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迷笛…小眾音樂節憑什麼出圈?

2020-12-20 澎湃新聞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王楷鑫

一.  打破成見 青年亞文化浪潮湧起

二.  獨立音樂 新時代進入主流視野

三.  超越現實 異託邦之夢重構自我

4天前,摩登天空主辦的草莓音樂節公布了全陣容嘉賓,其中既包括民謠、流行音樂,還涵蓋搖滾、電音、Hip-Hop等不同形式的組合樂隊和獨立唱作人。

2020年的音樂節舉行與往年聲勢浩大的各城市降落不同,受疫情影響,今年草莓在昨天和今天以免費網絡直播的方式跟大眾見面,其主題為「Hi,我也在……上傳ing」。

在這一主題裡,我們窺探到了時代的潮水暗湧:下載已是過去時,這是一個全民上傳的時代。

這是一個「我」即是傳播者又是受眾者的年代,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構建人與人關係的時代,這是獨一無二的時代,也是你我共同生活的現在。

 

草莓音樂節裝置

除了草莓的變化之外,2020年也是迷笛音樂節的20周年紀念日。從2000年開始,被譽為「中國的伍德斯託克」的迷笛音樂節始終堅守搖滾樂的陣地,克服種種阻礙,連續舉辦38屆。

每一屆的主題各不相同:向勞動者致敬、搖滾支持動物保護、永遠年輕、拯救中國河流、內心的歌唱、拒絕塑料飯盒……搖滾樂柔軟的內核從每一屆的主題裡得以展露在公共視野中。

在烏託邦內,我們喝酒,甩頭,在夏日的篝火旁大聲歌唱;我們喊著「保護姑娘」的口號,跳水,開火車(一種樂迷活動),在草地打著拍子彈著吉他;我們相識,相知,相遇,又再次各奔東西。

小眾音樂節,憑什麼能被賦予美好、愛、神聖的意義,帶著或反叛、或尖銳、或自由的音樂力量,頻頻進入大眾視野?

01

打破成見 青年亞文化浪潮湧起

小眾音樂節的萌芽,是在青年亞文化的土壤中發展起來的。

與主流文化不同,亞文化代表著非主流、局部的文化現象,指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於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亞文化作為一個整體,一種被主導文化排斥在外的、具有高度共通性的文化實踐,更多的行為是在狂歡中抵抗、對峙、偏離、不滿主導文化。

作為一種抵抗的形式,音樂節是亞文化反抗主流文化的陣地之一。亞文化群體通過「風格」的建立來與主流文化相區別,來傳遞一種重要意義的差異和建立認同。

在音樂亞文化圈中,金屬、硬核音樂通過嘶吼表達情緒,盯鞋、後搖通過氛圍使人沉浸,朋克通過肆意撒野來播撒快樂……無論是搖滾還是其他音樂,正因為其不同於主流文化的獨特個性,才在亞文化圈中得以流行,擴散自身的影響力。

這種獨特風格的體現是在音樂的歌詞裡、樂器的音效裡、音樂的唱腔裡、音樂形式的創新裡,而音樂節包容了音樂的無數種新形式、新創作,包容了嘻哈、搖滾、電子、迷幻、實驗等不同風格的交織,包容了主流文化下一代又一代的反叛和個性,包容了緊張的社會大環境之下一顆又一顆試圖逃離的心。

1989年崔健的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唱出了對新時代的迷茫和無奈,也唱出了自己的困惑和憤怒:「我想要死去之後重頭再來」「我明白拋棄也明白逃避可就是無法分離」,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青年群體用搖滾音樂迎來了自我價值的追尋和個性的表達。

尹相傑和謝東在1993年推出了一張名叫《某某人》的說唱專輯,發洩了在市場經濟轉型期青年群體的迷茫:新時代裡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也不知道愛的姑娘在哪裡。亞文化在被主流思想禁錮之下破土而出,悄悄發芽。

 

獨立音樂唱出社會的疑難雜症,唱出社會癥結和難以解決的矛盾,唱出主流積極向上的大潮中不屑於被關注的個人困惑和頹廢,也唱出了對沉默的大多數不甘沉默的人文關懷。

02

獨立音樂 新時代進入主流視野

與30年前相比,最近幾年,獨立音樂頻頻在主流平臺上曝光,這與主流更加包容的語境有關,也和新一代年輕人更加看重自我價值有很大的關聯。

新的一代,更加包容,更加開放,更加注重個體生存,更加追求自我個性和自我感受。

與過去被認為不學好、紋身、噪音、壞孩子的固有成見相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文化精神需求的重新架構,這些年不論是搖滾還是嘻哈、電音、實驗音樂都開始從受外界尖銳的批判轉向了被更包容的社會環境接受。

圖片來源仙人掌音樂節

音樂節所創造的美好「烏託邦」越來越吸引青年一代參與到音樂節的狂歡中來,音樂節的影響力也在日益擴大,獨立音樂人更加被大眾熟知。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請到了31支具有代表性的搖滾樂隊同臺演出競技,這是第一次搖滾以綜藝的形式展現在公共視野中。

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2019《中國新說唱》、2019《即刻電音》也是以獨立音樂為看點的主流節目,小眾從地下、從音樂節、從Livehouse現場走出來,引爆了主流對其的評價。

趙雷登上《歌手》舞臺,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樸樹的《平凡之路》讓多少人落淚,李志、宋東野、陳粒……國內獨立音樂人開始頻頻在大舞臺綻放,走向主流。

陳粒

趙雷

李志

Jone J、GAI、Bridge等說唱音樂人從地下轉為地上,落日飛車、草動沒有派對、茄子蛋、孔雀眼、hello nico、法蘭黛等臺灣之風引發追捧。

內地橘子海、Chinese Football、福祿壽、虎嘯春、Schoolgirl byebye等新式樂隊也讓大眾感受到了小眾音樂的或燥熱、或清涼、或浪漫。

受「Keep it real」影響的說唱愛好者、受搖滾精神鼓舞的青年一代、喜歡個性表達的亞文化潛在推崇者……這些帶有自身音樂標籤的人們,聚在一起,共同點燃了對小眾音樂的熱情,共同參與到音樂節這場盛宴中,與處在同頻的夥伴們共通精神世界,共同釋放、交流。

03

超越現實 異託邦之夢重構自我

音樂節越來越受大家喜愛的原因之一,是它帶有異託邦的浪漫色彩和自由之魂。

異託邦的概念是由法國哲學家福柯在異空間理論中提出的。他認為,「異託邦」確實存在且是社會中具有形態的真實空間,是一種特殊、違常甚至是邊緣的空間形態與實踐。

異託邦提出者福柯

烏託邦與異託邦最大的區別在於烏託邦是沒有形態的非真實空間,而異託邦真實存在著。音樂節作為一個真實的空間,屬於一個瑰麗的異託邦之夢,這個夢,只存在於節日慶祝的日子裡。

在眾多喜愛音樂節的人群中,他們往往把音樂節比作一個美好、自由、和諧、有序的烏託邦。

在這個烏託邦裡,年輕人可以脫離自身的社會屬性,摘掉臉上的面具,通過燥熱、亢奮、喜悅的身體表達實現對自由的渴望、對青春的肆意追求,更加放鬆、平靜、真誠。

圖片來源仙人掌音樂節

烏託邦也好,異託邦也好,它都是脫離了社會而獨有的一個美麗的「桃花源」。音樂節的核心一直保持著真誠、童真、探索,這也是為什麼音樂節越來越吸引人、越來越好玩的原因。

如草莓音樂節的主題年年都在變換,摩登天空副總裁張翀碩說,每年的主題是基於當時的社會性或者人的情感狀態來給到這個族群的主題。

比如說2012年叫「草莓星球大逃亡」,2013年是「重拾慶祝的權利」,2014年是「真實的接觸」。2014年是社交媒體尤其微信最爆發的一年,所以低頭玩手機常常成為大家的「嘈點」,正是希望大家選擇一些時間放下手機,接觸真實的世界,所以這一年草莓的主題是:真實的世界。2015年是「缺的,才是好的」,2016年是「虛擬既現實」,2017年是「孤獨巡遊者」等等。

在這樣一個由節日構成的真實夢境裡,我們暫時逃離社會角色,忘記主流評價標準,暢遊在這個反叛又有愛、寧靜又喧鬧的異度空間裡。

在這裡,莫西幹頭、髒辮、花臂、釘子鞋等被主流價值所審判的穿著打扮會得到群體認同。

販賣地下書籍、徵婚、噴繪、POGO、開火車等行為藝術會擺脫世俗壓力而被最大的容納。

 

在這裡,愛與和平,人人平等,沒有歧視,沒有羞辱。

在這裡,我們實現了對世俗不滿的釋放。

在音樂節的場地中,有晚風吹過的文藝集市賣手工品和瓷器,有滑板愛好者玩耍的場地,有露天電影展和啤酒攤,有親子活動的小小樂園,還有各種各樣新奇古怪的小玩意。

東海音樂節晚風集市

音樂節不僅僅代表著音樂,最近幾年,它與藝術裝置、電影藝術展、親子互動等創新形式進行了新探索。

 

廣東草莓音樂節滑板裝置

張北草原音樂節、仙人掌音樂節、東海音樂節、天謨音樂節、火箭音樂節……

音樂節作為狂歡的場所,同樣面臨著時代給予的挑戰:怎麼用持久的商業模式持續盈利,怎麼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配套設施,怎麼配套文化產業促進當地發展,怎麼在新媒體的當下把握受眾注意力,怎樣不使自己的內容同質化,怎麼在商品經濟和獨立中保持平衡等等。

小眾出圈後的當下,音樂節的發展是條很長的路。

試期待更多的年輕人把它當做愛的棲息地,試期待更多的音樂節吸引各路人馬,做大做強。

相關焦點

  • 親身解析科切拉、格萊美、草莓、迷笛等音樂節,哪個最值得你去?
    2018杭州草莓音樂節現場 攝影/灰色攝影團隊樸樹 攝影/灰色、彥彥Adam在這個音樂節party季,JSTYLE發起了「音樂節狂熱分子大拷問」,邀請5位朋友分享了自己參加音樂節的親身體驗 ,是否有你的感同身受呢?
  • 草莓和迷笛缺席 音樂社交或成新態
    清明節小長假期間摩登天空也通過微博宣布由於場地原因,北京草莓音樂節改期。消息一經發布,引來數千條回復,遺憾之聲不絕於耳,時有摩登天空相關人員回復,「同學們,草莓音樂節只是改期,依然會有盛宴等待著你們」。  就在北京草莓音樂節改期的同時,各地的草莓音樂節一路火熱:首站武漢,4月18日-19日的武漢體育中心,36組國內外樂隊與藝人參演。
  • 從小眾獨立到亞洲最大音樂節——摩登天空和他的百場草莓音樂節
    他們展現出了不一樣的面貌,他們追求自由、特立獨行,音樂成為了青年們最好的精神良藥。1969年伍德斯託克音樂節於是,在1998年,摩登天空舉辦了「北京新聲暨摩登天空成立一周年音樂會」,這場音樂會可以算是草莓音樂節的鼻祖。之後,摩登天空在獨立音樂越做越大,不斷推出新專輯、新音樂人。
  • 國內兩大音樂節有何區別?掃盲音樂節運動帖
    為期兩天的廣州草莓音樂節落下了帷幕,新年初始,在南方這個溫暖的城市舉辦新年第一場音樂節似乎十分貼合草莓音樂節「春天」「浪漫」「愛」的主題。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音樂節釋放自己的壓力,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越來越多不同的音樂節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侃一侃國內最知名的兩大音樂節:迷笛音樂節和草莓音樂節。
  • 國內最有名的十大音樂節,猜猜草莓音樂節排第幾
    第一屆主題為「新創業路上的搖滾」,由投資人、創始人和媒體人組成的十支樂隊演出,是一場創投圈的跨界音樂節。知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還為首屆亞傑國際創業音樂節發來了祝福視頻,徐小平認為,亞傑匯舉辦這次只屬於創業者的音樂節特別有創意。創業和音樂是完全相通的,創業者必須有激情和熱情,敢於放聲歌唱,勇於展示自己。
  • 2020迷笛音樂節主題公布!<迷笛節20年>
    今年的迷笛音樂節具體舉辦日期由於疫情暫未確定,以目前疫情的局勢來看,五一大概率不可能允許舉辦這種大型音樂節,我們每天也在等待,等待所有人都能摘掉口罩暢快呼吸、擁抱、緊緊牽著彼此的手,在舞臺前自由蹦跳、大聲歌唱,在泥地中衝浪打滾兒,縱情乾杯、大笑。我相信有那麼一天,迷笛的20年會不期而至。
  • 又快到去音樂節玩耍的時節,但怎麼只剩下草莓了
    2015年的草莓音樂節和迷笛音樂節如約而至,但是格局早已不是當年的格局。        2013年是「迷笛十周年」,亦是草莓進軍上海的第二年。當年,兩大音樂節平分秋色,迷笛最後一場「痛仰」引爆pogo熱潮,結束之後地鐵車廂裡唱歌開火車的人群意猶未盡,那一廂草莓已經呈現文藝小清新約會勝地的玫瑰色氣質。2014年,迷笛遠徙三甲港,悽風苦雨裡猶是搖滾青年們的泥濘狂歡,草莓則以張曼玉、「天空爆炸」和H.I.M.強勢登陸世博公園,首日入場人數遠超預估的3萬人次。
  • 【文末福利】2018北部灣(欽州)迷笛音樂節成都發布會
    4月12日,2018北部灣(欽州)迷笛音樂節新聞發布會在西南交通大學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發布會上,廣西欽州市三娘灣旅遊管理區旅遊發展局聯合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北京迷笛音樂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宣布,2018北部灣(欽州)迷笛音樂節將於4月21日—4月22日在廣西欽州市三娘灣景區舉辦。
  • 1516深圳跨年迷笛音樂節陣容及主題公布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 網易娛樂12月10日報導 作為2015年最後一站和2016年的首站迷笛音樂節,由北京迷笛音樂學校主辦的1516深圳跨年迷笛音樂節將於2015年12月31日到2016年1月1日在深圳大運中心如期舉行。
  • 「懷來皇冠假日酒店」草莓音樂節|入住心得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草莓和迷笛雖然頻頻在外地亮相,但已鮮少在帝都露面。我第一次去迷笛,還是大學時,坐公交從北京最東頭到最西頭的瑞王墳迷笛學校大土場子,後來雕塑公園也去過。再後來,已經不抱希望在北京看到草莓或迷笛,沒想到,去年,驚喜從天而降!迷笛蒞臨崇禮!草莓駕臨延慶!爽死了!
  • 2012上海迷笛電子音樂節萬聖節狂歡派對攻略
    2012上海迷笛電子音樂節萬聖節狂歡派對攻略首屆上海最大的戶外電子音樂節——2012上海迷笛電子音樂節即將於本周六開幕,10月27日從中午12點半到晚9點半,在浦東陸家嘴濱江大道(銀城路雙輝大廈9號,近浦東南路)的戶外場地,28組中外音樂人及組合將帶領來自全國的電音愛好者們共同體驗一場精彩絕倫的萬聖節盛裝派對
  • 上海迷笛電子音樂節將開幕 現場徵綠色說唱歌詞
    2012上海迷笛電子音樂節將於10月27日在浦東陸家嘴濱江大道盛大舉行,這將是上海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戶外電子舞曲音樂節,現場的3個露天舞臺以及27組中外電子音樂人/樂隊組合將為電音愛好者們打造10小時不間斷的狂歡派對!
  • 他88年就組樂隊,一手創辦草莓音樂節,也是曾軼可、張曼玉的伯樂
    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沈黎暉,這位一手打造出了摩登天空與草莓音樂節的男人,那我想「不合時宜」是最適合的沈黎暉,一個對於平時不太關注小眾獨立音樂的人來說比較陌生的名字,更多人對他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當初在《快樂女聲》,那個力排眾議支持曾軼可的評委,又或者是頗有爭議籤下了國際影后張曼玉
  • 山羊皮樂隊將領銜迷笛音樂節 英倫經典致青春
    山羊皮樂隊將領銜迷笛音樂節  中國搖滾音樂節第一品牌迷笛音樂節從2014年開始打造最正宗的英倫搖滾經典系列。作為這個系列演出的開場大戲,MIDI將邀請到最偉大的英倫搖滾樂隊之一的Suede山羊皮樂隊參加上海迷笛音樂節(4月25日-27日)和北京迷笛音樂節(5月1日-3日)。「山羊皮」樂隊作為當代最出色的搖滾樂隊之一,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與綠洲樂隊、汙點樂隊共稱為「英式搖滾」三巨頭。
  • 迷笛音樂節新年啟程唱響深圳 吳維骨折仍登臺
    除此之外,現場的野格大CUBE儼然變成了音樂節的第五舞臺——電子舞臺;以及各種特色文化展位更是為音樂節增添了許多不同的參與方式;餐飲街亦為樂迷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美食,在享受音樂之餘補充體力,可謂「唯美食與搖滾不可辜負」。  享有盛譽的劉索拉與朋友們樂隊獻上了精彩紛呈的演出。
  • 海南草莓音樂節將於11月28日開幕
    文丨馬麗娜11月16日,界面海南從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獲悉,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將於11月28日-29日在北緯18°雅居樂清水灣「會唱歌的沙灘」上舉行。據了解,雅居樂·清水灣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將草莓舞臺、愛舞臺、MSE電音舞臺和YOUNBLOOD新血計劃·嗨島舞臺全面升級,共有四十餘組備受期待的音樂人參演。
  • 扭曲機器壓軸長江迷笛音樂節掀高潮
    扭曲機器作為迷笛音樂節的老朋友,扭曲機器樂隊於10月3號在長江迷笛音樂節的宋舞臺擔任壓軸表演嘉賓。晚9點半,當渾身刺青的主唱梁良在失真的轟鳴下吼出「別惹我」的時候,在給軟綿綿,甜蜜蜜的偽音樂一記響亮的耳光的同時,也拉開了整個長江迷笛音樂節高潮的序幕。誰會錯過與扭機的POGO?第二曲《緊隨節奏POGOPOGO》的前奏剛剛響起,瘋狂的樂迷們馬上肩並肩瘋狂甩頭,形成了數百人集體鞠躬的壯觀場面。
  • 窮遊網助力海南草莓音樂節開創音樂旅遊新產品,打造文旅新標杆
    近日,為期兩天的海南草莓音樂節圓滿落幕,本次音樂節吸引了超過6萬名觀眾前來打卡。除了強大的明星陣容及酷炫的音樂舞臺外,今年海南草莓音樂節更大的亮點便是在文旅產品上的創新及商業模式的新嘗試,拓寬旅遊+音樂的邊界。
  • 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全陣容公布
    草莓星球從未停轉,這次終於降臨碧海藍天的海南。本次草莓音樂節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摩登天空出品,雅居樂清水灣及海南五象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與此同時,雅居樂清水灣·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還被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納入2020海南歡樂節主體活動統一宣傳推廣,將助力海南省「旅遊+文化」的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步伐。2020海南草莓音樂節的舉辦地——雅居樂清水灣,是雅居樂總投資500億締造的濱海文旅大城。
  • 想去音樂節?來這幾個城市!
    成都2017成都草莓音樂節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十大古都」之一。2017年草莓音樂節在成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辦,成都草莓音樂節時間: 5月13-14日;門票價格: 240(單日票) 400(兩日通票);陣容: 好妹妹、 痛仰、 馬頔、 萬能青年旅店、 MEW、 陳鴻宇、 掛在盒子上、 阿肆、 陳楚生、 龍神道 等。北京2017長城跑音樂節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