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精子究竟是如何遊動的?3D鏡像顯示其不對稱地旋轉前進 科學家...

2020-12-27 前瞻網

人類精子究竟是如何遊動的?3D鏡像顯示其不對稱地旋轉前進 科學家們弄錯了300多年

 Evelyn Zhang • 2020-08-03 17:04:16 來源:前瞻網 E3111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來自布裡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Autonoma de Mexico)的研究人員在生育科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打破了人們普遍接受的關於精子像蝌蚪一樣「遊動」的觀點。他們採用最先進的3D顯微鏡和數學技術,率先重建了精子尾部的3D真實運動。

300多年前,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用一種最早的顯微鏡進行觀察,把人類精子描述為「有一條尾巴,在遊泳時尾巴會像蛇一樣擺動,就像水中的鰻魚一樣」。如今,科學家們揭示的結果顯示——這是一種視錯覺。

布裡斯託大學的Hermes Gadelha博士、Gabriel Corkidi博士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Alberto Darszon博士利用最先進的3D顯微鏡和數學技術,率先用3D技術重建了精子尾部的真實運動。結果顯示:精子並不是對稱地左右擺動尾巴遊泳,而是不對稱地旋轉前進。

他們使用了一架每秒能夠記錄超過55000幀的高速照相機,以及一個帶有壓電裝置的顯微鏡載物臺,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速率上下移動樣本,他們能夠在3D中掃描自由遊動的精子。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發表在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它揭示了精子的尾巴實際上是搖搖擺擺晃動的,而且只在一側擺動。雖然這應該意味著精子的單側划水會讓它繞圈遊動,但精子已經找到了一種聰明的方式來適應並向前遊動。

「人類的精子在遊動時會同時滾動,就像在水裡頑皮的水獺捲曲自己的身體並螺旋前進,這能夠平衡它們的單邊前進的情況,從而向前遊動。」布里斯托學者工程數學實驗室主管和生育學數學專家Gadelha博士表示。

用2D顯微鏡從上面看,精子快速且高度同步的旋轉會產生一種錯覺——它的尾巴似乎有一個左右對稱的運動,就像列文虎克在17世紀描述的「水中的鰻魚」。

但是,研究人員們的發現表明,精子已經發展出一種遊泳技術來彌補它們的不對稱,並通過這樣做巧妙地解決了微觀層面上的一個數學難題:通過在不對稱中創造對稱。

人類精子實現像水獺一樣的靈活旋轉是複雜的:精子頭部往一側擺動旋轉的同時,精子尾部繞著遊泳方向旋轉。這在物理學上被稱為旋進(precession),很像地球和火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旋進。

圖2:人精子鞭毛(尾巴)三維搏動圖。

研究一共觀測了30條自由遊動的精子,從頭部正面的角度看,其中28個精子細胞(頭部)都會沿著一根軸進行逆時針轉動,鞭毛(尾巴)會以遊動方向為軸進行同步旋轉。

圖3:人類精子的三維各向異性和非對稱跳動。

如今在診所和研究中使用的計算機輔助精液分析系統,仍然使用2D視圖來觀察精子的運動。因此,就像列文虎克的第一臺顯微鏡一樣,在評估精液質量時,它們仍然容易產生這種對稱錯覺。這一發現,連同它對3D顯微鏡技術與數學結合的新穎應用,可能為解開人類生殖的秘密提供了新的希望。

Gadelha博士補充道:「超過一半的不孕不育是由男性因素造成的,理解人類精子的尾部,是開發未來診斷工具以識別不健康精子的基礎。」Gadelha博士之前的工作揭示了精子彎曲的生物力學和精確的節律趨勢,這是精子如何向前移動的特徵。

Gabriel Corkidi博士和Alberto Darszon博士率先使用3D顯微鏡觀察精子遊動。「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驚喜,我們相信我們最先進的3D顯微鏡將揭開更多隱藏在自然界中的秘密。」總有一天這項技術會應用到臨床中心。

「這一發現將徹底改變我們對精子活力及其對自然受精的影響的理解。」Alberto Darszon博士說。「對於雌性生殖道內複雜的環境以及遊動的精子如何撞擊受精卵,我們知之甚少。這些新工具讓我們看到了精子所具有的驚人能力。」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phys.org/news/2020-06-human-eggs-men-sperm.htmlhttps://scitechdaily.com/how-human-sperm-fooled-scientists-for-350-years/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1/eaba5168

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7/uob-hhs072420.php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一直以來科學家在二維顯微鏡下俯視精子,就以為:精子是在左右擺動尾巴來前行。來源:Giphy眼睛欺騙了我們。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部則繞著遊泳軸滾動,如此實現了前行。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新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在顯微鏡下,列文虎克看到「數以千計沙粒般大小的活體微型動物正在遊動」。儘管列文虎克第一個觀察到精子的運動,但是他誤解了觀察結果。他並沒有意識到這與人類的繁衍有何關係。相反,他以為自己發現了碰巧生活在精液中的微型動物。當時,大多數科學家都贊同他的觀點。「精蟲」(spermatozoa)一詞正反映出這種錯誤認識廣泛存在,它意為「精液中的動物」。
  • 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
    人類第一次觀察到了微生物的形態,在1673年,「微生物學開拓者」列文虎克發明出了顯微鏡。在這之後,列文虎克用顯微鏡發現了更多新奇的事物,其中就包括他自己的精細胞,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觀察到精子細胞,時間定格在1677年。在顯微鏡中,人類生命源頭精子像小蝌蚪一般,擺動著自己的尾巴,這在生物學上被定義為鞭毛,對稱的擺動,使得精子向前移動。
  • 精子遊起來並不像「小蝌蚪」,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內有動圖
    三百多年來,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解密精子遊動:精子為何能一往直前?
    來源:環球科學精子的直線運動對正常的受精過程、物種的延續是至關重要的。但這一過程是如何受到控制的呢?近期在發表於《科學》封面文章中,一支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揭示了精子一往直前的秘密。撰文 | 石雲雷受精過程是人類得以繁衍的必要條件。一個成熟的精子想要與成熟的卵子結合,它需要超過同期競爭的數十億個精子。
  • 科學家首次繪出精子3D軌跡圖:以螺旋方式前進—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9月1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近日首次成功繪製出精子的3D軌跡圖,軌跡顯示精子像拔塞鑽一樣螺旋前進,還像是一個個超級活躍的遊泳高手。據研究人員介紹,此項研究採用的是一種傳感器晶片成像技術,而不是像以往那種採用智慧型電話和數位相機成像的傳統方法。新技術將有助於更好地研究男性生殖能力以及其他微生物的行為規律。
  • J Cell Biol:精子通過精確地「數學計算」來控制遊動路徑
    精子進入體內,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到卵細胞,然而與此同時,卵細胞可以釋放誘導劑來吸引精子靠近,鈣離子濃度可以決定精子尾巴的移動方式,近日,來自哥廷根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當鈣離子濃度發生改變以後,精子可以立即作出反應,而精子對鈣離子的濃度本身並沒有反應,有可能是精子可以進行精準的計算,計算出鈣離子濃度的變化,以便在高濃度鈣離子的時候進行活動。
  • 蝸牛祖傳右旋殼變左旋,未來或不再有鏡像人
    但因為人類外表左右對稱,鏡像人外在並無異樣。鏡像人如果沒有伴隨先天遺傳病,生活不會受任何影響。但遺憾的是,大多數鏡像人都會伴隨先天畸形,能活下來的比較少。所以控制人體手性的鏡像基因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熱點。當然,科學家不能在人體上做基因操作,需要找動物模型。於是,機緣巧合,一隻蝸牛便登上了歷史舞臺。
  • 對稱、反對稱、對稱破缺
    它們與常見的維形螺不一樣,其造型像「鸚鵡」,頭部為黑色,嘴向裡埋藏。此螺本身呈左右鏡像對稱,在對稱面上可以看到順時針或逆時針的螺旋輪廓線。圖4顯示兩隻螺的左右旋對稱性。     (4) 物理學中的對稱     在物理學,特別是晶體學中,對稱有嚴格的定義。光有相同部分並不一定是對稱,對稱是有規律的重複。
  • PPT的3D旋轉效果如何更好的使用?
    PPT的3D旋轉效果如何來更好的使用?其實這種3d旋轉效果感覺比較花哨,建議大家不要太頻繁的使用,但是適當的使用還可以增加這個幻燈片的質感,一起來看看操作了。1.首先我們插入圖片,點擊格式,找到圖片效果。
  • JCB:科學家鑑別出精子尾部裝配的關鍵蛋白 有望開發男性不育症新型...
    2018年5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院和錫耶納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精子尾部的發育過程進行了深入研究,精子尾部結構能夠促進精子遊動,其對於男性的生育力至關重要。
  • 科學家發現弱核力導致生命體出現不對稱性—新聞—科學網
  • 精子每分鐘究竟能遊多遠?命中率有多大
    精子每分鐘最快遊動4毫米。精子很小,其長度只有55微米,約為人體頭髮直徑的一半。但精子的遊動速度卻驚人,有些精子每分鐘可遊動4毫米。精子跑完輸卵管全程至少需要45分鐘,跑得慢的則需要3天。精子每分鐘究竟能遊多遠?(圖片來源:東方IC)正常性成熟的男子一次射精雖然排出數千萬甚至高達2億左右個精子,但是這些精子大部分在女性生殖道的酸性環境中失去活力而死亡。
  • Nature:同源精子會抱團前進
    具有親屬關係的動物會互助是常見現象,而《自然》雜誌網站20日刊登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精子之間也存在這種行為,相同來源的精子會像火車車廂一樣彼此連在一起,從而加快向前遊進的速度。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如果將兩種實驗鼠的精子混合在一起,那麼相同來源的精子就會利用其頭部的鉤狀物互相連接起來,協力向前遊動,這樣一列「精子火車」的速度比單個精子要快約50%,四分之三相同來源的精子都會加入這樣的隊列中。
  • Cell:科學家首次培養出人類精子和卵子細胞!
    以色列和英國科學家培養人類的卵子和精子,材料來自一個人的皮膚細胞。這一研究的成功將給不育症的治療前進了一步,當然會面臨巨大的爭議和安全性審查。如他們此次發表的論文中所述: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在未進入生殖嵴之前,既可分化為精原細胞,又可分化為卵原細胞,這種分化是由其和不同的生殖嵴細胞的結合所決定的。
  •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科學家找到了原因,但與他們設想的完全...
    南北兩極的極光為何不對稱?科學家們曾經認為這些壯觀的景象是鏡像,但令他們吃驚的是,在北極的北極光和南極的南極光並不匹配。自從科學家們意識到這兩個極光並不一致,他們就一直在試圖找出原因。現在,一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原因——即地球磁尾的不對稱性。但更奇怪的是,極光不對稱產生的原因與科學家們所預料的正好相反。
  • 新發現鏡像DNA能用於治癌
    自然界裡對稱現象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人類和動物世界裡到處可以看到對稱現象,兩條胳膊、兩條腿、兩個鼻孔、兩個肺葉、一張漂亮對稱的臉。然而拋開人體的外觀,在構成人類基因的微觀物質世界裡,對稱現象似乎並不那麼明顯,核苷酸和胺基酸是構成DNA、RNA和蛋白質的基本元素。科學家希望了解DNA分子是否也有鏡像對稱,如果有會有什麼影響。
  • 受孕成功率更高的精子長啥樣?
    過去沒有三維技術(目前醫院基本如此),精子運動有好幾類,但最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朝前運動,精子實際上是朝前遊動;第二種運動是擺動,精子只擺動尾,卻不前進。附睪儲存的精子和射精射出的精子的運動類型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組分中的精子,其運動類型也不一樣。精子的運動速度在射精液的最初一部分中比較高,所以常用射精液富含精子的開始一部分進行人工受精。一旦當精子遇到附睪液、精漿、女子宮頸粘液、子宮內膜液、輸卵管液和腹腔液等的離子微環境變化和生物物理狀態變化時,精子運動類型也有著變化。
  • 中科院李勁松造出「人工精子」 已成功繁殖小鼠
    該技術從左至右涉及到了卵細胞移除細胞核、注入精子頭部並培養成幹細胞的過程,然後將其中一個幹細胞注入健康的卵細胞中具有足夠雄性基因,能成功使卵細胞受精的人工精子已經研製出來,並且可以批量生產。利用這種人工精子,中國科學家成功繁殖出了「半克隆」小鼠。據報導,這種人工精子沒有尾巴,無法遊動。
  • 鈷60旋轉180度改變了衰變規律,楊振寧的偉大發現,讓科學家害怕
    然而,弱互作用力所主導的放射性物質的衰變,有一個讓所有物理學家都感到害怕的特點:「宇稱不守恆」。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人在鏡像中的影像多長出來1個頭,或者人體旋轉180度,改變了性別!正是在這種規律的指導下,人類才得以創造文明,如果自然界的運動規律時刻在改變,那麼我們將面對一個無所適從的世界。20世紀前,科學家已經知道能量守恆、動量守恆,但是並不清楚其背後的原理。只能把它當作一種世界客觀存在的必須法則。