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過去一年大家對」梵佛研「的支持。謹在此新年之際,奉上梵文唱頌《緣起法頌》(唱頌者:Vidya Rao女士)。
祝諸位大德先進、賢善博學,新的一年,結善緣,遠惡緣,得福緣,消業緣,因緣殊勝!
緣起法頌:佛教的五比丘之一——馬勝(Aśvajit)在王舍城路遇六師外道之一散若· 毗羅梨子的弟子舍利弗(Śāriputra),向其介紹自己佛陀的學說,誦出著名的「緣起法頌」,也稱「緣起偈」,表明釋迦牟尼的教法屬於與婆羅門相對抗的沙門陣營,主張一切現象有生有滅皆賴因緣,而不歸於第一因神創,或恆常不滅的梵我本體。舍利弗深有感悟,遂同好友目犍連(Maudgalyāyana)率其徒眾在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而後二人成為佛陀的重要弟子,而「緣起法頌」後來被視作佛陀教法的最精要概括,稱為「法身偈」,意即有此偈頌之處即有佛之法身(dharmakāya),因此常銘刻於佛像塔廟之上或裝藏於其中。
古代漢譯(一):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説。
古代漢譯(二):
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説。
現代漢譯:
那些從因而生起的法,
如來就說其因,
也說其滅,
大沙門就是這樣宣說。
英譯:
Of those things that arise from a cause,
The Tathāgata has told the cause,
And also what their cessation is.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great ascetic.
回復消息「微電臺」
收聽音頻講座與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