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系列講座:漢字、詞語
知識精講
一、漢字知識
1.知識要點與複習策略
要掌握重點教讀課文中出現的常用字,做到會讀、會寫、會解釋含義、會組詞。能區分常見的同音字、形似字,了解多音多義字在不同詞語中的意義。書寫漢字,做到筆畫清楚,字形規範,不寫錯別字。初中畢業生應認識的漢字較多,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義字和使用率較高的字。這些字的識記和掌握,若單靠畢業前夕的總複習來鞏固,搞臨時突擊,顯然不會有好結果的。因此,在掌握漢字時應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1)了解漢字構字常識(主要是形聲字)。(2)對任何一個漢字,要從字音、字形、字義三個方面來認識。(3)注意容易讀錯寫錯的常用字,讀書時要注意分辨。(4)要學會使用字典,詞典,掌握音序檢字和部首檢字這兩種方法。?
2.形聲字
從字形上看,漢字可以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大部分合體字屬於形聲字。形聲字由表示字的意義的形旁(也叫義符)和表示字的讀音的聲旁(也叫音符)組合而成。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結合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形聲字的形旁只能籠統地表示事物的類別,不能表示具體的意義。有一部分形聲字的聲旁甚至已不能準確地表示現代的讀音。
3.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同音字就是現代漢語裡語音相同但字形、意義不同的字。所謂語音相同,一般是指聲母、韻母和聲調完全相同。對於同音的形聲字,可以通過不同的形旁來判定它們所表示的意義。對於常用的同音字,要隨時留意它們經常和什麼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麼意思。
形似字就是形體相近而意義不同的字。
多音字是指一個字有幾個不同的讀音,表示幾種不同的意義。辨別多音字的讀音,可以從意義、用法、詞性等幾個方面考慮。
學習多音字,不僅要了解某個字有幾個讀音,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同時,還要了解不同讀音的不同搭配習慣。
二、詞語知識
1.知識要點與複習策略
理解、掌握基本課文中的常用詞,做到會讀、會寫、會運用。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會辨析一些同義詞和反義詞。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能結合語言環境辨析詞的褒貶義。初中學生應該掌握的詞語數量較多,故複習的難度較大。對這些詞語,應該做到會讀、會寫,能在語境中理解詞義。這部分詞語也比較多,單靠死記硬背,往往記了這個,忘了那個,事倍功半。應該首先與閱讀複習結合起來,即詞語複習與閱讀複習同步進行,這樣做便於理解和掌握。在複習詞語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把基本課文下有注釋的詞看一看,有重點地記一記,做些積累。(2)辨析同義詞要從詞義範圍大小、程度輕重、感情色彩、使用對象和搭配關係方面進行區別。(3)運用一些有關解釋詞義的知識解釋詞語。(4)要學會在一定的語境中揣摩、理解詞語的意思。
2.單義詞和多義詞
只有一個意義,叫單義詞。
有幾個互相聯繫的意義,是多義詞。多義詞的幾個意義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義,叫基本義;有的是從基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叫引申義;有的是通過用基本義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來的意義,叫比喻義。
3.同義詞和反義詞
同義詞就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大多數同義詞只是意義相近或者有某種關聯,一般不能任意替代。辨別同義詞,可以從詞義的輕重、範圍的大小、搭配的習慣、感情的褒貶幾個方面著眼。
反義詞就是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有的反義詞表示的意義完全相反,表達兩個矛盾的概念,非此即彼。有的反義詞表示的意義不是相反,而是相對。如果一個詞有幾個不同的意義,它就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反義詞。
4.褒義詞和貶義詞
帶有褒義色彩的詞,即有肯定、讚許、喜愛的情感色彩詞義的,就叫褒義詞。
具有貶義色彩的詞,即帶有否定、貶斥、憎惡等情感色彩詞義偽,就叫貶義詞。
5.實詞和虛詞
表示一定的概念,能夠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叫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都是實詞。
不能充當句子成分,只能幫助實詞造句,表示詞法意義的,叫虛詞。如介詞、連詞等。
試題解析
例1下列詞語中劃線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河北省中考題)
A.匿(nì)名挑撥離間(jiàn)
B.迥(jiǒng)異沾(niān)輕怕重?
C.抖擻(sǒu)並行不悖(bó)
D.狹隘(ài)坦蕩如抵(dǐ)?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注音和字形的掌握情況。解答有關漢字的考查題時,一要注意正確識記和理解常用漢字的音、形、義;二要注意區分同音字和多音多義字。如B項"沾(niān)輕怕重"中的"沾"是"拈"的誤寫。C項"並行不悖(bó)"是"並行不悖(bèi)"的誤讀。D項出現一個錯別字,"坦蕩如抵(dǐ)"中的"抵"是"砥"字的誤寫。只有A項全部正確。
例2下列有錯別字的一項是()(北京市中考題)?
A.招是搬非隨機應變禍不單行B.心曠神怡大聲疾呼虛張聲勢?
C.敷衍塞責知迷不悟辨偽去妄D.錯落有致自出心裁不屑置辯?
解析這類試題是考查學生正確辨析、使用音同或形似而義不同的字,防止寫別字,並正確運用。C項中"知迷不悟"的"知"應改為"執","執"是堅持的意思。整條成語是堅持錯誤而不覺悟的意思。而誤寫成"知",顯然是對成語的意義理解錯了。如"甘拜下風"中的"甘",是甘願,樂意;而不能寫成"幹"。"下風"是風向的下方;而不能寫成"下峰"。因此要把成語的每一個字寫正確,必須準確地掌握每個字的意義。
例3與"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中的"到底"意思相同的一項是()(廣東省中考題)
A.新方法到底試驗成功了。B.將革命進行到底。?
C.到底還是你們做得好!D.你跟他們到底有什麼關係?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義詞的理解及掌握的情況。解題時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認真審讀題幹,明確解題要求是找出詞義相同的一項。第二步,從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的角度在每個備選項內進行比較閱讀。首先要搞清楚"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中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到底"是用在問句裡,表示深究。而D項的"到底"正是這個意思。為了更準確,我們還要認真想一想另外三個"到底"在句中的意思,特別注意結合句意來看,認定它們都與例句"這到底是什麼幻景呢"中的"到底"意思不相同。A項中的"到底"是副詞,意思表示經過種種變化。B項中的"到底"意思是到盡頭;到終點。而C項中的"到底"也是副詞,表示畢竟的意思。因此正確選項為D。
例4詞語感情色彩變化了的一項是()(江西省中考題)?
A.蜜蜂是渺小的,密蜂卻又是多麼的高尚啊!(《荔枝密》)?
B.在牛王廟路口,一個指揮交通的民警,竟在混亂中的輪下殉職。(《北京立交橋》)?
C.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背影》)?
D.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藤野先生》)?
解析本題要求結合語境來判斷詞的感情色彩是否發生了變化。A句"高尚"一詞意思是道德水平高。這裡作者以蜂喻人,讚美了為建設美好生活而無私奉獻的勞動人民,歌頌了為建設美好生活而奉獻一切的崇高精神,詞的感情色彩沒有發生變化。B句中"殉職"意思是(在職人員)為公務而犧牲生命。此處說交通民警為了疏導堵塞車輛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詞的感情色彩沒有發生變化。C句中"聰明",父親到車站送他,因為行李太多,而忙於和腳夫講價錢,看到這些,他有些想法"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聰明"一詞原義是智力強、天資高的意思。此處用凡事"太聰明"不好。"聰明"一詞的感情色彩就發生了變化,帶有貶義,有自我嘲諷和自責的意味了。D句中"精通"一詞原義是對一種學問、技術或業務有深刻的研究和透徹的了解。此處有諷刺的意思,這些人"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一些無聊的事。詞的感情色彩沒有變化。應選C。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