個主流人群和5大工作場域。每種人群和工作場域都有其特點、問題及需求,這也是它們區別於其他人群和工作場域的標誌性內容,掌握這些內容對於我們理解每種實務領域的介入內容和介入方法很有幫助。
第二,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平時大家聽課、看書都處於被動學習狀態,討論、實踐、應用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學完一個章節內容,一定要做題,練習就是實踐的過程,不斷做題就是不斷鞏固的過程。
第三,儘量安排「三輪複習」,及時復盤總結。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是先快後慢。正所謂溫故而知新,第一天學習的知識,第二天一定要再複習一遍。我們在課程中也強調過,在考試之前,至少應該經過三輪複習。第一輪,全面性複習,整體把握;第二輪,針對性複習,記憶重點;第三輪,查漏補缺,鞏固記憶。相信經過這三輪的複習,大家都能對接下來的考試胸有成竹!
最後,劉曉晨老師表示,202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推遲,這是難得一遇的備考良機,希望每一位學子都能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早做準備,爭取一次性通關。考點邏輯深刻洞悉,考試變化從容應對,祝願今年參加社會工作師考試的學子們都能不負眾望,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